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就业问题凸显,尤其是农民工与高校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最严重。我国NGO仍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其在促进就业方面具有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再就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府、民众和NGO自身的共同努力,NGO在促进就业、化解金融危机上定有一番作为。
关键词:促进就业 NGO 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01-02
1金融危机下的就业现状
金融危机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受影响最大的两个群体是广大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外出就业人数的统计以及农业部对农民工失业比例的估算,我们可以推算出,大概有2000万的农民工因为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而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①据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部杨义勇部长的初步判断,中国现在的失业人口在5000万到5600万,其中受金融危机新增的大概在1200万到1600万之间。(2)而其中,农民工失业人数占了很大的比重。
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也因金融危机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从数据上看,2009年高校毕业生约为710万人,其中包括今年毕业的611万人和去年毕业而尚未就业的近100万人。(3)而在需方市场上,主要由企业组成的用人单位因为出口和外商投资的锐减,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必将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海外就业形势的恶化,大学生们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裁员的压力,还将有大量的海归人员的竞争威胁,情况十分严峻。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我们仍旧用传统的就业观念来面对,不难想象将面临更大的挫折。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以及求职者各方都殚精竭虑地思考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我们这里的“用人单位”一般是指以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而常常忽视了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日益明显的NGO组织。在金融危机下,NGO组织可以有一番什么作为呢?
2金融危机下,NGO的用武之地
在中国,NGO还是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名称。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又叫非营利组织、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民间组织或者志愿者组织等。萨拉蒙教授将NGO概括为5个特性,即组织性、自治性和志愿性。④通常,它还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等。这就是说,NGO的运作所获得的利润不用于组织成员的分红,日常提供的服务也是免费、无偿的,并且独立与政府部门之外,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由人们自发成立的组织,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较少。同时,它以提供各种服务为工作内容,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咨询、培训、维权等。
在金融危机下,NGO对于解决因此带来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有很大效果。
第一,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使社会更加关注就业难的群体。这与政府部门在促进就业,救助弱势群体方面的功能形成互补。在社会遭遇动荡或者面临难题时,社会其他成员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对解决问题起着推动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处理两者的关系,社会问题可能会出现泛化现象。提高社会成员的参与度,有助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例如,由 NGO组织志愿者或专业人士,对失业农民工或者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进行救助,对他们进行生活、心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辅导,使这些面临巨大生活和心理压力的人员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
第二,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NGO是公益性组织,其涉及的领域可以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据统计,在欧美许多国家中,每20个岗位中就有一个在公民社会机构。(5)我国存在着许多草根NGO,如农民工NGO在这几年中不断发展壮大,一部分是专为农民工维权的法律咨询组织,一部分是农民工老乡会、打工俱乐部等。而大学生作为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在高校中已经接触过高校NGO,他们是充满正义与激情的青年人,正是NGO极缺的人才。
第三,为就业人员增强技能、维护权益提供服务。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由于其自身组织的特点,NGO在获取信息、工作效率和满足多元化需求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政府机构和市场部门无法比拟的优势。(6)NGO提供的服务多是免费性质的,这让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节约了很大成本,缓解了其生存压力。农民工在维权方面存在着意识淡薄、力量分散等问题,很多NGO都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支持,追回拖欠的工资或获取工伤赔偿等。例如深圳南山区成立的“南山区女职工服务中心”就是一个专门为女工服务的NGO。大学生初涉社会,也存在着维权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NGO常常提供一些就业技能培训,可以为金融危机中暂时失业的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
