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秋天,上帝都会送给“孩子们”一份礼物,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喜欢诗歌的人,他们并没有结束自己的童年,而是终身保留了童年的某些气质。故而,我们这些形形色色的孩子们可以认真凝望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也不会有太多的负担。
一、诗歌的碎片化阅读
我们认为,现代诗歌是可以碎片化阅读的。一个词语、一个意象、一处留白等,只要它们打动你,我们就可以认为自己开始“走进诗歌”了。请允许我断章取义,先罗列我喜欢的诗句,《冬天结束》“寂静世界之上,一只鸟的鸣叫,唤醒了黑枝条间的荒凉”。鸟鸣唤醒了荒凉,这种词语组合背后是作者对世界的独特感知,这种独特感知带来陌生化的效果。寂静的世界没有因为鸟叫而显得有生气,或者更幽静,而是显得越发荒凉了。“荒凉”不仅写自然环境,还可能在表现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月光》“薄雾升起,带着一点声音。像砰的一声,那是心跳。”“心跳”由“薄雾升起”渐渐引出来,正是这悄然的一跳,新的一天的律动开始了,薄雾的律动、爱情的律动、生命隐秘力量的律动。《幸福的缪斯》“一只松鼠正沿着电话线奔跑,一片面包皮在嘴里”,我一直无法拒绝这样的描写,多么微末,多么细腻,多么美好。《卡斯提尔》“我曾经遇到我的爱人,在橙子树下。”可惜,这场爱情没有开花结果。再选这首诗里的一句“圣米格尔岛的钟声,在远方回响,他的头发在暗影中金黄略白。”声音、光影和色彩,你看,这里有一个钟声暮色下的剪影。《时间》“而时间继续——就像那场雨,那么多,那么多,仿佛一种无法移走的重负。”这是一场下在诗人生命里的雨,淅淅沥沥,无止无息。这里的雨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具象化。此外,在《时间》这首诗歌里,我们会看到许多颠来倒去的句子,比如“事物成了梦,梦成了事物。”“那感受的成了记忆,那记忆,成了感受。”现实和梦,自我感受和记忆或梦,互相交织缠绕,轮转,怪不得米沃什说:“诗人的内心和梦情同手足”。
二、詩歌的整体性阅读
诗歌本来是文学家族中的长子,但它似乎又永远年轻。文本解读的理论浩若瀚海,灿若星河,但诗歌像一条飞鱼,总想越出海面。诗歌是词语组合的试验场,更是新艺术范式的试验田,它的自我更迭裂变的速度远远快过小说电影之类的。故而,读诗最高境界也要看缘分,不能勉强。当然,不勉强,并不意味着放弃解读。故而,我们再解读露易丝·格丽克的三首诗歌,尝试总结一点读现代诗歌的“关节点”。
雪
露易丝·格丽克
十二月底:我和爸爸
去纽约,去马戏团。
他驮着我
在他肩上,在寒风里:
白色的碎纸片
在铁路枕木上飞舞。
爸爸喜欢
这样站着,驮着我
所以他看不见我。
我还记得
直直地盯着前面
盯着爸爸看到的世界;
我在学习
吸收它的空虚,
大片的雪花
绕着我们飞旋,并不落下。
诗歌评点:这首诗歌写“雪”,但我们并不觉得寒冷,因为父亲驮着我,我靠着父亲。“白色的碎纸片”,当然写得是雪花,但这种比喻更有小孩子的气质。每一个小孩都有将纸撕碎的生活经验。结尾写大片的雪花“绕着我们飞旋,并不落下。”去“纽约”,去大城市,去“看马戏”,好兴奋,这份记忆永远定格的小女孩的记忆深处。“雪”是一个女孩和父亲活动的大背景,弥漫在诗歌中。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人生之路,就是父亲一直驮着女儿前行之路,女儿在父亲的肩头学会观察、学会生活。但要注意的是,这首诗歌有一点伤感和遗憾,我们看不到女儿和父亲的直接交流,正如诗歌中说“他看不见我”,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的状态呢?
