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肖邦创作的音乐作品是极其独特且富有魅力的 , 其音乐灵动飘逸 , 富有深刻的音乐内涵与内心真实情感。笔者对肖邦以三种视野(性情、民族情感、感情)渗入作品进行多元解读。
【关键词】时代作品;性格特征;民族主义;Chopin;爱情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人物研究由三大分支系统组合而成,即研究人物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会要素。”[1]研究一个人物思想及作品,这三大分支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将以研究对象整体着手,对研究对象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深入研究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情绪、社会地位、社会环境、个人成就等多重因素,把音乐生活与实验相结合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由此,从人物个人出发点揭示作品,能够深层次地还原其实质,更能探索音乐本身目的、意义,还原真实的作品。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七岁在没有任何理论知识下发表了《g小调波罗涅兹》,1819年,作为莫扎特式的天才在拉兹维尔宫演出,十五岁出版完整的作品,未满十八岁直接进入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十八岁时便羽翼丰满地开始了巡回演出。直至1830年时,华沙起义重大失败,他永远地离开了家乡波兰,从此直至去世一直居住、创作、生活在法国之都——巴黎。。在古典音乐盛行的19世纪,在传统音乐理论流派疯狂席卷的欧洲,他异于常人的实践与创新,开创了单独由钢琴派生出来流芳百世的钢琴音乐,在各种音乐发展时期都占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就是被誉为钢琴届的“trilby”,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kFranciszokChopin,1810─1849年)。
笔者认为,凡巨匠者必有一副人们心中为他刻画的肖像,例如“贝多芬、莫扎特、帕格尼尼、达芬奇等…”这里所谓的“肖像”并非美术作品勾勒的含义,而是引申为肖邦的身份标签和理解模式。粗略来讲,肖邦大致有三幅“肖像”。笔者也将在本文中以三种“肖像”不同成因,宏观地分析肖邦钢琴音乐形成的逻辑。
一、残喘忧郁的“诗人”
说到肖邦,世人常常心中刻画的是“The Ariel of the piano”或者是“钢琴诗人”的形象,这是源于他个人的形象、性情、作品技巧及演奏风格给人带来的思维定势。1833年作曲家柏辽兹曾经在他的一篇乐评里形容欣赏肖邦演奏的感受:“他的马祖卡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细节之美;同时,他显然已经领会到如何弹奏弱和强的极限,由此而双倍的传达出细节处的意趣,音锤的敲击仿若弦乐器上行云流水般的手指滚拂,……”人民听到的是一场空气精灵或小仙子的音乐会。肖邦是钢琴家中的“特利比”①。
肖邦的学生威尔海姆·冯·伦兹曾对他的第一印象进行描写“这是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均匀、消瘦、脸色苍白、轮廓鲜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风度如此优雅的人,我迄今还没见过。”如果说“字如其人”,那么肖邦的部分音乐风格则如此可说。
二、“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的音樂风格如果以纵向看其一生,无疑身体与心理原因理所应当是主要成因,那横向以时间节点为界限、为背景分析其因素,则是1830年华沙起义次年陷落的分界点。这个时期他的“肖像”是革命者、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改革家。
