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侗族是中国南方极具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对侗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贯穿始终。是侗族共同体中特有的、稳固的、并由历史沿袭而来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生产、生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的传统现象,统称之为侗族传统文化。本文从贵州省情教学改革入手,对侗族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剖析,提高贵州省情教学的可接受性。
关键词:省情教学;传统文化;侗族
侗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湘、黔、桂毗邻地区和鄂西南一带。在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创造了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为共同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勤奋好学是侗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讲究语言艺术、酷爱文学,酷爱民族历史、富于想象和思考是侗族人民的特点。我院自2011年以来在贵州省情课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技术展馆”,“手工艺品加工车间”为载体,通过以实物展示、实物操作的方式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真正了解我省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族生活用品、农耕生产用具。改变一味的说教教学方式,让学生实际参与,使学生走出教室,踏足民族文化的发展路线“用眼看,用心学,用鼻闻,用耳听,用脑想。”本文仅就如何在贵州省情课教学中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将侗族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培养了学生自觉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人。
1 《贵州省情》授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贵州省情》是从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围绕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阐述了贵州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自然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认识贵州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贵州省情,增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和信念,探索贵州的振兴之路。
但按教材知识体系和章节安排,要把丰富多彩的贵州省情讲清讲透较难度。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上主要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按照高职学校确定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针对高职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更加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找准定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阐述贵州的历史和现实、地域和民族。帮助学生对贵州的现实和未来而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选择。以突出“魅力贵州”为主线打破教材章节体系,向构建适合教育对象的教学体系转化,即把教材内容分为魅力贵州、美丽黔东南、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经济的腾飞、我爱贵州六个课题理论教学;并根据培养目标,适时以新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未来走势及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高职生对贵州的现实和未来而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选择。
2 根据民族自治州高职的教学需要,在“悠久的历史”教学情境合理使用乡土素材来激发学生兴趣
侗族人民酷爱本民族的历史,乡下的侗族老人几乎人人都是一部活的历史资料,他们对本民族的来龙去脉十分熟悉,一提到侗族的渊源更是眉飞色舞,他們常常给自己的子孙讲述侗族的发展简史,教育子孙把本民族的光彩事业发扬广大。深爱上辈的影响,下辈的子弟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求知如饥似渴,他们对故乡的山水草木、故事传奇都有特殊的情感。未学习贵州省情前,他们已经了解家乡的自然状况,熟悉了地理环境,甚致耳闻目睹过一些事情。一旦学习民族历史,接触到一些民族发展历史事实,了解到当年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址、过程,就在自己熟悉的周围,听起来十分亲切,注意力集中,情绪振奋,易于想象,易于理解。
学习贵州省情第三章的“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通过改土归流过程中清政府对侗族地区的一些旧制陋习的改革来学习。一是革除土司的苛派和特权剥削,诸如“火坑钱”、“修衙门钱”、“破收银”等一律予以革除。税收由清政府统一管理,按亩进行征收。并在一段时间内实行“科粮从轻”,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生产积极参与性有了提高。二是革除了土司统治的流弊,如废除土司自定的刑律、私设的公堂;禁止土司擅管地方;禁止仇杀、掠抢人畜;禁止抢掠勒索商贩财物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安定地方、发展生产和繁荣商业,同时,还革除了土司地区的一些传统陋俗,如禁革同族婚姻;禁“端公邪术”;禁“乘丧讹诈”、禁“轻生”等。这些措施虽一时难以被当地侗族人民所接受,但客观上有利于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第三,促进了侗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土归流使侗族地区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土地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土司苛派被革除,人民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生产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这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土司的废除,使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得以彻底瓦解,侗族人民从土司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了较多的自由,再加上清政府在改土归流过程中比较重视恢复和发展生产,侗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起来,使改流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第四,促进了侗族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改土归流之前,侗族地区虽设有学校,但不多,改土归流后,随着侗族地区广设学校和科举制度的进一步推广,刺激了侗族地区青年读书求学的积极性,向学之风的兴起,对提高侗族人民的文化水平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把学习情境具体化,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3 参观学院“民族文化技术展馆”充分利用珍贵收藏文物的“直观教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侗族学生也和其他兄弟民族学生一样,富于想象。大家都知道,历史是已经过时的人类社会全部活动,很难再现。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运用珍贵收藏的各种文物以解说词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尽量缩短学生与历史的差距,从而让学生“体验民族民间文化精髓,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知识和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如在12级建筑专业学生讲到侗族的鼓楼文化时,我先让几个学生在教室黑板画一座鼓楼,都画完后我先提出“哪个同学的图样最符合?”然后带学生参观侗族鼓楼文化展板后回教室给答案。在13级生环系讲“稻鱼结合”的侗族小农稻田经济(所谓侗族小农稻田经济就是在稻田里兼养鱼类、泥鳅、黄鳅、田螺、河蚌等的一种即有利于水稻生长又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一举多得的侗族地区自然经济农田耕种模式)时,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分析优点,总结人们为什么乐意接受和现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济有什么启示。根据14级口腔医学专业,来自外省区的同学对贵州省了解不多的情况,课前安排会唱本民族歌曲的侗族同学准备,在课堂上演唱侗族大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做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弥补了教材没有插图的不足,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
总之,讲授贵州省情课的过程中,运用侗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的价值,按文化的价值来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因此,文化价值规定了教育的目的、方向、内容。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杨庭硕.侗族生态智慧与技能漫谈[J].大自然,2004(1).
[3]吴军.侗族教育史[M].民族出版社,2004(1).
[4]傅安辉.贵州省黔东南侗族使用母语情况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1).
[5]潘年英.画梦录[M].作家出版社,2011(1).
