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愿意“共享”朋友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午上完两节课,看了一会儿书,快到午饭的时间了,我收拾好准备下班。
  听到敲门声,两个个头差不多,很漂亮文静的小女孩走了进来。
  “老师,我们想问您一个问题”,两个孩子很直接但是也很礼貌地问我。
  “好的,你们想和老师说些什么呢?”
  “老师,我们两个还有另外一个女生是好朋友,但是我们之间经常会有一个人对另外两个人不满意的情况,觉得是另外两个人忽略了她。”
  “你们两个也有这样的经历吗?”
  两个孩子坦诚地点点头 。“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
  “就是觉得被孤立了,觉得好朋友不应该是这样的,好朋友应该始终在一起。可是,有时会有两个人聊得来的话题,但是第三个人却插不上嘴的情况,这个时候会难过。”
  “你们觉得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
  两个孩子面面相觑,不好意思地对我笑了笑,表示没有想过。
  “那好,你们现在开始想,你们觉得好朋友就是要一直不分开,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并且不管有什么不同都要在一起,对吗?”
  两个人想了想,点点头。
  “世界上沒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么,有两个完全一样、完全合得来的人吗?”
  “没有”,两个孩子肯定地回答。
  这么说,你们三个人也会有不同点,对不对?所以,有分歧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当发生了这种状况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和应对。”
  两个孩子茅塞顿开,信服地点点头。我继续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解决这种状况的方案:首先,老师建议你们几个好朋友坐在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是朋友,该如何定义朋友这个概念。你们刚刚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么你们就借这个机会好好想一下;其次,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好朋友之间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和矛盾;最后,出现了问题和矛盾,这个时候,作为好朋友,你们认为最好的心态和解决办法是什么。就这三个问题,你们好好地在一起聊聊,好吗?”
  两个孩子用力地点了点头,进门时低落的表情开始轻松舒展起来。
  后来,我也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老师也反应有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情况,影响班级的整体氛围。给了班主任一些建议之后,班主任在班级做了一次关于人际关系处理的主题班会,班级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后 记 最近一段时间接到很多这样的咨询,特别是小学的高年级段,学生对于友情关系的处理常常感到迷茫。虽然他们之间的问题总会让大人觉得很好笑和不理解,但这是他们正常的心理发展状态。
  处在儿童期到少年期过渡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烈的占有欲望,开始有了自我秘密,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有了问题,他们不再与成人分享,只希望和自己的朋友说,他们认为,朋友的唯一性,才能保证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到侵犯。同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想要独立于父母,不过分依赖父母,但此时他们还没有青少年期孩子的能力,只能转而依赖朋友给予自己心灵支撑,把好朋友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所以,当自己的朋友与其他人要好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心理依赖,心理上承受不了,并把这视为朋友的背叛。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在长大以后容易形成自私、霸道的性格,也容易情绪冲动,不能理智地思考问题。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应该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理关注,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应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可以与孩子多谈一些学校的生活,遇到自己认为不合适的事件,应该与孩子平等讨论,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尽量减少简单、笼统的所谓说教,这样才能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效,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也不至于让孩子感觉到内心的孤独。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若能在问题出现之前给学生的心理发展做好正确的引导是最好不过,但是,如果问题出现也不要惊慌,我们可以当做一种契机进行及时的引导,总比问题没有显露出来,到很难改变的时候再去处理要好。
  孩子们,你们也要记得,宽容淡然的人,永远都是美好的人,永远是最受欢迎的人,你的心胸能容纳多少,你就能够拥有多少。
其他文献