肖邦同时期的拥护者舒曼曾在他出版的《新音乐评论》中说道:“在肖邦的创作里,在他的马祖卡舞曲质朴的旋律里,隐藏着多么危险的敌人,他一定会禁止音乐,肖邦的乐曲乃是巴黎花丛中发射的大炮。”这“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便是肖邦用音乐武器与沙俄侵略者斗争的线索。他将波兰民族的马祖卡、夜曲、波罗涅兹、克拉克维阿科舞曲中的悲伤压抑、百折不挠与波兰民族的政治捆绑一起,历练成一幅“爱国主义革命者的反抗”画面。除了最后七首同年代最为完善与成熟的波罗涅兹,OP40其中之一,《军队波罗涅兹》创作于1846年,结构上还是保持着波兰传统的三段式体裁,以一种庄严雄伟并富有英雄气概的作品抒发着内心的精神世界,当中的每一个音符到小节到段落都充斥这凯旋的咆哮。族不等同国家,在波兰爱国主义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着时,更令这位寄希望于祖国的流放者痛心,而实际上世界版图上早已没有“波兰”这个国家,它被俄普奥三次瓜分中亡国了几个世纪,在此时肖邦早已是一位“俄国”人。他的民族情谊使其内心充满了悲愤、充满着热血,标志着他一生中重要转折的《降E大调华丽波罗涅兹舞曲》怦然迸发了,其戏剧的慷慨激昂,一种傲慢的波兰民族与巨大的屈辱感油然而生,成为了他标志性的作品之一,指明了民族大义的道路。 “人类为了社会生存,必须自我设计”[5]因祖国失陷,流放国外,看似偶然的决定之下,却在欧洲最现代化的都市、最富有容纳精神的巴黎③给肖邦发展生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这里,肖邦逐渐开阔了视野,确立了目标方向,融会贯通了东西方艺术,确立起继贝多芬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
他说“到处流浪和永远流动就是为了寻求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自由和生命自由。到处流浪不只是在空间上无定处的流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无止境的流动和反思。思想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和形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和特定方法。”从幼年肖邦父亲为其传授的开放式、科学式、自由式的音乐教育中,以及与波兰民族内部多元化成长的经历,在革、作、钢、教、改五重身份的集中下,异域环境下的肖邦创造出的音乐作品中包含着可以描述为“朦胧、暧昧、奇特”的特性。“特性们”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钢琴家与教育家,可以把手指上神经、肌肉、骨皮、情绪各种不同的反应融入作曲表达的部分;又利用超凡脱俗的作品投入民族主义运动中。这个时期中,沙龙音乐使艺术家身份高贵起来,实践使肖邦在其调性、结构、规模、技巧、和声、风格等各个形式上面都受到了轻重不一的影响。如《升c小调谐谑曲》在极其传统保守的ABA三段式曲式上,却以复奏给了观众新鲜深刻与革命性的改变。或是《24前奏曲》这种违背体裁规范的作品出现。
巴黎艺术制造偶像泡沫、容纳新颖艺术、引导时髦风潮,成为当时欧洲国家纷纷模仿的标杆。本时期标题音乐的出现引发人们想象力,钢琴音乐逐渐延伸发展,新颖的作品迅速成为沙龙中流光溢彩的名流贵族,资产阶级远离日常的浪漫色调的追求。在19世纪30~40年代,这是来自边缘小国把音乐化为武器的时刻,更是利用巴黎大肆发展艺术的时期。笔者认为这时的肖邦不仅仅是一位民族反抗者、流放者代表;实际意义上正是他作品上日新月异的伏笔,是他确立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重大分割点。
三、孤独落寞的情人
在史料记载中肖邦是一位多情的男人,且在多数人心中呈现的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大众情人。从懵懂的青少年直至逝世影响至深的仅有四段感情,在这四段情感梳理中,笔者拙见,发现他似乎易于被擅长歌唱的女人所吸引,加上肖邦对于意大利歌剧的迷恋,这似乎也是他音乐作品中附有歌唱性特点的线索。这几位女性为其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层面甚至音乐作品上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位康斯坦茨娅小姐是华沙音乐学院的歌剧女演员,她开启了肖邦初恋的大门,在音乐学院时期肖邦一直不满足于在华沙发展,特别当他从维也纳游学回来之后,他正在经历人生的转折点,并创造完成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他称为“幸福日子里的作品”,是献给自己的成人礼也是献给康斯坦茨娅小姐的“情书”。他在信中坦率地告诉友人:“心里想着的全是她”。本曲第一乐章采用双呈示部古典主义风格,先抑后扬,在第二和第三乐章时,才把附有浪漫主义爱情色彩的织体展现出来。这位给他带来灵感、美好。甜蜜的感情在法国七月革命爆发下戛然而止了,1830年11月2日,肖邦带着康斯坦茨娅小姐送给他的蓝色头带离开了华沙。
