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有效教学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又并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课文里的。在语文阅读课上,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明白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今天学哪一篇课文;但通过这篇课文教师“教什么内容”,学生“学什么内容”,事实上都是未定的,教师在备课之前是不明确的。语文教材的这个特点可以称作“语文教学内容的未定性”。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呢?或者说,语文教师根据什么来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更有效呢?
   一、依据教学目标
  编者把一篇篇文章选入教材,是有其意图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既有它的“原生价值”,又有它的“教学价值”。所谓“原生价值”,即它发表时为社会提供的信息价值;所谓“教学价值”,即编者把它选入教材时想实现的“语文教学目标”。
  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主要考虑后者,即教材编者把它选入教材时想用它来实现的“语文教学目标”。如《赤壁赋》选自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的“感悟自然”板块,所以当我们学习这篇文本时,要结合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的目标要求,确定教学的内容:重在品味鉴赏,进行意境的揣摩、情感的感悟、理趣的探讨。当然,也要注意文言的特殊性,可以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同样的课文,被不同的编者选在不同的教材里,安排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它的“原生价值”可能一样,但“教学价值”可能完全不同。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背影》在有的版本里单元要求是学习散文的线索,有的是感悟亲情,有的是学习侧面抒情的写作方式,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确定的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
  二、依据学情
  语文教学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无论课程、教材处于何种情形,我们都要把了解学生(“备学生”)当作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背景、认知的能力水平出发,及时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依据文本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重新整合素材,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素质的角度,去思考课堂上学生如何“学”,以学定教,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确定重点、难点。
  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选择教学内容,维果茨基说过:“只有跑到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也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跟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结构比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但这个提前量不能太大,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
  比如有位教师从一所名校听课学习回来,觉得听课时那位老师讲得特别精彩,于是就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复制到他的课堂教学中,其结果是不仅不精彩,而且艰涩得让人窒息。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跟那所名校相比有较大差距。不是说教师有了相应的教学行为,学生就能完成相应的课堂学习内容。
  三、基于文本价值取向和历史规定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多元反应,更应考虑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是李尔王。价值引导要基于文本。比如,有的小学生对《狐狸和乌鸦》的理解是:“要想得到别人的东西,就得骗。”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基调,引导学生体会坏人说好话往往是骗术的一种,要特别警惕,这样让学生在感情判断中明白了文本所说的道理。
  学生对作品的曲解往往是因为离开了具体的历史规定性。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认为“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交通规则;欣赏中外爱情名作,研究的是堂兄妹、表兄妹恋爱违反婚姻法,等等。
  所以,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历史规定性一致。如果离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历史规定性理解文本,甭说无效,还会误人子弟。
  四、基于文本特色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面面俱到,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等,教师生怕漏了一个知识点,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实际上,教师从一个问题跳向另一个问题,从一个内容跳到另一个内容,浅尝辄止,当课堂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什么都讲了,又等于什么都没讲。所以,将文本内容转变成课堂教学内容时,有“舍”,才会有“得”,才有效。
  一堂课的教学,完全可以基于文本的特色确定教学内容。一般来说,选入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具有典范性或有典型意义的文章。它并不要求每一个方面都教给学生;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它具有典范性或典型意义的那一方面的内容。例如《智取生辰纲》,有江湖的内容,有民俗的内容,有“农民起义”内容等等,但就这篇课文而言,我们是要学“江湖”、学民俗、学习农民起义吗?显然不是。《智取生辰纲》的典范性就在于它的“叙事艺术”。所以教学内容的重点就是它的“叙事艺术”。
  教师应选取重点段落进行教学。一篇文章,一定有其重点段落。施教时,我们完全可以舍弃其他内容,直奔重点段落。例如,有教师上《背影》这一课时,在全文阅读后,直奔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传神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父亲特殊的青黑色衣着,体会父亲因祖母去世和他自己失去工作的怅惘忧伤之情,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动词的感悟,体会父亲对“我”关怀备至的情怀,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依据学情、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历史规定性、文本的特色确定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一定更有效。
其他文献
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组织部门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共机构节能技术开发与示范重点项目于4月12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已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1年我国近190万家公共机构共消耗能源约1.9亿吨标准煤,占当年我国能源总消费的6%。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是能源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部署,科技
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了文本细读理论,认为要对文本进行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细致分析。无独有偶,我国学者孙绍振也提出要充分尊重文本,挖掘其内在含义,感受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阅读文本。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玩味词句、补充空白、审美提高的过程中进入到小说最深处,体会作者的未尽之言。  一、玩味词句,深度推敲  在培养高中学生小说阅读能力的时候,教师要从字词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精选的名家名篇和优秀时文,这些文质兼美的篇章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为学生提高作文的思想内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教材可以成为高中学生写作的“模板”与“凭借”。在诵读语文教材的经典文章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从教材中引出写作的“源头活水”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借用语文教材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对活用教材指导写作文的简单思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依赖越来越大,电力生产在每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在电力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使电力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电力生产;电力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