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在拍照,就在去拍照的路上”
—— 这样真的就够了吗?
摄影虽然仅有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但相比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反而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不管你热爱旅行、运动还是建筑、汽车,几乎任何话题都可以与摄影发生化学反应。
火热的全民摄影时代,让摄影成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也造就了许多“极端摄影分子”。一些人深深迷恋摄影,相机不离身,在家拍摄花花草草,出门拍摄世间百态,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但摄影并非以量取胜,就算一直注视着取景器,你的眼睛也可能一直被相机麻痹着。
美国著名摄影评论家苏珊·桑塔格认为,摄影暗示着我们能够以相机记录的影像了解世界,而这样的了解方式与“认识”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真正的“认识”必须由不以表象看世界作为起始。所以摄影创作并不是需要多拍,而是需要更多思考。
TIPS
《西湖边的一棵树》
中国摄影师傅拥军的作品,赢得第52届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在作者眼中,普通的一棵树仿佛具有了灵魂,相比“坚持拍摄”,经过思考后得到的拍摄思路更为重要。
“大师”是在非洲炼成的?
—— 芝加哥保姆和5岁男孩的反证
5岁的美国男孩Hawkeye,凭借一批“在距离地面1米高的地方拍摄的”照片,成为《国家地理》年龄最小的签约摄影师,让人不禁感叹,摄影的门槛似乎已经消失殆尽了。
风光摄影曾经一直盘踞在摄影界龙头老大的位置,但如今人们开始厌倦完美的风光片,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周围的人群,纪实摄影成为现代摄影的主流。纪实摄影看似简单,但相比拍摄风光,成为纪实摄影大师的难度要大得多。
很多摄影师怀着猎奇的心态拍摄纪实作品,喜欢去西藏、印度、非洲这样标签性的地方,或是到贫穷的农村拍摄农民。但纪实并不等于纪录,它需要通过现实影像反映社会的某一层面,挖掘深层次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展示充斥着世俗味道的“美”。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是美国芝加哥的一个普通保姆,在她去世的前两年(2007年),人们才发现她曾拍摄了超过10万张纪实照片。她的作品构图严谨、视角独特,充满对生活的思考,像一面面镜子,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世相表露无遗,令人震撼。
TIPS
中国三大摆拍圣地
1.河北坝上草原
坝上草原是北方地区最著名的摄影地,红山军马场的马匹,是摄影人最喜欢的拍摄题材之一。这里也是众多电影、电视剧的外景地。
2.广西桂林漓江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拍摄地,如今漓江上鱼鹰捕鱼的场景,除了供摄影人拍片,其他时候已很难看到。
3.福建杨家溪
一年四季,这里的农民都会点燃烟饼,人为制造出丁达尔现象,供摄影人拍摄。这样的照片曾在国际摄影比赛上获得不少奖项,但随着拍摄数量的不断增加,“大榕树”已经让世界各地的评委们厌倦。
摄影协会与“毒德大学”
—— 摄影师们,请好好拍片、好好说话
如今,拥有一台价值不菲的相机便可以成为“摄影师”,如果再成为某摄影协会的会员,甚至可以以“摄影家”自居了。中国有不计其数的摄影协会,在艺术类协会中独树一帜,相对较低的门槛是一个关键因素。法国艺术家让·科克托说:“一个真正的摄师像真正的诗人或真正的画家那样少见。”和追求“名分”相比,摄影师还是通过作品说话比较好。
网络是摄影师们分享、交流的乐园,但看多了摄影论坛中的评论,不禁怀疑评论者是否都毕业于“毒德大学”——“毒”,源自国外摄影论坛中的评价“addictive”(令人上瘾的),既道出作品的引人之处,也概括出评论者对该作品所用相机的崇拜之情;“德”,即德味,形容德国镜头的独特味道,虽然德国镜头代表了世界顶级工艺,但优秀的镜头未见得就能拍出精彩的照片;“大”,即大师,在摄影论坛中,这变成了一个普通尊称;“学”,即“学习了”。
艺术需要沟通,但不走心的评价并不能达成有效交流。
TIPS
摄影的误区
“求参数”
如今数码相机的曝光值非常容易控制,很多时候自动曝光程序就能搞定,照搬别人作品的参数,对提高水平没有太大帮助。若是拍的照片足够多,又认真研究过不同数值的成像区别,看到一张照片,不用“求参数”,自己就能判断出个大概。
只买贵的
各大相机品牌的旗舰机型,往往是专门用来拍摄新闻、体育题材的,其连拍速度和高感光度的噪点控制极佳,但宽容度和像素却并非最好。买相机,还是要依据自己的拍摄题材和预算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