在1833年时肖邦已然成为了一位穿着十分讲究、举止优雅、出入上流社会的巴黎绅士了。在一次沙龙聚会当中认识了让他“真正体会到女人滋味”的拥有着美妙歌喉的伯爵之女德尔菲娜女士,并成为了他的学生。这位贵妇本身已为人妇,但直至肖邦去世,他们都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以各种方式接济着这位“挚友”。最可以证明此关系的莫过于肖邦去世时,德尔菲娜女士在床边为肖邦演唱的由歌德写词、莫扎特作品《紫罗兰》。肖邦去世后曾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他与德尔菲娜的情书信件,包扎信件的缎带上面写着“Mojabieda”(我的悲痛)。事实上,倘若没有德尔菲娜女士一直资助的原因,肖邦许多传世作品,极大情况下无法流传于世。
1835年,因为战争无法回国只能与父母在其他城市相见的肖邦,意外地遇见了好友沃德金斯基兄妹,并迅速与其17岁的妹妹玛利亚开始了炙热的恋爱。玛利亚十分崇拜肖邦,在这段时间内他们讨论的最多的是肖邦的音乐,并且与他有着共同的喜好,真挚的感情跨越了年龄的限制,但因肖邦身体日渐孱弱,玛利亚的父母坚决反对,肖邦最后不得已离去。在离去之前为其创作了鲜为人知的《降A大调圆舞曲》(告别圆舞曲)。玛利亚妹妹曾形容此作品“在这首圆舞曲中,激情与抒情并存,左手弹奏的音符十二次,让人想起教堂十二点的钟声。”这再一次的感情挫败,使之创作出了抒发自己心绪、脍炙人口的《第二谐谑曲》。
与乔治·桑相恋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最刻骨铭心的罗曼史。乔治·桑是一位崇尚自由、蔑视传统、并且年长的一位离异的风流女作家,笔者自认为这一段长达十年的感情与其说是恋爱更确切的是一种畸恋,在多数记载中都描写过乔治是如何像母亲般地照顾肖邦,肖邦则像孩子般地依赖着她。“许多年轻人偏爱成熟的女子,就是最好的例证,只不过他们很快把原欲从母亲身上转移开来。……他们随后选择的爱恋对象都有母亲的特征,甚至很容易就能被看作是母亲的替代物” [6]。这时是1836年,他们相恋的年份,26岁的肖邦在与乔治·桑的情欲里很快就进入了他创作高产期。直至1846年,乔治·桑与肖邦不同的隔阂、矛盾加深,10年的感情生活结束了。在次年为曾经的好友大提琴家弗兰肖梅创作作品《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op.65。这首作品抒写了掉入谷底、笼罩着无助的阴影中肖邦,乐曲开篇在漫长无序的钢琴演奏引子下,大提琴奏出无尽的叹息;次乐章带来的是纠结着的思绪与无法自拔的思念;最后慢板中表达出夜色中的诀别与离愁;终曲看似重新振奋,实际却是无尽的苦闷。这部作品犹如肖邦的一生总结,一声叹息、一别终曲。
四、结语
针对肖邦作品的研究,都可谓汗牛充栋。本文以肖邦的三种不同角度分析其各作品成因,借助心理学、社会分析学的研究手法,研究了肖邦所在时代的社会情况、个体生活、政治与人文思想的汇总情况。他律论认为:音乐是人类的情感表现,他受人的情感制約其规律。笔者认为:作品与生活不可分离理解,一个作品的出现,仅仅是其潜意识的冰山一角。本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方家指正。
注释:
①Jeffrey Kallberg《 Chopin at the Boundaries:Sex,History and Musical Gen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②肺结核从18世纪开始,成为了一种被“浪漫化”的疾病。拜伦、济慈、劳伦斯、卡夫卡等知名艺术家均有此病。它不仅是一个人”优雅、细腻”的指标,更是一个人艺术才情的印记,它还是一个人“罗曼蒂克色彩”的隐喻。人们认为肺结核病人是卓越的任务,他们具有创造力、想象力,认为肺结核是可以使人变得性感的疾病。 ——《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③19世纪,巴黎已经成为了欧洲艺术的首要首都,世界各地艺术家云集于此。
参考文献:
[1]方柯.论性格系统[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伊戈尔·贝尔扎.浪漫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音乐[J].中国音乐,1995(3).
