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作出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以来,全国上下齐向贫困开战。河南省封丘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系统工程。
坚持党建引领,压实责任
县委把党建和扶贫作为两大主业,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促进党建,实现共推共赢。县、乡、村干部全员参战,统筹协调、压实责任、形成合力。一是压实组织领导责任。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中心、智慧信息中心、综合考核平台和四个行政战区。县委常委、政府班子全体成员及人大、政协班子中的党员副职全部到乡镇任第一书记,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挥运作体系。二是压实干部帮扶责任。建立“三二一”帮扶机制,县处级、乡科级、一般干部分别联系3户、2户、1户贫困户。对19个乡镇党委书记签订责任目标,量化考核,严格奖惩,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对60个软弱涣散村进行整顿,配强村级班子,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压实驻村工作责任。135个驻村工作队全部由所驻乡镇统一管理,避免工作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对108个县直派出单位强化帮扶责任,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真正实现队员上一线、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驻村工作队全面承担派驻村的产业谋划、项目推进、政策落实、帮困解难等任务。
坚持项目支撑,补齐短板
贫困县要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贫困县经济条件差,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群众脱贫步伐。一是找准短板。只有找准短板,才能明确方向、量化任务,如期完成脱贫攻坚。首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分层次开会讨论,多角度全方位征求意见,摸软肋、找短板;其次,认真梳理近年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出隐藏在表面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短板;第三,对找出的短板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按照轻重缓急排出时间表,逐一销号解决。由于长期以来封丘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三馆建设、教育均衡、农村基础设施、村集体经济等仍是重要短板。二是破解难题。众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为此,封丘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了《封丘县2016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和《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及拨付操作程序》,有效破解了资金整合难题、规范了操作程序,被省财政厅作为样本在全省推广。同时,按照可统尽统的原则,2016年整合资金2.4亿元,2017年谋划整合资金4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三是强力推进。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周例会制度,每周一晚上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1380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如期完工。将联户代表制度引入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以联户代表集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在项目落地、推进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维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全面完成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17年三馆建设全面开工、教育均衡全面推进,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于8月底前全面完成。
李庄滩区迁建作为重点扶贫项目,实现了造一座城、促一方富,带贫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增加耕地收益,土地流转后比单独耕种增收10%左右;二是增加土地收益,一期迁建可节地1500亩,土地出让收益以各种形式返还给迁建群众,增加收入;三是增加工资性收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挖掘公益性岗位435个,月工资800元。李庄特色经济园将用工2000人以上,仅新星制衣一家企业就带动37个贫困户;四是增加创业机会,李庄新区将成为一個2万人以上的副中心城镇,城镇化带动三产强劲发展,可提供大量多门类的创业机会。目前一批7634人全部稳定搬迁,带动了770人稳定脱贫;迁建完成后可带动526户1850人脱贫。
坚持产业带动,富民兴业
产业扶贫是群众脱贫的根本途径。封丘着力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就业)基地,在五个主体与贫困群众之间划上“+”号,实现把“有能力的带起来、没有能力的扶起来”。一是“党组织+”。县委、政府深入基层,问需于民、超前谋划项目;专业人员科学论证、把关推荐项目;乡村两级组织考察,筛选确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县有43个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带动贫困群众3000余户。二是“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利用现代科技发展设施农业,以流转土地挣租金、资金注入挣股金、务工就业挣薪金的形式带贫。目前全县109个合作社与贫困户结成联股、联利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三是“龙头企业+”。县委、政府因势利导,搭建企业带贫绿色通道,借助生命果有限公司、霍嘉食品有限公司、倍儿鲜食品有限公司等健康食品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根据企业用工、原材料、贫困户就业、发展生产等方面的需求,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贫困户增收,企业通过带贫最高可拿奖励百万元。贫困户以到户增收资金入股企业分红,进入企业务工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形成了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的双赢局面。县政府成立国有独资公司实施光伏扶贫,充分利用政府办公用房、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拥有产权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项目总投资3亿元,一期项目投资6700万元,装机容量10兆瓦,年均收益1100万元,预计可持续带动贫困户3200户。四是“乡村旅游+”。依托封丘长寿之乡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实施生态旅游扶贫,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转变。曹岗“万亩花海”、陈桥东湖湿地、应举嘉联农业引爆封丘旅游业。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为2200余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山水生态休闲农业扶贫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集生态种植、研发科普、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可带贫6000人左右。五是“庭院经济+”。充分挖掘贫困村特色资源,大力实施“庭院经济+扶贫”,因地、因村、因户制宜,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整体推进贫困村、贫困户房前屋后发展林果业,实现贫困户收入增加、环境美化、自信提升。
坚持政策保障,形成合力
在用足用活省市政策基础上,封丘县研究出台了“1+9”落实文件及配套措施,形成全面性、红利性、指导性强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县政府注入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同河南农信担保公司、中原农保公司等金融保险机构签订1亿元的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合作协议,建立封丘县“四位一体+党建支农”扶贫融资平台。二是出台《封丘县电商扶贫实施办法》,搭建电商就业平台,直接间接带动4350名贫困人口增收。三是制定科技扶贫办法,落实科技扶贫经费,按需为各乡镇选派57名科技特派员,解决贫困户自主创业、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四是出台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政策。2016年,县财政拿出700多万元,对多年来沉淀的602户大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比例报销医药自费部分,有效缓解了贫困户的经济压力。2017年,县财政拿出580万元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100元的补充医疗保险,阻断了因病致贫再发生。五是挖掘公益性岗位,安置335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着眼整体发展、全面小康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未来三年对贫困县来说是多重政策机遇的叠加期,是全面发展、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期。封丘将积极作为,举全县之力,以“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实践活动为抓手,借政策利好之势,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壮大县域经济,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共同实现同步小康。
