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地融入属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是地方高校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及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服务 经济 社会
现代社会,高校不是隔绝于其他社会系统要素,而是存在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并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其他社会系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的功能(作用)集中体现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实现的。这既是地方高校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属地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要指出的是,与有些论述将地方高校界定为地方财政拨款供养的高校[1]不同的是:本文所说的地方高校,是以地理位置作为划分标准的,特指坐落于除北京和省级政府所在地外的高校。当然,这些高校基本上是靠地方财政供养的,并且它们中的大多数又是靠省级财政供养的,只有极少数是靠属地财政供养。
一、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服务社会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目前,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普遍较弱。它们大多只是作为属地的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物质存在,即通过巨大的消费、投资等从经济上推动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从人才培养上看
高校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供毕业生和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上。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的供给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靠供求双方自由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而实现的。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能否在属地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取决于属地对毕业生所属专业和素质是否需要上,更取决于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否能够“足够”吸引住毕业生在属地扎根立业。但是,在当前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定位上,地方高校开设什么专业与什么课程,培养什么人才,只是高校自己的事情,与属地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而地方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属地所急需的人才相关性不强也就毫不奇怪了。因此,在现时期,从人才培养方面看,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地方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技术特长等为属地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等。
(二)从科学研究来看
地方高校普遍缺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具有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成果较少,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社会科学类创新项目更是少见。由于地方高校与属地多不存在隶属关系,地方高校的科研选题与科研成果与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脱节,很难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或管理力,因此,地方高校对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
二、制约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政府财政支持有限
办学主体的不同不是造成中央与地方高校,以及中央和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否则,就是一种循环论证)。但是,却不能不说这没有影响。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总体上来说是没有中央财政雄厚的,两者对高校的人财物投资力度也不是可以同日而语的。
(二)办学层次所限
地方高校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从20世纪50、60年代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是具有相对较长发展历史的“三流”本科院校),或是在近20年来的高校扩张中升格而来的(“新晋”的本科院校),这些院校中少数具有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极个别甚至还具有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它们是地方高校的主体。地方高校的辅助部分则是高职高专院校,它们多为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办学层次不高和发展水平有限,决定了它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必然不高。
(三)师资和科研能力较弱
地方高校的师资和科研能力相对中央部属高校来说本身就较弱,硬要处处与后者进行“PK”,是不现实的。而且,从地方高校内部的主观因素来看,它们在内部管理、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设置等方面往往也不够合理先进,不能充分调动地方高校教职员工科研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地方高校科技孵化与推广人才普遍匮乏,导致科技推广与产业化能力普遍较低。
(四)办学主体和办学定位不当
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定位不当是制约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理应为属地,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却不由属地管辖,而是属于各个省级政府;地方高校理应面向属地、贴近属地,为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由于地方高校的财政、人事权力不属于属地等导致地方高校“躲进小楼成一通”,从而与属地隔绝开来,导致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普遍较低。
三、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
地方高校原先之所以选择在属地建校(起初多为分校、教学点,地方高校多是在这些分校、教学点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独立建制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属地的某些需要,或者说,高校当时在这些地方建校对自己的生存发展是有利的、有好处的。这是一个双向选择、双向适应的过程。从这个方面看,地方高校理应为属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所在。地方高校理应坚定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念,同时,针对制约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做出自身的变革和改变。
(一)从国家政策和管理体制层面合理定位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