[4]MCCLARY,SUSAN.阴性终止[M].台湾:商周出版社,2003.
[5]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学三论[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
【关键词】时代作品;性格特征;民族主义;Chopin;爱情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人物研究由三大分支系统组合而成,即研究人物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会要素。”[1]研究一个人物思想及作品,这三大分支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将以研究对象整体着手,对研究对象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深入研究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情绪、社会地位、社会环境、个人成就等多重因素,把音乐生活与实验相结合得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由此,从人物个人出发点揭示作品,能够深层次地还原其实质,更能探索音乐本身目的、意义,还原真实的作品。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七岁在没有任何理论知识下发表了《g小调波罗涅兹》,1819年,作为莫扎特式的天才在拉兹维尔宫演出,十五岁出版完整的作品,未满十八岁直接进入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十八岁时便羽翼丰满地开始了巡回演出。直至1830年时,华沙起义重大失败,他永远地离开了家乡波兰,从此直至去世一直居住、创作、生活在法国之都——巴黎。。在古典音乐盛行的19世纪,在传统音乐理论流派疯狂席卷的欧洲,他异于常人的实践与创新,开创了单独由钢琴派生出来流芳百世的钢琴音乐,在各种音乐发展时期都占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就是被誉为钢琴届的“trilby”,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kFranciszokChopin,1810─1849年)。
笔者认为,凡巨匠者必有一副人们心中为他刻画的肖像,例如“贝多芬、莫扎特、帕格尼尼、达芬奇等…”这里所谓的“肖像”并非美术作品勾勒的含义,而是引申为肖邦的身份标签和理解模式。粗略来讲,肖邦大致有三幅“肖像”。笔者也将在本文中以三种“肖像”不同成因,宏观地分析肖邦钢琴音乐形成的逻辑。
一、残喘忧郁的“诗人”
说到肖邦,世人常常心中刻画的是“The Ariel of the piano”或者是“钢琴诗人”的形象,这是源于他个人的形象、性情、作品技巧及演奏风格给人带来的思维定势。1833年作曲家柏辽兹曾经在他的一篇乐评里形容欣赏肖邦演奏的感受:“他的马祖卡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细节之美;同时,他显然已经领会到如何弹奏弱和强的极限,由此而双倍的传达出细节处的意趣,音锤的敲击仿若弦乐器上行云流水般的手指滚拂,……”人民听到的是一场空气精灵或小仙子的音乐会。肖邦是钢琴家中的“特利比”①。
肖邦的学生威尔海姆·冯·伦兹曾对他的第一印象进行描写“这是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均匀、消瘦、脸色苍白、轮廓鲜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风度如此优雅的人,我迄今还没见过。”如果说“字如其人”,那么肖邦的部分音乐风格则如此可说。
二、“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的音樂风格如果以纵向看其一生,无疑身体与心理原因理所应当是主要成因,那横向以时间节点为界限、为背景分析其因素,则是1830年华沙起义次年陷落的分界点。这个时期他的“肖像”是革命者、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改革家。
