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气之盛衰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写过一部很有名的《廿二史札记》,书中的一篇论文《地气论》里提出一个很简单但又很玄妙的理论:“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大变局也。”
意思是说,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中国的政治中心就从关中转向了河北,这是“地气”变迁的大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自从唐朝以后,定都关中的政权就都统一不了中国,长安从此成为“废都”;定都河北特别是北京的政权则取而代之,辽、金、元、明、清历代,越来越巩固,越来越兴盛。
北京政权的长期成功,反衬的是长安政权的长期衰败。從周朝到唐朝,关中地区辉煌了将近2000年,为什么在唐朝以后一蹶不振?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固然可以有很多解释,但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水。
在先秦和秦汉时期,关中的水资源是很多的。《诗经》中大量记载了关中地区的稻田,“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秦国建郑国渠之后,“收皆亩一钟”,从产量来看,无疑是水稻。汉武帝时,关中建了白渠、六辅渠等水利设施,导致关中、特别是渭南农民大批改种水稻,以至《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对汉武帝说,“关中俗不好种麦”。看来,当时的关中地区农田景象更像现在的长江流域,与现在的陕西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直到盛唐时期,唐玄宗君臣还多次提到关中的稻田,但此时由于人口增加,关中粮食已经不能自给,唐朝皇帝被迫多次带群臣“东巡”洛阳,迎接从大运河运来的南方粮食,号称“逐粮天子”。后来经过黄巢暴动,五代十国时,关中已经没有大面积的稻田了,此后更是每况愈下,许多水渠都干涸了,习惯吃大米的居民迅速消失。如果没有明朝引进的玉米、土豆、花生和红薯等美洲抗旱作物,陕西人口会更加稀少。
养羊的历史变迁
唐朝以后,关中、以至于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化,固然与唐朝以后北半球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有关,但如此严重以至于无法逆转的地区性干旱化,更重要的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在这些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养羊。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大力提倡畜牧业,出现了一些养殖大户。刘邦出生的时候,村里人就曾经摆下羊酒宴来庆贺。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专业的养羊大户。据载,当时内地的养羊大户通常也就只有千余只羊。马超的祖宗马援年轻的时候在陇右一带放牧,养了牛马羊各几千头,就已经备受瞩目了。
大体上来说,汉朝人对牛、羊、猪、鸡、狗这五种肉类平等看待,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偏好。但是,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市场上的偏好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唐朝的时候,普通人开始以羊肉为主要肉食,贵族官员更是几乎非羊肉不吃。为了保护耕牛,唐朝政府长期严格禁止吃牛肉,狗肉则因为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普遍抗拒而从餐桌上消失。
那么,为什么羊肉如此受唐朝人青睐呢?因为“羊”字通“杨”,唐朝的天下是从老杨家抢来的,所以在唐朝吃羊肉政治正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于官方的提倡,整个唐朝社会掀起了养羊吃羊的热潮。
山羊带来的祸患
北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王朝无论血统还是文化,都跟游牧民族大有瓜葛,爱吃羊肉。从北魏起,朝廷就在西北地区建了不少大型国营牧场,之后历代沿袭。唐玄宗开元年间,仅是陇右牧场,就有羊67万头,这只是官方养的羊,民间养羊数字还不计在内。
除了自己牧养,更有域外输入的进口羊。唐代自唐太宗开始,追求游牧农耕二元制的“天可汗模式”,跟游牧民族搞统战,而游牧民族归附大唐,没什么别的能拿得出手,就只有牛马羊。《新唐书·郭元振传》载,武则天时代,西突厥突骑施部头领娑葛,一次就进献了“牛羊十余万”。还有政府批准甚至邀请来的中亚、西亚的移民,也是赶着羊群一起来。
唐代中国西北羊的数量比之汉代,堪称爆炸性增长。羊和其他牲畜不同,特别是山羊,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强,吃草不会只吃草叶,而是会用蹄子把草根都扒出来吃掉,甚至还会吃树皮。正所谓“斩草除根”,树木也会死亡。所以我们看到,世界上凡是以山羊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地区,植被都比古代退化,出现荒漠化的迹象;反过来,由于山羊的适应力强,又得到荒漠化地区居民的青睐,造成恶性循环。
如今我们去西北游玩,会看到汉朝的夯土长城遗址大多损毁严重。游客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战争或沙尘暴破坏的,但事实上,对汉长城造成最大破坏的是羊蹄。长城无人戍守,夯土的城墙上长出野草,千年以来,在牧羊人的带领下,无数羊群在长城内外反复游逛,最终几米高的长城都被挖塌。长城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唐朝养羊业的爆发式增长摧毁了中国西北的生态环境,使其在唐朝中后期大规模沙漠化,导致唐朝再也无法复兴。
