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决定改革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管理方式,由偏重于事前管理,转变为着重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信息披露,同时加强对信用评级业务的规范管理。
这个被业界称之为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市场化”的改革决定,虽然早有预期且期待已久,但当这只“靴子”最终落下,仍然对评级机构形成冲击。多年来主要依赖行政推动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即将告别吃“皇粮”时代,迎来市场化前期难以避免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市场化短期内很可能会加剧这个行业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乱象;另一方面,发端于信贷评级的这轮改革对于加速整个信用评级业的大洗牌,优胜劣汰,最终向国际接轨,实现高度集约化发展,又未免不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呢?
信贷评级:“中国式评级”面对尴尬市场
信贷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具中国特色且较为高端的评级产品,事关金融产品定价,但由于面对一个市场成熟度并不高的金融体系,以及信用认知和需求普遍薄弱的评级市场,评级机构的关注点更多只是为了在这个市场“切分蛋糕”,于自身信用及声誉培育上却意兴阑珊,由此导致评级机构相关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性服务标准降低,市场环境日益变差,陷入非良性循环的怪圈。目前,国内信贷评级市场有以下“三个不足”。
首先,执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由于近几年信贷评级市场扩展太快太猛,而具备一定执业经验、专业性较强的信用分析师又供不应求,很多新成立的小评级公司除了从全国性评级机构(大机构)高薪挖人外,其基本分析师队伍仍然只能依赖毕业不到一两年的大学生担任,专业经验和业务水平显然有限,其评级结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遭受市场质疑也就理所当然了。
其次,评级过程规范性不足。评估一个企业的信贷风险,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非常重要。在当前受评企业所提报资料普遍存疑的情况下,不规范经营的评级公司,或者不专业的信用分析师很难做到全面、严格遵循评级流程,由此撰写出的评级报告质量可想而知,相应给出的信用等级自然也会承担额外的违约风险。
再次,评级结果可用性及运用不足。由于国内信用评级行业整体公信力及权威性都不够,以及受评对象提供资料及数据的普遍不真实性,使评级结果的可信度减弱,可用性不强。加之商业银行和受评对象对外部评级的可利用价值并不认同,决定了外部评级离真正发挥作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此外,信贷评级主要依靠央行行政推动也弊多利少。依靠行政手段去推动市场接受它并不欢迎的产品是违反市场法则的,因而是没有生命力的。虽然在初期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客观上却会在短期内营造一个表面繁荣,实则基础羸弱、危机四伏的假象,而假象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
所以说,信贷评级这几年形成的并不是一个成熟且良性的专业市场,而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中国式评级”的试验场,越来越成为一个关系市场。发展下去,势必成为权力和资源的“盛宴”,央行的难以承受之重。去行政化而回归市场主导是其唯一的出口。
市场化:评级机构的重大机会
信贷评级市场复杂而困难的局面已经形成,央行的改革无疑将赋予这个行业新的重大不确定性,挑战和机遇不期而遇,注定将给信贷评级市场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化。
从近期来看,信贷评级市场将呈现新一轮乱局。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一批专为信贷评级而来的中小评级公司将应运而生,中国评级机构数量将创新高,信贷评级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和无序——低价抢市场、等级换市场的恶性竞争手段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滥用。
其后果是,市场缺少对产品的信任,缺少对专业的尊重,从而缺乏赖以长久生存的稳固基础,随时都有坍塌之虞,信贷评级离被市场彻底边缘化仅一步之遥。
而从远期来看,它带给信用评级行业的却是长期的利好。首先,市场化给信用评级行业特别是大机构提供了利用市场手段清理净化信贷评级市场的机会;其次,市场化将促使评级公司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的保守观念,市场化运作将逼迫评级公司在用心经营市场的同时,更要用心研发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信贷评级产品,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第三,信贷评级的规范化管理可望得到加强,市场化使央行从信贷评级的具体事务中脱身,势必更能集中精力于信贷评级的规范化管理。
大机构:是观望,还是担当
市场化后信贷评级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很大,但总体前景展望仍然是趋向正面的。我们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唯有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规范管理,坚定不移走行业整合之路,才能有效遏制短期内可能进一步向坏的市场,而尽快步入良性成长的轨道。
就央行而言,建议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首先,央行应组织信用评级机构尽快建立相关行业自律机制,及时填补改革后可能出现的管理真空,帮助评级公司和商业银行及相关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联系,促进双方合作及其业务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有序开展。同时,央行也应对商业银行对外部评级的合理利用进行必要的要求、检查和考核,并加以推动。