肖邦同时期的拥护者舒曼曾在他出版的《新音乐评论》中说道:“在肖邦的创作里,在他的马祖卡舞曲质朴的旋律里,隐藏着多么危险的敌人,他一定会禁止音乐,肖邦的乐曲乃是巴黎花丛中发射的大炮。”这“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便是肖邦用音乐武器与沙俄侵略者斗争的线索。他将波兰民族的马祖卡、夜曲、波罗涅兹、克拉克维阿科舞曲中的悲伤压抑、百折不挠与波兰民族的政治捆绑一起,历练成一幅“爱国主义革命者的反抗”画面。除了最后七首同年代最为完善与成熟的波罗涅兹,OP40其中之一,《军队波罗涅兹》创作于1846年,结构上还是保持着波兰传统的三段式体裁,以一种庄严雄伟并富有英雄气概的作品抒发着内心的精神世界,当中的每一个音符到小节到段落都充斥这凯旋的咆哮。族不等同国家,在波兰爱国主义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着时,更令这位寄希望于祖国的流放者痛心,而实际上世界版图上早已没有“波兰”这个国家,它被俄普奥三次瓜分中亡国了几个世纪,在此时肖邦早已是一位“俄国”人。他的民族情谊使其内心充满了悲愤、充满着热血,标志着他一生中重要转折的《降E大调华丽波罗涅兹舞曲》怦然迸发了,其戏剧的慷慨激昂,一种傲慢的波兰民族与巨大的屈辱感油然而生,成为了他标志性的作品之一,指明了民族大义的道路。 “人类为了社会生存,必须自我设计”[5]因祖国失陷,流放国外,看似偶然的决定之下,却在欧洲最现代化的都市、最富有容纳精神的巴黎③给肖邦发展生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这里,肖邦逐渐开阔了视野,确立了目标方向,融会贯通了东西方艺术,确立起继贝多芬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
他说“到处流浪和永远流动就是为了寻求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自由和生命自由。到处流浪不只是在空间上无定处的流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无止境的流动和反思。思想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和形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和特定方法。”从幼年肖邦父亲为其传授的开放式、科学式、自由式的音乐教育中,以及与波兰民族内部多元化成长的经历,在革、作、钢、教、改五重身份的集中下,异域环境下的肖邦创造出的音乐作品中包含着可以描述为“朦胧、暧昧、奇特”的特性。“特性们”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钢琴家与教育家,可以把手指上神经、肌肉、骨皮、情绪各种不同的反应融入作曲表达的部分;又利用超凡脱俗的作品投入民族主义运动中。这个时期中,沙龙音乐使艺术家身份高贵起来,实践使肖邦在其调性、结构、规模、技巧、和声、风格等各个形式上面都受到了轻重不一的影响。如《升c小调谐谑曲》在极其传统保守的ABA三段式曲式上,却以复奏给了观众新鲜深刻与革命性的改变。或是《24前奏曲》这种违背体裁规范的作品出现。
巴黎艺术制造偶像泡沫、容纳新颖艺术、引导时髦风潮,成为当时欧洲国家纷纷模仿的标杆。本时期标题音乐的出现引发人们想象力,钢琴音乐逐渐延伸发展,新颖的作品迅速成为沙龙中流光溢彩的名流贵族,资产阶级远离日常的浪漫色调的追求。在19世纪30~40年代,这是来自边缘小国把音乐化为武器的时刻,更是利用巴黎大肆发展艺术的时期。笔者认为这时的肖邦不仅仅是一位民族反抗者、流放者代表;实际意义上正是他作品上日新月异的伏笔,是他确立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重大分割点。
三、孤独落寞的情人
在史料记载中肖邦是一位多情的男人,且在多数人心中呈现的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大众情人。从懵懂的青少年直至逝世影响至深的仅有四段感情,在这四段情感梳理中,笔者拙见,发现他似乎易于被擅长歌唱的女人所吸引,加上肖邦对于意大利歌剧的迷恋,这似乎也是他音乐作品中附有歌唱性特点的线索。这几位女性为其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层面甚至音乐作品上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位康斯坦茨娅小姐是华沙音乐学院的歌剧女演员,她开启了肖邦初恋的大门,在音乐学院时期肖邦一直不满足于在华沙发展,特别当他从维也纳游学回来之后,他正在经历人生的转折点,并创造完成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他称为“幸福日子里的作品”,是献给自己的成人礼也是献给康斯坦茨娅小姐的“情书”。他在信中坦率地告诉友人:“心里想着的全是她”。本曲第一乐章采用双呈示部古典主义风格,先抑后扬,在第二和第三乐章时,才把附有浪漫主义爱情色彩的织体展现出来。这位给他带来灵感、美好。甜蜜的感情在法国七月革命爆发下戛然而止了,1830年11月2日,肖邦带着康斯坦茨娅小姐送给他的蓝色头带离开了华沙。
