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是教育人的主要阵地,在指引受教育行为方面负有主要职责和义务,在灌输正面价值观的同时,尽量消解负面价值影响。对于英语学习弱势群体问题,完全可以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纳入发展性与终结性评价系统,采取相关连续性管理措施加以解决;作为专门从事英语教育的工作者,将责无旁贷挑起拯救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重担,将这类弱势群体培养成强势群体,训练他们成为“水手”,直到英语学习这船顺利出征远航。
【关键词】学困生;自信心;社会公平
如果第二语言是一片大海,那么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船,只有水手亲自所为,船才可以驶向大海。胸怀大志,充满自信的强者才能算水手,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第二语言学习困难的弱势群体,充其量是乘客,别说能否在航行中应对各种危情险境,即使沉船时自救的能力都受限。因此。怎样成为水手将是英语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愿英语教育的过程就是水手培養的过程。
一、追溯英语学困生
语言学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但是,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系列学习语言所需要的生理物质系统。如果除却一些非正常因素,只要提供相应的语言实践环境和刺激,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运用自身的语言学习系统机制,掌握母语,第二语言,甚至动物语言。但是,掌握第二语言确实必须具备一些相关条件,比如语言刺激,语言使用,学习者语言学习生理物质系统,学习者的性格,情感表现方式,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值,外界评价与反馈等等。对于将英语视为外语的求学者,如果身处欧洲会比在亚洲享有更多的优势;如果幼童与成人同学英语,前者都总会比后者进步快;民族或地区虽不同,但热情奔放的总比含蓄内敛的获得的效果好。为什么在中国大陆李阳英语疯狂学习法倍受推崇?为什么一个达到忘我境界的学习者,可以从ABC入门提高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但英语弱势学习群体必然存在,永远存在。假如评价标准客观,灵活,跟进滚动性的,相信情况会改善许多,毕竟鼓励性评价标准总比惩罚性标准更能受到学习者欢迎,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潜力和满足他们不断自我提高的精神需求。因此,必须正视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客观存在现象,同时也要争取一切可能性降低其数量。
二、英语弱势群体面临的处境
1、自信心方面:因受到负面或否定评价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心理和行为,如沮丧,失意,漠视甚至仇恨一切的反面人性心理。
2、经济学方面:国家对教育投入再高,但评价标准不变,仍会出现英语弱势群体,教育输入与产出不等值,效益只能打折。
3、社会公平方面:英语弱势群体并非少量存在即表明:并不是每一个公民都真正获得了国家提供的受教育的权利。虽然未享受到权利,但仍然必须履行公民义务,遵守,服从国家政策和指令,这,从法律上看,显示公平。
4、社会关系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要素各方面协调平衡运行结果。人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如果这个要素出现了问题,社会发展怎能顺利?一个人自信心受到打击,尚不至于影响整个社会,但无数自信心受到打击的个人组成了群体,情况又会怎样?谁能测算国家为这样的群体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5、人性方面:一个具体的人自信心受到打击,到底怎样才能恢复?多久才能恢复?一生能承受几次自信心的打击?受到打击的人性会怎样影响一个人终生? 等等这些问题相信没有哪位心理学家能完满解答。
6、教育方面: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不断促使改善人的心理素质并获取正面价值,防止出现负面价值的行为。固然,任何教育只能是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或一定的社会环境内进行,也即是说任何国家的教育必须与其国家意志相结合。但是,在一定的国家意志决定下所获得的教育结果,扭曲了人性心理并出现了负面价值结构时,难道还不值得思考吗?事实表明,英语学习弱势群体存在与某些特定的教育目的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但愿能改变现有的有关政策,撬动英语教育改革,进而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弱势群体现象和状况。
三、学校在拯救英语学困生方面的作用
人只有在一定目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行为才有意义。学校是教育人的主要阵地,在指引受教育行为方面负有主要职责和义务,在灌输正面价值观的同时,尽量消解负面价值影响。对于英语学习弱势群体问题,完全可以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纳入发展性与终结性评价系统,采取相关连续性管理措施加以解决;作为专门从事英语教育的工作者,将责无旁贷挑起拯救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重担,将这类弱势群体培养成强势群体,训练他们成为“水手”,直到英语学习这船顺利出征远航。虽然训练成“水手”的工作艰巨而复杂,但仍有章可循的。首先,恢复自信心和勇气。可能每个英语学习弱势体形成的原因不同,实际英语水平能力差异大,但共同的是因不适宜评价标准挫败了他们的信心的勇气。其次,施教观念必须更新,“育人在先,教书在后”。不求整齐统一,但求各个体有进步和突破。再次,执教学习弱势群体,需付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试想一个学习弱势个体的成因已经复杂难以应付,更何况集中组合后的群体?最后,要勇于实践,大但创新,逐步探索,小心求证。只有行动才能带来变化;只有创新才会有突破和进步。无论怎样,调动英语弱势群体自主意识,激发其潜能,肯定其努力,直到全面提高改善是最终目的。
一个社会文明进步,其主流意识不应功利性太强和惩罚性太明显。外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把外语作为工具去实现其它社会活动。既然是工具,那就是人们可以使用它,选择它,而不是让工具选择人,驾驭人,而且任何工具都限定在相应的范围内,并非人人必备,必用,也非任何时候都用。