第四,广泛收集民众意见,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性建议,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就业局势。例如成立像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华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那样的思想库和倡导型NGO。这样的NGO主要由一些民间学者组成,受到政府的干预较少,立场独立,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力图传达民间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而在金融危机中,农民工与大学生这两大群体受到的冲击最严重,他们需要一个表达意愿的途径。
第五,是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国外NGO或其他国际性NGO在组织结构、功能发挥等方面比国内更完善,其对外交流也更加频繁。我国NGO组织虽然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成长阶段,但是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挑战。就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在经济社会问题恶化时,政府更加强调与NGO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应对危机。目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各国NGO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我国也应积极促进NGO的发展,融入到世界这个广阔的海洋中,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3NGO在中国的发展困境
在中国,NGO的发展受到诸多的阻力。
首先,政府对NGO的发展给予的支持力度较小。目前,中国内地比较大型的NGO组织很少,多是一些地区性、零散的组织结构不健全的社团组织。同时,很多NGO缺少合法性。从我国NGO官方数据看,注册登记的有30多万个民间组织。(7)但正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贾西津副教授所说的,注册的未必就是民间组织,没有在数据里的也未必不是。(8)这给他们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多弊端。同时,政府功能过于强大,干预过多,也使得NGO组织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由于他们在社会中占有的合法力量不大,人们对NGO的观念认识还没有完全转变,多带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这种环境给中国的NGO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来自民众的不信任以及来自政府的不支持都使他们的工作很难开展。很多NGO人都本着一种回馈社会、帮助弱势的宗旨与使命在工作着,如果还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其坚持的精神动力会有所削弱。
第三,现有的NGO发展也是日益困难,面临着人员和资金的难题。NGO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或者是志愿者,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且因为NGO工作的酬劳明显不如在一些营利部门工作,所以难以吸引人才;筹资比较困难,一般是依靠政府投入、慈善性捐赠、服务性收入等。而中国的NGO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比较小,政府投入力度自然不大;人们的慈善意识、慈善文化比较缺乏,因此慈善性捐赠也不太稳定。而NGO提供的服务大部分是无偿的,来自服务性收入就少之又少。
4中国NGO发展前景
针对以上中国NGO还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认为,要使NGO在金融危机这样的社会危机中发挥更大的功能,还需要完善以下方面:
第一,摆正政府在NGO发展中的地位。政府不能忽视NGO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不能持敌对态度,认为过多的民间组织不利于政府发挥作用。由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三个行政法规是政府严把NGO登记注册关的主要门槛,使得一些民间组织难以通过合法渠道将结社要求和愿望得到实现。政府实际上的重准入、轻监管严重影响了NGO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下放部门权利,将其管理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的领域交由相应的NGO来协同管理。
第二,社会公众要转变对NGO的传统观念。传统的对NGO不信任的观念带来两个弊端:一是不愿接受NGO的服务与帮助,不支持其工作,二是不热衷到NGO组织中就业。这严重影响了NGO在金融危机中促就业作用的发挥。首先,我们要通过政府官方宣传渠道将NGO的真正工作理念和宗旨传播给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途径。其次,NGO组织自身也要树立更好的形象,运用合理透明的管理模式,将各种信息向社会公开,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壮大工作队伍。
第三,完善NGO自身的发展。NGO在大众眼中一般是组织较松散、人员流动性大、资金匮乏的民间组织,这些不足严重影响NGO的工作效率和效果。NGO组织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其自律性,增强其在社会中的公信力。要将管理学中组织绩效管理等理念运用到NGO的日常运作中,招聘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同时加强与国际NGO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不断追求创新与进步。
金融危机是挑战也伴随着机遇,NGO在促进社会就业的同时也能不断地完善自身发展,金融风暴中,越挫越勇的NGO将乘风破浪中,尽显神力。
注释:
(1)(3)陈柳钦.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EB/OL].光明网-光明观察,2009.
(2)杨义勇.金融危机对中国失业率的影响[EB/OL].人民网(上海论坛),2009.
④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胡伟.关于中国NGO作用的思考[J].当代世界,2005,(7).
(6)田玉荣,杨荣.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8)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世界管理,2002,(8).