在1833年时肖邦已然成为了一位穿着十分讲究、举止优雅、出入上流社会的巴黎绅士了。在一次沙龙聚会当中认识了让他“真正体会到女人滋味”的拥有着美妙歌喉的伯爵之女德尔菲娜女士,并成为了他的学生。这位贵妇本身已为人妇,但直至肖邦去世,他们都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以各种方式接济着这位“挚友”。最可以证明此关系的莫过于肖邦去世时,德尔菲娜女士在床边为肖邦演唱的由歌德写词、莫扎特作品《紫罗兰》。肖邦去世后曾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他与德尔菲娜的情书信件,包扎信件的缎带上面写着“Mojabieda”(我的悲痛)。事实上,倘若没有德尔菲娜女士一直资助的原因,肖邦许多传世作品,极大情况下无法流传于世。
1835年,因为战争无法回国只能与父母在其他城市相见的肖邦,意外地遇见了好友沃德金斯基兄妹,并迅速与其17岁的妹妹玛利亚开始了炙热的恋爱。玛利亚十分崇拜肖邦,在这段时间内他们讨论的最多的是肖邦的音乐,并且与他有着共同的喜好,真挚的感情跨越了年龄的限制,但因肖邦身体日渐孱弱,玛利亚的父母坚决反对,肖邦最后不得已离去。在离去之前为其创作了鲜为人知的《降A大调圆舞曲》(告别圆舞曲)。玛利亚妹妹曾形容此作品“在这首圆舞曲中,激情与抒情并存,左手弹奏的音符十二次,让人想起教堂十二点的钟声。”这再一次的感情挫败,使之创作出了抒发自己心绪、脍炙人口的《第二谐谑曲》。
与乔治·桑相恋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最刻骨铭心的罗曼史。乔治·桑是一位崇尚自由、蔑视传统、并且年长的一位离异的风流女作家,笔者自认为这一段长达十年的感情与其说是恋爱更确切的是一种畸恋,在多数记载中都描写过乔治是如何像母亲般地照顾肖邦,肖邦则像孩子般地依赖着她。“许多年轻人偏爱成熟的女子,就是最好的例证,只不过他们很快把原欲从母亲身上转移开来。……他们随后选择的爱恋对象都有母亲的特征,甚至很容易就能被看作是母亲的替代物” [6]。这时是1836年,他们相恋的年份,26岁的肖邦在与乔治·桑的情欲里很快就进入了他创作高产期。直至1846年,乔治·桑与肖邦不同的隔阂、矛盾加深,10年的感情生活结束了。在次年为曾经的好友大提琴家弗兰肖梅创作作品《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op.65。这首作品抒写了掉入谷底、笼罩着无助的阴影中肖邦,乐曲开篇在漫长无序的钢琴演奏引子下,大提琴奏出无尽的叹息;次乐章带来的是纠结着的思绪与无法自拔的思念;最后慢板中表达出夜色中的诀别与离愁;终曲看似重新振奋,实际却是无尽的苦闷。这部作品犹如肖邦的一生总结,一声叹息、一别终曲。
四、结语
针对肖邦作品的研究,都可谓汗牛充栋。本文以肖邦的三种不同角度分析其各作品成因,借助心理学、社会分析学的研究手法,研究了肖邦所在时代的社会情况、个体生活、政治与人文思想的汇总情况。他律论认为:音乐是人类的情感表现,他受人的情感制約其规律。笔者认为:作品与生活不可分离理解,一个作品的出现,仅仅是其潜意识的冰山一角。本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方家指正。
注释:
①Jeffrey Kallberg《 Chopin at the Boundaries:Sex,History and Musical Gen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②肺结核从18世纪开始,成为了一种被“浪漫化”的疾病。拜伦、济慈、劳伦斯、卡夫卡等知名艺术家均有此病。它不仅是一个人”优雅、细腻”的指标,更是一个人艺术才情的印记,它还是一个人“罗曼蒂克色彩”的隐喻。人们认为肺结核病人是卓越的任务,他们具有创造力、想象力,认为肺结核是可以使人变得性感的疾病。 ——《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③19世纪,巴黎已经成为了欧洲艺术的首要首都,世界各地艺术家云集于此。
参考文献:
[1]方柯.论性格系统[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伊戈尔·贝尔扎.浪漫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音乐[J].中国音乐,1995(3).
[4]MCCLARY,SUSAN.阴性终止[M].台湾:商周出版社,2003.
[5]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学三论[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