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障碍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人类不断用有形的设计战胜无形的障碍时人类自身的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也同时得到了升华。
【关键词】工业设计;无障碍设计;弱势人群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74-02
“障碍”,也许从简单的字面上看,只存于有形。但事实上却有更多的无形障碍在不知不觉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语言是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交流的障碍,商场门前的台阶是下肢残障者前进的障碍,还有城乡差别的障碍、专业分工的障碍等,障碍的确是无可避免,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以减少障碍、无障碍为目标而产生的“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的注意焦点。
无障碍设计趋向的出现到底源自哪里?为少数人进行设计是否有价值?带着疑问,通过认真的调研、观察及分析我们对无障碍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1无障碍设计趋势成因
无障碍设计趋向的出现决非偶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本身的原因。归结来看。人口状况及社会现实这两个影响设计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具体内容如下: 1.1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一亿。约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22%,占亚洲老年人口的50%。而且。到了本世纪中叶,我国将面临着比现在多三、四倍的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不仅要对生产、消费、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等发生巨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建设、住宅、环境提出新的要求,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的挑战。
1.2无障碍设计服务人群的扩大化
“无障碍设计”始于二战后,按当时的意义讲,是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无操纵障碍的设计。这样的设计通常倾向于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从他们的角度审视社会现状,更新设计内容。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为更多“弱势人群”进行设计已成为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主流。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认为,人的体能变化有时间发展因素,在许多残障上并不明显,这是由于长期的身体状况(如关节炎、心脏病、背部问题)影响功能所至。并认为,能力是一种变数,会依时间及环境变化。全球老年人口的大幅增长便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即使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普遍获得改善,随着年龄增长,个人在身体、心理上的发展也都会有着不可预期的变化。
WHO所采用的这种强调功能状态的新分类方式具有历史性意义,它充分证实了一般情况下的仅将普通人与残障人士区分的方法是十分肤浅及错误的,并将一些原属于边缘消费的人群纳入设计的标准范畴,把无障碍设计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民”高度。2无障碍设计之思考
一项对25岁至35岁青年残障者进行的两百多人次的问卷调查表明:无障碍设施及合理设计的缺少,使许多残障者害怕离开家。在这项调查中,43%的残障者认为进商店有困难,43%的残障者在生活中体验过进公厕难,还有46%的残障者已经几年没有看过电影了。 弱势人群的生活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究其原因有二:“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何谓“人的因素”?就是社会歧视和有些相关人员在基础建设及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为他们考虑得太少或根本就未把他们考虑在列。“物的因素”即是指受到物质、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障碍设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设计师而言,对无障碍设计进行深为使用轮椅者设计的汽车 人彻底的研究,解决“人的因素”,是当务之急。 无障碍设计所涉猎的方面很广,而在具体设计内容中,无论在哪方面进行设计,都应体现一定的原则。其内容如下:
(1)易操作(方便)原则。不论使用者的经验、知识、语言能力或集中力如何,都可以简单、有效、不费力的使用。
(2)安全使用原则。对任何使用者都不造成危害或使其受窘。
(3)易识别性原则。具体功能、使用方法一目了然。容易了解。
(4)传递必要资讯原则。不论周围状况和使用者能力如何。都有效的对使用者传达了必要的资讯。
(5)空间及尺度适当原则。不论使用者体形、姿势或移动性如何都提供大小适当的操作空间。
(6)舒适性原则。有效、舒适及不费力的使用。舒适是使用后理想效果之一。
(7)容错原则。将危险及意外或不经意的动作所导致之不利后果降至最低。3无障碍设计之趋势
如果说将人机工程学运用到产品设计当中是人类对自身关怀的开始,那么无障碍设计就是对这种关怀延续和发展。而随着这种关怀而来的绝不仅仅包括物理层次的满足(舒适感)。也应包括心理的、社会的深层次因素充实。尤其当生理上的残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时心理需求更是显得极其重要。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平等生活更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弱势人群中的成员,往往因生理上的障碍而失去了这样或那样的能力。可肌体上的损伤并不影响其人格的存在,他们常常有着比普通人更顽强的毅力,和更完善的人格,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肉体上的疼痛虽然可以忍受,现实生活中的障碍却无法避免。每当正常人使用的东西对他们形成新的“障碍”时,他们不得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可也正是这些善意的帮助使他们同时失去了平等和独立生活的权利。
’
现代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无障碍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以往解决使用者身体障碍的基础上应更注重人性化内容,其中应至少包括尊重、独立、参与、平等等理念。“尊重”是弱势人群人格的最好体现;“独立”是对弱势人群能力肯定;“参与”给弱势人群以相同的机会、“平等”是为了扫除一切障碍。它绝不仅仅是出于对少数人群的“侧隐之心”,而是为人类谋求平等生活权力。所以被称为是最具意义的设计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障碍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人类不断用有形的设计战胜无形的障碍时人类自身的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也同时得到了升华。当无障碍设计广泛推广的同时,“为人而设计”不再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深深扎根于设计师心中。