坚持党建引领,压实责任
县委把党建和扶贫作为两大主业,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促进党建,实现共推共赢。县、乡、村干部全员参战,统筹协调、压实责任、形成合力。一是压实组织领导责任。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中心、智慧信息中心、综合考核平台和四个行政战区。县委常委、政府班子全体成员及人大、政协班子中的党员副职全部到乡镇任第一书记,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挥运作体系。二是压实干部帮扶责任。建立“三二一”帮扶机制,县处级、乡科级、一般干部分别联系3户、2户、1户贫困户。对19个乡镇党委书记签订责任目标,量化考核,严格奖惩,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对60个软弱涣散村进行整顿,配强村级班子,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压实驻村工作责任。135个驻村工作队全部由所驻乡镇统一管理,避免工作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对108个县直派出单位强化帮扶责任,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真正实现队员上一线、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驻村工作队全面承担派驻村的产业谋划、项目推进、政策落实、帮困解难等任务。
坚持项目支撑,补齐短板
贫困县要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贫困县经济条件差,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群众脱贫步伐。一是找准短板。只有找准短板,才能明确方向、量化任务,如期完成脱贫攻坚。首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分层次开会讨论,多角度全方位征求意见,摸软肋、找短板;其次,认真梳理近年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出隐藏在表面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短板;第三,对找出的短板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按照轻重缓急排出时间表,逐一销号解决。由于长期以来封丘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三馆建设、教育均衡、农村基础设施、村集体经济等仍是重要短板。二是破解难题。众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为此,封丘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了《封丘县2016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和《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及拨付操作程序》,有效破解了资金整合难题、规范了操作程序,被省财政厅作为样本在全省推广。同时,按照可统尽统的原则,2016年整合资金2.4亿元,2017年谋划整合资金4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三是强力推进。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周例会制度,每周一晚上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1380个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如期完工。将联户代表制度引入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以联户代表集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在项目落地、推进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维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全面完成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17年三馆建设全面开工、教育均衡全面推进,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于8月底前全面完成。
李庄滩区迁建作为重点扶贫项目,实现了造一座城、促一方富,带贫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增加耕地收益,土地流转后比单独耕种增收10%左右;二是增加土地收益,一期迁建可节地1500亩,土地出让收益以各种形式返还给迁建群众,增加收入;三是增加工资性收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挖掘公益性岗位435个,月工资800元。李庄特色经济园将用工2000人以上,仅新星制衣一家企业就带动37个贫困户;四是增加创业机会,李庄新区将成为一個2万人以上的副中心城镇,城镇化带动三产强劲发展,可提供大量多门类的创业机会。目前一批7634人全部稳定搬迁,带动了770人稳定脱贫;迁建完成后可带动526户1850人脱贫。
坚持产业带动,富民兴业
产业扶贫是群众脱贫的根本途径。封丘着力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就业)基地,在五个主体与贫困群众之间划上“+”号,实现把“有能力的带起来、没有能力的扶起来”。一是“党组织+”。县委、政府深入基层,问需于民、超前谋划项目;专业人员科学论证、把关推荐项目;乡村两级组织考察,筛选确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县有43个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带动贫困群众3000余户。二是“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利用现代科技发展设施农业,以流转土地挣租金、资金注入挣股金、务工就业挣薪金的形式带贫。目前全县109个合作社与贫困户结成联股、联利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三是“龙头企业+”。县委、政府因势利导,搭建企业带贫绿色通道,借助生命果有限公司、霍嘉食品有限公司、倍儿鲜食品有限公司等健康食品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根据企业用工、原材料、贫困户就业、发展生产等方面的需求,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贫困户增收,企业通过带贫最高可拿奖励百万元。贫困户以到户增收资金入股企业分红,进入企业务工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形成了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的双赢局面。县政府成立国有独资公司实施光伏扶贫,充分利用政府办公用房、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拥有产权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项目总投资3亿元,一期项目投资6700万元,装机容量10兆瓦,年均收益1100万元,预计可持续带动贫困户3200户。四是“乡村旅游+”。依托封丘长寿之乡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实施生态旅游扶贫,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转变。曹岗“万亩花海”、陈桥东湖湿地、应举嘉联农业引爆封丘旅游业。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为2200余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山水生态休闲农业扶贫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集生态种植、研发科普、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可带贫6000人左右。五是“庭院经济+”。充分挖掘贫困村特色资源,大力实施“庭院经济+扶贫”,因地、因村、因户制宜,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整体推进贫困村、贫困户房前屋后发展林果业,实现贫困户收入增加、环境美化、自信提升。
坚持政策保障,形成合力
在用足用活省市政策基础上,封丘县研究出台了“1+9”落实文件及配套措施,形成全面性、红利性、指导性强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县政府注入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同河南农信担保公司、中原农保公司等金融保险机构签订1亿元的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合作协议,建立封丘县“四位一体+党建支农”扶贫融资平台。二是出台《封丘县电商扶贫实施办法》,搭建电商就业平台,直接间接带动4350名贫困人口增收。三是制定科技扶贫办法,落实科技扶贫经费,按需为各乡镇选派57名科技特派员,解决贫困户自主创业、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四是出台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政策。2016年,县财政拿出700多万元,对多年来沉淀的602户大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比例报销医药自费部分,有效缓解了贫困户的经济压力。2017年,县财政拿出580万元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100元的补充医疗保险,阻断了因病致贫再发生。五是挖掘公益性岗位,安置335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着眼整体发展、全面小康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未来三年对贫困县来说是多重政策机遇的叠加期,是全面发展、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期。封丘将积极作为,举全县之力,以“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实践活动为抓手,借政策利好之势,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壮大县域经济,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共同实现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