上街购物,偶遇同学糖糖。我们边逛边聊,得知她正在一家外企做业务主管,目前的年薪已经达到了30多万。想起艰苦的学生时代,我半开玩笑地问她:“有这么高的收入,现在可以对自己狠一点了吧?”  “哈哈,你把我当成暴发户了呀?”糖糖捋捋头发,往后退了几步,“你看我浑身上下,哪儿有值钱的东西?”糖糖话一落地,我便打量起她来—清汤挂面式的直发,未施粉黛的面颊,宽松质感的衣服,甚至连简单的首饰都不见踪影。  糖糖
期刊
李先生今年35岁,既往体健,一月前因熬夜出现头昏、胸闷、心悸、血压升高的情况,当时感到要晕倒了,曾上急诊就医,拟诊“冠心病待排”,为此,入院行各项检查,除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率110次/分)”外,其余未见异常。但患者仍经常感到心慌、乏力,担心随时会昏倒,对心脏有病难以释怀。近2周出现失眠、多梦,时常半夜惊醒、呼吸困难,为此病休在家。  这是一例比较典型的惊恐发作,面对这样的情形,该
期刊
小南是一名来自深圳的16岁少年,正上初三。有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学校的操场上。起初老师以为他是疲劳过度、没吃早餐,或是低血糖,但是经校医检查,却发现他是吃曲马多药物过度。这所民办学校随即采取了简单而省事的处理办法—把他从学校开除出去。  小南的母亲又气又急,带着孩子来咨询室求助。当时,这位母亲一脸怒容,一边数落着孩子,一边气愤地向心理咨询师告状,说到痛处声泪俱下。  据母亲介绍,这已经不是儿子第一次
期刊
乐乐秉着父母取名的寓意,18岁之前总体还算快乐。可18岁后,不知道是面临集体住宿的新环境,还是天性里的抑郁素质,抑或是青春期荷尔蒙不稳定,总之,乐乐变得“闷闷不乐”,少言少语少动,成绩直线下滑。  经商的父母忙于应酬,直到真正明白问题严重性的时候,乐乐已经实施了割腕自杀行为。惊慌失措的父母打了“120”。他们放下手头所有事情,全天候陪着乐乐住院,但是清醒过来的乐乐并没有觉得活着有多好,反而埋怨父母
期刊
接到邀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心理与健康》杂志宣传《精神卫生法》是非常合适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早已不仅仅停留在身体方面,而是开始注重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健康,人们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多变的生活、体会幸福、实现自身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全面提升。  2013年5月开始施行的《精神卫生法》,从疾病类型而言,除了涵盖重性的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之外,也涵盖了许多轻的、非精神病性的
期刊
鼠小弟有副热心肠,只要他人需要,他就会热情地去帮助别人。瞧,他在扶盲猫太太过马路;瞧,他在帮清洁工屎壳郎推粪球;瞧,他在帮鸡大婶照看鸡宝宝……总之,鼠小弟整天都有忙不完的好事。  “我是热心的鼠小弟,需要帮忙对我说……”就算在郊游的途中,鼠小弟也不忘大声歌唱自己的广告。  “嗨!需要我的帮助吗?”鼠小弟看见路旁有两只狐狸在撬门,就主动上前问。从狐狸脚下摆放着的工具可以看出,他们尝试了很多方法,还是
期刊
小時候看过一部电影,其中的一个角色就是“大脖子”,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甲状腺疾病的症状。电影中,这个角色的化妆很夸张,所以印象深刻,当时就想:“将来我长大了,可千万不要得这种病啊。”爱美、追求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即使是丑小鸭,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碧蓝镜湖中最美的那只白天鹅。然而,现实生活毕竟不是童话故事,美丽并不会降临到每一个女孩子身上,甚至在你刚刚要变身为白天鹅的时候,命运又有可能将这份馈赠生生
期刊
工娱治疗是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在恢复期或慢性期进行的辅助治疗。患者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往往远离社会,为了恢复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的技能,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同时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需要参与各种活动,更好地回归社会。  进入工娱治疗室的患者都已度过了急性期,情绪相对稳定,在这里,他们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动手制作、学唱歌曲、锻炼身体……  情感表达有欢快的也有忧伤的。在一次音乐治疗课上,
期刊
曾几何时,我是个严厉苛刻的传统妈妈,自从女儿上幼儿园那天起,就对她有了明确的“约法三章”。或许是女儿过于开朗的性格所致,她总会犯些形形色色的“小错误”,為此没少挨我的训斥,可到头来于事无补,女儿身上的“小毛病”一样都没少。  正当我对女儿的教育问题愁眉不展时,区委会的大妈发来了“清洁洗手”的宣传画,画面中的小男孩正在仔仔细细地洗着手,画上还附有脍炙人口的“洗手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心搓一搓,
期刊
2013年10月18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14岁初中女生陆佳蕾从14位入围总决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了冠军。然而,陆佳蕾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学霸”或者“神童”,她很“路人”,甚至有点笨,以至于带队老师在报名截止前5秒钟才确定让她参赛。  陆佳蕾出生于杭州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父母是做儿童图书批发生意的,在杭州拥有一家书店。這让陆佳蕾很早就接触了文字,特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