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生命智慧。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旨在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即通过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得社会发展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心态秩序与自然生态演变秩序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生态文明 和谐理念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更高级、更复杂、更进步的社会文明形态。它既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现实追求的发展目标。尤其在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应准确认识理解和运用把握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和谐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生命智慧,是国家强盛、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坚强基石。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它集中体现在天地人三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这是和谐理念的终结追求和理想目标。
所谓良好的秩序是指社会生活秩序、经济发展秩序、个人行为秩序,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所谓平衡的状态是指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所谓崇高的境界是指天地人一体、万物生同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和谐理念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基础上,又赋予了全新的时代特征与内涵,成为应对全球挑战与冲突,破解发展难题,从根本上转变不切时宜的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取向。这既是人类反思自身行为、满足生存需求的本能觉醒,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回归。它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抉择,影响和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的生态适应和行为准则。由此,必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创新和技术革命,使整个“地球村”的村民们朝着尊重自然、改善自然、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方向发展。
和谐理念的核心和本质是“和合”二字:“和”即和谐、和平、祥和、太和,“合”即结合、合作、融合、保合,其内涵可以用“和谐、融合、绿色、公平”八个字来概括。
和谐——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五个方面的挑战与冲突(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它关系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利益。为寻求应对挑战、化解冲突之道,中国选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存的目标,充分显现了生态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融合——“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融合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长期相互交汇、碰撞和渗透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所以被全球所接受,正是文化与理性相互碰撞、融合的结果。
绿色——生命、健康与活力的象征。追求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促进绿色文明,通过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达到发展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心态秩序与自然生态演变秩序之间的融合与平衡。
公平——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它包含权益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分配公平。公平准则超越人际关系与权威而存在,按自然法则和行为规范办事,任何成员都不可超越。要兼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发达国家或地区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贡献者与收益者之间的权益均衡和高度统一,这表现为人类不仅要要善待自然,善待生命,注意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充分尊重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价值。
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两条主线
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与改善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过程。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人文生态系统之中,不可回避地接受两大生态系统的挑战。如何运用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在发展中不断探寻并调整航向,以求到达生态文明的彼岸,便成了人类社会面对的永恒命题。即使在可持续发展已成共识的今天,运用和谐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依然必须牢牢把握两条主线: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两条主线既相互独立并行,又相互联系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保障人类繁衍生息、精神愉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总结两河流域文明不再的历史教训时曾这样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①人类唯有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运用和谐理念的思维方式,摒弃主人的傲慢,清除仆人的奴颜,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亲近自然,善待自然,把发展的基点放在与自然共生、共赢、共荣之上,真正从无休止地征服与索取,无节制地贪欲与追求的困惑中清醒过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富积累与生态责任极不相称、文明进程与生态状况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切实行动起来,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地球多做些“亡羊补牢”之事,多承担些“共同而有区别”之责。
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言。人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生态系统的主体。人与人的集合构成家庭、群体、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因此,这里所说的人,既是单个的自然人,更是群体的社会人。每个人在社会人文生态大系统中都有各自的“生态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为生存与发展而劳作,并与社会其他成员发生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满足他人与社会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各种各样的需求与满足。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充满机遇与挑战,也必然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契合、冲突和斗争。历代被誉为“群经之首,民俗之根,百家之脉,万法之宗”的《易经》在《系辞下》中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②此处将对生命、对人之尊重视为道德高尚;将守住政权地位之法宝视为仁爱所归;将聚合人才人心之道视为财富象征;将政令教化保持清明之举视为公益正义。故而有仁者爱人,与人为善;智者爱生,与生(物)为善;贤者博爱,与其他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为善之说。其核心就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关系、法制政策、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和合,包括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合,人际关系的和合,个人心态的和合。人只有善待他人,与人为善,才能善待其他生物和非生物,最终真正实现善待自己。故而,与万物为善是人类伦理道德的至高境界。
就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而言。人类是地球大家族的一员,立于天地之间,与其他生物同处于平等地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类历来视天地为父母,视万物为兄弟,视天地人为一体,故而有天地人三材之说。《易经·系辞下》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③此处把天地人并立为“三材”,人居其中,足以见人的地位之显要。天之道在“始万物”,地之道在“生万物”,人之道在“成万物”。《易经·乾卦·文言》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④此处“大人”泛指品德高尚之人,归根结底,其精神实质就是天人合一。而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键在人,成败在人。人类社会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力较弱,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插上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翅膀,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趋膨胀,进而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毫无顾忌地向地球大量排放“三废”。由此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森林资源与石化能源枯竭、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灾难,足以让人类猛然醒悟。“如果有一天,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因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消亡,那么这一天,也就是人类的末日。”⑤如此警世之语,绝非危言耸听!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科学运用和谐理念,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
纵观今日之地球,人类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昂贵的代价,现在应该到了从沉痛反思中觉醒的时候了。人类必须共同担负起“保护地球绿色家园”的责任,和谐必须成为生态文明的主旋律,切实的行动必须开始,以化解生态灾难的降临,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作者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②③④《易经》,曾凡朝注释,北京:崇文书局,2007年,第333、336、13页。