花园
露易丝·格丽克
我再不愿做这事了,
我再看下去要受不了——
在花园里,明亮的雨中
那对年轻夫妇正在种下
一排豌豆,仿佛
以前从没有人做过这件事,
这巨大的困难还从来没有人
面对、解决——
他们看不见他们自己,
在新泥里,开始,
没有前景,
他们身后,浅山淡绿,花团锦簇——
她想停下来;
他想继续做下去,
做到结束——
看她,正抚着他的脸颊
表示停战,她的手指
带着春雨的凉;
在细草里,紫色番红花炸裂——
甚至在此,甚至在爱的初始,
每次她的手离开他的脸
都成为分别的意象
而他们认为
他们可以随意忽略
这种悲哀。
诗歌评点:这首诗,有一处与现实生活认知不相符的地方,即“那对年轻夫妇正在种下/一排豌豆,仿佛/以前从没有人做过这件事”,不可能没有人种过豌豆。更有意思的是,这对夫妻把豌豆种在花园里,而不是种在田里,可见,他们种下豌豆也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爱,为了希望。所以,这一对夫妻在花园里种的不是豌豆,而是爱情。再看后面的写景“浅山淡绿,花团锦簇”,景色美丽,这应该是一个春天吧。但是,诗歌有一个情绪的转折点“每次她的手离开他的脸/都成为分别的意象”“而他们认为/他们可以随意忽略/这种悲哀。”这对夫妻并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手离开另一个人的脸时,就意味着分别。而作为旁观者,作为隐藏的“我”,恰恰看到了这份悲哀。正如李商隐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几句和开头结合起来读,你就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在诗歌开头,那个隐藏的旁观者会说“我再不愿做这事了,/我再看下去要受不了”,旁观者看到了爱情和夫妻生活的美好,但也看到了离别和伤痛,只不过主人公却浑然不知。 此外,诗人的记忆力非常好,“她的手指/带着春雨的凉”,映照前面的“明亮的雨中”,所以好的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有连贯和呼应,而不是像三四流诗歌那样,堆砌一堆莫名其妙的意象,让人读不懂。
时间
露易丝·格丽克
总是太多,然后又太少。
童年:病中。
在我的床边上有一只小铃铛——
铃铛的另一边,妈妈。
疾病,灰雨。小狗始终在睡觉。它们睡在床上,
在床头,我觉得对于童年
它们很明白:最好一直懵懵懂懂。
雨在窗户上形成灰色长条。
我拿着书坐着,小铃铛放在旁边。
没听到一点儿声音,我让自己模仿一个声音。
没看到精神的任何标志,我执意
生活在精神之中。
雨淅淅沥沥又稀稀疏疏。
一月又一月,在一日之内。
事物成了梦,梦成了事物。
后来我好了;铃铛回到橱柜里。
雨停了。小狗站在门口,
喘着气到门外去。
我好了,后来我长大成人。
而时间继续——就像那场雨,
那么多,那么多,仿佛一种无法移走的重负。
我是个孩子,半睡半醒。
我病了;我被人保护。
我活在精神的世界之中,
灰雨的世界,
失去的世界,回忆的世界。
然后,突然,太陽闪耀。
而时间继续,甚至在一无所剩的时候。
那感受的成了记忆,
那记忆,成了感受。
诗歌评点:这首诗歌比较简单,就是诗人回忆了小时候病中的那段生活。我们从题目入手——“时间”,诗歌起笔“总是太多,然后又太少。”你看,多扣题,起笔就写时间。童年的时间会觉得很多,然后成年后时间会太少,开宗明义,表达了时间在人生中的不同感受。中间部分,“一月又一月,在一日之内。”生病的时间,让诗人觉得很漫长。结尾处,有两句写“时间继续”,第一处“而时间继续——就像那场雨/那么多,那么多,仿佛一种无法移走的重负。”长大之后,时间还要进行下去,这时候时间仍然像病中的雨那样,连绵不绝,淅淅沥沥。第二处“而时间继续,甚至在一无所剩的时候。/那感受的成了记忆,/那记忆,成了感受。”病后的日子在继续,当时病中的阴霾仿佛不存在了,因为健康了。当时病中感受到的,成为了记忆。而在记忆中的病中的情况,就是最深刻的感知。所以,“时间”贯穿全诗,刻录了小女孩从生病到病好的整个过程。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意象“雨”,雨一直下,直到小女孩恢复健康,“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还可以看到雨和时间有一种联系,都是迷迷蒙蒙,纠缠在小女孩的世界里。诗歌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既有智性思考,也有感性表达。
