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木故里之行

来源 :含笑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747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回归线经过的西畴县境内,不论你在哪个旮旯角落,总会在不经意间遇到神奇。庚子年岁末,我跟随作家胡廷武老师一行,在西畴农村体验生活的间隙,到访了华盖木的故里——法斗乡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得以与“植物中的大熊猫”拥抱亲吻!
  “法斗”这个地名太奇特,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冷得“发抖”的意思。其实不然,这里的海拔只有1300多米,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氧量适中,气候宜人,适宜植物的生长。据林全佳乡长介绍,法斗村因四面环山,突然“凹”下十几平方公里见方的山洼,其形状如“斗”而得名。《说文解字》曰:“斗,十升也,……。凡斗之属皆从斗。”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9公里,国土面积221平方公里,境内有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董棕槽州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华盖木,喀斯特面积占85%,属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亲眼目睹华盖木芳容,是这次法斗之行的目的。尽管当天是周末,但听说几个本土作家要来,林乡长还是一路陪同前行,主动担任我们的向导。林全佳四十出头的年纪,话音亲切而富于磁性,对当地风土人情了如指掌,连华盖木所在的位置,都记得一清二楚。他关切地对我说:“几棵华盖木的距离都很远,距离乡政府最近的一棵也有十几公里,步行往返需要3个多小时,黄老您还能吃得消吗?”见我的态度十分坚决,他就不再担心了,还邀约了村民刘文昌一起,徒步从法斗村后山翻越羊山垭口,从水晶石梁子直接进入森林的核心区,在古树参天的密林中,跨过一条又一条沟壑,越过一道又一道山梁,在森林里摸爬了近两个小时,在陡峭的高粱子山坡上,刘文昌大哥指着一棵大树对我们说:“到了,这棵大树就是华盖木了!”
  “喔——!”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长长的感叹,既有兴奋的高亢,也有疲惫的倦意。只见矗立在密林中的华盖木,形如伞状,独秀于林,树干高约40米,直径约有2米见方,树干上悬挂着一块“告示”牌,详细记录着它的年龄和身份编号。大自然的神秘,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在几十平方公里的密林深处,独有一棵华盖木夹杂在中间,它从何处而来、它又为何而生?岂止是造物主的神奇,更是大自然的恩赐啊!我们纷纷涌向大树,又是拥抱又是亲吻,一遍又一遍……
  1978年,植物学家刘玉壶在西畴考察时,首次在法斗乡境内发现并命名华盖木,它是世界特有的单种属物种,是原始植物种类,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被称为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西畴县也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华盖木的地点,因此被誉为“华盖木的故里”,一时引起世界植物学界的轰动,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闻名遐迩。
  在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至今仍存活的华盖木有5棵,吸引了不少中外植物学专家,他们不远万里纷纷前来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家曾庆文同志,曾多次深入小桥沟原始森林考察,为研究华盖木的繁育和实现回归栽培、保护濒危物种贡献了毕生精力,2012年9月20日,在做华盖木传粉生物学实验时,因脚手架移位从树上坠下不幸殉职,长眠于这棵华盖木的树下。
  植物学家在法斗乡发现华盖木,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时间了,我却一直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形,每当外籍人士问起华盖木时,常常把自己搞的手足无措,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的窘迫,觉得自己枉为本土作家了。曾经多次预约到实地探秘,却因各种缘由而一次次被搁浅。如今,虽然已经年逾花甲,但还身体硬朗、行动自如,在林全佳乡长的热心邀请下,我们终于得以成行,踏进这片古老的森林!
