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教育部在2014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入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四部分组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其中最核心的素养就是人地协调观,它将有效解决地理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提供给了学生。笔者在对“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中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和策略,最后以“直面环境问题”一课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现状;策略
“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地理核心素养。当前,我国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较为淡薄,这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造成中学生“人地协调观”淡薄的原因在于我国地理教学中的应试理念,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地理知识和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这显然是与新一轮课改要求相违背的,必须进行改进。
一、“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人类和土地的关系历来备受关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人类中心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可能论、适应论等。实践证明上述理论是片面的,是对人与地关系不全面、不正确理解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地的矛盾不断凸显,人们找到人地和谐发展道路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人地协调理论是1980年在第二十四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的,该理论对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二者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强调,并指出人类绝对不能放任自身的行为,必须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自然环境的改造,并努力去适应环境,尽力将人口、生态环境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人地协调观”是以人地协调理论为指导,人类对人地关系形成的正确观点和认识。对高中生进行“人地协调观”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存在于我国地理教学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亟待进一步强化
正确的人地观念在高中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学生也基本理解了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些观念用于指导自己的具体实践,他们的很多行为与人地协调理论的要求相距甚远。大部分高中生在运用“人地协调观”来对实际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弱的能力。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这一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其一,在部分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中很少有“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更不会作为教学重点来加以关注。
其二,纵观公开发表的高中地理经典教学案例,基于“人地协调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较为鲜见,即便有这方面的内容也大多体现在补充讲授的内容中。
其三,高中地理教师要求学生基于“人地协调观”对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意识还不强,这也是學生不能将人地协调思想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高中地理教师缺少足够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大部分教师对于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人地关系素材未能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即便有教师偶尔用到,也大多体现在拓展或补充内容中,不能形成完整的案例体系。
其二,大部分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开展来践行“人地协调观”教育。
其三,课程资源丰富,开发途径和开发方式不一而足,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协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等原则,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在教学中落实“人地协调发展”理念
第一,让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科学内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并对其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强调。建议在现行教材中补充“人地协调观”完整、科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第二,让“人地协调观”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得以彰显。
第三,让利用“人地协调观”为学生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帮助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普通高中地理的主线就是人地关系,并提倡利用“人地协调观”来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习惯以人地协调理论为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这是一种对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方法。
第四,运用“人地协调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教师要基于“人地协调观”为学生规范和审视自身的行为提供帮助,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都要与“人地协调观”的相关要求相契合。
第五,重视“活动”教学的开展。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模块无不与人地关系问题密切相关,而“活动”教学的开展不仅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包括人地协调观在内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充分利用本土化的人地关系案例
潜河是流经潜山市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学生都很熟悉。在本化的人地关系案例中笔者编写了潜山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潜水是长江二级支流,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率高达72.01%,水质优良。学生通过潜水景观图、功能分区图、水系图等资料的讨论分析,理解潜水河湿地公园开发建设体现的“人地协调观”。
(三)通过习题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强化
习题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兴趣、反馈巩固、承前启后、提升素养四个方面,地理习题的合理选做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不断练习过程中逐渐被巩固、加强和内化,并被自觉用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地理高考的命题方向和答案要求要向“人地协调观”倾斜。 (四)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感悟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地理学科的学习,也要求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将“人地协调观”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更加感悟到这种科学观念的重要性。同时将“人地协调观”运用到实践中也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之举。
(五)通过及时的评价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及时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既可以对教师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诸如谈话法、观察法、问卷法等)及时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由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评价也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四、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案例
下面以“直面环境问题”的教学案例为例,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进一步进行说明。
(一)案例背景
“直面环境问题”选择的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课时)。这部分教材内容是“人地协调观”的集中体现。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学生的“人地和谐观”,并初步掌握用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呈现
1.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笔者播放了课前编辑的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视频资料,诸如:赤潮、雾霾、癌症村等,让学生对当前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感性认识,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2.讲解关系图,帮助学生理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出示图1所示的关系图,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
(1)人类社会隶属于环境;
(2)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人类社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然人类社会将受到来自环境的惩罚。
3.分组讨论“示意图”,理解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就教材第93页所示示意图进行讨论(如图2所示),思考一些问题:
①人類为什么要开荒垦地,方式有哪些?
②人类开荒垦地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③开荒垦地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问题吗?
④示意图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4.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用“人地和谐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大屏幕展示下列两道练习题:
①下列不符合“人地协调观”的人类活动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开荒造田 D.植树造林
②你认为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异常的气候 B.管理力度不到位
C.空气流动性差 D.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5.课外拓展,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身边一起典型的环境事件,并用“人地协调理论”对其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三)案例反思
该案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都体现了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外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用“人地协调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束语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应该从教材、课堂教学和考试等方面入手,全面重视对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小瑞.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研究:以人教版为例[D].鲁东大学,2017.