因此,解决英语学习弱势群体问题,根本在于改变社会意识和导向。只有充分调动整体公民奋发图强,努力成才;只有激发公民能自觉和自愿地贡献社会的热情,国民素质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才会取得文化精神的进步。
【关键词】学困生;自信心;社会公平
如果第二语言是一片大海,那么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船,只有水手亲自所为,船才可以驶向大海。胸怀大志,充满自信的强者才能算水手,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第二语言学习困难的弱势群体,充其量是乘客,别说能否在航行中应对各种危情险境,即使沉船时自救的能力都受限。因此。怎样成为水手将是英语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愿英语教育的过程就是水手培養的过程。
一、追溯英语学困生
语言学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但是,人类天生就具有一系列学习语言所需要的生理物质系统。如果除却一些非正常因素,只要提供相应的语言实践环境和刺激,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运用自身的语言学习系统机制,掌握母语,第二语言,甚至动物语言。但是,掌握第二语言确实必须具备一些相关条件,比如语言刺激,语言使用,学习者语言学习生理物质系统,学习者的性格,情感表现方式,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值,外界评价与反馈等等。对于将英语视为外语的求学者,如果身处欧洲会比在亚洲享有更多的优势;如果幼童与成人同学英语,前者都总会比后者进步快;民族或地区虽不同,但热情奔放的总比含蓄内敛的获得的效果好。为什么在中国大陆李阳英语疯狂学习法倍受推崇?为什么一个达到忘我境界的学习者,可以从ABC入门提高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但英语弱势学习群体必然存在,永远存在。假如评价标准客观,灵活,跟进滚动性的,相信情况会改善许多,毕竟鼓励性评价标准总比惩罚性标准更能受到学习者欢迎,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潜力和满足他们不断自我提高的精神需求。因此,必须正视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客观存在现象,同时也要争取一切可能性降低其数量。
二、英语弱势群体面临的处境
1、自信心方面:因受到负面或否定评价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心理和行为,如沮丧,失意,漠视甚至仇恨一切的反面人性心理。
2、经济学方面:国家对教育投入再高,但评价标准不变,仍会出现英语弱势群体,教育输入与产出不等值,效益只能打折。
3、社会公平方面:英语弱势群体并非少量存在即表明:并不是每一个公民都真正获得了国家提供的受教育的权利。虽然未享受到权利,但仍然必须履行公民义务,遵守,服从国家政策和指令,这,从法律上看,显示公平。
4、社会关系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要素各方面协调平衡运行结果。人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如果这个要素出现了问题,社会发展怎能顺利?一个人自信心受到打击,尚不至于影响整个社会,但无数自信心受到打击的个人组成了群体,情况又会怎样?谁能测算国家为这样的群体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5、人性方面:一个具体的人自信心受到打击,到底怎样才能恢复?多久才能恢复?一生能承受几次自信心的打击?受到打击的人性会怎样影响一个人终生? 等等这些问题相信没有哪位心理学家能完满解答。
6、教育方面: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不断促使改善人的心理素质并获取正面价值,防止出现负面价值的行为。固然,任何教育只能是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或一定的社会环境内进行,也即是说任何国家的教育必须与其国家意志相结合。但是,在一定的国家意志决定下所获得的教育结果,扭曲了人性心理并出现了负面价值结构时,难道还不值得思考吗?事实表明,英语学习弱势群体存在与某些特定的教育目的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但愿能改变现有的有关政策,撬动英语教育改革,进而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弱势群体现象和状况。
三、学校在拯救英语学困生方面的作用
人只有在一定目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行为才有意义。学校是教育人的主要阵地,在指引受教育行为方面负有主要职责和义务,在灌输正面价值观的同时,尽量消解负面价值影响。对于英语学习弱势群体问题,完全可以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纳入发展性与终结性评价系统,采取相关连续性管理措施加以解决;作为专门从事英语教育的工作者,将责无旁贷挑起拯救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重担,将这类弱势群体培养成强势群体,训练他们成为“水手”,直到英语学习这船顺利出征远航。虽然训练成“水手”的工作艰巨而复杂,但仍有章可循的。首先,恢复自信心和勇气。可能每个英语学习弱势体形成的原因不同,实际英语水平能力差异大,但共同的是因不适宜评价标准挫败了他们的信心的勇气。其次,施教观念必须更新,“育人在先,教书在后”。不求整齐统一,但求各个体有进步和突破。再次,执教学习弱势群体,需付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试想一个学习弱势个体的成因已经复杂难以应付,更何况集中组合后的群体?最后,要勇于实践,大但创新,逐步探索,小心求证。只有行动才能带来变化;只有创新才会有突破和进步。无论怎样,调动英语弱势群体自主意识,激发其潜能,肯定其努力,直到全面提高改善是最终目的。
一个社会文明进步,其主流意识不应功利性太强和惩罚性太明显。外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把外语作为工具去实现其它社会活动。既然是工具,那就是人们可以使用它,选择它,而不是让工具选择人,驾驭人,而且任何工具都限定在相应的范围内,并非人人必备,必用,也非任何时候都用。
因此,解决英语学习弱势群体问题,根本在于改变社会意识和导向。只有充分调动整体公民奋发图强,努力成才;只有激发公民能自觉和自愿地贡献社会的热情,国民素质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才会取得文化精神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