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小时有几千架飞机在我们的天空中来来往往,在机场上每隔两三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穿梭,那么它们是如何避免在空中相互碰撞的呢?又是如何井然有序的在机场上空穿梭起降呢?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速度相当快,在广阔的高空中驾驶员无法用肉眼来控制飞机避开迎面而来的飞机。为了安全和高效的使用空域的资源,一般国家都有专门的空中管制部门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的组织飞行活动。
空中交通管制指对航空器的空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业务,包括空中交通管制业务、飞行情报和告警业务。它的任务是:防止航空器空中相撞,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畅通,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
划分空域保平安
如同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飞机也是在一条条无形的“天路”上飞行的,这种天路被称为航路或航线,所有的飞行活动都要严格的按照指定的航线和空域并在规定的高度上飞行,稍有偏差都可能造成飞机相撞的惨痛悲剧。
为了更有效的管理空域资源,国家将空中区域分为飞行情报区,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进近(终端)管制区和塔台管制区;航路和航线。
飞行情报区是为了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而划定的范围空间,我国现有飞行情报区8个(除台北、香港和即将设立的三亚责任区外):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兰州、乌鲁木齐。飞行情报服务一般是向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有助于安全和高效地实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而告警服务是向有关机构发出需要搜寻与援救航空器的通知,并且根据需要协助该机构或者协调该项工作的进行。
我国的管制空域设置分为四种类型,即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进近(终端)管制区和塔台管制区。
高空管制区的高度范围为6000~12000米,我国共计27个,其中每600米为一个高度层。
在固定的一条航线上,每个高度层的范围内只能有一架飞机飞行,就像高速公路上的一条车道一样。
中低空管制区的高度范围为6000米以下至对应的进近(终端)管制区和塔台管制区以上的高度范围,共计28个,其中27个由相应的高空管制区兼管,阿克苏中低空管制区的高空由乌鲁木齐高空管制区兼管,其中每300米为一个高度层。
进近(终端)管制区的高度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通常低于6000米,通常是在一个或几个机场附近的航路汇合处划设的,便于进场和离场的航空器飞行。 进近管制区有15个:长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汕头、重庆、昆明、温州、厦门、成都、海口、湛江。我国的终端管制区只有珠海一个。
机场塔台管制区的高度范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管理一个或几个区域的民航地区管理局还有相应的管理局调度室和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总调度室。
此外国家还划分了规定的航路航线和一些城市的空中走廊,其中航路通常分为国际航路和国内航路,它的宽度为20千米,其中心线两侧各10千米。空中走廊是指在机场密集的城市地区空域划设的宽度一般为8至10千米的空中通道。
正是有了空域结构的划分,才使得飞机在各个区域有条不紊地安全飞行。
飞机如何在管制下飞行?
飞机的飞行过程包括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中途阶段,下降阶段和着陆阶段,各个阶段都离不开驾驶员和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通力合作。
起飞前阶段:在飞机起飞前飞行员检查飞机状况并且在起飞前一定的时间内向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汇报飞行计划。在指挥中心,管制员将飞行计划输入计算机并生成飞行的程序条,这个信息条在飞行过程中各个管制区域的管制员之间传递,它包含了跟踪这架飞机的必要信息并随时更新。
当飞行计划获得批准,航班管理人员将示意飞行员准许飞行,同时将这架飞机的所有信息转交给地面控制中心。地面管制人员利用无线电通讯和飞行员联系,指示飞行员沿着预定的跑道起飞,一旦飞机到达预定跑道,他就将信息条交给塔台管制人员。
塔台管制员利用地面雷达监视机场上空的情况并跟踪该飞机,确保在起飞时飞机间保持安全的距离,在确认安全后,将准许飞行员最终起飞。飞机起飞后,塔台管制人员将会把消息报告给相应的进近(终端)管制区,并在离机场后一段空间范围内保持对飞机的监控。
起飞阶段:飞机离开地面后,飞行员开启异频雷达收发机,它通过雷达信号向进近管制区管制人员提供飞行的航班、飞机型号、飞行高度、速度及目的地等信息。管制人员利用雷达监控飞机确保正在爬升期间的安全距离和对它进行导引。当飞机离开进近(终端)管制区时,管制人员将飞机交由区域管制室的管制人员负责,每次飞行管制的移交都伴随着信息条的更新。
