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对房屋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基稳固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合理地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对于现代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地基施工的特点,探讨了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施工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处于基础地位,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和使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地基施工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为房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证,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多发性特点
地基处理是保证房屋质量的最重要保障环节,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多发的坍塌事故,大多数原因是地基处理不够科学和完善。这一技术上的缺失,造成了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给国家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潜在性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彼此相互依托,互为基础。在地基处理阶段,如果地基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也许不能立即体现其作用,但在整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或者工程结束时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地基处理有其潜在性的特点,这种潜在的问题,会给日后工程的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3.复杂性特点
地基处理需要开挖较深的土层,这就对施工的场所要求比较复杂。而我国幅员辽阔,经度纬度跨越很大,不同地区所体现出的地质特征完全不同,在地基处理时也体现出了其复杂性的特点,例如有冻土地、软土地、盐碱地等。除此以外,气候特征也对地基处理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处于地震、泥石流频发的地区,地基处理中面临的问题就更为复杂。
4.困难性特点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许多环节,如果出现了与预期设计不符的地方,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调整,修补完善。但是地基处理是地下工程,是房屋建筑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而且后期很难修补完善,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地基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会对地上结构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整个房屋质量。在后期发现问题,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去弥补,而且弥补不当也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
二、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换土法
换土法是将基础下部一定范围内承载力低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压缩性低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分层夯至密实,作为基础垫层的方法。换填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地基、碎(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
(1)砂地基和砂石地基
砂地基和砂石地基是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挖去,然后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回填,并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持力层。该地基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适用于处理透水性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但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透水的黏性土地基。材料要求砂和砂石地基所用材料,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砂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卵)石,其掺人量应符合地基材料含石量不大于50%。所用砂石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含泥量不应超过5%。用作排水地基时,含泥量不应超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2)灰土地基
灰土地基是将基础底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按一定体积配合比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和均匀,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石灰和土的体积比一般取3:7或2:8,灰土地基的强度一般随着石灰含量的增多而增大,但石灰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其强度增加很小。该地基施工工艺简单,取材容易,费用低,适用于处理1~4m厚的软弱土层。材料要求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就地挖出的黏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使用耕植土。使用前土粒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灰土的石灰应经过消解的熟石灰,粒径不得大于5mm,并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施工要点:①施工前应先验槽,清除松土,如发现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②施工时,应将灰土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其含水量。现场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緊握成团,两指轻捏能捏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灰土拌好后及时铺好夯实,不得隔日夯打。
2.压实法
压实法是通过用重锤夯实或压路机碾压,挤出软弱土层中土颗粒间的空气,使土中空隙压缩,提高土的密实度,从而达到增加地基土承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经济实用,适用于土层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差不大的情况。压实法根据压实的机械或设备不同,通常可分为夯实法、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是用起重机械将特制的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基土表面,使其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但当夯击振动对邻近的建筑物、设备以及施工中的砌筑工程或浇筑混凝土等产生有害影响时,或地下水位高于有效夯实深度以及在有效深度内存在软黏土层时,不宜采用。
3.打桩法
打桩法是在软弱土层中置以桩身,把土壤挤密或把桩打入地下坚硬的土层中来提高土层承载力的方法。通常有振冲地基、灰土桩地基、砂桩地基等。下面介绍振冲地基的施工。振冲地基,又称振冲桩复合地基,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批填以砂石骨料形成一根根桩体,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沉降差的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适用于加固松散砂土地基(对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该法具有技术可靠、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施工简便、节省三材、加固速度快、地基承载力高等特点。施工前应检查振冲器的性能,电流表、电压表的准确度及填料的性能;施工中应检查密实电流、供水压力、供水量、填料量、孔底留振时间、振冲点位置、振冲器施工参数等(施工参数由振冲试验或设计确定);施工结束后,待桩完成半个月(砂土)或1个月(黏性土)后方可进行荷载试验,应在有代表性的地段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及土工试验等方法来检验桩的承载能力,以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数值为合格。
除以上三种主要方法外,人工地基还有许多其他的处理方法。如化学加固法,是在黏性土中用高压旋喷法向四周土体喷射水泥浆、硅酸钠等化学浆液,形成旋喷桩。电硅化法,是借助于电渗作用,使注入软土中的硅酸钠(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进入土的空隙中,形成硅酸,将土粒胶结化。此外,还有排水法、加筋法、热学加固法等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施工时应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选用。
三、结束语
在地基处理中对地基处理技术运用,并采取一些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新方法,有利于房屋建筑施工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保证,进而保证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超.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探讨[J].云南电力技术,2012(03).
