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普通的地质学家,头衔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从法国郎盖多克科技大学构造地质系博士毕业后,我回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在承担国内外科研工作的同时,先后经历过7次南极考察之旅。
科学考察是一个漫长枯燥又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地球之巅、具有最极端气候环境的地理单元—南极洲。那么,科学家眼中的南极究竟是怎样的呢?
南极的动物朋友
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有一个企鹅营地,那里每年深秋到第二年春末居住着几万只帝企鹅,非常壮观。南极有七种企鹅,帝企鹅是最大最漂亮的一种,身高有60公分,体重60公斤。只要有机会,考察队员总愿意跑过去看看。南半球春季,新一届考察队员到达南极,总发现企鹅营地里只有少数成年企鹅,其余成千上万的都是企鹅宝宝。它们有组织有纪律,就像一个严格管理的大托儿所。几只成年的企鹅当阿姨、当老师,照看着大家的全部孩子。
如果你看过《帝企鹅日记》就会知道,这些小企鹅是在企鹅爸爸的脚面上孵化了几个月,刚刚破壳出来的。这几个月,企鹅妈妈从企鹅营地所在的海岸边,一直走一百多公里,穿过海冰带,直到海冰边缘的开放海域,跳到海水里去吃磷虾鱿鱼,尽量吃饱,然后再踏上返回企鹅营地的长途。小企鹅破壳而出时,已经四五个月没吃东西的企鹅爸爸们,会把胃里残存的最后一点“食物”吐给小企鹅。这时候,如果企鹅妈妈再不及时赶回来,父子两个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企鹅妈妈总能够及时回来,让企鹅爸爸赶紧沿着原路到海里吃饱肚子。企鹅妈妈把小企鹅喂饱后,等着企鹅爸爸回来换班。但妈妈们经常等不及爸爸们回来,就需要自己赶紧回到海里再吃饱,不然就赶不上日益长大的小企鹅的胃口。所以帝企鹅营地的春季,常常是大部分成年企鹅出海觅食没回来,只有少数成年企鹅“志愿者”充当全部孩子的老师阿姨。说来奇怪,每个企鹅爸爸妈妈回来绝对找不错自己的孩子,小企鹅也基本找不错自己的爸爸妈妈。至于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联络语言,科学家也还没有搞明白。
除了企鹅,和考察队员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一种叫做贼鸥的鸟。名字不大好听,因为它们经常偷吃考察队员的东西。贼鸥很大,翼展比我的胳膊还长。在野外宿营考察,纸箱里的鸡蛋、肉在账篷外面搁着,一不小心就会被贼鸥弄破。它嘴巴一磕,鸡蛋就碎了,然后一口一个。半箱鸡蛋,一只贼鸥就能吃完。
南极没有树,贼鸥的窝在苔藓地上。野外考察的时候,不小心就走到它的窝附近。突然贼鸥扑过来了,嘎嘎叫着,向队员疯狂俯冲,往我们身上拉屎,弄得大家挺狼狈。有时候它还会一把把你的帽子给抓走,然后飞到海边扔到海里。它还是挺聪明的一种鸟类。但我们都不太喜欢这种鸟。因为它们还吃企鹅,尤其是小企鹅,几口就把小企鹅叼伤了,在地上甩来甩去的。它叼一口,小企鹅挣扎一下,哀叫一声。它再咬一口,把小企鹅肚子撕开吃。我们在旁边看着,真是不忍心,但又不能干涉。这是一个大自然的食物链。
长城站、中山站旁边都是大海,海滩上经常躺满了各种各样的海豹。南极常驻有6种海豹,其中有5种都不吃企鹅,只有豹形海豹以吃企鹅为生,被认为是“凶残的杀手”。最大的海豹叫象海豹,体重最大有一两吨重,像一座大肉山。你想到海边,还越不过它,它太大,你得绕过去。你踢它一脚,它还不满意地嗡嗡一声,然后继续睡大觉。
南极冰盖在脚下裂开
