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视网膜前新生血管增生膜(视网膜前增生膜)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4例(34只眼)手术获取的5期ROP视网膜前增生膜进行光镜观察,其中15例(15只眼)再行透射电镜观察,取2例(2只眼)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ROP视网膜前增生膜的新生血管数与相关临床因素进行Spearman
【机 构】
: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20012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200092,复旦大学医学院电镜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视网膜前新生血管增生膜(视网膜前增生膜)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4例(34只眼)手术获取的5期ROP视网膜前增生膜进行光镜观察,其中15例(15只眼)再行透射电镜观察,取2例(2只眼)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ROP视网膜前增生膜的新生血管数与相关临床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应用STATA 7.0统计学软件,对视网膜前增生膜的成纤维细胞数与相关临床因素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 光镜下观察,可见视网膜前增生膜以胶原纤维为主,新生血管和细胞分布不均,新生血管数与早产儿出生后周龄、校正周龄呈负相关(r=-0.469,-0.482;均P<0.05),与孕周和出生体重无关(r=-0.179,-0.272;均P>0.05),成纤维细胞数与患儿的孕周、出生后周龄、校正周龄呈负相关(Z=-1.99,-3.45,-3.64;均P<0.05),与出生体重无关(Z=0.21,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视网膜前增生膜中有多种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等.GFAP染色证实ROP的视网膜前增生膜中存在神经胶质细胞,且多分布在视网膜表面.结论 ROP视网膜前增生膜的主要细胞成分是成纤维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视网膜前增生膜的退化与患儿出生后周龄和校正周龄相关,但与出生体重无关.神经胶质细胞在ROP视网膜前增生膜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他文献
患者男,75岁,4个月前因昏迷摔倒撞伤左眼眶部,近2个月来自觉左眼肿胀,视物模糊,于2007年8月人住天津市眼科医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从事厨师工作58年。
目的 分析目前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眼眶异物患者24例,根据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了解目前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植物性异物11例,金属异物6例,玻璃异物2例,其他5例.18例曾行清创缝合术,12例曾行异物取出术,7例曾行3次以上各类手术.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1)受伤情况询问不详、对眶内异物存留认识不足;(
患者男性,43岁.因右眼红肿7年、加重3个月,于2007年6月来本院就诊.7年前患者发现右眼红肿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明显加重,曾在外院就诊,无明确诊断,未治疗.近3个月患者自觉右眼红肿加重,同时右眼上睑出现肿块,且逐渐增大,使右眼上睑无法上抬。
目的 探讨1%伏立康唑滴眼液在兔眼角膜的渗透性及其局部应用的角膜与房水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方法 为实验研究.选择健康的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采用单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及C组.1%伏立康唑单次50μl滴人A组(角膜上皮完整组,21只)和B组(去角膜上皮组,21只)兔双眼结膜囊,分别于用药后2、5、10、15、30、60及90min处死动物取材;取C组(未用药组,6只)兔眼样品用于方法学验证.获取
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是中药砒霜的有效成分,我国学者应用As2O3作为抗肿瘤药物临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兔后囊膜混浊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新西兰大白兔11只(22只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术法,术后3个月所有实验动物的晶状体后囊膜均已混浊.20只眼分别取赤道部囊膜、混浊后囊膜组织,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定性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法检测其晶状体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两者端粒酶活性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 以HepG2细胞作为端粒
目的 观察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层中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dd,AMPA)受体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影响,为研究其在视觉发育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做准备.方法 实验研究.取14 d龄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Ⅰ、Ⅱ),每组20只,再随机分成
家族性视网膜小动脉迂曲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视网膜血管先天异常.我们于2007年收治一对母子同患此病,现分析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