总之,我们要了解作者的诗,离不开作者的三个维度,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美国病人、死亡意境、失意伤情。这首诗中突出地体现出一种病人的心态,记录了病中的感觉与觉察。作者诗歌主要是通过意境的片断来组接递进性。作者热衷于单独的意境,然后让它们拼装起来,这样,作者的诗就是无数的细小的瞬间的感受,组成一个连续的意象墙,作者并不对这些意象本身进行衔接处理,而是让意象本身说话,所以,我们能够通过这样意象的组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的表达。作者的诗总体来说,并不晦涩,意象是明确的,比那些胡乱地拼凑意象之作让人一头雾水要明白晓畅得多了。
三、抛砖引玉,期待后来人
现在,我们回顾常见的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从诗歌技巧层面出发,比如:回环往复、陌生化、蒙太奇、悖论、修辞等。我还可以从“诗歌形式、节奏、寓言神话、意象、意境、对现实生活的应和”层面欣赏诗歌。或者,我们抛开所有束缚,自由解读诗歌。现代诗歌作品迭出,我们的解读的方法会越来越多,解读过程也会越来越细腻。面对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我们仍然可以用以上方法去尝试解读,在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
相关评论家认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不容置疑。”开始,我以为她是一个干净利落的雄辩家,因为她确实也有这样的诗句:“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但后来,我还是模模糊糊感觉,她的诗歌有说理,但也有故事;有直言不讳但也有逦迆曲折;有清晰明断,也有朦胧迷离;有语言的炼金术,修辞术,更多的是情感的朴实流动,只不过时而激荡,时而克制。
很遗憾,露易丝·格丽克的很多诗歌我也没有看懂,那些句子、词语、意象,在它们的断裂处,诗人究竟填充了些什么呢?诗歌的“意脉”在哪里?诗歌回应了当下哪些社会问题?表现了哪些生存困境?需要留给大家继续解读。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正如米沃什所说“不是我们见证了诗歌,而是诗歌见证了我们”。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辑李淳
一、诗歌的碎片化阅读
我们认为,现代诗歌是可以碎片化阅读的。一个词语、一个意象、一处留白等,只要它们打动你,我们就可以认为自己开始“走进诗歌”了。请允许我断章取义,先罗列我喜欢的诗句,《冬天结束》“寂静世界之上,一只鸟的鸣叫,唤醒了黑枝条间的荒凉”。鸟鸣唤醒了荒凉,这种词语组合背后是作者对世界的独特感知,这种独特感知带来陌生化的效果。寂静的世界没有因为鸟叫而显得有生气,或者更幽静,而是显得越发荒凉了。“荒凉”不仅写自然环境,还可能在表现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月光》“薄雾升起,带着一点声音。像砰的一声,那是心跳。”“心跳”由“薄雾升起”渐渐引出来,正是这悄然的一跳,新的一天的律动开始了,薄雾的律动、爱情的律动、生命隐秘力量的律动。《幸福的缪斯》“一只松鼠正沿着电话线奔跑,一片面包皮在嘴里”,我一直无法拒绝这样的描写,多么微末,多么细腻,多么美好。《卡斯提尔》“我曾经遇到我的爱人,在橙子树下。”可惜,这场爱情没有开花结果。再选这首诗里的一句“圣米格尔岛的钟声,在远方回响,他的头发在暗影中金黄略白。”声音、光影和色彩,你看,这里有一个钟声暮色下的剪影。《时间》“而时间继续——就像那场雨,那么多,那么多,仿佛一种无法移走的重负。”这是一场下在诗人生命里的雨,淅淅沥沥,无止无息。这里的雨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具象化。此外,在《时间》这首诗歌里,我们会看到许多颠来倒去的句子,比如“事物成了梦,梦成了事物。”“那感受的成了记忆,那记忆,成了感受。”现实和梦,自我感受和记忆或梦,互相交织缠绕,轮转,怪不得米沃什说:“诗人的内心和梦情同手足”。