参考文献:
[1] 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与选择[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2]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谢玲丽. NGO在中国:2002年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上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于非政府组织[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俞祖成.风险社会语境下我国NGO作用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
[6]牛天秀.当代中国NGO公共服务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何雯.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工NGO组织的建设构想[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
[8] 姜涛,孙玉娟.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关键词:促进就业 NGO 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01-02
1金融危机下的就业现状
金融危机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受影响最大的两个群体是广大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外出就业人数的统计以及农业部对农民工失业比例的估算,我们可以推算出,大概有2000万的农民工因为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而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①据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部杨义勇部长的初步判断,中国现在的失业人口在5000万到5600万,其中受金融危机新增的大概在1200万到1600万之间。(2)而其中,农民工失业人数占了很大的比重。
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也因金融危机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从数据上看,2009年高校毕业生约为710万人,其中包括今年毕业的611万人和去年毕业而尚未就业的近100万人。(3)而在需方市场上,主要由企业组成的用人单位因为出口和外商投资的锐减,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必将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海外就业形势的恶化,大学生们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裁员的压力,还将有大量的海归人员的竞争威胁,情况十分严峻。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如果我们仍旧用传统的就业观念来面对,不难想象将面临更大的挫折。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以及求职者各方都殚精竭虑地思考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我们这里的“用人单位”一般是指以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而常常忽视了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日益明显的NGO组织。在金融危机下,NGO组织可以有一番什么作为呢?
2金融危机下,NGO的用武之地
在中国,NGO还是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名称。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又叫非营利组织、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民间组织或者志愿者组织等。萨拉蒙教授将NGO概括为5个特性,即组织性、自治性和志愿性。④通常,它还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等。这就是说,NGO的运作所获得的利润不用于组织成员的分红,日常提供的服务也是免费、无偿的,并且独立与政府部门之外,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由人们自发成立的组织,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较少。同时,它以提供各种服务为工作内容,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咨询、培训、维权等。
在金融危机下,NGO对于解决因此带来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有很大效果。
第一,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使社会更加关注就业难的群体。这与政府部门在促进就业,救助弱势群体方面的功能形成互补。在社会遭遇动荡或者面临难题时,社会其他成员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对解决问题起着推动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处理两者的关系,社会问题可能会出现泛化现象。提高社会成员的参与度,有助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例如,由 NGO组织志愿者或专业人士,对失业农民工或者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进行救助,对他们进行生活、心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辅导,使这些面临巨大生活和心理压力的人员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
第二,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NGO是公益性组织,其涉及的领域可以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据统计,在欧美许多国家中,每20个岗位中就有一个在公民社会机构。(5)我国存在着许多草根NGO,如农民工NGO在这几年中不断发展壮大,一部分是专为农民工维权的法律咨询组织,一部分是农民工老乡会、打工俱乐部等。而大学生作为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在高校中已经接触过高校NGO,他们是充满正义与激情的青年人,正是NGO极缺的人才。
第三,为就业人员增强技能、维护权益提供服务。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由于其自身组织的特点,NGO在获取信息、工作效率和满足多元化需求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政府机构和市场部门无法比拟的优势。(6)NGO提供的服务多是免费性质的,这让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节约了很大成本,缓解了其生存压力。农民工在维权方面存在着意识淡薄、力量分散等问题,很多NGO都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支持,追回拖欠的工资或获取工伤赔偿等。例如深圳南山区成立的“南山区女职工服务中心”就是一个专门为女工服务的NGO。大学生初涉社会,也存在着维权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NGO常常提供一些就业技能培训,可以为金融危机中暂时失业的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
