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英国讲员点评中国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讲员在赞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同时,对伦敦的金融领袖地位,对英国的经济驾驭能力和发展前景,依然充满自信。通过与这样一群理性、敬业、自信的精英接触,学员们深感,尽管英国目前面临困难,但英国的经济管理值得我国借鉴的依然很多。
  
  今年的牛津班可谓人才济济。比如说,代表中国政府向全球发布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2005年曾作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公共管理培训班”学员,选派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潜心深造4个半月。在那个曾经产生全球几乎1/5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吸引全球70%的经济学诺奖得主工作过的经济系,他与诺奖教授深入交流,到美国家庭体验生活,泡图书馆查阅资料,将相关资料拍成照片用作参考,还完成了博士论文撰写。这一论文后来以《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为书名正式出版,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这一次,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牛津又一次带给他心灵震撼,收获超出了他的预期;而他那招牌式的微笑、严谨而专业的提问,也给英国讲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能在牛津这样的名牌大学浸泡,是我一生的期待和荣幸。短短21天,英国人为什么没有加入欧元区?国外如何看待欧债危机?它们对世界及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所有关心的问题,在牛津都找到了答案。”盛来运总结说。
  培训班班长、海南省外办副主任王胜,2006年曾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中青年干部高级公共管理项目”学员,赴美国杜克大学学习5个月。当年他在杜克的学习论文,后来在国外发表,产生了国际影响。这次培训,机会来之不易。牛津学习归来后,他结合培训心得,专门为海南省外办及中国南海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作了一场生动的财政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的培训报告。
  此外,还有中国农业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李庆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财政部副司长陆庆平……这些专家型的学员与牛津老师在课堂上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以至于牛津主办方和讲课老师感受到压力和挑战,纷纷表示教学相长,他们十分乐意组织中国学员给牛津师生作专题报告,让更多的英国人认识中国,分享中国经验。
  课堂对话,大量的都是财政金融领域十分专业的话题,其中也有不少大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上海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吗?
  中国学员除了关心英国的财政金融问题,更关心国外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他们不断地结合中国实际与英国讲员展开讨论。我国已确定目标,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金融中心。这一话题很自然也就成了讨论的焦点。
  在全世芥关于金融服务的排名中,伦敦—直稳居第1名。上海在2009年位列第55名,2010年位列第11名,到了2011年急速上升到第5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体现了在世界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上海将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东伦敦大学东伦敦研究所所长、奥运经济研究专家GayinPoynter。
  上海首先要能够吸引中国人的财富,建立更为广泛的金融体系,增加金融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国际化问题。目前上海金融地位排名世界第5,这只是表达世界对上海的一种期望。——牛津经济预测国际经济学主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高级研究员Vaiqessa Rossi。
  历史上,上海也是一个著名的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中心应该注意些什幺呢?首先,它必须是开放的,欢迎各国的公司、银行到上海开展业务,上海的公司同样也积极到世界各地开展业务。开放可能会与国家利益有所冲突。其实,我个人的结论是当政府不太重视的时候,它反而容易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如果过分重视,可能难以形成。
  我认为,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潜力巨大。但同时我也认为,伦敦不容易失去它的地位。伦敦会持续它的优势,比如专业人才、贸易联系、发育成熟的市场、司法制度、语言优势。我认为目前上海金融地位的提升,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自身的成长。——著名金融历史学家RanaldMichie。
  总体而言,长期研究和关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英国学者普遍认为,尽管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使得上海的金融地位急剧上升,但是,上海要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毫无疑问,引领风骚的金融之都伦敦,也是今后上海需要长期借鉴研究的对象。
  
  人民币何时实现自由兑换?
  
