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初中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学生能够继续学习的前提。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作了新的规定。规定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文将就自主学习的意义及其能力的培养作简要论述。、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结合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和我国英语教学特点,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在良好的环境下,确立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掌握适合个别化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并能自我监控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的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习得如何在学习中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例如不少学生记英语单词时总是死记硬背,逐个拼读字母,这样记忆难度大且遗忘快,如果学生学会国际音标后,按音节和拼读规则去记,则记得又快又牢,所以学生学会字母后应该拿到打开英语大门的钥匙——“国际音标”,音标一旦学会终身受益,在后来的英语学习中也便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一年级,教师应鼓励学生以朗读、诵读对话为主,从初二第二学期起,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短文,由简易的趣味短文、科技小知识到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等语篇材料,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跨文化意识,又丰富了英语词汇量。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性,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为此,要做到:
1、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的责任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姆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于接受,并且主动接受。
2、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授以学生“捕鱼一技”,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质变,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乃至于终生学习能力的获得。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可见,预学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预学,形成良好的预学习惯。通过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又可以获得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同时,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预学方法的指导:一是在课文中找出与过去所学相关知识有联系的内容,二者结合,通过已学会的知识记住、理解新的知识点;二是注意总结和归纳常用词汇和句型等;三是预习通读时给自己提出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声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词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生词词义、抓住细节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模式流程
1、创设情境。“让游者到水里去”,教师通过分析学习目标,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专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要求,围绕专题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及其它学习工具,通过分析、加工、处理自主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3、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互动环境中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4、作品展示。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各种资源,围绕专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后,把主题探究活动的成果形成作品,并且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师生再对其中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修改建议,学生本人通过对照比较,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改进。学生通过自行研讨、自行分析和广泛交流,不仅从交流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结语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使这种能力成为一种习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结合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和我国英语教学特点,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在良好的环境下,确立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掌握适合个别化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并能自我监控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的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习得如何在学习中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例如不少学生记英语单词时总是死记硬背,逐个拼读字母,这样记忆难度大且遗忘快,如果学生学会国际音标后,按音节和拼读规则去记,则记得又快又牢,所以学生学会字母后应该拿到打开英语大门的钥匙——“国际音标”,音标一旦学会终身受益,在后来的英语学习中也便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一年级,教师应鼓励学生以朗读、诵读对话为主,从初二第二学期起,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短文,由简易的趣味短文、科技小知识到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等语篇材料,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跨文化意识,又丰富了英语词汇量。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性,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为此,要做到:
1、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的责任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姆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于接受,并且主动接受。
2、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授以学生“捕鱼一技”,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质变,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乃至于终生学习能力的获得。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可见,预学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预学,形成良好的预学习惯。通过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又可以获得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同时,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预学方法的指导:一是在课文中找出与过去所学相关知识有联系的内容,二者结合,通过已学会的知识记住、理解新的知识点;二是注意总结和归纳常用词汇和句型等;三是预习通读时给自己提出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声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词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生词词义、抓住细节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模式流程
1、创设情境。“让游者到水里去”,教师通过分析学习目标,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专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要求,围绕专题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及其它学习工具,通过分析、加工、处理自主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3、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互动环境中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4、作品展示。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各种资源,围绕专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后,把主题探究活动的成果形成作品,并且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师生再对其中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修改建议,学生本人通过对照比较,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改进。学生通过自行研讨、自行分析和广泛交流,不仅从交流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结语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使这种能力成为一种习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