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括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但学生因为缺少相应的方法和兴趣,容易对其产生畏惧心理,无法很好地掌握概括的技巧。教师可通过形成概括意识、构建概括框架、学习概括表达方式三个教学步骤,整合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将概括这一抽象思维具体化,使概括有“ 法”可依。
【关键词】教学策略 概括能力 概括方法
近日,笔者对本校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卷进行分析后,发现阅读理解《你有资格玩吗》一文中有道题“短文介绍了梁实秋先生的一件什么事”,其失分率高达75%。具体的失分原因是:答案概括得不够扼要或精简,有的找书上的句子照抄,有的找不到重点或概括得较为片面。另外,笔者在对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评选“最害怕的题型”时,选择“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段意”的占85%。如此高的失分率、如此高的畏惧率,其原因何在?
【原因分析】
一、轻描淡写——缺方法
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概括”一词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概括主要内容”“概括段落大意”等形式又重归课堂、考试和练习。教师一节课下来也在很多环节上一再强调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教学上看似非常重视,可事实却是走过场,要么是优生展示,要么就是教师直接告知。教師并没有将概括的过程展开,没有对方法进行引导和归结,造成学生在概括时无从下手。
二、形式单一——少兴趣
教师在引导概括的时候形式也非常单一,课始概括主要内容,课中划分层次,课后归纳小结。问的问题也极为单一、直白,因此学生一听到“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段话分几层”“概括一下本段的主要内容”等类似问题,便条件反射地不愿去思考。慢慢地便“谈概括色变”了,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概括能力的形成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根据不同的文本,整合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从形成概括意识、构建概括框架、学习概括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搭建训练的平台。
【策略分析】
一、主题归整,培养概括意识
我们的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式进行编排,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我们可以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上审视课文,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把零碎的、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系统,并在归整的过程中培养其概括的习惯,形成概括的意识。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以“毛泽东”为专题进行编排:《七律·长征》透过毛泽东的作品感受他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乐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开国大典盛况的描述,点面结合,侧面烘托了毛主席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形象;晓年的《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对神态和动作传神的描写,字里行间透着毛泽东因丧子而悲痛欲绝的常人情怀以及强忍悲痛、做出“何须马革裹尸还”批示的博大胸怀;《毛主席在花山》一文记叙了毛主席住在花山村的几件事,表现了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本单元,笔者列了如下表格。
学生在比较梳理中发现,四篇文章里只有《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从不同角度描写毛泽东的,从而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这样对所学文章做单元“主题归整”,使学生学到了梳理知识点的方法。他们尝试着从一单元的整理到一册书的整合,把教材变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做到把书读薄,从中养成归纳的习惯,形成概括的意识,概括能力自然就可以顺利提升了。
二、文体梳理,构建概括框架
笔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文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不尽相同。将不同文体的概括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为学生搭建一个概括的框架,虽不能说全面完整,但也可使学生们在概括时有“法”可依,先按图索骥,再举一反三。
如面对记叙文,我们就常用“六要素串联法”进行概括。如一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时便采用如下表格梳理事件。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填表,接着重点指导关于事件发生的部分,最后训练学生运用“六要素串联法”概括主要内容。此环节既梳理了课文的主要事件,突破了概括中的难点,又传授了概括文章的方法。学生还通过对多篇记叙类文章进行提炼小结,构建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框架:本文记叙了……表达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
写景状物类和游记类文本,一般采用“小节归并法”进行概括。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与象共舞》时便运用了该方法。
师:请带着你的问题默读课文,共五个自然段,一段一段读,看看每段都告诉了你什么内容。如果能找到可以帮助你概括主要内容的,就画下来。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段写了什么。
生:这段话主要写了“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能再简单一点吗?
生: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好,一起画下来,你发现这句话在哪个位置?
生:第一段的第一句。
……
师:再看第三段,还是第一句吗?