  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金融中心,这也就意味着,在此之前,人民币将实现自由兑换。英国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怀有强烈兴趣,学员们也很想知道讲员们的看法。
  中国目前缺少长期投资品种。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放在短期存款账户的钱最多。如果实现自由兑换,很多钱会流动到国外市场,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一种风险。
  我建议发展多样化的投资产品。比如,在我们国家,大部分钱都放在长期存款和退休金上。这样,即使出现金融危机,这些钱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转到国外去。又比如,房产或地产投资,美国鼓励大家成为房地产的主人,认为这些人才是对社会最负责任的公民。我想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已经吸纳了大量的资金。总之,短期存款应该少一些。只有这样,自由兑换才不会遣成动荡。
  以日本为例,当年日本央行1万亿美元的储备,4~5万亿美元的私人储备,套期交易给世界造成了麻烦。而中国现在可能有10万亿美元,如果自由流动,会对世界造成麻烦。——牛津经济预测国际经济学主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高级研究员Vanessa Rossi。
  Vanessa R0ssi长期关注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现阶段限制放贷,根本目的是在预防和解决银行可能发生的坏账风险,而不单是把通胀数据控制在某个范围内。她对人民币自由兑换持谨慎态度,这不难理解。其实我国各界,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国内专家也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应该向德国学习,严格控制内部通胀,根据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一步步放松汇率控制的幅度,这才是中国经济避免大起大落的可靠途径。
  
  英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目前中国在英留学生已达12万人,中国在伦敦投资的企业数量巳升居各国第二。根据中方的统计,2010年中英贸易额为50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8%。两国正在努力争取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
  7月29日,培训班学员在伦敦与英中贸易协会进行交流互动。英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经常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英中贸易协会调研部主任Stewart Ferguson回答,英国企业家主要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二是对中国政策的理解;三是语言障碍;四是中国文化以及生活方式。
  