(摘自《搜历史:窥探你所不知道的历史趣人逸事》)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写过一部很有名的《廿二史札记》,书中的一篇论文《地气论》里提出一个很简单但又很玄妙的理论:“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大变局也。”
意思是说,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中国的政治中心就从关中转向了河北,这是“地气”变迁的大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自从唐朝以后,定都关中的政权就都统一不了中国,长安从此成为“废都”;定都河北特别是北京的政权则取而代之,辽、金、元、明、清历代,越来越巩固,越来越兴盛。
北京政权的长期成功,反衬的是长安政权的长期衰败。從周朝到唐朝,关中地区辉煌了将近2000年,为什么在唐朝以后一蹶不振?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固然可以有很多解释,但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水。
在先秦和秦汉时期,关中的水资源是很多的。《诗经》中大量记载了关中地区的稻田,“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秦国建郑国渠之后,“收皆亩一钟”,从产量来看,无疑是水稻。汉武帝时,关中建了白渠、六辅渠等水利设施,导致关中、特别是渭南农民大批改种水稻,以至《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对汉武帝说,“关中俗不好种麦”。看来,当时的关中地区农田景象更像现在的长江流域,与现在的陕西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直到盛唐时期,唐玄宗君臣还多次提到关中的稻田,但此时由于人口增加,关中粮食已经不能自给,唐朝皇帝被迫多次带群臣“东巡”洛阳,迎接从大运河运来的南方粮食,号称“逐粮天子”。后来经过黄巢暴动,五代十国时,关中已经没有大面积的稻田了,此后更是每况愈下,许多水渠都干涸了,习惯吃大米的居民迅速消失。如果没有明朝引进的玉米、土豆、花生和红薯等美洲抗旱作物,陕西人口会更加稀少。
养羊的历史变迁
唐朝以后,关中、以至于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化,固然与唐朝以后北半球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有关,但如此严重以至于无法逆转的地区性干旱化,更重要的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在这些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养羊。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大力提倡畜牧业,出现了一些养殖大户。刘邦出生的时候,村里人就曾经摆下羊酒宴来庆贺。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专业的养羊大户。据载,当时内地的养羊大户通常也就只有千余只羊。马超的祖宗马援年轻的时候在陇右一带放牧,养了牛马羊各几千头,就已经备受瞩目了。
大体上来说,汉朝人对牛、羊、猪、鸡、狗这五种肉类平等看待,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偏好。但是,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市场上的偏好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唐朝的时候,普通人开始以羊肉为主要肉食,贵族官员更是几乎非羊肉不吃。为了保护耕牛,唐朝政府长期严格禁止吃牛肉,狗肉则因为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普遍抗拒而从餐桌上消失。
那么,为什么羊肉如此受唐朝人青睐呢?因为“羊”字通“杨”,唐朝的天下是从老杨家抢来的,所以在唐朝吃羊肉政治正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于官方的提倡,整个唐朝社会掀起了养羊吃羊的热潮。
山羊带来的祸患
北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王朝无论血统还是文化,都跟游牧民族大有瓜葛,爱吃羊肉。从北魏起,朝廷就在西北地区建了不少大型国营牧场,之后历代沿袭。唐玄宗开元年间,仅是陇右牧场,就有羊67万头,这只是官方养的羊,民间养羊数字还不计在内。
除了自己牧养,更有域外输入的进口羊。唐代自唐太宗开始,追求游牧农耕二元制的“天可汗模式”,跟游牧民族搞统战,而游牧民族归附大唐,没什么别的能拿得出手,就只有牛马羊。《新唐书·郭元振传》载,武则天时代,西突厥突骑施部头领娑葛,一次就进献了“牛羊十余万”。还有政府批准甚至邀请来的中亚、西亚的移民,也是赶着羊群一起来。
唐代中国西北羊的数量比之汉代,堪称爆炸性增长。羊和其他牲畜不同,特别是山羊,环境适应能力特别强,吃草不会只吃草叶,而是会用蹄子把草根都扒出来吃掉,甚至还会吃树皮。正所谓“斩草除根”,树木也会死亡。所以我们看到,世界上凡是以山羊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地区,植被都比古代退化,出现荒漠化的迹象;反过来,由于山羊的适应力强,又得到荒漠化地区居民的青睐,造成恶性循环。
如今我们去西北游玩,会看到汉朝的夯土长城遗址大多损毁严重。游客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战争或沙尘暴破坏的,但事实上,对汉长城造成最大破坏的是羊蹄。长城无人戍守,夯土的城墙上长出野草,千年以来,在牧羊人的带领下,无数羊群在长城内外反复游逛,最终几米高的长城都被挖塌。长城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唐朝养羊业的爆发式增长摧毁了中国西北的生态环境,使其在唐朝中后期大规模沙漠化,导致唐朝再也无法复兴。
(摘自《搜历史:窥探你所不知道的历史趣人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