地方高校的设置本意就是为了促进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随着地方高校的独立发展和长久的计划经济惯性影响, 地方高校与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渐行渐远,形同陌路。为了使地方高校更好地融入属地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使现在地方高校办学主体由隶属于省级政府转变为隶属为属地政府, 从而地方高校的人财物权限也相应地转归属地政府。惟有如此, 地方高校才可能更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参与属地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不参与不行, 不参与就要饿肚子,不参与地方高校的领导就无法向属地政府“交差”)。 (二)合理定位地方高校的办学层次
目前,我国的高校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教育培训型大学。经过近20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扩张,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数量需要。但也出现了一种与“GDP”崇拜相匹配的盲目的求大求全求高之风。具体表现为各种不正常之风,如升格风:中专升大专,大科升本科,教学型大学升研究型大学,一般大学申硕申博(或增硕增博),办研究生院;伸大风:学校改名学院,学院改名大学;综合性大学风: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和专一的高校却非要办综合大学,如很多医学类院校搞成了文、理、医、工、管等综合性高校;大学城风:在省会级城市中专门划出一块地方建气势宏大的“大学城”,让多个大学扎堆在一起,导致好多学校老校区建筑废置浪费;异地办校风,一轰而起,相隔千里,甚至几千里办校区或分校;独立学院风等等。这种情形,与国家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是很不适应的。地方高校与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地方高校“GDP”狂热造成的。为此,国家应当将地方高校定位为以高等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为主的院校,并从财政、人事等方针政策方面加以规范和引导。
(三)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办学定位
将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下放到属地,将办学层次定位为职业技能和技术培训教育, 必然会促使地方高校将自己的办学方向定位为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外地方高校的发展也提供了相关经验。例如:19世纪中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使得这些城市学院由原来仿效牛顿、 剑桥等高水平大学,转向服务于地方发展, 拓展了大学与区域之间的互动合作。城市学院开始由重视人文教育向重视技术教育转变,适应和满足社会、 科技、 经济发展的需要[2]。
(四)改进措施
当前最现实的、最切近的改进措施是:从属地政府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对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引导,促使地方高校积极主动地为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地方高校方面,要面向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及其课程以培养和培训属地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和创新机制,提高教职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进和培养科技中介和转化人才,做好产学研对接工作,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嘉艳,姜红. 聚焦京西南经济圈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J].北京教育(高教),2011(11):12—14.
[2]郭广生. 融入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互动发展[J]. 北京教育(高教),2011(1):5—8.
〔本文系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C3102007)阶段性成果〕
(王鹏伟,1974年生,河南鲁山人,科技哲学硕士,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黄慧敏,1982年生,广东湛江人,学士,广东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等继续教育研究)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服务 经济 社会
现代社会,高校不是隔绝于其他社会系统要素,而是存在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并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其他社会系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的功能(作用)集中体现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实现的。这既是地方高校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属地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要指出的是,与有些论述将地方高校界定为地方财政拨款供养的高校[1]不同的是:本文所说的地方高校,是以地理位置作为划分标准的,特指坐落于除北京和省级政府所在地外的高校。当然,这些高校基本上是靠地方财政供养的,并且它们中的大多数又是靠省级财政供养的,只有极少数是靠属地财政供养。
一、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服务社会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目前,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普遍较弱。它们大多只是作为属地的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物质存在,即通过巨大的消费、投资等从经济上推动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从人才培养上看
高校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供毕业生和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上。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的供给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靠供求双方自由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而实现的。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能否在属地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取决于属地对毕业生所属专业和素质是否需要上,更取决于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否能够“足够”吸引住毕业生在属地扎根立业。但是,在当前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定位上,地方高校开设什么专业与什么课程,培养什么人才,只是高校自己的事情,与属地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而地方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属地所急需的人才相关性不强也就毫不奇怪了。因此,在现时期,从人才培养方面看,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地方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技术特长等为属地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等。
(二)从科学研究来看
地方高校普遍缺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具有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成果较少,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社会科学类创新项目更是少见。由于地方高校与属地多不存在隶属关系,地方高校的科研选题与科研成果与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脱节,很难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或管理力,因此,地方高校对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