[2]李丹.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实践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胡晓敏.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人地协调观的体现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余卿(1980—)女,汉族,安徽潜山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现状;策略
“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地理核心素养。当前,我国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较为淡薄,这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造成中学生“人地协调观”淡薄的原因在于我国地理教学中的应试理念,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地理知识和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这显然是与新一轮课改要求相违背的,必须进行改进。
一、“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人类和土地的关系历来备受关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人类中心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可能论、适应论等。实践证明上述理论是片面的,是对人与地关系不全面、不正确理解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地的矛盾不断凸显,人们找到人地和谐发展道路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人地协调理论是1980年在第二十四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的,该理论对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二者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强调,并指出人类绝对不能放任自身的行为,必须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自然环境的改造,并努力去适应环境,尽力将人口、生态环境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人地协调观”是以人地协调理论为指导,人类对人地关系形成的正确观点和认识。对高中生进行“人地协调观”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存在于我国地理教学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亟待进一步强化
正确的人地观念在高中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学生也基本理解了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些观念用于指导自己的具体实践,他们的很多行为与人地协调理论的要求相距甚远。大部分高中生在运用“人地协调观”来对实际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弱的能力。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仍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这一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其一,在部分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中很少有“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更不会作为教学重点来加以关注。
其二,纵观公开发表的高中地理经典教学案例,基于“人地协调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较为鲜见,即便有这方面的内容也大多体现在补充讲授的内容中。
其三,高中地理教师要求学生基于“人地协调观”对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意识还不强,这也是學生不能将人地协调思想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高中地理教师缺少足够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大部分教师对于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人地关系素材未能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即便有教师偶尔用到,也大多体现在拓展或补充内容中,不能形成完整的案例体系。
其二,大部分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开展来践行“人地协调观”教育。
其三,课程资源丰富,开发途径和开发方式不一而足,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协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等原则,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在教学中落实“人地协调发展”理念
第一,让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科学内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并对其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强调。建议在现行教材中补充“人地协调观”完整、科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第二,让“人地协调观”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得以彰显。
第三,让利用“人地协调观”为学生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帮助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普通高中地理的主线就是人地关系,并提倡利用“人地协调观”来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习惯以人地协调理论为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这是一种对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方法。
第四,运用“人地协调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教师要基于“人地协调观”为学生规范和审视自身的行为提供帮助,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都要与“人地协调观”的相关要求相契合。
第五,重视“活动”教学的开展。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模块无不与人地关系问题密切相关,而“活动”教学的开展不仅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包括人地协调观在内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充分利用本土化的人地关系案例
潜河是流经潜山市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学生都很熟悉。在本化的人地关系案例中笔者编写了潜山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潜水是长江二级支流,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率高达72.01%,水质优良。学生通过潜水景观图、功能分区图、水系图等资料的讨论分析,理解潜水河湿地公园开发建设体现的“人地协调观”。
(三)通过习题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强化
习题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兴趣、反馈巩固、承前启后、提升素养四个方面,地理习题的合理选做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不断练习过程中逐渐被巩固、加强和内化,并被自觉用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地理高考的命题方向和答案要求要向“人地协调观”倾斜。 (四)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感悟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地理学科的学习,也要求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将“人地协调观”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更加感悟到这种科学观念的重要性。同时将“人地协调观”运用到实践中也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之举。
(五)通过及时的评价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及时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既可以对教师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诸如谈话法、观察法、问卷法等)及时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由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评价也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四、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案例
下面以“直面环境问题”的教学案例为例,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进一步进行说明。
(一)案例背景
“直面环境问题”选择的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课时)。这部分教材内容是“人地协调观”的集中体现。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学生的“人地和谐观”,并初步掌握用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案例呈现
1.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笔者播放了课前编辑的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视频资料,诸如:赤潮、雾霾、癌症村等,让学生对当前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有一个感性认识,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2.讲解关系图,帮助学生理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出示图1所示的关系图,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
(1)人类社会隶属于环境;
(2)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人类社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然人类社会将受到来自环境的惩罚。
3.分组讨论“示意图”,理解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就教材第93页所示示意图进行讨论(如图2所示),思考一些问题:
①人類为什么要开荒垦地,方式有哪些?
②人类开荒垦地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③开荒垦地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问题吗?
④示意图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4.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用“人地和谐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大屏幕展示下列两道练习题:
①下列不符合“人地协调观”的人类活动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开荒造田 D.植树造林
②你认为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异常的气候 B.管理力度不到位
C.空气流动性差 D.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5.课外拓展,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身边一起典型的环境事件,并用“人地协调理论”对其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三)案例反思
该案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都体现了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外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用“人地协调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束语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应该从教材、课堂教学和考试等方面入手,全面重视对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小瑞.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研究:以人教版为例[D].鲁东大学,2017.
[2]李丹.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实践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胡晓敏.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人地协调观的体现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余卿(1980—)女,汉族,安徽潜山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