第四,广泛收集民众意见,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性建议,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就业局势。例如成立像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华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那样的思想库和倡导型NGO。这样的NGO主要由一些民间学者组成,受到政府的干预较少,立场独立,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力图传达民间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而在金融危机中,农民工与大学生这两大群体受到的冲击最严重,他们需要一个表达意愿的途径。
第五,是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国外NGO或其他国际性NGO在组织结构、功能发挥等方面比国内更完善,其对外交流也更加频繁。我国NGO组织虽然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成长阶段,但是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挑战。就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在经济社会问题恶化时,政府更加强调与NGO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应对危机。目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各国NGO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我国也应积极促进NGO的发展,融入到世界这个广阔的海洋中,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3NGO在中国的发展困境
在中国,NGO的发展受到诸多的阻力。
首先,政府对NGO的发展给予的支持力度较小。目前,中国内地比较大型的NGO组织很少,多是一些地区性、零散的组织结构不健全的社团组织。同时,很多NGO缺少合法性。从我国NGO官方数据看,注册登记的有30多万个民间组织。(7)但正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贾西津副教授所说的,注册的未必就是民间组织,没有在数据里的也未必不是。(8)这给他们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多弊端。同时,政府功能过于强大,干预过多,也使得NGO组织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由于他们在社会中占有的合法力量不大,人们对NGO的观念认识还没有完全转变,多带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这种环境给中国的NGO人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来自民众的不信任以及来自政府的不支持都使他们的工作很难开展。很多NGO人都本着一种回馈社会、帮助弱势的宗旨与使命在工作着,如果还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其坚持的精神动力会有所削弱。
第三,现有的NGO发展也是日益困难,面临着人员和资金的难题。NGO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或者是志愿者,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且因为NGO工作的酬劳明显不如在一些营利部门工作,所以难以吸引人才;筹资比较困难,一般是依靠政府投入、慈善性捐赠、服务性收入等。而中国的NGO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比较小,政府投入力度自然不大;人们的慈善意识、慈善文化比较缺乏,因此慈善性捐赠也不太稳定。而NGO提供的服务大部分是无偿的,来自服务性收入就少之又少。
4中国NGO发展前景
针对以上中国NGO还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认为,要使NGO在金融危机这样的社会危机中发挥更大的功能,还需要完善以下方面:
第一,摆正政府在NGO发展中的地位。政府不能忽视NGO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不能持敌对态度,认为过多的民间组织不利于政府发挥作用。由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三个行政法规是政府严把NGO登记注册关的主要门槛,使得一些民间组织难以通过合法渠道将结社要求和愿望得到实现。政府实际上的重准入、轻监管严重影响了NGO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下放部门权利,将其管理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的领域交由相应的NGO来协同管理。
第二,社会公众要转变对NGO的传统观念。传统的对NGO不信任的观念带来两个弊端:一是不愿接受NGO的服务与帮助,不支持其工作,二是不热衷到NGO组织中就业。这严重影响了NGO在金融危机中促就业作用的发挥。首先,我们要通过政府官方宣传渠道将NGO的真正工作理念和宗旨传播给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途径。其次,NGO组织自身也要树立更好的形象,运用合理透明的管理模式,将各种信息向社会公开,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壮大工作队伍。
第三,完善NGO自身的发展。NGO在大众眼中一般是组织较松散、人员流动性大、资金匮乏的民间组织,这些不足严重影响NGO的工作效率和效果。NGO组织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其自律性,增强其在社会中的公信力。要将管理学中组织绩效管理等理念运用到NGO的日常运作中,招聘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同时加强与国际NGO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不断追求创新与进步。
金融危机是挑战也伴随着机遇,NGO在促进社会就业的同时也能不断地完善自身发展,金融风暴中,越挫越勇的NGO将乘风破浪中,尽显神力。
注释:
(1)(3)陈柳钦.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EB/OL].光明网-光明观察,2009.
(2)杨义勇.金融危机对中国失业率的影响[EB/OL].人民网(上海论坛),2009.
④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胡伟.关于中国NGO作用的思考[J].当代世界,2005,(7).
(6)田玉荣,杨荣.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8)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世界管理,2002,(8).
参考文献:
[1] 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与选择[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2]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谢玲丽. NGO在中国:2002年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上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于非政府组织[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俞祖成.风险社会语境下我国NGO作用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
[6]牛天秀.当代中国NGO公共服务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何雯.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工NGO组织的建设构想[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
[8] 姜涛,孙玉娟.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