【关键词】工业设计;无障碍设计;弱势人群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74-02
“障碍”,也许从简单的字面上看,只存于有形。但事实上却有更多的无形障碍在不知不觉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语言是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交流的障碍,商场门前的台阶是下肢残障者前进的障碍,还有城乡差别的障碍、专业分工的障碍等,障碍的确是无可避免,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以减少障碍、无障碍为目标而产生的“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的注意焦点。
无障碍设计趋向的出现到底源自哪里?为少数人进行设计是否有价值?带着疑问,通过认真的调研、观察及分析我们对无障碍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1无障碍设计趋势成因
无障碍设计趋向的出现决非偶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本身的原因。归结来看。人口状况及社会现实这两个影响设计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具体内容如下: 1.1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一亿。约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22%,占亚洲老年人口的50%。而且。到了本世纪中叶,我国将面临着比现在多三、四倍的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不仅要对生产、消费、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等发生巨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建设、住宅、环境提出新的要求,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的挑战。
1.2无障碍设计服务人群的扩大化
“无障碍设计”始于二战后,按当时的意义讲,是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无操纵障碍的设计。这样的设计通常倾向于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从他们的角度审视社会现状,更新设计内容。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为更多“弱势人群”进行设计已成为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主流。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认为,人的体能变化有时间发展因素,在许多残障上并不明显,这是由于长期的身体状况(如关节炎、心脏病、背部问题)影响功能所至。并认为,能力是一种变数,会依时间及环境变化。全球老年人口的大幅增长便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即使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普遍获得改善,随着年龄增长,个人在身体、心理上的发展也都会有着不可预期的变化。
WHO所采用的这种强调功能状态的新分类方式具有历史性意义,它充分证实了一般情况下的仅将普通人与残障人士区分的方法是十分肤浅及错误的,并将一些原属于边缘消费的人群纳入设计的标准范畴,把无障碍设计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民”高度。2无障碍设计之思考
一项对25岁至35岁青年残障者进行的两百多人次的问卷调查表明:无障碍设施及合理设计的缺少,使许多残障者害怕离开家。在这项调查中,43%的残障者认为进商店有困难,43%的残障者在生活中体验过进公厕难,还有46%的残障者已经几年没有看过电影了。 弱势人群的生活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究其原因有二:“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何谓“人的因素”?就是社会歧视和有些相关人员在基础建设及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为他们考虑得太少或根本就未把他们考虑在列。“物的因素”即是指受到物质、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障碍设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设计师而言,对无障碍设计进行深为使用轮椅者设计的汽车 人彻底的研究,解决“人的因素”,是当务之急。 无障碍设计所涉猎的方面很广,而在具体设计内容中,无论在哪方面进行设计,都应体现一定的原则。其内容如下:
(1)易操作(方便)原则。不论使用者的经验、知识、语言能力或集中力如何,都可以简单、有效、不费力的使用。
(2)安全使用原则。对任何使用者都不造成危害或使其受窘。
(3)易识别性原则。具体功能、使用方法一目了然。容易了解。
(4)传递必要资讯原则。不论周围状况和使用者能力如何。都有效的对使用者传达了必要的资讯。
(5)空间及尺度适当原则。不论使用者体形、姿势或移动性如何都提供大小适当的操作空间。
(6)舒适性原则。有效、舒适及不费力的使用。舒适是使用后理想效果之一。
(7)容错原则。将危险及意外或不经意的动作所导致之不利后果降至最低。3无障碍设计之趋势
如果说将人机工程学运用到产品设计当中是人类对自身关怀的开始,那么无障碍设计就是对这种关怀延续和发展。而随着这种关怀而来的绝不仅仅包括物理层次的满足(舒适感)。也应包括心理的、社会的深层次因素充实。尤其当生理上的残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时心理需求更是显得极其重要。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平等生活更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弱势人群中的成员,往往因生理上的障碍而失去了这样或那样的能力。可肌体上的损伤并不影响其人格的存在,他们常常有着比普通人更顽强的毅力,和更完善的人格,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肉体上的疼痛虽然可以忍受,现实生活中的障碍却无法避免。每当正常人使用的东西对他们形成新的“障碍”时,他们不得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可也正是这些善意的帮助使他们同时失去了平等和独立生活的权利。
’
现代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无障碍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以往解决使用者身体障碍的基础上应更注重人性化内容,其中应至少包括尊重、独立、参与、平等等理念。“尊重”是弱势人群人格的最好体现;“独立”是对弱势人群能力肯定;“参与”给弱势人群以相同的机会、“平等”是为了扫除一切障碍。它绝不仅仅是出于对少数人群的“侧隐之心”,而是为人类谋求平等生活权力。所以被称为是最具意义的设计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障碍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即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人类不断用有形的设计战胜无形的障碍时人类自身的情感、文化、精神及伦理道德也同时得到了升华。当无障碍设计广泛推广的同时,“为人而设计”不再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深深扎根于设计师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