其次,设立信用评级机构从业能力标准。一是对信用评级机构从业人员通过相关资格考试进行认定;二是对信用評级机构具备从业资格人员数量设置标准。改革后,对评级机构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使得设立信用评级行业从业标准,确保从业能力变得更加必须和迫在眉睫,其作用不仅将使小评级公司的盲目发展受到限制,促使条件不达标的评级公司退出市场或选择向大机构融合,信用评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专业水平也将由此得到提升。
再次,扩大信息披露,增加评级信息透明度,充分发挥评级的效能作用。将评级结果适时定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一是可以增加社会对信用评级的关注度,有助于宣传倡导全社会信用意识。二是可以帮助信用程度高的受评对象扩大知名度,成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名片”。三是增加信用评级公司的执业压力,促使其更加专业、严谨、负责任的开展评级业务,不断提高评级质量。四是增加信用评级公司的声誉风险及经营风险,客观上有利于市场向公信力和权威性更高的大机构倾斜,有助于行业优化和整合。
就大机构而言,在此历史变革面前,必须呈现出使命感、责任感和大局观,肩负引领评级市场有序转型、合理重组、健康发展的重任。大机构在品牌、规模、专业素养、评级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从目前来看,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调整经营策略,尤其是要对市场营销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在小评级公司灵活的营销机制和凌厉的市场公关面前,大机构倘若反应迟缓,抑或应对无方,更多市场将被小评级公司占有,而这无疑将加剧市场更趋分散和混乱的格局。
将市场营销与信用等级合理结合并非出卖等级。一些小评级公司往往将信用等级评审会开成了营销会,而某些大机构则又偏爱将其弄成风险控制专场。信用等级评审会主要引以为据的信用评级报告,其揭示的并不总是问题的全部,它有时甚至与真相相距甚远。而信用基础数据的缺失和失真,正日益成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公信力的“命门”已是不争的事实。大机构应将重视市场营销的理念延伸至信用等级评审会上,营销人员可以得到更多从企业报表、现场调查中得不到的东西,信用等级评审会不能一味的偏重风险,而应该在经营市场和控制风险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此外,大机构应建立、加深与商业银行的信任及合作关系。大机构的专业素养和与国际接轨的评级理念及技术更容易得到商业银行的认同,双方可以通过加强业务探讨和沟通,不断增强和完善外部信贷评级产品的功能,努力提高增值服务和可利用价值,重点在弥补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不足上下功夫,促使彼此形成业务和诉求互补的共同体。
此次改革对于评级机构来说意义重大,极可能是中国评级事业开启以来的重要转折关口。我们期待,本次市场化改革的理想结果,是在不超过5年的时间里,通过改革信贷评级市场带动整个评级行业全面洗牌,最后形成3-5家全国性信用评级巨头,全面确立真正受到市场信赖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市场化的洗礼,“中国式评级”既接地气,又与国际接轨;小公司可以成为大机构,大机构也可能变身小公司甚至在评级市场消失。凤凰涅槃,勇者无疆,这是中国信用评级业的重生之路,也是必由之路!
这个被业界称之为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市场化”的改革决定,虽然早有预期且期待已久,但当这只“靴子”最终落下,仍然对评级机构形成冲击。多年来主要依赖行政推动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即将告别吃“皇粮”时代,迎来市场化前期难以避免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市场化短期内很可能会加剧这个行业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乱象;另一方面,发端于信贷评级的这轮改革对于加速整个信用评级业的大洗牌,优胜劣汰,最终向国际接轨,实现高度集约化发展,又未免不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呢?
信贷评级:“中国式评级”面对尴尬市场
信贷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具中国特色且较为高端的评级产品,事关金融产品定价,但由于面对一个市场成熟度并不高的金融体系,以及信用认知和需求普遍薄弱的评级市场,评级机构的关注点更多只是为了在这个市场“切分蛋糕”,于自身信用及声誉培育上却意兴阑珊,由此导致评级机构相关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性服务标准降低,市场环境日益变差,陷入非良性循环的怪圈。目前,国内信贷评级市场有以下“三个不足”。
首先,执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由于近几年信贷评级市场扩展太快太猛,而具备一定执业经验、专业性较强的信用分析师又供不应求,很多新成立的小评级公司除了从全国性评级机构(大机构)高薪挖人外,其基本分析师队伍仍然只能依赖毕业不到一两年的大学生担任,专业经验和业务水平显然有限,其评级结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遭受市场质疑也就理所当然了。
其次,评级过程规范性不足。评估一个企业的信贷风险,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非常重要。在当前受评企业所提报资料普遍存疑的情况下,不规范经营的评级公司,或者不专业的信用分析师很难做到全面、严格遵循评级流程,由此撰写出的评级报告质量可想而知,相应给出的信用等级自然也会承担额外的违约风险。
再次,评级结果可用性及运用不足。由于国内信用评级行业整体公信力及权威性都不够,以及受评对象提供资料及数据的普遍不真实性,使评级结果的可信度减弱,可用性不强。加之商业银行和受评对象对外部评级的可利用价值并不认同,决定了外部评级离真正发挥作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此外,信贷评级主要依靠央行行政推动也弊多利少。依靠行政手段去推动市场接受它并不欢迎的产品是违反市场法则的,因而是没有生命力的。虽然在初期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客观上却会在短期内营造一个表面繁荣,实则基础羸弱、危机四伏的假象,而假象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
