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在不断深入地进行,它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历险的过程。笔者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酸甜苦辣,本文抒写了自己在新课改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困惑。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快乐 困惑
由于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方面的跨越式前进,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较之以往的历次改革有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自己在两年的课改中有着几多欢乐,几多困惑。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贯彻这一基本理念,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全文不仅洋溢着浓烈的感情,而且以严密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表达了他作为一个黑人领袖对自由、平等、正义的向往。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中的思想内涵,对作者“所有的人都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思想和非暴力的和平斗争方式,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即使是文言文,也同样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启发,如在《游褒禅山记》中,就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写篇短论,谈谈你的看法。”这一类题目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地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彩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说,语文课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无限。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溢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赤壁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当我们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功底、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平台,以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引导学生与文体进行“精神”对话的时候,那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
其次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也给我带来了快乐。《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在《贝多芬》的授课中,我注意避免老师的侃侃而谈,增加学生自己感悟的机会。给学生明确的思路:了解贝多芬的一生事迹,让他们与课文亲密接触,自感自悟,网上收集资料,交流补充,在交流中对人物总结升华,全面认识,这样人物的描写方法也就跃然纸上。教师无须多言,学生感悟更深。布置作业时注意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层次,选择难度不同的作业,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这样能使学生正视自己,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解决了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从而得以发展。
我们体会着课改的欢乐,但是困惑也随之而来。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任由学生高谈阔论,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各种不同见解层出不穷,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潜心解读,更谈不上心灵的触动,精神的对话。“自主、合作、探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首先是一种精神、态度,甚至是全力追求的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缺失,当发现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失偏差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适时地加以引导,既充分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有没有起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是否应该有学生自己的时间,让学生在潜心阅读中不断感悟,而并非仅仅在别人的感悟中感悟呢?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学生的价值取向呢?
另外语文教学在处理必修和选修的关系上,在落实选修课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的困惑很多。选修课程占了高中语文课的半壁江山,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落实在基本的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上,选修课程有没有基础性?选修课程多“纯文学”系列,重培养文学鉴赏力,是不是有“非语文化”的嫌疑?选修课程应该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何种空间?选修课程张扬“人文性”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我认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无法回避上述问题,有必要在探索过程中深入思考。两年的课改感觉很累,但也非常充实。
★作者单位:山西省翼城中学。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快乐 困惑
由于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方面的跨越式前进,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较之以往的历次改革有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自己在两年的课改中有着几多欢乐,几多困惑。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贯彻这一基本理念,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全文不仅洋溢着浓烈的感情,而且以严密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表达了他作为一个黑人领袖对自由、平等、正义的向往。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中的思想内涵,对作者“所有的人都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思想和非暴力的和平斗争方式,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即使是文言文,也同样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启发,如在《游褒禅山记》中,就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写篇短论,谈谈你的看法。”这一类题目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地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彩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说,语文课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无限。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溢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赤壁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当我们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功底、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平台,以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引导学生与文体进行“精神”对话的时候,那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
其次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也给我带来了快乐。《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在《贝多芬》的授课中,我注意避免老师的侃侃而谈,增加学生自己感悟的机会。给学生明确的思路:了解贝多芬的一生事迹,让他们与课文亲密接触,自感自悟,网上收集资料,交流补充,在交流中对人物总结升华,全面认识,这样人物的描写方法也就跃然纸上。教师无须多言,学生感悟更深。布置作业时注意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层次,选择难度不同的作业,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这样能使学生正视自己,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解决了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从而得以发展。
我们体会着课改的欢乐,但是困惑也随之而来。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任由学生高谈阔论,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各种不同见解层出不穷,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潜心解读,更谈不上心灵的触动,精神的对话。“自主、合作、探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首先是一种精神、态度,甚至是全力追求的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缺失,当发现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失偏差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适时地加以引导,既充分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有没有起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是否应该有学生自己的时间,让学生在潜心阅读中不断感悟,而并非仅仅在别人的感悟中感悟呢?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学生的价值取向呢?
另外语文教学在处理必修和选修的关系上,在落实选修课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的困惑很多。选修课程占了高中语文课的半壁江山,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落实在基本的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上,选修课程有没有基础性?选修课程多“纯文学”系列,重培养文学鉴赏力,是不是有“非语文化”的嫌疑?选修课程应该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何种空间?选修课程张扬“人文性”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知识教学为代价?我认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无法回避上述问题,有必要在探索过程中深入思考。两年的课改感觉很累,但也非常充实。
★作者单位:山西省翼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