生:不是。
师:可见,一段话的中心句一般是在第一句,极特殊时候是第二句甚至是最后一句。五个自然段的五个中心句把这篇文章一网打尽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平时我们最多只要五分钟就能完成的环节,王老师为什么要花大半节课来引导?其目的不言而喻——教“法”。王老师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提取段落中心句,再训练学生运用“小节归并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步步引导,时时点拨,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又学会了概括文章的方法。王老师不是“授之以渔”而是“引渡觅渔”,得法又用法,实属巧妙。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概括很多写景、状物、游记等题材的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如《颐和园》《索溪峪的“野”》《鹅》等,所以我们就梳理出了概括此类文体主要内容的框架:本文从……等方面介绍了(描写了)……表达了……情感。 根据不同的文体不断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框架后,概括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三、找准核心,学习概括表达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找到其核心所在,否则容易陷入表达不准确的尴尬境地。而核心经常就隐藏在文章中,如课文题目、中心句、关键词等,所以借助这些信息来学习概括表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追溯标题准确概括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了人物,如《卡罗纳》《凡卡》等;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草船借箭》《晏子使楚》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题,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但不管哪种标题,都给了我们一定的提示,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只要抓住标题提示的主要人物——父与子,展开文章的梳理,学生很容易便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了一个在洛杉矶大地震后父救子和子等父的感人故事。没有过多烦琐的语言和情节复述,表达概括、准确。
2.聚焦一词精练概括
课文中常有概括性的词语,它贯穿全篇,言简意赅,浓缩了课文的主旨。学生应学会抓关键词概括。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师可抓住“爱戴”一词提问:“为什么伯父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便可提炼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回忆有关伯父的四件事,表现出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爱戴与怀念。聚焦一词,能精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化繁为简,学生易于接受,有助于优化表达。
3.握纲提领快速概括
(1)找中心句。总分结构的文章,在開头或结尾处,通常会有表示主要内容或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称为中心句。遇到总分结构的文章,只要找到中心句,便能快速而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如《詹天佑》一文,聚焦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们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2)寻过渡句。过渡句一般出现在两块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跟中心句一样,利用过渡句的特殊性,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或梳理文章,学生学会抓住过渡句概括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就能事半功倍。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发现“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一句既是连接前后两段内容的过渡句,又高度概括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教学时只要引导学生发现过渡句,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便一目了然了。
概括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形成概括意识、构建概括框架、学习概括表达三个步骤整合概括能力培养的方法,将概括这一抽象思维具体化,消除概括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使概括有“法”可依,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浙江省缙云县坑沿小学 321400)
【关键词】教学策略 概括能力 概括方法
近日,笔者对本校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卷进行分析后,发现阅读理解《你有资格玩吗》一文中有道题“短文介绍了梁实秋先生的一件什么事”,其失分率高达75%。具体的失分原因是:答案概括得不够扼要或精简,有的找书上的句子照抄,有的找不到重点或概括得较为片面。另外,笔者在对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评选“最害怕的题型”时,选择“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段意”的占85%。如此高的失分率、如此高的畏惧率,其原因何在?
【原因分析】
一、轻描淡写——缺方法
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概括”一词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概括主要内容”“概括段落大意”等形式又重归课堂、考试和练习。教师一节课下来也在很多环节上一再强调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教学上看似非常重视,可事实却是走过场,要么是优生展示,要么就是教师直接告知。教師并没有将概括的过程展开,没有对方法进行引导和归结,造成学生在概括时无从下手。
二、形式单一——少兴趣
教师在引导概括的时候形式也非常单一,课始概括主要内容,课中划分层次,课后归纳小结。问的问题也极为单一、直白,因此学生一听到“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段话分几层”“概括一下本段的主要内容”等类似问题,便条件反射地不愿去思考。慢慢地便“谈概括色变”了,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概括能力的形成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根据不同的文本,整合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从形成概括意识、构建概括框架、学习概括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搭建训练的平台。
【策略分析】
一、主题归整,培养概括意识
我们的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式进行编排,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我们可以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上审视课文,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把零碎的、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系统,并在归整的过程中培养其概括的习惯,形成概括的意识。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以“毛泽东”为专题进行编排:《七律·长征》透过毛泽东的作品感受他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乐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开国大典盛况的描述,点面结合,侧面烘托了毛主席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形象;晓年的《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对神态和动作传神的描写,字里行间透着毛泽东因丧子而悲痛欲绝的常人情怀以及强忍悲痛、做出“何须马革裹尸还”批示的博大胸怀;《毛主席在花山》一文记叙了毛主席住在花山村的几件事,表现了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本单元,笔者列了如下表格。