二、詩歌的整体性阅读
诗歌本来是文学家族中的长子,但它似乎又永远年轻。文本解读的理论浩若瀚海,灿若星河,但诗歌像一条飞鱼,总想越出海面。诗歌是词语组合的试验场,更是新艺术范式的试验田,它的自我更迭裂变的速度远远快过小说电影之类的。故而,读诗最高境界也要看缘分,不能勉强。当然,不勉强,并不意味着放弃解读。故而,我们再解读露易丝·格丽克的三首诗歌,尝试总结一点读现代诗歌的“关节点”。
雪
露易丝·格丽克
十二月底:我和爸爸
去纽约,去马戏团。
他驮着我
在他肩上,在寒风里:
白色的碎纸片
在铁路枕木上飞舞。
爸爸喜欢
这样站着,驮着我
所以他看不见我。
我还记得
直直地盯着前面
盯着爸爸看到的世界;
我在学习
吸收它的空虚,
大片的雪花
绕着我们飞旋,并不落下。
诗歌评点:这首诗歌写“雪”,但我们并不觉得寒冷,因为父亲驮着我,我靠着父亲。“白色的碎纸片”,当然写得是雪花,但这种比喻更有小孩子的气质。每一个小孩都有将纸撕碎的生活经验。结尾写大片的雪花“绕着我们飞旋,并不落下。”去“纽约”,去大城市,去“看马戏”,好兴奋,这份记忆永远定格的小女孩的记忆深处。“雪”是一个女孩和父亲活动的大背景,弥漫在诗歌中。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人生之路,就是父亲一直驮着女儿前行之路,女儿在父亲的肩头学会观察、学会生活。但要注意的是,这首诗歌有一点伤感和遗憾,我们看不到女儿和父亲的直接交流,正如诗歌中说“他看不见我”,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的状态呢?
花园
露易丝·格丽克
我再不愿做这事了,
我再看下去要受不了——
在花园里,明亮的雨中
那对年轻夫妇正在种下
一排豌豆,仿佛
以前从没有人做过这件事,
这巨大的困难还从来没有人
面对、解决——
他们看不见他们自己,
在新泥里,开始,
没有前景,
他们身后,浅山淡绿,花团锦簇——
她想停下来;
他想继续做下去,
做到结束——
看她,正抚着他的脸颊
表示停战,她的手指
带着春雨的凉;
在细草里,紫色番红花炸裂——
甚至在此,甚至在爱的初始,
每次她的手离开他的脸
都成为分别的意象
而他们认为
他们可以随意忽略
这种悲哀。
诗歌评点:这首诗,有一处与现实生活认知不相符的地方,即“那对年轻夫妇正在种下/一排豌豆,仿佛/以前从没有人做过这件事”,不可能没有人种过豌豆。更有意思的是,这对夫妻把豌豆种在花园里,而不是种在田里,可见,他们种下豌豆也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爱,为了希望。所以,这一对夫妻在花园里种的不是豌豆,而是爱情。再看后面的写景“浅山淡绿,花团锦簇”,景色美丽,这应该是一个春天吧。但是,诗歌有一个情绪的转折点“每次她的手离开他的脸/都成为分别的意象”“而他们认为/他们可以随意忽略/这种悲哀。”这对夫妻并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手离开另一个人的脸时,就意味着分别。而作为旁观者,作为隐藏的“我”,恰恰看到了这份悲哀。正如李商隐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几句和开头结合起来读,你就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在诗歌开头,那个隐藏的旁观者会说“我再不愿做这事了,/我再看下去要受不了”,旁观者看到了爱情和夫妻生活的美好,但也看到了离别和伤痛,只不过主人公却浑然不知。 此外,诗人的记忆力非常好,“她的手指/带着春雨的凉”,映照前面的“明亮的雨中”,所以好的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应该有连贯和呼应,而不是像三四流诗歌那样,堆砌一堆莫名其妙的意象,让人读不懂。
时间
露易丝·格丽克
总是太多,然后又太少。
童年:病中。
在我的床边上有一只小铃铛——
铃铛的另一边,妈妈。
疾病,灰雨。小狗始终在睡觉。它们睡在床上,
在床头,我觉得对于童年
它们很明白:最好一直懵懵懂懂。
雨在窗户上形成灰色长条。
我拿着书坐着,小铃铛放在旁边。
没听到一点儿声音,我让自己模仿一个声音。
没看到精神的任何标志,我执意
生活在精神之中。
雨淅淅沥沥又稀稀疏疏。
一月又一月,在一日之内。
事物成了梦,梦成了事物。
后来我好了;铃铛回到橱柜里。
雨停了。小狗站在门口,
喘着气到门外去。
我好了,后来我长大成人。