[6]胡艳丽,曾梦宇.高速交通视野侗族“非遗”存续方略研究[J].学术论坛,2012(10).
[7]杨军昌.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与传承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
关键词:省情教学;传统文化;侗族
侗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湘、黔、桂毗邻地区和鄂西南一带。在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创造了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为共同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勤奋好学是侗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讲究语言艺术、酷爱文学,酷爱民族历史、富于想象和思考是侗族人民的特点。我院自2011年以来在贵州省情课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技术展馆”,“手工艺品加工车间”为载体,通过以实物展示、实物操作的方式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真正了解我省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族生活用品、农耕生产用具。改变一味的说教教学方式,让学生实际参与,使学生走出教室,踏足民族文化的发展路线“用眼看,用心学,用鼻闻,用耳听,用脑想。”本文仅就如何在贵州省情课教学中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将侗族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培养了学生自觉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人。
1 《贵州省情》授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贵州省情》是从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围绕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阐述了贵州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自然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认识贵州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贵州省情,增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和信念,探索贵州的振兴之路。
但按教材知识体系和章节安排,要把丰富多彩的贵州省情讲清讲透较难度。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上主要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按照高职学校确定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针对高职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更加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找准定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阐述贵州的历史和现实、地域和民族。帮助学生对贵州的现实和未来而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选择。以突出“魅力贵州”为主线打破教材章节体系,向构建适合教育对象的教学体系转化,即把教材内容分为魅力贵州、美丽黔东南、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经济的腾飞、我爱贵州六个课题理论教学;并根据培养目标,适时以新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未来走势及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高职生对贵州的现实和未来而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选择。
2 根据民族自治州高职的教学需要,在“悠久的历史”教学情境合理使用乡土素材来激发学生兴趣
侗族人民酷爱本民族的历史,乡下的侗族老人几乎人人都是一部活的历史资料,他们对本民族的来龙去脉十分熟悉,一提到侗族的渊源更是眉飞色舞,他們常常给自己的子孙讲述侗族的发展简史,教育子孙把本民族的光彩事业发扬广大。深爱上辈的影响,下辈的子弟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求知如饥似渴,他们对故乡的山水草木、故事传奇都有特殊的情感。未学习贵州省情前,他们已经了解家乡的自然状况,熟悉了地理环境,甚致耳闻目睹过一些事情。一旦学习民族历史,接触到一些民族发展历史事实,了解到当年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址、过程,就在自己熟悉的周围,听起来十分亲切,注意力集中,情绪振奋,易于想象,易于理解。
学习贵州省情第三章的“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通过改土归流过程中清政府对侗族地区的一些旧制陋习的改革来学习。一是革除土司的苛派和特权剥削,诸如“火坑钱”、“修衙门钱”、“破收银”等一律予以革除。税收由清政府统一管理,按亩进行征收。并在一段时间内实行“科粮从轻”,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生产积极参与性有了提高。二是革除了土司统治的流弊,如废除土司自定的刑律、私设的公堂;禁止土司擅管地方;禁止仇杀、掠抢人畜;禁止抢掠勒索商贩财物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安定地方、发展生产和繁荣商业,同时,还革除了土司地区的一些传统陋俗,如禁革同族婚姻;禁“端公邪术”;禁“乘丧讹诈”、禁“轻生”等。这些措施虽一时难以被当地侗族人民所接受,但客观上有利于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第三,促进了侗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土归流使侗族地区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土地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土司苛派被革除,人民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生产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这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土司的废除,使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得以彻底瓦解,侗族人民从土司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了较多的自由,再加上清政府在改土归流过程中比较重视恢复和发展生产,侗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起来,使改流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第四,促进了侗族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改土归流之前,侗族地区虽设有学校,但不多,改土归流后,随着侗族地区广设学校和科举制度的进一步推广,刺激了侗族地区青年读书求学的积极性,向学之风的兴起,对提高侗族人民的文化水平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把学习情境具体化,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3 参观学院“民族文化技术展馆”充分利用珍贵收藏文物的“直观教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侗族学生也和其他兄弟民族学生一样,富于想象。大家都知道,历史是已经过时的人类社会全部活动,很难再现。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运用珍贵收藏的各种文物以解说词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尽量缩短学生与历史的差距,从而让学生“体验民族民间文化精髓,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知识和才能、培养我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如在12级建筑专业学生讲到侗族的鼓楼文化时,我先让几个学生在教室黑板画一座鼓楼,都画完后我先提出“哪个同学的图样最符合?”然后带学生参观侗族鼓楼文化展板后回教室给答案。在13级生环系讲“稻鱼结合”的侗族小农稻田经济(所谓侗族小农稻田经济就是在稻田里兼养鱼类、泥鳅、黄鳅、田螺、河蚌等的一种即有利于水稻生长又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一举多得的侗族地区自然经济农田耕种模式)时,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分析优点,总结人们为什么乐意接受和现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济有什么启示。根据14级口腔医学专业,来自外省区的同学对贵州省了解不多的情况,课前安排会唱本民族歌曲的侗族同学准备,在课堂上演唱侗族大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做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弥补了教材没有插图的不足,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
总之,讲授贵州省情课的过程中,运用侗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的价值,按文化的价值来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因此,文化价值规定了教育的目的、方向、内容。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杨庭硕.侗族生态智慧与技能漫谈[J].大自然,2004(1).
[3]吴军.侗族教育史[M].民族出版社,2004(1).
[4]傅安辉.贵州省黔东南侗族使用母语情况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1).
[5]潘年英.画梦录[M].作家出版社,2011(1).
[6]胡艳丽,曾梦宇.高速交通视野侗族“非遗”存续方略研究[J].学术论坛,2012(10).
[7]杨军昌.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与传承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