中途阶段:飞机进入区域管制区后,雷达管制员负责所有空对地雷达的联系,并保证飞机保持安全的飞行距离,监控飞机在预定的航线上进行飞行,如果有偏离,将对其提示和警告。同时管制人员会为飞行员提供最新的天气和空中交通信息。飞行员在管制员的指示下调整高度和速度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当飞机将要到达目的地时,管制人员将指示飞行员降低高度,让飞机飞行在规定的航线上,同时保证飞机间的安全高度和水平间隔。如果机场区域很繁忙,管制员将要求飞机沿着规定的路线巡航,直到管制人员安排飞机进入进近(终端)管制区。
下降阶段:当飞机进入进近管制区后,进近管制室人员将指示飞行员调整飞机的高度、速度、方向,导引飞机沿着降落通道飞行,调整对准跑道,在离跑道还有12千米左右时,进近管制人员将飞机转交由塔台管制人员管理飞机。
着陆阶段:塔台管制人员通过地面监视雷达监视跑道及其上空的情况,当确认安全后示意飞行员准许着陆,同时向其提供最新的天气信息,监控该飞机与其它着陆飞机保持安全距离。飞机着陆之后,塔台管制人员为飞行员指示滑行出口,提供地面管制频率并将飞机交由地面管理人员,地面管理人员通过路况和雷达信息引导飞机行动,帮助飞机停靠在指定的停机坪。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成倍的增长,为了安排大量的飞行活动,同时避免和减少飞机相撞与航班的延迟,我国民航总局在上个世纪末逐步实施雷达管制,管制员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飞机的位置,身份(呼号),高度和速度等参数,更直观充分的把握飞机的飞行情况。截至2005年底,我国的大部分区域都实施了雷达管制,全面提升了空管自动化水平。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飞机和机场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卫星通信和定位技术的成熟,使空中交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计划建立起新一代以卫星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空管系统——新航行系统。
【责任编辑】唐宇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速度相当快,在广阔的高空中驾驶员无法用肉眼来控制飞机避开迎面而来的飞机。为了安全和高效的使用空域的资源,一般国家都有专门的空中管制部门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的组织飞行活动。
空中交通管制指对航空器的空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业务,包括空中交通管制业务、飞行情报和告警业务。它的任务是:防止航空器空中相撞,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畅通,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
划分空域保平安
如同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飞机也是在一条条无形的“天路”上飞行的,这种天路被称为航路或航线,所有的飞行活动都要严格的按照指定的航线和空域并在规定的高度上飞行,稍有偏差都可能造成飞机相撞的惨痛悲剧。
为了更有效的管理空域资源,国家将空中区域分为飞行情报区,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进近(终端)管制区和塔台管制区;航路和航线。
飞行情报区是为了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而划定的范围空间,我国现有飞行情报区8个(除台北、香港和即将设立的三亚责任区外):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兰州、乌鲁木齐。飞行情报服务一般是向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有助于安全和高效地实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而告警服务是向有关机构发出需要搜寻与援救航空器的通知,并且根据需要协助该机构或者协调该项工作的进行。
我国的管制空域设置分为四种类型,即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进近(终端)管制区和塔台管制区。
高空管制区的高度范围为6000~12000米,我国共计27个,其中每600米为一个高度层。
在固定的一条航线上,每个高度层的范围内只能有一架飞机飞行,就像高速公路上的一条车道一样。
中低空管制区的高度范围为6000米以下至对应的进近(终端)管制区和塔台管制区以上的高度范围,共计28个,其中27个由相应的高空管制区兼管,阿克苏中低空管制区的高空由乌鲁木齐高空管制区兼管,其中每300米为一个高度层。
进近(终端)管制区的高度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通常低于6000米,通常是在一个或几个机场附近的航路汇合处划设的,便于进场和离场的航空器飞行。 进近管制区有15个:长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汕头、重庆、昆明、温州、厦门、成都、海口、湛江。我国的终端管制区只有珠海一个。
机场塔台管制区的高度范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管理一个或几个区域的民航地区管理局还有相应的管理局调度室和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总调度室。
此外国家还划分了规定的航路航线和一些城市的空中走廊,其中航路通常分为国际航路和国内航路,它的宽度为20千米,其中心线两侧各10千米。空中走廊是指在机场密集的城市地区空域划设的宽度一般为8至10千米的空中通道。
正是有了空域结构的划分,才使得飞机在各个区域有条不紊地安全飞行。
飞机如何在管制下飞行?