二、制约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政府财政支持有限
办学主体的不同不是造成中央与地方高校,以及中央和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否则,就是一种循环论证)。但是,却不能不说这没有影响。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总体上来说是没有中央财政雄厚的,两者对高校的人财物投资力度也不是可以同日而语的。
(二)办学层次所限
地方高校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从20世纪50、60年代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是具有相对较长发展历史的“三流”本科院校),或是在近20年来的高校扩张中升格而来的(“新晋”的本科院校),这些院校中少数具有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极个别甚至还具有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它们是地方高校的主体。地方高校的辅助部分则是高职高专院校,它们多为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办学层次不高和发展水平有限,决定了它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必然不高。
(三)师资和科研能力较弱
地方高校的师资和科研能力相对中央部属高校来说本身就较弱,硬要处处与后者进行“PK”,是不现实的。而且,从地方高校内部的主观因素来看,它们在内部管理、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设置等方面往往也不够合理先进,不能充分调动地方高校教职员工科研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地方高校科技孵化与推广人才普遍匮乏,导致科技推广与产业化能力普遍较低。
(四)办学主体和办学定位不当
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定位不当是制约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理应为属地,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却不由属地管辖,而是属于各个省级政府;地方高校理应面向属地、贴近属地,为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由于地方高校的财政、人事权力不属于属地等导致地方高校“躲进小楼成一通”,从而与属地隔绝开来,导致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普遍较低。
三、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
地方高校原先之所以选择在属地建校(起初多为分校、教学点,地方高校多是在这些分校、教学点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独立建制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属地的某些需要,或者说,高校当时在这些地方建校对自己的生存发展是有利的、有好处的。这是一个双向选择、双向适应的过程。从这个方面看,地方高校理应为属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所在。地方高校理应坚定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念,同时,针对制约地方高校服务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做出自身的变革和改变。
(一)从国家政策和管理体制层面合理定位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
地方高校的设置本意就是为了促进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随着地方高校的独立发展和长久的计划经济惯性影响, 地方高校与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渐行渐远,形同陌路。为了使地方高校更好地融入属地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使现在地方高校办学主体由隶属于省级政府转变为隶属为属地政府, 从而地方高校的人财物权限也相应地转归属地政府。惟有如此, 地方高校才可能更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参与属地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不参与不行, 不参与就要饿肚子,不参与地方高校的领导就无法向属地政府“交差”)。 (二)合理定位地方高校的办学层次
目前,我国的高校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教育培训型大学。经过近20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扩张,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数量需要。但也出现了一种与“GDP”崇拜相匹配的盲目的求大求全求高之风。具体表现为各种不正常之风,如升格风:中专升大专,大科升本科,教学型大学升研究型大学,一般大学申硕申博(或增硕增博),办研究生院;伸大风:学校改名学院,学院改名大学;综合性大学风: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和专一的高校却非要办综合大学,如很多医学类院校搞成了文、理、医、工、管等综合性高校;大学城风:在省会级城市中专门划出一块地方建气势宏大的“大学城”,让多个大学扎堆在一起,导致好多学校老校区建筑废置浪费;异地办校风,一轰而起,相隔千里,甚至几千里办校区或分校;独立学院风等等。这种情形,与国家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是很不适应的。地方高校与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地方高校“GDP”狂热造成的。为此,国家应当将地方高校定位为以高等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为主的院校,并从财政、人事等方针政策方面加以规范和引导。
(三)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办学定位
将地方高校的办学主体下放到属地,将办学层次定位为职业技能和技术培训教育, 必然会促使地方高校将自己的办学方向定位为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外地方高校的发展也提供了相关经验。例如:19世纪中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使得这些城市学院由原来仿效牛顿、 剑桥等高水平大学,转向服务于地方发展, 拓展了大学与区域之间的互动合作。城市学院开始由重视人文教育向重视技术教育转变,适应和满足社会、 科技、 经济发展的需要[2]。
(四)改进措施
当前最现实的、最切近的改进措施是:从属地政府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对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引导,促使地方高校积极主动地为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地方高校方面,要面向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及其课程以培养和培训属地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和创新机制,提高教职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进和培养科技中介和转化人才,做好产学研对接工作,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嘉艳,姜红. 聚焦京西南经济圈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J].北京教育(高教),2011(11):12—14.
[2]郭广生. 融入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互动发展[J]. 北京教育(高教),2011(1):5—8.
〔本文系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C3102007)阶段性成果〕
(王鹏伟,1974年生,河南鲁山人,科技哲学硕士,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黄慧敏,1982年生,广东湛江人,学士,广东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等继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