学生在比较梳理中发现,四篇文章里只有《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从不同角度描写毛泽东的,从而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这样对所学文章做单元“主题归整”,使学生学到了梳理知识点的方法。他们尝试着从一单元的整理到一册书的整合,把教材变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做到把书读薄,从中养成归纳的习惯,形成概括的意识,概括能力自然就可以顺利提升了。
二、文体梳理,构建概括框架
笔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文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不尽相同。将不同文体的概括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为学生搭建一个概括的框架,虽不能说全面完整,但也可使学生们在概括时有“法”可依,先按图索骥,再举一反三。
如面对记叙文,我们就常用“六要素串联法”进行概括。如一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时便采用如下表格梳理事件。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填表,接着重点指导关于事件发生的部分,最后训练学生运用“六要素串联法”概括主要内容。此环节既梳理了课文的主要事件,突破了概括中的难点,又传授了概括文章的方法。学生还通过对多篇记叙类文章进行提炼小结,构建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框架:本文记叙了……表达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
写景状物类和游记类文本,一般采用“小节归并法”进行概括。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与象共舞》时便运用了该方法。
师:请带着你的问题默读课文,共五个自然段,一段一段读,看看每段都告诉了你什么内容。如果能找到可以帮助你概括主要内容的,就画下来。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段写了什么。
生:这段话主要写了“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能再简单一点吗?
生: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好,一起画下来,你发现这句话在哪个位置?
生:第一段的第一句。
……
师:再看第三段,还是第一句吗?
生:不是。
师:可见,一段话的中心句一般是在第一句,极特殊时候是第二句甚至是最后一句。五个自然段的五个中心句把这篇文章一网打尽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平时我们最多只要五分钟就能完成的环节,王老师为什么要花大半节课来引导?其目的不言而喻——教“法”。王老师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提取段落中心句,再训练学生运用“小节归并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步步引导,时时点拨,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又学会了概括文章的方法。王老师不是“授之以渔”而是“引渡觅渔”,得法又用法,实属巧妙。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概括很多写景、状物、游记等题材的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如《颐和园》《索溪峪的“野”》《鹅》等,所以我们就梳理出了概括此类文体主要内容的框架:本文从……等方面介绍了(描写了)……表达了……情感。 根据不同的文体不断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框架后,概括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三、找准核心,学习概括表达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找到其核心所在,否则容易陷入表达不准确的尴尬境地。而核心经常就隐藏在文章中,如课文题目、中心句、关键词等,所以借助这些信息来学习概括表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追溯标题准确概括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了人物,如《卡罗纳》《凡卡》等;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草船借箭》《晏子使楚》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题,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但不管哪种标题,都给了我们一定的提示,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只要抓住标题提示的主要人物——父与子,展开文章的梳理,学生很容易便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了一个在洛杉矶大地震后父救子和子等父的感人故事。没有过多烦琐的语言和情节复述,表达概括、准确。
2.聚焦一词精练概括
课文中常有概括性的词语,它贯穿全篇,言简意赅,浓缩了课文的主旨。学生应学会抓关键词概括。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师可抓住“爱戴”一词提问:“为什么伯父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便可提炼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回忆有关伯父的四件事,表现出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爱戴与怀念。聚焦一词,能精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化繁为简,学生易于接受,有助于优化表达。
3.握纲提领快速概括
(1)找中心句。总分结构的文章,在開头或结尾处,通常会有表示主要内容或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称为中心句。遇到总分结构的文章,只要找到中心句,便能快速而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如《詹天佑》一文,聚焦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们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2)寻过渡句。过渡句一般出现在两块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跟中心句一样,利用过渡句的特殊性,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或梳理文章,学生学会抓住过渡句概括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就能事半功倍。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发现“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一句既是连接前后两段内容的过渡句,又高度概括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教学时只要引导学生发现过渡句,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便一目了然了。
概括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形成概括意识、构建概括框架、学习概括表达三个步骤整合概括能力培养的方法,将概括这一抽象思维具体化,消除概括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使概括有“法”可依,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浙江省缙云县坑沿小学 3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