⑤贾放:《报应——人与自然的失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
【关键词】生态文明 和谐理念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更高级、更复杂、更进步的社会文明形态。它既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现实追求的发展目标。尤其在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更应准确认识理解和运用把握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和谐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生命智慧,是国家强盛、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坚强基石。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旨在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它集中体现在天地人三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这是和谐理念的终结追求和理想目标。
所谓良好的秩序是指社会生活秩序、经济发展秩序、个人行为秩序,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所谓平衡的状态是指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所谓崇高的境界是指天地人一体、万物生同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和谐理念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基础上,又赋予了全新的时代特征与内涵,成为应对全球挑战与冲突,破解发展难题,从根本上转变不切时宜的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取向。这既是人类反思自身行为、满足生存需求的本能觉醒,也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回归。它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抉择,影响和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的生态适应和行为准则。由此,必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创新和技术革命,使整个“地球村”的村民们朝着尊重自然、改善自然、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方向发展。
和谐理念的核心和本质是“和合”二字:“和”即和谐、和平、祥和、太和,“合”即结合、合作、融合、保合,其内涵可以用“和谐、融合、绿色、公平”八个字来概括。
和谐——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五个方面的挑战与冲突(即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它关系着人的生命存在和利益。为寻求应对挑战、化解冲突之道,中国选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存的目标,充分显现了生态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融合——“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融合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长期相互交汇、碰撞和渗透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所以被全球所接受,正是文化与理性相互碰撞、融合的结果。
绿色——生命、健康与活力的象征。追求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促进绿色文明,通过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达到发展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心态秩序与自然生态演变秩序之间的融合与平衡。
公平——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它包含权益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分配公平。公平准则超越人际关系与权威而存在,按自然法则和行为规范办事,任何成员都不可超越。要兼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发达国家或地区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贡献者与收益者之间的权益均衡和高度统一,这表现为人类不仅要要善待自然,善待生命,注意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充分尊重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价值。
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两条主线
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与改善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过程。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人文生态系统之中,不可回避地接受两大生态系统的挑战。如何运用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在发展中不断探寻并调整航向,以求到达生态文明的彼岸,便成了人类社会面对的永恒命题。即使在可持续发展已成共识的今天,运用和谐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依然必须牢牢把握两条主线: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两条主线既相互独立并行,又相互联系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保障人类繁衍生息、精神愉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总结两河流域文明不再的历史教训时曾这样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①人类唯有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运用和谐理念的思维方式,摒弃主人的傲慢,清除仆人的奴颜,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亲近自然,善待自然,把发展的基点放在与自然共生、共赢、共荣之上,真正从无休止地征服与索取,无节制地贪欲与追求的困惑中清醒过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富积累与生态责任极不相称、文明进程与生态状况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切实行动起来,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地球多做些“亡羊补牢”之事,多承担些“共同而有区别”之责。
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言。人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生态系统的主体。人与人的集合构成家庭、群体、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因此,这里所说的人,既是单个的自然人,更是群体的社会人。每个人在社会人文生态大系统中都有各自的“生态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为生存与发展而劳作,并与社会其他成员发生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满足他人与社会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各种各样的需求与满足。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充满机遇与挑战,也必然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契合、冲突和斗争。历代被誉为“群经之首,民俗之根,百家之脉,万法之宗”的《易经》在《系辞下》中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②此处将对生命、对人之尊重视为道德高尚;将守住政权地位之法宝视为仁爱所归;将聚合人才人心之道视为财富象征;将政令教化保持清明之举视为公益正义。故而有仁者爱人,与人为善;智者爱生,与生(物)为善;贤者博爱,与其他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为善之说。其核心就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关系、法制政策、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和合,包括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合,人际关系的和合,个人心态的和合。人只有善待他人,与人为善,才能善待其他生物和非生物,最终真正实现善待自己。故而,与万物为善是人类伦理道德的至高境界。
就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而言。人类是地球大家族的一员,立于天地之间,与其他生物同处于平等地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类历来视天地为父母,视万物为兄弟,视天地人为一体,故而有天地人三材之说。《易经·系辞下》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③此处把天地人并立为“三材”,人居其中,足以见人的地位之显要。天之道在“始万物”,地之道在“生万物”,人之道在“成万物”。《易经·乾卦·文言》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④此处“大人”泛指品德高尚之人,归根结底,其精神实质就是天人合一。而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键在人,成败在人。人类社会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力较弱,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插上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翅膀,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趋膨胀,进而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毫无顾忌地向地球大量排放“三废”。由此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森林资源与石化能源枯竭、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灾难,足以让人类猛然醒悟。“如果有一天,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因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消亡,那么这一天,也就是人类的末日。”⑤如此警世之语,绝非危言耸听!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科学运用和谐理念,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
纵观今日之地球,人类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昂贵的代价,现在应该到了从沉痛反思中觉醒的时候了。人类必须共同担负起“保护地球绿色家园”的责任,和谐必须成为生态文明的主旋律,切实的行动必须开始,以化解生态灾难的降临,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作者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②③④《易经》,曾凡朝注释,北京:崇文书局,2007年,第333、336、13页。
⑤贾放:《报应——人与自然的失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