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资源。全球化经济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矿产资源也越来越紧缺。人类要想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源问题,而解决矿产资源问题则尤为关键。本文作者论述了我国目前找矿原则,重点对铅锌找矿技术创新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矿产资源 铅锌矿 找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27-2
0引言
我国作为矿业大国,地质勘查技术和找矿技术都已经位于世界的前列。由于我国大部分金属矿山的地形较好,这也使得探查和开采深度通常都停留在500m以上范围。而进一步深入找矿,则会因地质构造环境复杂,且由于探测仪器等设备及技术的局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找矿的难度,这无疑阻碍了深部资源的勘查开发。据报道:地下500~1500m深度见矿范例众多,这些研究报道说明我国大陆深部蕴藏潜力巨大的矿产资源。可见,如果能不断探索出更实用的找矿技术及创新方法,尤其是有效地开展深部定位预测,将不仅解决我国日益短缺的矿产资源,更将促进矿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下将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1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
物探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对使用的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增加仪器成本;此外,无论技术多先进,都难免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下,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太可能也没必要使用全部的技术方法。多年铅锌矿产勘查实践表明,勘查者应先明确,探矿技术方法是提供真实可靠的有关勘查目标的参考信息,即其起到的是辅助性作用。所以,在此将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总结如下几个要点。
1.1勘查目标服务原则
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不同的地球理化性质的特征。由于勘查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的特定地质体,所以,铅锌矿找矿技术应以勘查目标服务为原则,以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矿产勘查的目标。
1.2经济、从简的原则
工作效率高、工作进度快、勘查成本低为矿产资源勘查所追求。跟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铅锌矿找矿技术也要综合考试经济效益这一点,要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选择设备轻便、技术简单的技术方法,以减少成本,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1.3合理有效的原则
不同的技术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方法一般只能提供某方面的参考信息。如大面积的铅锌矿资源的勘查,则应选择遥感和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技术方法,而勘查深部的隐伏矿,则宜选取地面的物探方法,再进行重点地段相应的物探工作。此外,由于不同的仪器和技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同时受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就要结合勘查目标进行综合,要根据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勘查技术方法,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日的。
1.4技术方法的选择
新技术、新方法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仪器分析水平要求很高,仪器设备投入大;测定的物理量活动性大,不稳定性高,增加对矿体的判断难度;信息微、弱,有些数据达亿分之几至百亿分之几;所测定的主要是来自深部地质体的信息;探测有效深度大,可达数百米至数千米。由上述分析,勘查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技术。
2找矿技术创新方法
2.1找准突破口
注重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优势,首选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的铅锌矿作为突破口,并结合当地条件开展隐伏矿深部定位预测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
2.2综合应用、联合解释找矿方法
应改变由地表到深部的传统找矿思路,并从“综合应用、联合解释”这一创新角度出发,即从岩石物理性质差异的角度认识深部地质结构和成矿规律,同时充分发挥高技术优势,应用精密地球物理仪器测量,这样获取的数据就比较准确,同时适当校止数据、图表,输出高精度的资料网谱。此外,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相关研究人员应紧密合作,从而达到高水平的解释效果。
2.3“地、物、化联合探矿”技术方法创新
实践表明,“地、物、化联合探矿”技术方法对老矿山深部和覆盖区成矿预测效果十分明显。当然也存在以下缺陷:(1)磁、重、电法在圈定异常的大致范围有优势,但对隐伏异常体的边界和深度的圈定准确性却不太乐观;(2)各种非常规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的元素异常应用效果不错,但给出的埋藏深度不够准确;(3)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可准确圈定地质体内的各种构造界面,但对成矿构造部位却无法确认。尽管该方法存在上述的缺陷,它还是确定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的基本依据。综合以上,这一创新思路和技术方法的提出与应用,使找矿选区和靶区评价的周期得到了极大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满足生产单位的需求。实践表明向矿山工程和地下水资源研究领域延伸理论和技术,展开地下复杂采空区及储水构造的高精度预测工作,效果也是不错。此外,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对环境和环保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野外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将受到更多的影响,同时在社会需求形势下,催生了不少新技术,如最近几年新研究出的铅锌矿找矿技术,即X荧光技术和甚低频电磁法。
