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大院校都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且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做好各专业技能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的技术人才。而培养具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者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现今,有很多院校不仅仅是为学科的课程改革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为解决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的一些疑点提供了依据。本文结合多年来对高职高专美术教学的思考与运用的教学策略谈几点教学体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美术教学 教学策略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大院校都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且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做好各专业技能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的技术人才。而培养具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者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现今,有很多院校不仅仅是为学科的课程改革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为解决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的一些疑点提供了依据。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对高职高专美术教学的思考与运用的教学策略谈几点教学体会,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1.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
这门课程是通过美术学科教学论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美术教学观念,了解美术教学的构成、过程、策略及环境等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的美术教学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地、科学地、创造性地掌握现代美术教学技能。一是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法,在运用美术媒体的过程中体会乐趣。二是培养感受能力、绘画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三是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四是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五是我们特意将培养美术兴趣列入美术学科教学中,旨在与美术教育的情意性动势相谐,并将它设定为一个目标,会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2.美术学科的教学模式及内容要求
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课程中,分类是不同的,大体上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学(美国)。二是表现和欣赏(日本)。三是美术知识、美术创作和美术与生活(中国香港)。四是表现、鉴赏和实践(中国台湾)。五是绘画、工艺和欣赏(中国内地)。尽管这些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涵盖的学科知识大同小异。相同的包括绘画、印制、工艺、设计、建筑和欣赏等,相异的有的还包括书法、摄影等。应该说,这些学科内容的涵盖大体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要降低其要求和难度。而且,其中一些内容的取舍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要求上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我们知道,学生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一种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其中的一些学生肯定是不公平的。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分为一般、较好和较差三个层次,当然教学内容要求的制订,主要针对的是一般层次的学生。但这种教学要求对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仍是不公平的,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了。所以,教学内容的要求应该具有一种弹性,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
3.对美术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职责日益扩大,综合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生纷纷加入教师及其他行业的竞岗行列。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美术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相对偏低,在竞岗中综合实力偏差,就业率低,其美术教育面临危机和压力。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美术课程还面临一种分散的环境。美术课在小学每周为两节,在中学为每周一节,在大学总合起来只有几个星期。在这样一个周期里,要进行众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外和家庭以及其他的各种活动,学生的情趣和思维并没有专注在绘画美术上。当度过这一周期之后,他们再次面对美术绘画的时候,我们煞费苦心所设计的课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还会存在多少呢?学生的绘画激情自然就少了。所以,我们要思考,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具体课题的精心设计上,让他们肯去学、去画,并且于每一次美术课中均有所获。
4.对未来美术教材的构想
课程构建的直观体现是教材,我们在对未来美术教材进行构想时,应突出下面几个特点。
4.1 精选的知识内容与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相结合
这套教材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大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每一课题的精心设计上,从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对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将它们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新颖活泼、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结合起来。用形象的说法,就是要给良药裹上糖衣。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再苦的药如果裹上糖衣,也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干巴巴地只给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容易让他们产生苦涩和单调之感;如果只让学生自由不羁地宣泄一通而一无所得,同样有违学科教育的目标。学生只吃苦药不行,只吃糖衣同样不行,而将苦药裹上糖衣再让学生吃方为良策。
4.2 以突出学法统领教材编写
现行的美术教材,大多主要展示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不体现教法,更不体现学法。应该根据学生美術学习的规律,在每一课的设计中,展示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技法的过程,即通过质疑、设问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接近正确的答案。要改变以往教材只重视演绎路径而忽视归纳路径的现象,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更加重视归纳路径。演绎路径主要依靠的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提高,而归纳路径则强调由学生通过思考,主动地获取答案。因此,教师一般不要轻易地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可以向学生提供另一本参考性质的书,提供更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参考答案。这本参考性质的书为师生共用,而不必为教师单独另编一本教学参考书。这样,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一致,学生的学法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法。
4.3 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应弱化分数或等级,重评语评价,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针对美术可视性的特点,在校内或校外举办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进入社会,得到大众的广泛评价。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将学生的美术作品拍照或印成画册,利于相互交流学习和专业人士的评价与指导。这套教学方法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和自信感,因此,在教材整体降低要求和难度的情况下,使每一个知识和技法内容上都设定具有一定级差的目标,而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实际水平使其达到一些最基本的目标后,再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通过努力向高一级的目标迈进。这样,学生做作业在达到一些基本的目标后,就能获得一种成功感,而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成功感,则必须更加努力,从而也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刺激学生的意志发挥作用。
