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导管癌的CT和MR表现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涎腺导管癌(SDC)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SDC初诊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17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信号及强化特征.结果 20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13例位于腮腺,4例位于颌下腺,1例位于舌下腺,2例位于颊部.肿瘤最大径1.5~ 7.0 cm,平均(3.5±0.9)cm.5例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15例呈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7例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3例侵犯耳前皮肤、2例侵犯咬肌,侵犯咽旁间隙、翼内肌、包绕下颌后静脉各1例.4例密度或信号均匀,16例不均匀.17例CT平扫病灶中,12例为低密度,5例为等密度.7例病灶内见钙化.3例病灶MR 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17例病灶呈明显强化,3例中度强化.1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SDC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但CT、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CE 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膝以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均行下肢动脉CE MRA和DSA检查,髂动脉、股动脉、胭动脉均无明显狭窄或狭窄程度<75%的105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将患侧小腿及足踝部动脉按照解剖部位行9段法划分血管节段,分别为胫腓动脉干、胫前动脉上段、胫前动脉下段、胫后动脉上段、胫后动脉下段、腓动脉上段、腓动脉下段、足背
患儿 女,2岁9个月.因发现胸部突起畸形10余天,于2012年6月28日就诊.10余天前家属无意间发现患儿前胸近剑突处局部明显突起,患儿无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检:胸廓不对称,左胸廓较右侧稍隆起,剑突左侧可见局部肋软骨突起畸形,无压痛;双肺叩诊清,听诊右中下肺呼吸音减弱.胸部CT平扫示前纵隔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图1),大小约12.5 cm×4.6 cm×7.5 cm,CT值11 ~67 HU
期刊
肺包虫又称肺细粒棘球蚴,其影像表现比较典型,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1].当肺包虫发生破裂时,在影像上常失去典型包虫的影像特征.笔者搜集了临床确诊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包虫囊肿破裂的49例患者资料,通过分析CT的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肺包虫破裂的影像诊断能力。
期刊
患者女,30岁,因后颈部拳击伤、颈部活动受限1d,于2013年6月8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体检:颈部皮肤色泽正常,未见明显擦伤痕迹.颈部局部压痛,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左侧上肢肌力Ⅳ级,椎动脉扭曲试验(-),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颈椎CT:轴面图像显示C6双侧椎弓峡部骨质不连,呈现“双关节征”。
期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高致残疾病,脊髓损伤后除运动障碍外,感觉功能的丧失及继发的异常(如神经性疼痛)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尽管临床有许多针对脊髓受损节段及其远端神经连接的治疗方法如细胞移植、生物学材料植入[1]等,但即使损伤局部结构恢复良好,患者仍难以获得完全和有效的感觉功能恢复。
期刊
患者 女,36岁.因胸痛1周,咳嗽4d,于2013年3月15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上肺语颤减弱,听诊呼吸音减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血清癌胚抗原阴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升高(16.81μg/L),C反应蛋白升高(8.37 mg/L).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外压变形,管腔明显变窄.CT平扫显示右肺上叶前段一类圆形肿块,外缘紧贴前胸壁,内缘邻近右肺门(图
期刊
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SAH高致死和高致残的主要原因.DCI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差距甚大,从20%[1]~ 81%[2]不等,近年多数报道在20%~ 40%[1,3].在临床实践中,严重的DCI一旦发生,通过治疗使其逆转或改善患者预后的机会相当小.即
期刊
近几年,国内影像界同行对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对比剂使用指南,规范对比剂的临床应用[1].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64层及以上的高端CT设备拥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心血管病的检查(包括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数量激增,碘对比剂的使用量也大幅增加.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已经覆盖全身各个部位、多种疾病和全身血管的检查,加之对比剂注入体内的方式和路径也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科学规范应用碘对比剂,以适应
期刊
患者 女,44岁,因发现子宫肌瘤4年,伴月经量增多2年于2013年3月来本院就诊.体检:子宫孕3个月大小,表面凹凸不平,双附件未扪及异常.B超检查:子宫增大,子宫肌壁间见多个弱回声结节,较大者2.2 cm ×2.6 cm.肝右后叶见7.1 cm×5.8 cm稍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血供丰富;余肝区未见占位病变.CT检查:平扫肝右后叶见稍低密度肿块影,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图1),增强后动
期刊
目的 评价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搜集临床上有活动性溃疡症状和体征,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下肢浅表静脉有不同程度反流、曲张,深静脉通畅的2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共29条患肢.对曲张静脉进行选择性局部穿刺,透视引导下对大隐静脉、交通静脉及穿支静脉行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和疗效.治疗后1周测量溃疡长径及短径,并采用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溃疡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