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眠与何满子的“不计较”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药眠是著名教育家、文艺理论家,1956年,他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上同时发表了《论食利者的美学》一文,发动并参与了一场美学大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他敢于挑战权威,对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等三位著名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泽厚、朱光潜、蔡仪读到黄药眠的文章后,也相继对黄药眠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因此,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都成了黄药眠的“论敌”。按照惯常的思维去理解,既是“论敌”,就应该“水火不相容”“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在1957年3月至5月间,黄药眠却把李泽厚、朱光潜、蔡仪一一请到北师大讲美学课,当李泽厚、朱光潜、蔡仪三人在台上讲课时,黄药眠就安静地坐在台下认真听着,即使台上的人所讲的问题是对自己的批评,他也毫不计较,而是虚心地说:“不是真理属于我,而是我属于真理。服膺真理,修正错误,这是一个学者的基本品质。”
  1993年9月17日,著名杂文家何满子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索尔仁尼琴的跌落》一文,断言索尔仁尼琴在俄罗斯已经跌落……著名俄苏文史专家蓝英年读到了这篇文章后,认为何满子先生的观点过于武断,就写了一篇批评何满子先生的文章《也谈索尔仁尼琴》,在这篇文章里,蓝英年对何满子的论点逐一进行了驳斥,还在文章中说了一句不客气的话:“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最好不要发表高论。”
  何满子先生生于1919年,蓝英年先生生于1933年,相差14岁,因此,以晚辈自居的蓝英年先生事后觉得“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最好不要发表高论”这句话有些不妥,认为自己对一位一直敬重的老先生语气过于强硬了,所以在收入集子时,就删掉了上面那句话。但他仍深感不安,就和董乐山先生讲了这件事,董先生提醒说:何先生很厉害,一定会写文章反驳,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因此,蓝英年先生就更觉得不安了,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关注着报刊上的消息,看登沒登何满子先生反驳自己的文章,但一直没有看到;倒是有一天,在《出版广角》上看到了何满子先生的一篇文章,何满子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蓝英年先生翻译的《果戈里是怎么写作的》,说这是一本“颇值一读的书”。蓝英年先生特意算了一下时间,断定何满子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在他读过自己批评他的那篇文章之后写的,说明何满子先生对自己批评他的事并没有介意。后来,蓝英年先生才知道,曾有人问起何满子先生关于蓝英年先生对他的批评,何满子先生说:“他(蓝英年)批评得不厉害,有道理,我比他厉害得多。”
  蓝英年先生很为何满子先生的大度所感动,便想拜见何满子先生。2000年的时候,蓝英年先生到上海,便在草婴先生家给何满子先生打了个电话,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说自己想去拜望他。二人此前从未有过联系,而且还是“论敌”关系,但何满子先生却非常爽快地说:“你现在就可以来。”于是,蓝英年先生便到何满子先生家中去拜访,受到了何满子先生的热情接待,二人相谈甚欢,丝毫感觉不出曾经是观点交锋的论敌。交谈中,何满子先生向蓝英年先生问起现今俄罗斯作家的情况,其中也包括索尔仁尼琴,蓝英年先生就给介绍了一番,蓝英年先生因此认为:“他询问这些作家,说明接受了我的批评。”蓝英年先生走时,何满子先生又以书相赠;从那以后,蓝英年先生每次去上海,都去看望何满子先生,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师友。
  何满子先生的“不计较”,令蓝英年先生十分感动,他感慨道:“我与满子先生是因争论而成为师友的,此后受到他不少教诲。用俗话说‘不打不成交’,我点名道姓地批评前辈,前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与我交朋友,这样的事如今还会有吗?”
