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广大的青少年寄托着国家的未来以及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建设与发展。大力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必须通过全体社会的积极努力,不断探索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起具备良好诚信品质的人才。
【关键词】诚信教育 青少年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3-0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诚信教育必须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社会的整体教育效果,才能使青少年诚信教育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青少年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诚信教育问题重重
1.重智育轻德育。我国现行教育造成青少年诚信等道德问题先天不足。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德育教育存在缺陷。一是学校德育教育只重视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单调,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缺乏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和诚信等基础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德育教育常与政治教育结合在—起,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德育教育,弱化了道德的社会控制功能。三是诚信机制缺失,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学生诚信机制,无法对学生进行诚信方面的管理、规范和约束。
3.学校的失信教育。在各种检查考核评比中获胜,是学校在竞争中凸显的一条重要途径。出于对集体荣誉的考虑,学校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考核,往往要求学生在敏感问题上统一口径,整个学校粉饰一新,而检查过后迅速恢复原貌。整个过程恰恰成了学校失信教育的过程。
(二)家庭诚信教育严重缺失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最为直接,会影响青少年对于诚信的认识。
1.重成绩,轻素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对学历的高要求使家长们望子成龙,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以为素质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绘画、弹琴,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
2.家长在诚信方面的不良示范。有些家长把不诚信当作一种生存的策略传授给子女,认为“社会复杂,做老实人吃亏”;有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的健康,当着孩子的面,讲一些不诚信的话,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更有家长竟然去教孩子撒谎,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不及时制止,反而进行教唆。
二、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学校诚信教育主渠道作用
在政府加大对诚信社会环境的打造与优化的同时,学校要切实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人格培养,学校作为优良的育人环境是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重要因素。育人环境中首位的是教师的德育。首先,学校应认识到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应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突出抓好誠实教育和守信教育。第二,学校管理要讲诚信。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管理要杜绝各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将道德知识、道德原则转化为青少年学生的品质和信念,落实为道德行动。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用自己的诚信人格去影响学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第四,建立健全诚信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系统的教育。
(二)发挥家庭诚信教育主阵地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具备诚信氛围,才能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引导青少年形成诚信信念。家长要做孩子诚信的表率。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千万不要粗暴的打骂,这样易导致孩子为了逃避错误而说谎;而应指导孩子正视、承认错误,通过说理让孩子对过失产生内疚感。家长对孩子诚信教育要立场鲜明,对于诚信表现要给予表扬鼓励,对失信行为要给予批评教育,决不姑息。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只有形成家庭的诚信环境,才能用家庭的诚信氛围去感染青少年,促使青少年建立牢固的诚信信念。
诚信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素养的重任。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对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学校以及广大青少年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
参考文献:
[1]陈鹤琴著.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石晓波.当前青少年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J].政工研究动态.2009(04)
【关键词】诚信教育 青少年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3-0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诚信教育必须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社会的整体教育效果,才能使青少年诚信教育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青少年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诚信教育问题重重
1.重智育轻德育。我国现行教育造成青少年诚信等道德问题先天不足。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德育教育存在缺陷。一是学校德育教育只重视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单调,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缺乏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和诚信等基础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德育教育常与政治教育结合在—起,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德育教育,弱化了道德的社会控制功能。三是诚信机制缺失,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学生诚信机制,无法对学生进行诚信方面的管理、规范和约束。
3.学校的失信教育。在各种检查考核评比中获胜,是学校在竞争中凸显的一条重要途径。出于对集体荣誉的考虑,学校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考核,往往要求学生在敏感问题上统一口径,整个学校粉饰一新,而检查过后迅速恢复原貌。整个过程恰恰成了学校失信教育的过程。
(二)家庭诚信教育严重缺失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最为直接,会影响青少年对于诚信的认识。
1.重成绩,轻素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对学历的高要求使家长们望子成龙,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以为素质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绘画、弹琴,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
2.家长在诚信方面的不良示范。有些家长把不诚信当作一种生存的策略传授给子女,认为“社会复杂,做老实人吃亏”;有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的健康,当着孩子的面,讲一些不诚信的话,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更有家长竟然去教孩子撒谎,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不及时制止,反而进行教唆。
二、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学校诚信教育主渠道作用
在政府加大对诚信社会环境的打造与优化的同时,学校要切实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人格培养,学校作为优良的育人环境是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重要因素。育人环境中首位的是教师的德育。首先,学校应认识到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应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突出抓好誠实教育和守信教育。第二,学校管理要讲诚信。学校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管理要杜绝各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将道德知识、道德原则转化为青少年学生的品质和信念,落实为道德行动。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用自己的诚信人格去影响学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第四,建立健全诚信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系统的教育。
(二)发挥家庭诚信教育主阵地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具备诚信氛围,才能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引导青少年形成诚信信念。家长要做孩子诚信的表率。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千万不要粗暴的打骂,这样易导致孩子为了逃避错误而说谎;而应指导孩子正视、承认错误,通过说理让孩子对过失产生内疚感。家长对孩子诚信教育要立场鲜明,对于诚信表现要给予表扬鼓励,对失信行为要给予批评教育,决不姑息。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只有形成家庭的诚信环境,才能用家庭的诚信氛围去感染青少年,促使青少年建立牢固的诚信信念。
诚信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素养的重任。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对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学校以及广大青少年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
参考文献:
[1]陈鹤琴著.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石晓波.当前青少年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J].政工研究动态.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