2.3.1 X荧光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基本达到轻便、机动而又能及时取得元素成分和品位这一需要,且在地质行业越来越受重视,在矿产勘查中其找矿效果也不错。其原理为:某些物质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会发射出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荧光,又被称作元素X特征射线,利用各种元素特征x射线能量的差异特性在各方面的应用及有关的方法称为荧光技术。实践表明应用X荧光技术勘查铜、铅、锌金属矿是实用的找矿技术方法,它的优点:不仅能较好地指示矿体的赋存位置,可指示地下隐伏构造;还能划分矿体的边界,确定矿层的厚度。不过,x荧光分析结果会受矿体颗粒度、不平度、不均匀度、水分度效应的影响,不过这些影响可通过有效措施减少,测量精度还是能得到保证。
2.3.2 甚低频电磁法
由于找矿、勘探与开发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浅部矿和表露矿越来越少,这增大了找矿难度,甚低频电磁法正是在这样情况下研究出来,以满足简捷、迅速的勘查、探矿方式的需求。甚低频电磁法是一种浅层物探技术,该技术的原理:运用该方法时,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Fraser滤波等技术处理,结合矿区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及矿体赋存规律,以有效地圈定掩盖区异常地质体及其产状和展布方向,预测矿体空间赋存部位,最后达到为深部找矿济”,且在隐伏一半隐伏矿体的空间定位预测中应用效果突出。展开该方法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即地球上任何一点都至少能收到一个甚低频电台所发射的电磁信号,这也是开展此方法的有利条件。甚低频法也难免有缺陷,即:(1)信号源的选择受到限制;(2)电滋波的强度受时间影响,影响其最大的是日出日落时,所以采用此法时,宜选取场强较稳定的时间域作为该法的最佳工作时间。
3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技术既有一定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无论如何,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地质找矿要素有机优化组合,如矿业权、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此外,建议有效进行矿产资源整合勘查,加强整合勘查项目的组织实施,以适应新时期地质找矿的组织形式要求,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必要条件,在整合勘查工作中,地勘单位也应适当借助外力,同时也要重视勘查综合评价原则,从而最终实现找矿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缓解矿产资源短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惠卫东,雷军文.金属矿产勘查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J].新疆有色金属.2008.(06).
[2]成宇.遥感技术的新应用[J].百科知识,2007,(07).
[3]王学求.《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挑战》[J].地学前缘.2003(3).
[4]赵永贵.中国工程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与未来[J].地球物理学发展.2002.17(2):305-3.
[关键词]矿产资源 铅锌矿 找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27-2
0引言
我国作为矿业大国,地质勘查技术和找矿技术都已经位于世界的前列。由于我国大部分金属矿山的地形较好,这也使得探查和开采深度通常都停留在500m以上范围。而进一步深入找矿,则会因地质构造环境复杂,且由于探测仪器等设备及技术的局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找矿的难度,这无疑阻碍了深部资源的勘查开发。据报道:地下500~1500m深度见矿范例众多,这些研究报道说明我国大陆深部蕴藏潜力巨大的矿产资源。可见,如果能不断探索出更实用的找矿技术及创新方法,尤其是有效地开展深部定位预测,将不仅解决我国日益短缺的矿产资源,更将促进矿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下将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1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
物探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对使用的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增加仪器成本;此外,无论技术多先进,都难免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下,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太可能也没必要使用全部的技术方法。多年铅锌矿产勘查实践表明,勘查者应先明确,探矿技术方法是提供真实可靠的有关勘查目标的参考信息,即其起到的是辅助性作用。所以,在此将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总结如下几个要点。
1.1勘查目标服务原则
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不同的地球理化性质的特征。由于勘查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的特定地质体,所以,铅锌矿找矿技术应以勘查目标服务为原则,以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矿产勘查的目标。
1.2经济、从简的原则
工作效率高、工作进度快、勘查成本低为矿产资源勘查所追求。跟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铅锌矿找矿技术也要综合考试经济效益这一点,要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选择设备轻便、技术简单的技术方法,以减少成本,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1.3合理有效的原则
不同的技术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方法一般只能提供某方面的参考信息。如大面积的铅锌矿资源的勘查,则应选择遥感和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技术方法,而勘查深部的隐伏矿,则宜选取地面的物探方法,再进行重点地段相应的物探工作。此外,由于不同的仪器和技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同时受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就要结合勘查目标进行综合,要根据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勘查技术方法,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日的。
