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研究学生对物流学案例教学的满意度情况,笔者通过“问卷星”对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自身实际,以一位学生的视角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学、案例教学、满意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TP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2-0245-01
案例教学最早开始于美国,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管理类教学课程的主流方法[1]。反观我国,近些年来物流教育日益被重视,但教学所需案例还是通过传统教学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参与度小,积极性难以调动,并且由于教师精力有限,使部分案例更新速度慢,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逐渐成为物流教学的主流方法。本文通过对笔者进行的物流学案例教学效果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针对学生们反馈的问题给予自己的建议,以期帮助相关读者解决问题。
1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139位学生进行数据调查,有效填写人次为139,有效率为100%,现将部分结果整理归纳如下:
2案例教学不足之处和建议
2.1學生缺乏能动性和积极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以及班级规模不合理等。物流学课程涉及范围广,需要学生提前掌握的知识多,而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于物流学的教学基本是在大二年级,此时所学课程不够丰富,对物流学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认知,而现在的教学课堂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学教学。因为案例教学需要小组讨论并且和老师充分进行互动,有限的教学课时使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便舍弃了这一互动,这样,无论是老师讲解案例,还是学生讲解案例,都缺乏提高双方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并且这种影响在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方面可以适时调整一下班级教学规模和教学课时,保证学生做好充足准备,使师生可以有更多机会互动,利及双方。教师方面也需要提前帮助学生做好案例分析准备,让学生足够熟悉案例,减少课堂案例介绍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案例剖析和介绍重点案例,并对低年级的学生提前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再进行案例分析,做到“理论+案例”双重结合。
2.2案例缺乏时代感和代表性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物流发展较晚,物流学的教学发展迟缓,本土缺乏成熟案例,而大多数的案例多半来源于教师自己编制的案例、网络搜集、教学参考书或其他出版物和参考资料,内容参差不齐,而且内容的复杂性和难度都需要进一步整理,难以适应课堂案例教学的需要[2]。并且教师大多从事教学,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而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以及将两者融会贯通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这就更对教师选择典型案例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人进行案例编写,例如美国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哈佛大学等。而我国的北京大学等高校也都在组织专人进行案例编写,但是应该扩散开来,将这种编写规模化、专业化,从而降低成本。或者,学校也可鼓励任课教师走进企业,深化“校企结合”,加强对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重理解和深化,从而编写出具有操作性强、带有时代感和本土化色彩的案例。当然还可以从国外高校购买或者交换优秀案例,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外大学也会越来越欢迎来自中国企业的案例。
参考文献
[1]张剑芳. 案例教学在物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1-15
[2]刘飞.“现代物流学”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31
[关键词]物流学、案例教学、满意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TP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2-0245-01
案例教学最早开始于美国,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管理类教学课程的主流方法[1]。反观我国,近些年来物流教育日益被重视,但教学所需案例还是通过传统教学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参与度小,积极性难以调动,并且由于教师精力有限,使部分案例更新速度慢,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逐渐成为物流教学的主流方法。本文通过对笔者进行的物流学案例教学效果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针对学生们反馈的问题给予自己的建议,以期帮助相关读者解决问题。
1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139位学生进行数据调查,有效填写人次为139,有效率为100%,现将部分结果整理归纳如下:
2案例教学不足之处和建议
2.1學生缺乏能动性和积极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以及班级规模不合理等。物流学课程涉及范围广,需要学生提前掌握的知识多,而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于物流学的教学基本是在大二年级,此时所学课程不够丰富,对物流学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认知,而现在的教学课堂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学教学。因为案例教学需要小组讨论并且和老师充分进行互动,有限的教学课时使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便舍弃了这一互动,这样,无论是老师讲解案例,还是学生讲解案例,都缺乏提高双方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并且这种影响在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方面可以适时调整一下班级教学规模和教学课时,保证学生做好充足准备,使师生可以有更多机会互动,利及双方。教师方面也需要提前帮助学生做好案例分析准备,让学生足够熟悉案例,减少课堂案例介绍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案例剖析和介绍重点案例,并对低年级的学生提前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再进行案例分析,做到“理论+案例”双重结合。
2.2案例缺乏时代感和代表性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物流发展较晚,物流学的教学发展迟缓,本土缺乏成熟案例,而大多数的案例多半来源于教师自己编制的案例、网络搜集、教学参考书或其他出版物和参考资料,内容参差不齐,而且内容的复杂性和难度都需要进一步整理,难以适应课堂案例教学的需要[2]。并且教师大多从事教学,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而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以及将两者融会贯通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这就更对教师选择典型案例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人进行案例编写,例如美国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哈佛大学等。而我国的北京大学等高校也都在组织专人进行案例编写,但是应该扩散开来,将这种编写规模化、专业化,从而降低成本。或者,学校也可鼓励任课教师走进企业,深化“校企结合”,加强对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重理解和深化,从而编写出具有操作性强、带有时代感和本土化色彩的案例。当然还可以从国外高校购买或者交换优秀案例,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外大学也会越来越欢迎来自中国企业的案例。
参考文献
[1]张剑芳. 案例教学在物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1-15
[2]刘飞.“现代物流学”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