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类后蹬力量可能是一种未能有效开发并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动力源,阐明后蹬力量与下肢力量的关系对人体运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器与最大后蹬力量、最大下肢力量提高的关系。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体育系。对象:实验于2000-12/2001-11年在中国海洋大学完成,选择94名从未用过髋受力训练器的健康男大学生运动员,平均(19.7±1.7)岁,体质量(75.27±2.93)kg,所有被试对象均对受试项目知情同意。方法:随机抽取其中46名受试者为实验组,采用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器(远固定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器型号:HNLPT-04Ed;近固定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器型号:HFLPT-04E,研制单位为中国海洋大学)进行历时11个月的后蹬力量提高训练。其余4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现有的力量训练方法,即抗阻前蹬和负重蹲起。实验组受试者进行力量练习和测试时,坐于顶髋坐椅上,身体正直。脚踩踏板,按预定角度和轨迹作蹬伸运动。采用近固定机时,练习者的躯干和髋部固定不动,腿蹬踏板向后运动。采用远固机时,踏板和脚不动,髋部和躯干靠腿的蹬伸向前运动。①采用多功能力量训练器和远固定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器分别测定94名从未用过髋受力训练器的受试者的最大下肢力量和最大后蹬力量。②对两组受试对象于训练前后最大下肢力量和最大后蹬力量进行测量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94名从未用过髋受力训练器的受试者最大下肢力量和最大后蹬力量。②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对象于训练前后最大下肢力量和最大后蹬力量进行测量比较。结果:纳入实验组46名及对照组48名受试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平均后蹬力量为(1135.53±196.98)N,小于最大下肢力量[(2414.62±424.05)N,P<0.01]。②经过11个月的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法的专项力量训练,实验组受试对象训练前后的最大后蹬力量高于实验前[(1124.94±206.19),1762.24±193.45]N,P<0.01],对照组受试对象训练前后的最大后蹬力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使后蹬力量获得的提高是现有任何训练方法和训练器所无法获得的人体极限运动能力的提高,可使跑、跳世界纪录大幅度突破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