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是江阴文化事业尤其是群众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并逐步走向全面繁荣的30年。江阴的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服务模式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由简陋到繁荣、由区域文化到城乡互动、全面开花的发展轨迹。我作为一名老文化工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期,江阴的群众文化设施稀少而简陋,拥有5万常住人口的市区没有一家专门的图书馆、博物馆,唯有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的市文化馆。一幢老旧的4层楼房座落在市中心,一楼300平米是仅有515万册图书的图书室,年发放借书证不足3000张,月购书经费仅300元。二楼是文物室和资料室,难得对外开放,积满了灰尘。就是这样一个场所,全市所有的群众文化设施全部集中在这里。乡镇的文化设施更是贫乏: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位子、几张报纸是乡镇文化站的真实写照。
那个年代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样匮乏,市文化馆一年仅组织一次全市性的小戏汇演或故事会讲,参加会演的节目由各乡镇文化站自编自导自演,少得可怜的经费由文化站自负。会演结束后各节目打道回府,从此束之高阁,广大农民很少有机会欣赏。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经济发展的大潮席卷长三角,江阴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改变了农民沿袭千年的生存状态,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向往文化娱乐活动,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新的文化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备一流,书场、排练厅、歌舞厅、桌球厅、阅览室、培训室等一应俱全,成为市区群众文化娱乐的集散地,也是当时省内最先进的文化馆。总面积37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设立了书库、外借厅、报刊阅览室等9个服务部门,藏书达到10万册。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藏品达到6700件。马镇、夏港、璜塘、周庄等乡镇先人一步建起了功能基本完善的文化大楼,农村基层文化设施逐步与城市接轨,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群众文化活动不再是单一的小戏会演形式,在“五一”节、国庆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开启了节日文化活动,面向广大群众,组织全市性大型文艺表演,人民群众开始品尝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尤为喜人的是,江阴群众文化创作、演出队伍得到长足发展,全市30多名群众文化创作骨干的作品开始在省内外各类文艺刊物发表,《小校长怒砸校门》、《儿子睡中间》等一些优秀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
2005年,江阴在率先跨入江苏全面小康市以后,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构想,以民本视野,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力求实现幸福江阴的跨越发展,这也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营造了新的历史机遇。2005年政府投资6亿元的江阴天华文化中心落成开放。该中心集江阴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于一体,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广场面积1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万册,光盘1.5万盒。博物馆藏品1.3万件。天华文化中心成为全国县级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环境最美、功能最全的群众文化设施。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着手部署实施三大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城乡一体,实施“一二三”读书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85%的家庭拥有一顶书橱、订阅二份以上报刊、藏有300册以上图书。二是实施“幸福进万家·文化欢乐行”工程。由政府出钱买服务,把文化精品送下乡,2007年市、镇两级政府共支出1040万元,全年送戏进村230场,送电影进村1510场,受惠群众达80万人次。三是实施“欢乐夜晚·品味幸福”工程。每逢星期五在江阴文庙、步行街、黄山湖公园、文明广场、天华文化中心等10多个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夜晚文化活动,有文艺演出、卡拉OK大家唱、讲故事、书市、电影、评弹、棋类培训、文化沙龙、票友活动等多种形式,更有各乡镇送戏进城,农民艺术家们把充满泥土气息的文艺节目搬上城里的广场舞台,和市民们同庆共乐。江阴的夜晚文化活动让传统戏曲和现代歌舞交相辉映、专业演出与自我展示相得益彰,动静有别,各司其好,城乡互动,使人耳目一新。
30年改革开放,江阴的文化事业发展如同经济发展一样,走过了从贫乏到繁荣、从单一到多元、从少数人享有到全民共享的历史轨迹,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笔者深深感到,只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求得文化的繁荣,同时以文化的繁荣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尤 健
20世纪70年代末期,江阴的群众文化设施稀少而简陋,拥有5万常住人口的市区没有一家专门的图书馆、博物馆,唯有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的市文化馆。一幢老旧的4层楼房座落在市中心,一楼300平米是仅有515万册图书的图书室,年发放借书证不足3000张,月购书经费仅300元。二楼是文物室和资料室,难得对外开放,积满了灰尘。就是这样一个场所,全市所有的群众文化设施全部集中在这里。乡镇的文化设施更是贫乏: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位子、几张报纸是乡镇文化站的真实写照。
那个年代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样匮乏,市文化馆一年仅组织一次全市性的小戏汇演或故事会讲,参加会演的节目由各乡镇文化站自编自导自演,少得可怜的经费由文化站自负。会演结束后各节目打道回府,从此束之高阁,广大农民很少有机会欣赏。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经济发展的大潮席卷长三角,江阴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改变了农民沿袭千年的生存状态,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向往文化娱乐活动,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新的文化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备一流,书场、排练厅、歌舞厅、桌球厅、阅览室、培训室等一应俱全,成为市区群众文化娱乐的集散地,也是当时省内最先进的文化馆。总面积37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设立了书库、外借厅、报刊阅览室等9个服务部门,藏书达到10万册。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藏品达到6700件。马镇、夏港、璜塘、周庄等乡镇先人一步建起了功能基本完善的文化大楼,农村基层文化设施逐步与城市接轨,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群众文化活动不再是单一的小戏会演形式,在“五一”节、国庆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开启了节日文化活动,面向广大群众,组织全市性大型文艺表演,人民群众开始品尝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尤为喜人的是,江阴群众文化创作、演出队伍得到长足发展,全市30多名群众文化创作骨干的作品开始在省内外各类文艺刊物发表,《小校长怒砸校门》、《儿子睡中间》等一些优秀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
2005年,江阴在率先跨入江苏全面小康市以后,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构想,以民本视野,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力求实现幸福江阴的跨越发展,这也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营造了新的历史机遇。2005年政府投资6亿元的江阴天华文化中心落成开放。该中心集江阴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于一体,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广场面积1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万册,光盘1.5万盒。博物馆藏品1.3万件。天华文化中心成为全国县级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环境最美、功能最全的群众文化设施。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着手部署实施三大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城乡一体,实施“一二三”读书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85%的家庭拥有一顶书橱、订阅二份以上报刊、藏有300册以上图书。二是实施“幸福进万家·文化欢乐行”工程。由政府出钱买服务,把文化精品送下乡,2007年市、镇两级政府共支出1040万元,全年送戏进村230场,送电影进村1510场,受惠群众达80万人次。三是实施“欢乐夜晚·品味幸福”工程。每逢星期五在江阴文庙、步行街、黄山湖公园、文明广场、天华文化中心等10多个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夜晚文化活动,有文艺演出、卡拉OK大家唱、讲故事、书市、电影、评弹、棋类培训、文化沙龙、票友活动等多种形式,更有各乡镇送戏进城,农民艺术家们把充满泥土气息的文艺节目搬上城里的广场舞台,和市民们同庆共乐。江阴的夜晚文化活动让传统戏曲和现代歌舞交相辉映、专业演出与自我展示相得益彰,动静有别,各司其好,城乡互动,使人耳目一新。
30年改革开放,江阴的文化事业发展如同经济发展一样,走过了从贫乏到繁荣、从单一到多元、从少数人享有到全民共享的历史轨迹,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笔者深深感到,只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求得文化的繁荣,同时以文化的繁荣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尤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