南极内陆有很多特别好看的、壮观的地貌现象。比如风穴,是百万年来形成的坚硬蓝冰层,被狂风吹成洞穴、陡壁、深沟的样子。有一些地形也很危险,有时候考察会遭遇“悬崖峭壁”,一不小心“滑滑梯”,滑下去就完了。
对于考察队员威胁最大的一种地貌,是南极内陆冰盖上的冰裂隙。南极冰盖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冰盖平均厚度2200米,最厚的地方达到4600米。站在南极冰盖上,你会感觉身处白色的汪洋大海中。但由于自身的重量,南极冰盖也在向比较低的地方缓慢流动,最后到达大海,崩裂成巨大的冰山。由于冰下陆地表面高低不平,冰盖流动的速度也就不同。这样,由于流速差异造成的剪切力,把厚厚的冰盖撕裂成千千万万条冰裂隙,也叫冰缝。冰缝两壁直上直下,一般深有两千米。南极冰盖有多厚,它就有多深。为什么说冰缝威胁大呢?因为你看不见它。
有一次,我们驾驶考察用的雪地车,正行进间,突然轰隆隆雷鸣般一阵巨响,车底下的冰层垮塌了,现出一条阴森森的大冰缝。危急之中,我们猛踩油门冲过去了。我们把车在远处停下来,回来观察,被这地狱之门震撼着,庆幸着自己的万幸。那是一道狭长的冰裂缝。这么大的冰缝没有提前看到,是因为南极的风很大,雪在降落过程当中早就被风吹得碎成了冰晶。小冰粒被狂风一吹,打在这个冰缝的边缘,就粘上了,越粘越多逐渐成为一个雪桥。冰缝两侧的雪桥最后并拢,把冰缝完全盖住。表面上盖住了,实质是松软的。人走在上头,可能呼啦一下就坠落下去,自由落体,一下往下掉两公里多。因此,冰缝也叫做“地狱之门”,它是比极寒、狂风的威胁更大。
不久前,我们第31次考察队就有队员掉到冰缝里,幸亏掉得不太深,在七八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台阶”。考察队出动了直升机,利用攀岩技巧,几个小时奋战,终于救援成功。然而并不是每次考察都如此幸运。日本、阿根廷的考察队员,曾在这类事故中无法“返回”。
考察队员在南极,通常样子很难看。最初进南极内陆冰盖考察没有经验,走路经常会摔跤。裤子摔破了,不会缝,就拿胶带粘上,继续工作。内陆队员常常羡慕在中山站工作的队员,站里总是很暖和舒适。但到内陆考察两个月,天天零下几十度,也没法洗脸刮胡子,因为没有水。融化冰雪要费很多电,舍不得。1998年第一次去南极内陆格罗夫山考察,我每天给每个队员发两张湿纸巾,一张擦牙、擦脸,另一张擦身体、擦脚。后来有经验了,再去那就多带点湿纸巾,每天能给队员多发几张。 从南极内陆考察回到中山站后,第一件大事是洗澡。衬衣脱下来,里头就像涂了一层沥青一样。其实南极特别干净,衣服脏也是因为自己皮肤的分泌物。
美国最大的考察站是麦克默多站,那里夏季两千人,冬季两百多人,有商店、电影院、托儿所、学校,像一个小镇一样。那里是美国南极点站—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后勤保障基地。
孤独与国家利益
在南极考察,必须学会忍受孤独。在南极有一种很独特的病叫南极综合征。在南极越冬的考察队员要经历4个月漫长的极夜。很多国家考察站至今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打电话要用国际通讯卫星,非常贵。这种情况下,内心的孤独在所难免。
每年,来自各地的队员一见面都非常高兴。但是,度夏队员回去后,越冬队员留下来,一二十人能聊的话题很快都聊完了,然后说说黄段子,讲俩月也没心情了,怎么办?我们的考察队员去越冬考察之前都下定决心:“这次越冬,我要写出一本小说,要和列夫·托尔斯泰来比”,或者说“我学英语,保证越冬下来六个月,英语六级、八级没问题”。结果,第二年新队员去了一看,小说写了没有?“一个字没写。”那英语呢?“一个单词没学会。”这就是南极综合征的表现之一。越过冬的队员,有的不爱与别人说话,喜欢自己躲在角落静静地发呆,一般回国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恢复。