[2]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2)
[3]张薇.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施工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处于基础地位,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和使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地基施工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为房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证,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多发性特点
地基处理是保证房屋质量的最重要保障环节,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多发的坍塌事故,大多数原因是地基处理不够科学和完善。这一技术上的缺失,造成了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给国家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潜在性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彼此相互依托,互为基础。在地基处理阶段,如果地基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也许不能立即体现其作用,但在整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或者工程结束时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地基处理有其潜在性的特点,这种潜在的问题,会给日后工程的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3.复杂性特点
地基处理需要开挖较深的土层,这就对施工的场所要求比较复杂。而我国幅员辽阔,经度纬度跨越很大,不同地区所体现出的地质特征完全不同,在地基处理时也体现出了其复杂性的特点,例如有冻土地、软土地、盐碱地等。除此以外,气候特征也对地基处理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处于地震、泥石流频发的地区,地基处理中面临的问题就更为复杂。
4.困难性特点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许多环节,如果出现了与预期设计不符的地方,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调整,修补完善。但是地基处理是地下工程,是房屋建筑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而且后期很难修补完善,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地基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会对地上结构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整个房屋质量。在后期发现问题,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去弥补,而且弥补不当也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
二、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换土法
换土法是将基础下部一定范围内承载力低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压缩性低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分层夯至密实,作为基础垫层的方法。换填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地基、碎(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
(1)砂地基和砂石地基
砂地基和砂石地基是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挖去,然后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回填,并经分层夯实,作为基础持力层。该地基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适用于处理透水性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但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透水的黏性土地基。材料要求砂和砂石地基所用材料,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砂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卵)石,其掺人量应符合地基材料含石量不大于50%。所用砂石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含泥量不应超过5%。用作排水地基时,含泥量不应超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2)灰土地基
灰土地基是将基础底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按一定体积配合比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和均匀,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石灰和土的体积比一般取3:7或2:8,灰土地基的强度一般随着石灰含量的增多而增大,但石灰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其强度增加很小。该地基施工工艺简单,取材容易,费用低,适用于处理1~4m厚的软弱土层。材料要求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就地挖出的黏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使用耕植土。使用前土粒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灰土的石灰应经过消解的熟石灰,粒径不得大于5mm,并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施工要点:①施工前应先验槽,清除松土,如发现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②施工时,应将灰土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其含水量。现场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緊握成团,两指轻捏能捏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灰土拌好后及时铺好夯实,不得隔日夯打。
2.压实法
压实法是通过用重锤夯实或压路机碾压,挤出软弱土层中土颗粒间的空气,使土中空隙压缩,提高土的密实度,从而达到增加地基土承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经济实用,适用于土层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差不大的情况。压实法根据压实的机械或设备不同,通常可分为夯实法、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是用起重机械将特制的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基土表面,使其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但当夯击振动对邻近的建筑物、设备以及施工中的砌筑工程或浇筑混凝土等产生有害影响时,或地下水位高于有效夯实深度以及在有效深度内存在软黏土层时,不宜采用。
3.打桩法
打桩法是在软弱土层中置以桩身,把土壤挤密或把桩打入地下坚硬的土层中来提高土层承载力的方法。通常有振冲地基、灰土桩地基、砂桩地基等。下面介绍振冲地基的施工。振冲地基,又称振冲桩复合地基,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批填以砂石骨料形成一根根桩体,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沉降差的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适用于加固松散砂土地基(对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该法具有技术可靠、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施工简便、节省三材、加固速度快、地基承载力高等特点。施工前应检查振冲器的性能,电流表、电压表的准确度及填料的性能;施工中应检查密实电流、供水压力、供水量、填料量、孔底留振时间、振冲点位置、振冲器施工参数等(施工参数由振冲试验或设计确定);施工结束后,待桩完成半个月(砂土)或1个月(黏性土)后方可进行荷载试验,应在有代表性的地段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及土工试验等方法来检验桩的承载能力,以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数值为合格。
除以上三种主要方法外,人工地基还有许多其他的处理方法。如化学加固法,是在黏性土中用高压旋喷法向四周土体喷射水泥浆、硅酸钠等化学浆液,形成旋喷桩。电硅化法,是借助于电渗作用,使注入软土中的硅酸钠(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进入土的空隙中,形成硅酸,将土粒胶结化。此外,还有排水法、加筋法、热学加固法等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施工时应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选用。
三、结束语
在地基处理中对地基处理技术运用,并采取一些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新方法,有利于房屋建筑施工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保证,进而保证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超.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探讨[J].云南电力技术,2012(03).
[2]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2)
[3]张薇.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