  黄药眠与何满子两位先生的“不计较”,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大师风范和仁者情怀,这不仅仅是一种高风亮节的风格,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处世哲学。
其他文献
一  何谓命运?  命是与生俱来非己抉择的先天因素,在时空中并非静止、凝固。  运是一种流动易变的东西,随时而变,随势而变,有可抉择,可驾驭,可进击的一面。  命与运相互运作时,就构成了神秘的“命运”。  二  命運并不是不可知的,并不仅仅是天意。  命运是一眼井,可以干涸,也可以汨汨泉涌。  以自己的力量,挖掘一眼深井,命运之水就会滋润心田。  三  命运就是人生的主观、客观的结合,外加机会。 
期刊
作家是钟情写作的文字组合者,是从事文学创作且卓有成就的人。按创作题材来区分,作家主要有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等。  有人说:作家就是将生活写成文字的人。还有人说:作家是虚构生活,将一些平淡的生活添油加醋,将片段巧妙地链接,构成悬念和跌宕起伏的生活情节,满足人们猎奇心态的人。还有人以为,或穷或富、或贵或贱的人生,都是客观存在,人人都在写自己的生活,所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娱乐,作家是可有可
期刊
“不因人热”  网上曾热传一封“美国教授开除中国研究生”的信。教授很反感那学生的“机巧”作风,举例说:“你刚来的时候,和我谈话,动不动就扯出一些社会‘名人’,这个,那个,你跟他们都认识……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的名字夹在你和我的谈话中……他们与你我都无关。想用社会‘名人’来衬托你自己的地位,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都是想掩饰你先天的不足,没有自信心。”喜欢吹嘘自己与名人的交往,借此自抬身价或
期刊
公司的总裁助理辞职了,经人事部层层筛选了一批应聘者之后,总裁打算亲自约见剩下的12名应聘者。面试的时候,总裁只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看来,一个公司里,股东、客户和员工,哪个最重要?”  前11名应聘者中,有的回答股东最重要,因为他们是公司的投资者;有的回答客户最重要,因为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有的回答员工最重要,因为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才能获利。  这些人回答时分析得头头是道,总
期刊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诗太好了,每到秋天,我便想起它。  蟋蟀是我老家老宅里的朋友,确切地说,是童年的朋友,装在铁罐子里,宝贝似的。平时它不叫,一立秋,千张弓,万把琴,一齐拉响。什么琴声最好听,什么音乐最动人?我说不上,那都是人创作的,是带有思想和情调的,虫声不是人创作的,但同样是有情调的,为什么蟋蟀一叫,就让人心动,就把人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呢?  我们家有一个储藏室,有十多平方
期刊
一  题目里的×,是一个姓,《百家姓》里的任何一个姓。如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二  老×与×老,皆为称呼,各有各的感情色彩:×老,是對那些在某一行业、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敬称。对一般人而言,岁数大了,多是在姓的前面加个老,称作老×。喊老×,也许对被喊者不乏尊敬,但老×的称谓本身没有这层意思:老字在这儿,不过是一个构词的前缀,而前缀,用途有仨:一、称呼人
期刊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明明在做七言古诗,可起笔就是“五言”,四个五言分句以后,开始“七言”,七言又不顺他手了,再来“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之后终于“七言”到底。这里,押的韵也多变,先是“丘”“楼”,再成“傍”“张”,最终又以“京”“清”煞尾。李白的乐府诗更是随兴而来,尽兴而去。《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应该是他的代表作了,句子长短和韵律,都随李氏天马行空。比如《蜀道难》,不仅押韵多变
期刊
文章题目这五个字,是从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韩红艳博士发来的微信里“拿”过来的,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则发生在前不久欧洲游的行程中。  曾经有不短时间,在我们的心目中,所谓旅游,就是游山玩水逛景点,也因此,才有了诸如“车开就睡觉,车停先撒尿,景点不能少,拍照最重要”之类的坊间俚语。至于购物嘛,则被认为是商家和导游相互勾结,让游客花大价钱、买次等(甚或劣等)货的伎俩。这种恶劣现象,在一些地方当然存在,
期刊
今年上海伏天奇热,居然一气打破上海145年有气象史以来最高温、39度极端高温天数以及37度以上连续高温天数的三项记录。赤日炎炎似火烧,我在家里孵空调,上上网,写写稿,不由得忆起童年度夏时的种种童趣、野趣。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我随父母从长宁的兆丰别墅迁居到当时的乡下塘桥老屋。生活环境的遽然改变,使我很快跌打滚爬成了与农家孩子为伍的“野孩子”。  时光回流,现在想起来,那年头的孩子其实是真“自由”
期刊
与人聊起玉米饭时,我最先提到的就是嫩玉米,因为那是我幼年时最爱吃的,也算是玉米饭的一种吧。  生产队时代,队里有好大面积的玉米地,结出玉米穗后,虽然外面包着玉米皮,也是那么让人眼馋,涎水欲滴。那是因为吃过嫩玉米后,有瘾了。那时,大队部有看青队,昼夜巡逻,有人一旦偷剥玉米穗,被看青队抓住,会挨批斗,甚至游街示众。人要脸,树要皮,谁也不想为吃嘴丢人丧脸啊!我爹作为队长,更是严以律己,但他知道我和二弟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