南极综合征是国际上研究了很久的课题,但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有的国家派夫妻一起去越冬考察,或者在一个团队里派一些女队员,但都无法有效解决南极综合征的问题。甚至有一年,德国派的考察队伍里全是女生。过中冬节(北半球夏至,南半球冬至)时,南极考察站有相互发电报慰问的传统。中国站给德国站发慰问电,“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辛苦了!”对方马上回应了:对不起,我们这儿没有先生。
抛开长期越冬考察带来的南极综合征,我个人认为,南极是真正的大同世界。无论你来自什么国家,是什么民族,有什么政治信仰,在南极都像一家人,见了面特别亲热。即便是英国和阿根廷在马岛战争期间,两国的科学家也能在一个考察站里,拍肩膀、喝咖啡,称兄道弟。在南极野外考察,如果遇到困难危险,各国考察站都会全力救助。
如果你没食物、没水了,或者你冷了、累了,走到一个考察站,甭管哪个国家的都可以进去。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穿衣服就拿衣穿。各国考察站附近的山上常常设有救济点,山上显眼的地方会有一个标杆,标杆下的雪里埋着包装好的食品衣物。你可以任意取用,然后留个条,说“某年某月某日,中国考察队员刘小汉拿走羽绒服一套,可乐两瓶,吃火腿一个”,就行了。当然,我们考察站周边也会设置这种救济点,供大家需要时取用。
我们的越冬考察队员,回国后往往要生一场大病。因为南极没有细菌,太冷了。在南极生活过一年多,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休息了一年多,已经没什么抵抗力了。一回到北京,哎呦,这天气,这水,这食品,马上就不适应,大病一场,然后再慢慢恢复。
刘小汉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构造地质与造山带方向,极地地质与矿产研究室主任。
科学考察是一个漫长枯燥又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地球之巅、具有最极端气候环境的地理单元—南极洲。那么,科学家眼中的南极究竟是怎样的呢?
南极的动物朋友
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有一个企鹅营地,那里每年深秋到第二年春末居住着几万只帝企鹅,非常壮观。南极有七种企鹅,帝企鹅是最大最漂亮的一种,身高有60公分,体重60公斤。只要有机会,考察队员总愿意跑过去看看。南半球春季,新一届考察队员到达南极,总发现企鹅营地里只有少数成年企鹅,其余成千上万的都是企鹅宝宝。它们有组织有纪律,就像一个严格管理的大托儿所。几只成年的企鹅当阿姨、当老师,照看着大家的全部孩子。
如果你看过《帝企鹅日记》就会知道,这些小企鹅是在企鹅爸爸的脚面上孵化了几个月,刚刚破壳出来的。这几个月,企鹅妈妈从企鹅营地所在的海岸边,一直走一百多公里,穿过海冰带,直到海冰边缘的开放海域,跳到海水里去吃磷虾鱿鱼,尽量吃饱,然后再踏上返回企鹅营地的长途。小企鹅破壳而出时,已经四五个月没吃东西的企鹅爸爸们,会把胃里残存的最后一点“食物”吐给小企鹅。这时候,如果企鹅妈妈再不及时赶回来,父子两个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企鹅妈妈总能够及时回来,让企鹅爸爸赶紧沿着原路到海里吃饱肚子。企鹅妈妈把小企鹅喂饱后,等着企鹅爸爸回来换班。但妈妈们经常等不及爸爸们回来,就需要自己赶紧回到海里再吃饱,不然就赶不上日益长大的小企鹅的胃口。所以帝企鹅营地的春季,常常是大部分成年企鹅出海觅食没回来,只有少数成年企鹅“志愿者”充当全部孩子的老师阿姨。说来奇怪,每个企鹅爸爸妈妈回来绝对找不错自己的孩子,小企鹅也基本找不错自己的爸爸妈妈。至于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联络语言,科学家也还没有搞明白。
