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例——发热、血尿、右侧腰痛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发热,右侧腰痛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发热伴乏力、咳嗽、偶咳血丝痰。腰痛起病急,双侧肾区叩痛阳性。白细胞16.5×109/L,血红蛋白47 g/L,尿潜血和尿蛋白阳性,肌酐进行性升高至547 μmol/L,红细胞沉降率119 mm/1h,超敏C反应蛋白126.49 ng/ml,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腹盆CT提示右侧肾周血肿。血管造影明确双肾动脉及其分支多发小动脉瘤,诊断系统性血管炎。静脉输注甲泼尼龙80 mg、每12小时1次×5 d,序贯静脉输注甲泼尼龙80 mg、每日1次×14 d治疗;同时静脉输注环磷酰胺0.2 g、每周2次。患者病情稳定,随诊1年无复发。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A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手、足不同程度皮肤缺损19例,其中手部7例,足部12例,实施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前将供区进行CTA扫描,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供区动脉血供三维图像,明确股前外侧区皮肤穿支血管的起源、走向、分型、血管蒂长度、管径以及穿支点位置等信息。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重度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临床修复重度热压伤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6.0 cm×10.0 cm~8.0 cm×15.0 cm,切取股前外侧皮瓣面积8.0 cm×12.0 cm~10.0 cm×18.0 cm,2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取中厚皮片植皮。随访内容包括皮瓣外观、质地、两点辨别觉、测量手指及
目的探讨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6例拇指Ⅴ度缺损的患者,采用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骨、关节、肌腱等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跖趾关节附近截断跖骨头,跖骨头沿矢状面由背侧向跖侧翻转70°~80°,修整骨折断面后与跖骨重组,重建掌指关节及部分掌骨。6例均获得随访。结果再造拇指6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 24个月。再造拇指外形
期刊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对比我国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不同携带状态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转归,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脊柱关节炎(SpA)智能移动管理系统(SMSP)连续收录2016年4月13日至2017年6月6日在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来自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AS患者897例,本研究纳入HLA-B27资料完善的801例患者,分析HLA-B27阳性和阴性
期刊
期刊
为观察肌少症对70岁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对年龄≥70岁的182例CHF患者进行为期至少2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相关事件(HFRE)。结果2组间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B型利钠肽、超敏肌钙蛋白T、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apl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