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哲学,很多人都觉得它离我们很远,对现实生活的帮助不大,是冷门学科。其实不然,哲学是人类对世界万物总结的方式之一,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就离不开哲学。在我国古代,先人们坚持着哲学发蒙的传统,儿童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第一句就是孟子的基本哲学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更不用说读书人反复研习的四书五经了。和西方哲学倾向于向外看,去探究世界是什么、物是什么相比,中国哲学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中国哲学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内心,反复求证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具体说就是由先贤思及自身,从而约束自己,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那么,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到底是什么呢?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做了总结,他认为哲人们毕生追求的就是内圣外王,是既要内心高洁成为圣人,又要积极从事国家事务。中国哲学家认为处理日常事务是圣人的分内之事,是人格完全发展的实质所在。所以中国哲学本身就是讲求实际运用的,它要求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内在修养,还要造福于社会。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反观当今教育,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学生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学校教育也过于看重升学指标和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哲学教育。我们现在已背离求真的初心,转而去追求短暂的、一时的成绩。连学校都如此,谁来为孩子将来的人格发展负责呢?
由此,我想到了一名教师——陈平。早年她旅居国外,丈夫去世后,便回台湾在文化大学中文系教书。关于教书,她下了很大功夫,差不多四个小时的课,她总要看十五本书。平时,她十分注重自身积累,每个月要看五十本以上的书,并写三个固定专栏和即兴的七八千字随笔,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对她来说很是平常。
说到育人,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授业,是比较实际的东西,像化学、物理、数学学科之类;解惑则可说是用在文字学、音韵学上;而我所做的是传道,传道不只是在课堂上,也在个人的行为上。”在课堂上她用词十分谨慎,譬如她不说“你们”只说“我们”,这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但如果课堂上提及自己,她从不说自己笔名,也不称“我”。因为她觉得,如果课上说“我”“你”缺少礼貌。和学生之间可以亲近,但不能逾矩,老师一定要自重,要知道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可能甚于书本。相对成绩,她更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她曾说:“我觉得孩子一般文笔都很流畅,只是他们没有真正体会生活。我在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指引学生,而是启发他们,启发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是教师很重要的工作。”润物细无声,学生子菁在回忆陈平老师时感慨道:“陈老师之所以受学生的喜爱,绝不是因为她的名气,而是她的课有意义,是她的经验阅历让我们知道生命的可贵。”作为教师,陈平博学而谦虚,活泼而又不失严谨。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春风化雨,谁是风?谁为雨?付出多少,孩子的给予也就有多少。对了,陈平的笔名叫三毛。
细细回想,其实三毛的教学方法和中國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孔子讲求“无所为而为”,意思是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其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所以身为人就应该知命,对待外物就要给它们正名,这样世间万物才能在自己的轨道上有序运行。正因为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的事,而且是道德赋予了做这件事的价值,于是做应做的事的价值就在于做事本身,而不在于外在的结果,这就是无所为而为的深层含义。三毛独特的教学方式出于她身为教师的自觉,她热爱自己的工作,满腔热忱地帮助孩子成人。学生从她身上感悟到做学生的本分,努力看书写作,努力学做真人,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试想一下,要是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无所为而为,那该是多么轻松和幸福呀。
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这并不和孔子的思想矛盾,他追求一种顺其自然、毋违本性的状态。三毛也很重视这一点,她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珍惜孩子内心的真。记得有次学期结束时,三毛收到了一封匿名信:“陈老师,你知道你的缺点在哪里吗?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很热诚而急迫地想把你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可是我要告诉你,生命自有不同,生命并没有智与不智,请老师再思!”三毛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痛,足足五分钟缓不过劲。但随后她意识到是学生信任她,才会这样直白告之,她也懊恼自己没有潜移默化地影响那名学生,让他学会体谅别人。
在第二学期,三毛告诉学生:“第一,是要说信收到了。第二,要谢谢你对我深深的信任。第三,作为老师,我还是要这样热诚地教下去。如果连热诚和这份急迫的心都没有的话,教师的良知何在?至于生命有不同,老师也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你不愿意听老师告诉你的一些人生的道理,你可以不来上课,这学期你的成绩由老师和教务处负责。”我想,这名学生之后应该继续去上三毛的课,有这么正直和善解人意的老师,其人格魅力足以感化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并开始去体谅他人。身为教师,我们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学生,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需要肯定学生好的品质,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他们非常真诚,不能矫枉过正。当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是有度的,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就必须促使他明白和改正,不能任由感情泛滥去溺爱学生。
身为职教人,我们不奢求改变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但可以有些新尝试,学习一些中国哲学,汲取先人的智慧,求真求仁,把教学的重心回归学生本身,做个麦田守望者,守护好孩子心中的一片净土。
(责编 陈 颖)
那么,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到底是什么呢?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做了总结,他认为哲人们毕生追求的就是内圣外王,是既要内心高洁成为圣人,又要积极从事国家事务。中国哲学家认为处理日常事务是圣人的分内之事,是人格完全发展的实质所在。所以中国哲学本身就是讲求实际运用的,它要求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内在修养,还要造福于社会。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反观当今教育,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学生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学校教育也过于看重升学指标和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哲学教育。我们现在已背离求真的初心,转而去追求短暂的、一时的成绩。连学校都如此,谁来为孩子将来的人格发展负责呢?