除了企鹅,和考察队员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一种叫做贼鸥的鸟。名字不大好听,因为它们经常偷吃考察队员的东西。贼鸥很大,翼展比我的胳膊还长。在野外宿营考察,纸箱里的鸡蛋、肉在账篷外面搁着,一不小心就会被贼鸥弄破。它嘴巴一磕,鸡蛋就碎了,然后一口一个。半箱鸡蛋,一只贼鸥就能吃完。
南极没有树,贼鸥的窝在苔藓地上。野外考察的时候,不小心就走到它的窝附近。突然贼鸥扑过来了,嘎嘎叫着,向队员疯狂俯冲,往我们身上拉屎,弄得大家挺狼狈。有时候它还会一把把你的帽子给抓走,然后飞到海边扔到海里。它还是挺聪明的一种鸟类。但我们都不太喜欢这种鸟。因为它们还吃企鹅,尤其是小企鹅,几口就把小企鹅叼伤了,在地上甩来甩去的。它叼一口,小企鹅挣扎一下,哀叫一声。它再咬一口,把小企鹅肚子撕开吃。我们在旁边看着,真是不忍心,但又不能干涉。这是一个大自然的食物链。
长城站、中山站旁边都是大海,海滩上经常躺满了各种各样的海豹。南极常驻有6种海豹,其中有5种都不吃企鹅,只有豹形海豹以吃企鹅为生,被认为是“凶残的杀手”。最大的海豹叫象海豹,体重最大有一两吨重,像一座大肉山。你想到海边,还越不过它,它太大,你得绕过去。你踢它一脚,它还不满意地嗡嗡一声,然后继续睡大觉。
南极冰盖在脚下裂开
南极内陆有很多特别好看的、壮观的地貌现象。比如风穴,是百万年来形成的坚硬蓝冰层,被狂风吹成洞穴、陡壁、深沟的样子。有一些地形也很危险,有时候考察会遭遇“悬崖峭壁”,一不小心“滑滑梯”,滑下去就完了。
对于考察队员威胁最大的一种地貌,是南极内陆冰盖上的冰裂隙。南极冰盖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冰盖平均厚度2200米,最厚的地方达到4600米。站在南极冰盖上,你会感觉身处白色的汪洋大海中。但由于自身的重量,南极冰盖也在向比较低的地方缓慢流动,最后到达大海,崩裂成巨大的冰山。由于冰下陆地表面高低不平,冰盖流动的速度也就不同。这样,由于流速差异造成的剪切力,把厚厚的冰盖撕裂成千千万万条冰裂隙,也叫冰缝。冰缝两壁直上直下,一般深有两千米。南极冰盖有多厚,它就有多深。为什么说冰缝威胁大呢?因为你看不见它。
有一次,我们驾驶考察用的雪地车,正行进间,突然轰隆隆雷鸣般一阵巨响,车底下的冰层垮塌了,现出一条阴森森的大冰缝。危急之中,我们猛踩油门冲过去了。我们把车在远处停下来,回来观察,被这地狱之门震撼着,庆幸着自己的万幸。那是一道狭长的冰裂缝。这么大的冰缝没有提前看到,是因为南极的风很大,雪在降落过程当中早就被风吹得碎成了冰晶。小冰粒被狂风一吹,打在这个冰缝的边缘,就粘上了,越粘越多逐渐成为一个雪桥。冰缝两侧的雪桥最后并拢,把冰缝完全盖住。表面上盖住了,实质是松软的。人走在上头,可能呼啦一下就坠落下去,自由落体,一下往下掉两公里多。因此,冰缝也叫做“地狱之门”,它是比极寒、狂风的威胁更大。
不久前,我们第31次考察队就有队员掉到冰缝里,幸亏掉得不太深,在七八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台阶”。考察队出动了直升机,利用攀岩技巧,几个小时奋战,终于救援成功。然而并不是每次考察都如此幸运。日本、阿根廷的考察队员,曾在这类事故中无法“返回”。