而时间继续——就像那场雨,
那么多,那么多,仿佛一种无法移走的重负。
我是个孩子,半睡半醒。
我病了;我被人保护。
我活在精神的世界之中,
灰雨的世界,
失去的世界,回忆的世界。
然后,突然,太陽闪耀。
而时间继续,甚至在一无所剩的时候。
那感受的成了记忆,
那记忆,成了感受。
诗歌评点:这首诗歌比较简单,就是诗人回忆了小时候病中的那段生活。我们从题目入手——“时间”,诗歌起笔“总是太多,然后又太少。”你看,多扣题,起笔就写时间。童年的时间会觉得很多,然后成年后时间会太少,开宗明义,表达了时间在人生中的不同感受。中间部分,“一月又一月,在一日之内。”生病的时间,让诗人觉得很漫长。结尾处,有两句写“时间继续”,第一处“而时间继续——就像那场雨/那么多,那么多,仿佛一种无法移走的重负。”长大之后,时间还要进行下去,这时候时间仍然像病中的雨那样,连绵不绝,淅淅沥沥。第二处“而时间继续,甚至在一无所剩的时候。/那感受的成了记忆,/那记忆,成了感受。”病后的日子在继续,当时病中的阴霾仿佛不存在了,因为健康了。当时病中感受到的,成为了记忆。而在记忆中的病中的情况,就是最深刻的感知。所以,“时间”贯穿全诗,刻录了小女孩从生病到病好的整个过程。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意象“雨”,雨一直下,直到小女孩恢复健康,“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还可以看到雨和时间有一种联系,都是迷迷蒙蒙,纠缠在小女孩的世界里。诗歌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既有智性思考,也有感性表达。
总之,我们要了解作者的诗,离不开作者的三个维度,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美国病人、死亡意境、失意伤情。这首诗中突出地体现出一种病人的心态,记录了病中的感觉与觉察。作者诗歌主要是通过意境的片断来组接递进性。作者热衷于单独的意境,然后让它们拼装起来,这样,作者的诗就是无数的细小的瞬间的感受,组成一个连续的意象墙,作者并不对这些意象本身进行衔接处理,而是让意象本身说话,所以,我们能够通过这样意象的组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的表达。作者的诗总体来说,并不晦涩,意象是明确的,比那些胡乱地拼凑意象之作让人一头雾水要明白晓畅得多了。
三、抛砖引玉,期待后来人
现在,我们回顾常见的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从诗歌技巧层面出发,比如:回环往复、陌生化、蒙太奇、悖论、修辞等。我还可以从“诗歌形式、节奏、寓言神话、意象、意境、对现实生活的应和”层面欣赏诗歌。或者,我们抛开所有束缚,自由解读诗歌。现代诗歌作品迭出,我们的解读的方法会越来越多,解读过程也会越来越细腻。面对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我们仍然可以用以上方法去尝试解读,在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
相关评论家认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不容置疑。”开始,我以为她是一个干净利落的雄辩家,因为她确实也有这样的诗句:“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但后来,我还是模模糊糊感觉,她的诗歌有说理,但也有故事;有直言不讳但也有逦迆曲折;有清晰明断,也有朦胧迷离;有语言的炼金术,修辞术,更多的是情感的朴实流动,只不过时而激荡,时而克制。
很遗憾,露易丝·格丽克的很多诗歌我也没有看懂,那些句子、词语、意象,在它们的断裂处,诗人究竟填充了些什么呢?诗歌的“意脉”在哪里?诗歌回应了当下哪些社会问题?表现了哪些生存困境?需要留给大家继续解读。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正如米沃什所说“不是我们见证了诗歌,而是诗歌见证了我们”。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辑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