总之,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种种的思考和应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教学目标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学科教学标准也对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高瞻远瞩的发展观,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不断前进的教育改革中不断完善自己。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美术教学 教学策略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大院校都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且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做好各专业技能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的技术人才。而培养具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者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现今,有很多院校不仅仅是为学科的课程改革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为解决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的一些疑点提供了依据。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对高职高专美术教学的思考与运用的教学策略谈几点教学体会,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1.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
这门课程是通过美术学科教学论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美术教学观念,了解美术教学的构成、过程、策略及环境等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的美术教学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地、科学地、创造性地掌握现代美术教学技能。一是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法,在运用美术媒体的过程中体会乐趣。二是培养感受能力、绘画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三是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四是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五是我们特意将培养美术兴趣列入美术学科教学中,旨在与美术教育的情意性动势相谐,并将它设定为一个目标,会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2.美术学科的教学模式及内容要求
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课程中,分类是不同的,大体上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学(美国)。二是表现和欣赏(日本)。三是美术知识、美术创作和美术与生活(中国香港)。四是表现、鉴赏和实践(中国台湾)。五是绘画、工艺和欣赏(中国内地)。尽管这些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涵盖的学科知识大同小异。相同的包括绘画、印制、工艺、设计、建筑和欣赏等,相异的有的还包括书法、摄影等。应该说,这些学科内容的涵盖大体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要降低其要求和难度。而且,其中一些内容的取舍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要求上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我们知道,学生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一种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其中的一些学生肯定是不公平的。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分为一般、较好和较差三个层次,当然教学内容要求的制订,主要针对的是一般层次的学生。但这种教学要求对较好和较差的学生仍是不公平的,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了。所以,教学内容的要求应该具有一种弹性,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
3.对美术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职责日益扩大,综合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生纷纷加入教师及其他行业的竞岗行列。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美术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相对偏低,在竞岗中综合实力偏差,就业率低,其美术教育面临危机和压力。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美术课程还面临一种分散的环境。美术课在小学每周为两节,在中学为每周一节,在大学总合起来只有几个星期。在这样一个周期里,要进行众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外和家庭以及其他的各种活动,学生的情趣和思维并没有专注在绘画美术上。当度过这一周期之后,他们再次面对美术绘画的时候,我们煞费苦心所设计的课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还会存在多少呢?学生的绘画激情自然就少了。所以,我们要思考,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具体课题的精心设计上,让他们肯去学、去画,并且于每一次美术课中均有所获。
4.对未来美术教材的构想
课程构建的直观体现是教材,我们在对未来美术教材进行构想时,应突出下面几个特点。
4.1 精选的知识内容与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相结合
这套教材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大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每一课题的精心设计上,从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对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将它们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新颖活泼、生动有趣的课题形式结合起来。用形象的说法,就是要给良药裹上糖衣。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再苦的药如果裹上糖衣,也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干巴巴地只给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容易让他们产生苦涩和单调之感;如果只让学生自由不羁地宣泄一通而一无所得,同样有违学科教育的目标。学生只吃苦药不行,只吃糖衣同样不行,而将苦药裹上糖衣再让学生吃方为良策。
4.2 以突出学法统领教材编写
现行的美术教材,大多主要展示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不体现教法,更不体现学法。应该根据学生美術学习的规律,在每一课的设计中,展示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技法的过程,即通过质疑、设问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接近正确的答案。要改变以往教材只重视演绎路径而忽视归纳路径的现象,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更加重视归纳路径。演绎路径主要依靠的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提高,而归纳路径则强调由学生通过思考,主动地获取答案。因此,教师一般不要轻易地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可以向学生提供另一本参考性质的书,提供更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参考答案。这本参考性质的书为师生共用,而不必为教师单独另编一本教学参考书。这样,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一致,学生的学法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法。
4.3 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应弱化分数或等级,重评语评价,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针对美术可视性的特点,在校内或校外举办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进入社会,得到大众的广泛评价。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将学生的美术作品拍照或印成画册,利于相互交流学习和专业人士的评价与指导。这套教学方法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和自信感,因此,在教材整体降低要求和难度的情况下,使每一个知识和技法内容上都设定具有一定级差的目标,而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实际水平使其达到一些最基本的目标后,再鼓励他们尽可能地通过努力向高一级的目标迈进。这样,学生做作业在达到一些基本的目标后,就能获得一种成功感,而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成功感,则必须更加努力,从而也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刺激学生的意志发挥作用。
总之,新的形势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作出种种的思考和应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教学目标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学科教学标准也对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高瞻远瞩的发展观,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不断前进的教育改革中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