飞机的飞行过程包括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中途阶段,下降阶段和着陆阶段,各个阶段都离不开驾驶员和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通力合作。
起飞前阶段:在飞机起飞前飞行员检查飞机状况并且在起飞前一定的时间内向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汇报飞行计划。在指挥中心,管制员将飞行计划输入计算机并生成飞行的程序条,这个信息条在飞行过程中各个管制区域的管制员之间传递,它包含了跟踪这架飞机的必要信息并随时更新。
当飞行计划获得批准,航班管理人员将示意飞行员准许飞行,同时将这架飞机的所有信息转交给地面控制中心。地面管制人员利用无线电通讯和飞行员联系,指示飞行员沿着预定的跑道起飞,一旦飞机到达预定跑道,他就将信息条交给塔台管制人员。
塔台管制员利用地面雷达监视机场上空的情况并跟踪该飞机,确保在起飞时飞机间保持安全的距离,在确认安全后,将准许飞行员最终起飞。飞机起飞后,塔台管制人员将会把消息报告给相应的进近(终端)管制区,并在离机场后一段空间范围内保持对飞机的监控。
起飞阶段:飞机离开地面后,飞行员开启异频雷达收发机,它通过雷达信号向进近管制区管制人员提供飞行的航班、飞机型号、飞行高度、速度及目的地等信息。管制人员利用雷达监控飞机确保正在爬升期间的安全距离和对它进行导引。当飞机离开进近(终端)管制区时,管制人员将飞机交由区域管制室的管制人员负责,每次飞行管制的移交都伴随着信息条的更新。
中途阶段:飞机进入区域管制区后,雷达管制员负责所有空对地雷达的联系,并保证飞机保持安全的飞行距离,监控飞机在预定的航线上进行飞行,如果有偏离,将对其提示和警告。同时管制人员会为飞行员提供最新的天气和空中交通信息。飞行员在管制员的指示下调整高度和速度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当飞机将要到达目的地时,管制人员将指示飞行员降低高度,让飞机飞行在规定的航线上,同时保证飞机间的安全高度和水平间隔。如果机场区域很繁忙,管制员将要求飞机沿着规定的路线巡航,直到管制人员安排飞机进入进近(终端)管制区。
下降阶段:当飞机进入进近管制区后,进近管制室人员将指示飞行员调整飞机的高度、速度、方向,导引飞机沿着降落通道飞行,调整对准跑道,在离跑道还有12千米左右时,进近管制人员将飞机转交由塔台管制人员管理飞机。
着陆阶段:塔台管制人员通过地面监视雷达监视跑道及其上空的情况,当确认安全后示意飞行员准许着陆,同时向其提供最新的天气信息,监控该飞机与其它着陆飞机保持安全距离。飞机着陆之后,塔台管制人员为飞行员指示滑行出口,提供地面管制频率并将飞机交由地面管理人员,地面管理人员通过路况和雷达信息引导飞机行动,帮助飞机停靠在指定的停机坪。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成倍的增长,为了安排大量的飞行活动,同时避免和减少飞机相撞与航班的延迟,我国民航总局在上个世纪末逐步实施雷达管制,管制员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飞机的位置,身份(呼号),高度和速度等参数,更直观充分的把握飞机的飞行情况。截至2005年底,我国的大部分区域都实施了雷达管制,全面提升了空管自动化水平。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飞机和机场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卫星通信和定位技术的成熟,使空中交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计划建立起新一代以卫星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空管系统——新航行系统。
【责任编辑】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