1.4技术方法的选择
新技术、新方法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仪器分析水平要求很高,仪器设备投入大;测定的物理量活动性大,不稳定性高,增加对矿体的判断难度;信息微、弱,有些数据达亿分之几至百亿分之几;所测定的主要是来自深部地质体的信息;探测有效深度大,可达数百米至数千米。由上述分析,勘查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技术。
2找矿技术创新方法
2.1找准突破口
注重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优势,首选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的铅锌矿作为突破口,并结合当地条件开展隐伏矿深部定位预测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
2.2综合应用、联合解释找矿方法
应改变由地表到深部的传统找矿思路,并从“综合应用、联合解释”这一创新角度出发,即从岩石物理性质差异的角度认识深部地质结构和成矿规律,同时充分发挥高技术优势,应用精密地球物理仪器测量,这样获取的数据就比较准确,同时适当校止数据、图表,输出高精度的资料网谱。此外,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相关研究人员应紧密合作,从而达到高水平的解释效果。
2.3“地、物、化联合探矿”技术方法创新
实践表明,“地、物、化联合探矿”技术方法对老矿山深部和覆盖区成矿预测效果十分明显。当然也存在以下缺陷:(1)磁、重、电法在圈定异常的大致范围有优势,但对隐伏异常体的边界和深度的圈定准确性却不太乐观;(2)各种非常规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的元素异常应用效果不错,但给出的埋藏深度不够准确;(3)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可准确圈定地质体内的各种构造界面,但对成矿构造部位却无法确认。尽管该方法存在上述的缺陷,它还是确定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的基本依据。综合以上,这一创新思路和技术方法的提出与应用,使找矿选区和靶区评价的周期得到了极大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满足生产单位的需求。实践表明向矿山工程和地下水资源研究领域延伸理论和技术,展开地下复杂采空区及储水构造的高精度预测工作,效果也是不错。此外,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对环境和环保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野外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将受到更多的影响,同时在社会需求形势下,催生了不少新技术,如最近几年新研究出的铅锌矿找矿技术,即X荧光技术和甚低频电磁法。
2.3.1 X荧光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基本达到轻便、机动而又能及时取得元素成分和品位这一需要,且在地质行业越来越受重视,在矿产勘查中其找矿效果也不错。其原理为:某些物质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会发射出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荧光,又被称作元素X特征射线,利用各种元素特征x射线能量的差异特性在各方面的应用及有关的方法称为荧光技术。实践表明应用X荧光技术勘查铜、铅、锌金属矿是实用的找矿技术方法,它的优点:不仅能较好地指示矿体的赋存位置,可指示地下隐伏构造;还能划分矿体的边界,确定矿层的厚度。不过,x荧光分析结果会受矿体颗粒度、不平度、不均匀度、水分度效应的影响,不过这些影响可通过有效措施减少,测量精度还是能得到保证。
2.3.2 甚低频电磁法
由于找矿、勘探与开发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浅部矿和表露矿越来越少,这增大了找矿难度,甚低频电磁法正是在这样情况下研究出来,以满足简捷、迅速的勘查、探矿方式的需求。甚低频电磁法是一种浅层物探技术,该技术的原理:运用该方法时,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Fraser滤波等技术处理,结合矿区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及矿体赋存规律,以有效地圈定掩盖区异常地质体及其产状和展布方向,预测矿体空间赋存部位,最后达到为深部找矿济”,且在隐伏一半隐伏矿体的空间定位预测中应用效果突出。展开该方法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即地球上任何一点都至少能收到一个甚低频电台所发射的电磁信号,这也是开展此方法的有利条件。甚低频法也难免有缺陷,即:(1)信号源的选择受到限制;(2)电滋波的强度受时间影响,影响其最大的是日出日落时,所以采用此法时,宜选取场强较稳定的时间域作为该法的最佳工作时间。
3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技术既有一定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无论如何,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地质找矿要素有机优化组合,如矿业权、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此外,建议有效进行矿产资源整合勘查,加强整合勘查项目的组织实施,以适应新时期地质找矿的组织形式要求,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必要条件,在整合勘查工作中,地勘单位也应适当借助外力,同时也要重视勘查综合评价原则,从而最终实现找矿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缓解矿产资源短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惠卫东,雷军文.金属矿产勘查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J].新疆有色金属.2008.(06).
[2]成宇.遥感技术的新应用[J].百科知识,2007,(07).
[3]王学求.《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挑战》[J].地学前缘.2003(3).
[4]赵永贵.中国工程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与未来[J].地球物理学发展.2002.17(2):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