所以说,信贷评级这几年形成的并不是一个成熟且良性的专业市场,而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中国式评级”的试验场,越来越成为一个关系市场。发展下去,势必成为权力和资源的“盛宴”,央行的难以承受之重。去行政化而回归市场主导是其唯一的出口。
市场化:评级机构的重大机会
信贷评级市场复杂而困难的局面已经形成,央行的改革无疑将赋予这个行业新的重大不确定性,挑战和机遇不期而遇,注定将给信贷评级市场带来剧烈而深刻的变化。
从近期来看,信贷评级市场将呈现新一轮乱局。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一批专为信贷评级而来的中小评级公司将应运而生,中国评级机构数量将创新高,信贷评级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和无序——低价抢市场、等级换市场的恶性竞争手段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滥用。
其后果是,市场缺少对产品的信任,缺少对专业的尊重,从而缺乏赖以长久生存的稳固基础,随时都有坍塌之虞,信贷评级离被市场彻底边缘化仅一步之遥。
而从远期来看,它带给信用评级行业的却是长期的利好。首先,市场化给信用评级行业特别是大机构提供了利用市场手段清理净化信贷评级市场的机会;其次,市场化将促使评级公司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的保守观念,市场化运作将逼迫评级公司在用心经营市场的同时,更要用心研发和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信贷评级产品,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第三,信贷评级的规范化管理可望得到加强,市场化使央行从信贷评级的具体事务中脱身,势必更能集中精力于信贷评级的规范化管理。
大机构:是观望,还是担当
市场化后信贷评级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很大,但总体前景展望仍然是趋向正面的。我们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唯有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规范管理,坚定不移走行业整合之路,才能有效遏制短期内可能进一步向坏的市场,而尽快步入良性成长的轨道。
就央行而言,建议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首先,央行应组织信用评级机构尽快建立相关行业自律机制,及时填补改革后可能出现的管理真空,帮助评级公司和商业银行及相关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联系,促进双方合作及其业务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有序开展。同时,央行也应对商业银行对外部评级的合理利用进行必要的要求、检查和考核,并加以推动。
其次,设立信用评级机构从业能力标准。一是对信用评级机构从业人员通过相关资格考试进行认定;二是对信用評级机构具备从业资格人员数量设置标准。改革后,对评级机构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使得设立信用评级行业从业标准,确保从业能力变得更加必须和迫在眉睫,其作用不仅将使小评级公司的盲目发展受到限制,促使条件不达标的评级公司退出市场或选择向大机构融合,信用评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专业水平也将由此得到提升。
再次,扩大信息披露,增加评级信息透明度,充分发挥评级的效能作用。将评级结果适时定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一是可以增加社会对信用评级的关注度,有助于宣传倡导全社会信用意识。二是可以帮助信用程度高的受评对象扩大知名度,成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名片”。三是增加信用评级公司的执业压力,促使其更加专业、严谨、负责任的开展评级业务,不断提高评级质量。四是增加信用评级公司的声誉风险及经营风险,客观上有利于市场向公信力和权威性更高的大机构倾斜,有助于行业优化和整合。
就大机构而言,在此历史变革面前,必须呈现出使命感、责任感和大局观,肩负引领评级市场有序转型、合理重组、健康发展的重任。大机构在品牌、规模、专业素养、评级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从目前来看,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调整经营策略,尤其是要对市场营销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在小评级公司灵活的营销机制和凌厉的市场公关面前,大机构倘若反应迟缓,抑或应对无方,更多市场将被小评级公司占有,而这无疑将加剧市场更趋分散和混乱的格局。
将市场营销与信用等级合理结合并非出卖等级。一些小评级公司往往将信用等级评审会开成了营销会,而某些大机构则又偏爱将其弄成风险控制专场。信用等级评审会主要引以为据的信用评级报告,其揭示的并不总是问题的全部,它有时甚至与真相相距甚远。而信用基础数据的缺失和失真,正日益成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公信力的“命门”已是不争的事实。大机构应将重视市场营销的理念延伸至信用等级评审会上,营销人员可以得到更多从企业报表、现场调查中得不到的东西,信用等级评审会不能一味的偏重风险,而应该在经营市场和控制风险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此外,大机构应建立、加深与商业银行的信任及合作关系。大机构的专业素养和与国际接轨的评级理念及技术更容易得到商业银行的认同,双方可以通过加强业务探讨和沟通,不断增强和完善外部信贷评级产品的功能,努力提高增值服务和可利用价值,重点在弥补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不足上下功夫,促使彼此形成业务和诉求互补的共同体。
此次改革对于评级机构来说意义重大,极可能是中国评级事业开启以来的重要转折关口。我们期待,本次市场化改革的理想结果,是在不超过5年的时间里,通过改革信贷评级市场带动整个评级行业全面洗牌,最后形成3-5家全国性信用评级巨头,全面确立真正受到市场信赖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市场化的洗礼,“中国式评级”既接地气,又与国际接轨;小公司可以成为大机构,大机构也可能变身小公司甚至在评级市场消失。凤凰涅槃,勇者无疆,这是中国信用评级业的重生之路,也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