由此,我想到了一名教师——陈平。早年她旅居国外,丈夫去世后,便回台湾在文化大学中文系教书。关于教书,她下了很大功夫,差不多四个小时的课,她总要看十五本书。平时,她十分注重自身积累,每个月要看五十本以上的书,并写三个固定专栏和即兴的七八千字随笔,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对她来说很是平常。
说到育人,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授业,是比较实际的东西,像化学、物理、数学学科之类;解惑则可说是用在文字学、音韵学上;而我所做的是传道,传道不只是在课堂上,也在个人的行为上。”在课堂上她用词十分谨慎,譬如她不说“你们”只说“我们”,这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但如果课堂上提及自己,她从不说自己笔名,也不称“我”。因为她觉得,如果课上说“我”“你”缺少礼貌。和学生之间可以亲近,但不能逾矩,老师一定要自重,要知道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可能甚于书本。相对成绩,她更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她曾说:“我觉得孩子一般文笔都很流畅,只是他们没有真正体会生活。我在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指引学生,而是启发他们,启发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是教师很重要的工作。”润物细无声,学生子菁在回忆陈平老师时感慨道:“陈老师之所以受学生的喜爱,绝不是因为她的名气,而是她的课有意义,是她的经验阅历让我们知道生命的可贵。”作为教师,陈平博学而谦虚,活泼而又不失严谨。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春风化雨,谁是风?谁为雨?付出多少,孩子的给予也就有多少。对了,陈平的笔名叫三毛。
细细回想,其实三毛的教学方法和中國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孔子讲求“无所为而为”,意思是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其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所以身为人就应该知命,对待外物就要给它们正名,这样世间万物才能在自己的轨道上有序运行。正因为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的事,而且是道德赋予了做这件事的价值,于是做应做的事的价值就在于做事本身,而不在于外在的结果,这就是无所为而为的深层含义。三毛独特的教学方式出于她身为教师的自觉,她热爱自己的工作,满腔热忱地帮助孩子成人。学生从她身上感悟到做学生的本分,努力看书写作,努力学做真人,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试想一下,要是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无所为而为,那该是多么轻松和幸福呀。
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这并不和孔子的思想矛盾,他追求一种顺其自然、毋违本性的状态。三毛也很重视这一点,她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珍惜孩子内心的真。记得有次学期结束时,三毛收到了一封匿名信:“陈老师,你知道你的缺点在哪里吗?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很热诚而急迫地想把你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可是我要告诉你,生命自有不同,生命并没有智与不智,请老师再思!”三毛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痛,足足五分钟缓不过劲。但随后她意识到是学生信任她,才会这样直白告之,她也懊恼自己没有潜移默化地影响那名学生,让他学会体谅别人。
在第二学期,三毛告诉学生:“第一,是要说信收到了。第二,要谢谢你对我深深的信任。第三,作为老师,我还是要这样热诚地教下去。如果连热诚和这份急迫的心都没有的话,教师的良知何在?至于生命有不同,老师也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你不愿意听老师告诉你的一些人生的道理,你可以不来上课,这学期你的成绩由老师和教务处负责。”我想,这名学生之后应该继续去上三毛的课,有这么正直和善解人意的老师,其人格魅力足以感化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并开始去体谅他人。身为教师,我们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学生,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需要肯定学生好的品质,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他们非常真诚,不能矫枉过正。当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是有度的,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就必须促使他明白和改正,不能任由感情泛滥去溺爱学生。
身为职教人,我们不奢求改变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但可以有些新尝试,学习一些中国哲学,汲取先人的智慧,求真求仁,把教学的重心回归学生本身,做个麦田守望者,守护好孩子心中的一片净土。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