考察队员在南极,通常样子很难看。最初进南极内陆冰盖考察没有经验,走路经常会摔跤。裤子摔破了,不会缝,就拿胶带粘上,继续工作。内陆队员常常羡慕在中山站工作的队员,站里总是很暖和舒适。但到内陆考察两个月,天天零下几十度,也没法洗脸刮胡子,因为没有水。融化冰雪要费很多电,舍不得。1998年第一次去南极内陆格罗夫山考察,我每天给每个队员发两张湿纸巾,一张擦牙、擦脸,另一张擦身体、擦脚。后来有经验了,再去那就多带点湿纸巾,每天能给队员多发几张。 从南极内陆考察回到中山站后,第一件大事是洗澡。衬衣脱下来,里头就像涂了一层沥青一样。其实南极特别干净,衣服脏也是因为自己皮肤的分泌物。
美国最大的考察站是麦克默多站,那里夏季两千人,冬季两百多人,有商店、电影院、托儿所、学校,像一个小镇一样。那里是美国南极点站—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后勤保障基地。
孤独与国家利益
在南极考察,必须学会忍受孤独。在南极有一种很独特的病叫南极综合征。在南极越冬的考察队员要经历4个月漫长的极夜。很多国家考察站至今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打电话要用国际通讯卫星,非常贵。这种情况下,内心的孤独在所难免。
每年,来自各地的队员一见面都非常高兴。但是,度夏队员回去后,越冬队员留下来,一二十人能聊的话题很快都聊完了,然后说说黄段子,讲俩月也没心情了,怎么办?我们的考察队员去越冬考察之前都下定决心:“这次越冬,我要写出一本小说,要和列夫·托尔斯泰来比”,或者说“我学英语,保证越冬下来六个月,英语六级、八级没问题”。结果,第二年新队员去了一看,小说写了没有?“一个字没写。”那英语呢?“一个单词没学会。”这就是南极综合征的表现之一。越过冬的队员,有的不爱与别人说话,喜欢自己躲在角落静静地发呆,一般回国很长时间才能慢慢恢复。
南极综合征是国际上研究了很久的课题,但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有的国家派夫妻一起去越冬考察,或者在一个团队里派一些女队员,但都无法有效解决南极综合征的问题。甚至有一年,德国派的考察队伍里全是女生。过中冬节(北半球夏至,南半球冬至)时,南极考察站有相互发电报慰问的传统。中国站给德国站发慰问电,“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辛苦了!”对方马上回应了:对不起,我们这儿没有先生。
抛开长期越冬考察带来的南极综合征,我个人认为,南极是真正的大同世界。无论你来自什么国家,是什么民族,有什么政治信仰,在南极都像一家人,见了面特别亲热。即便是英国和阿根廷在马岛战争期间,两国的科学家也能在一个考察站里,拍肩膀、喝咖啡,称兄道弟。在南极野外考察,如果遇到困难危险,各国考察站都会全力救助。
如果你没食物、没水了,或者你冷了、累了,走到一个考察站,甭管哪个国家的都可以进去。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穿衣服就拿衣穿。各国考察站附近的山上常常设有救济点,山上显眼的地方会有一个标杆,标杆下的雪里埋着包装好的食品衣物。你可以任意取用,然后留个条,说“某年某月某日,中国考察队员刘小汉拿走羽绒服一套,可乐两瓶,吃火腿一个”,就行了。当然,我们考察站周边也会设置这种救济点,供大家需要时取用。
我们的越冬考察队员,回国后往往要生一场大病。因为南极没有细菌,太冷了。在南极生活过一年多,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休息了一年多,已经没什么抵抗力了。一回到北京,哎呦,这天气,这水,这食品,马上就不适应,大病一场,然后再慢慢恢复。
刘小汉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构造地质与造山带方向,极地地质与矿产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