  伦敦奥运和北京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将举办奥运作为展示国家实力的机会,气势恢弘,美轮美奂。截至2009年3月,北京 奥运直接收入为213.63亿元,支出202.06亿元,收支节余超过10亿元。
  而伦敦奥运筹备期间,正好赶上金融危机,英国人把伦敦举办奥运作为拉动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的引擎,一切都精打细算。比如说,圣火传递已经成为沿袭多年的历史传统。为了节约开支他们放弃了全球传递圣火的计划,将传递范围局限于英国境内,想尽办法筹划借机卖出更多奥运商品,在缩减传递仪式支出的同时,为伦敦奥运带来更多的收入。
  “不能把2008北京奥运会与2012伦敦奥运会相比,你们的奥运会壮观大气让人振奋。伦敦的奥运会会址选在被人遗弃的工厂和荒地。一共花93亿英镑,完全是政府投资,但也引起广泛的争议: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是否值得投这么多资?因此,政府得保障这些设施在奥运会之后可以使用,要确定奥运会带来的财富和发展机遇。我们也希望2012年成为一个催化剂,促进东伦敦地区的发展。”伦敦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前7天,培训班来到奥运场馆所在地东伦敦大学,听东伦敦大学东伦敦研究所所长、奥运经济研究专家Gavin Poynter讲述奥运经济。
  为了经济收入,伦敦在奥运门票上大做文章。今年3月15日,2012伦敦奥运会门票面向全球公开发售,组织方发动数百万民众参与网络预订,抽签购票,连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必须在网上买票登记,结果却不幸没能中签。约翰逊打趣地说:“我作为英国人很自豪,因为没有哪个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市长,要靠抽签才能为家人买门票,而且还没中签。”
  门票将成为伦敦奥运主要收入来源。开幕式的贵宾票价格高达2012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元;闭幕式最高票价为1500英镑,约合人民币1.5万元。伦敦奥运会的部分贵宾联合套票价格将高达27万英镑(约合270万人民币),创下奥运史上最贵票价的纪录。
  北京奥运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按照伦敦奥组委的测算,伦敦奥运门票的总收入将达到创纪录的3.76亿英镑。预计到2015年,英国经济将从2012年奥运获得51亿英镑的持续效益。
  牛津心得:100%的出勤率,100%的对话率。牛津班每个学员都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积极参与提问。深度的互动交流,也加深了英国讲员对中国以及中国经济的了解。他们认同学员的探索精神,赞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同时,也不难看出,他们对伦敦的金融领袖地位,对英国的经济驾驭能力,发展前景,依然充满自信。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英国经济复苏缓慢,紧缩政策带来社会矛盾重重的今日英国,通过与这样一群理性、敬业、自信的精英接触,我们深感,尽管英国目前面临困难,但英国的经济管理值得我国借鉴的依然很多。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经报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同意,东风汽车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准设立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受理试点窗口的企业,直接办理公司及所属单位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证件的审批签发事项。  随着公司国际合作的深化,东风汽车公司每年引进的外国专家超过200人次。试点窗口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东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为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办理证件手续。  自2010年5月19日试点窗口启动以来,
期刊
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是心脏瓣膜和重症监护科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现在,我们每年为世界各地大约30万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病人提供治疗。  目前,从全球来看,心血管疾病是健康的第一杀手;43%的医疗保险成本与心血管医疗有关。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保障的进步,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这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增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爱德华的产品就进人了中国。目前,爱德华在上海设立了爱德华(上海)医疗用品有限
期刊
2011年3月30日上午,北京市政府举行2010年度“长城友谊奖”颁奖仪式,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本德博士、永旺集团中国区总裁田中秋人、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生产技术顾问岸明等15位外国专家获奖。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会见了获奖外国专家,并为15位获奖专家颁奖。  郭会龙代表市政府向获得“长城友谊奖”的外国专家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他们长期以来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郭
期刊
德国科隆市经促局是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德国办事处在德国最友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对科隆与中国交流帮助最大的政府机构,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合作时间已久,为长期促进中德两国间人才交流合作付出了大量努力。  2007年5月26日,由科隆市副市长兼经济部门负责人瓦尔特·波拉延斯博士率领的科隆市政府代表团成功访问了国家外国专家局,此举加深了科隆市政府和经促局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合作关系。同年10月,国家外国专家局访问
期刊
8月6日,在经过21天的紧张培训学习后,牛津班一大早就离开林肯学院,从希思罗机场出发回国。当大家仍在万米高空回味大英帝国现代文明时,伦敦却是风云突变。当天白天,约有500人聚集抗议示威,到了晚上,示威演变为暴力事件,上百名青年走上街头,焚烧汽车、建筑,劫掠店铺。此后,事态不断恶化,连续4天,英国多个城市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大骚乱,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有媒体形容一些地方场景堪比二战德军空袭。  骚乱
期刊
英国失业者通常每月可以享受到接近3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太好的福利制度却把很多人养懒了,阻碍了经济发展,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在牛津学习期间,曾了解到一个英国“超级懒汉”的案例。这个名叫约翰·沃克的47岁的英国男子,过去25年来,先后拥有4个老婆和4个情人,生养了11个孩子。一开始,他曾想方设法出去打工,比如当建筑工,从事废品收购工作,但都赚不到多少钱,很快,他就发现了另一
期刊
1950年,中国接收了来自东欧的第一批留学生。自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无论公费或自费,他们的数量均有大幅增加。但数据显示,其中的大多数,是来华作短期学习。
期刊
国外智力资源的成功落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助推盐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盐城已经成长为江苏省内发展最快的地区之_。  提起盐城,很多人会想到它“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的美名。建市20多年来,盐城的经济发展迅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前盐城人编个笑话,说一个交警站在市中心马路上,就能看到城市两头。如今的盐城,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风电及设备制
期刊
大英帝国曾经是地球上实力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面对帝国的衰落和角色的变换,英国精英们在不断自我反省。那种带有浓郁怀旧情绪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英国人是什么?”  “绅士。”  “法国人呢?”  “好人!”  “两个英国人在一起会怎么样?”  “抱团,强国。”  “法国人在一起呢?”  “吵架,无政府!”  英国大骚乱前10天,牛津大学中国项目总监AlanHudso
期刊
会议、期刊、杂志、图书馆、数据库、网络社区……方式在拓展,不变的仍然是IET对核心宗旨的追求——打造“一个工程师交流的平台、一个科技信息分享的平台、一个知识传递的平台”。  成立于1871年的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于今年明度过了140周岁生日。  IET由在工业革命中为世界带来巨变的8名工程师创建,目前,它在127个国家拥有15万会员。  作为国际领先的专业学术团体,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