  据资料记载,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是木兰科中最古老的单属种植物之一,因其树干挺直光滑,树冠巨大而得名。华盖木为常绿大乔木,材质为浅绿色,光泽似玉似丝,是珍稀用材树种,被当地人称为“缎子绿豆树”。由于分布范围狭窄,且数量稀少而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也有人称之为植物“活化石”。
  华盖木对生长环境的土质、湿度、温度等要求严苛,仅分布在云南局部地区海拔1300至1500米的山坡上部向阳的沟谷潮湿山地。为上层乔木,树冠宽广,根系发达,有板状根。隔1至2年开花1次,花期在4月,果熟于9至11月之间。据专家介绍,华盖木之所以不易繁殖,是因为这种木本植物的花很香,开花时常被昆虫咬食雌蕊群,造成成熟的种子甚少,即使有少量种子成熟,亦由于籽种外皮含油量高,很难实现自然发芽。
  华盖木有“中华盖世之木”之意,风姿绰约,高贵典雅,枝繁叶茂,惊世无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仅发现7棵大树,其中有5棵在西畴县法斗乡小桥沟大箐,且为中国特有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003年6月,国家设立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门以保护华盖木、长蕊木兰等多种木兰科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目的。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906.6公顷,核心区面积为1211.7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41.0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953.86公顷。
  小桥沟地势沿山脊起伏变化不大,最高点为水晶石梁子,海拔1883米,最低点为陈家寨,海拔1200米,相对高差683米。从法斗后山的水晶石梁子到小桥沟的大尖山一带,相对高差250米—300米,山脊稍为平缓,呈波浪状起伏。从西部小桥沟到东部的南昌,以山脊线为界,地质构造分异十分明显:北面为岩溶地貌,溶洞、漏斗、石芽、岩峰随处可见;南面则属山原地貌,大小山脊线明显,全部为土山。
  逶迤的山脉,莽莽的群山,既让人神往,也令人兴叹,恨不得一步就能登顶。从地形类型看,保护区属中山山地、溶蚀丘陵地貌、断陷溶蚀盆地、喀斯特各类微地貌侵蚀和溶蚀河谷。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低纬度高原,东南近北部湾、西南距孟加拉湾不远,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随海拔高低,兼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为常绿阔叶林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浩瀚的林海,参天的树木,汇集成一片绿色的世界,多样富集的植物生态链,是保护区最具特色的亮点。统计资料显示:野生种子植物有187科946属3085种,分布区类型分为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特有分布等15种类型,其中,热带成分占优势有556属,占总属数的62.4%。种子植物区系显示了具有热带性、古老性、特有性、过渡性等特点。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以劃分为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旧大陆热带分布等11种类型,是一个亚热带性质的区系,热带属和温带属分别各占50%,且蕨类植物区系类群丰富;有大型真菌139种和7个未知种,微型真菌30多种。   森林和湿地被称之为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新鲜的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有人形象地说:“吃这里的野菜养胃,喝这里的泉水养颜,吸这里的空气养肺,在这里生活养身。”我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这就是法斗人长得俊俏的原因了!小桥沟自然保护区,最具特色的是物种的多样性,而“华盖木故里”的美名,又給法斗乡的知名度增色不少,为全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生活在自然保护区的法斗人,是这方山水的守护者,也是一方山水润泽的受益者。新中国成立以后,法斗乡民众以愚公移山精神为动力,立志要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他们挖山磊埂,掘岩搬土,建造梯田,把陡坡建成“三保台地”,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业产业连年丰收,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为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难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们用了整整7年半时间,在没有任何机械装备的情况下,用大锤和撬杆等传统工具,一锤一锤地凿通了草果山一冲到法斗村达500多米的引水隧道,使乡政府驻地及附近村寨,用上了清洁安全的山泉水,也有效地灌溉了几万亩良田。用现在的视觉去审视,如此浩大的引水隧道工程,即使是机械化水平很高的今天,仅靠几十个农民自己组织施工,其结果如何也是不敢想象的。
  以人民为中心,消除绝对贫困人口,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法斗乡党政班子铆足干劲,一届接着一届干,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要求,2014年10月,对全乡234个村7100户人口29290多人进行反复核实,通过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等程序,逐户逐人地筛选,做到精准到户到人,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户1631户5132人,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仅5132元。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是全乡人民的共同愿望,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人们的时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总基调,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全乡通村硬化道路243公里,拆除农村危房911间,新建和加固民房3271间,森林覆盖率达到60%。通过实施改路、改厕、改圈、改厨工程,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村民刘文昌说:“现在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村容整洁,生活改善,跟城里人已经差别不大了!”。2018年12月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4元,率先于全州全部脱贫摘帽。
  江山美如画,吟诗赠天下。法斗的未来在山,法斗的出路也在山,因为,唯有大山才能拥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只有大山方可蕴藏如此厚重的能量。“借力打力”是武术的一句术语,借助自然保护区的辐射带动,依托“华盖木故里”的扬名远播,美丽乡村之旅将是新兴的产业,为振兴乡村提供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
摘要: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沿海各地区必须加快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努力提高海洋生态效率。文章从技术异质性视角出发,按地理位置分布将沿海11个地区划分为三大区域,基于共同前沿下的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对各沿海地区2006—2015年的海洋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各组区域下海洋生态效率的差异性、变动趋势以及改善潜力。结果表明:共同前沿下海洋生态效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长江
期刊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百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一百年牺牲奉献,感天动地;一百年奋勇前进,英雄辈出;一百年为民谋利,情深意长;一百年丰功伟绩,辉煌壮丽;一百年革故鼎新,自我跨越。  您是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您是旗帜,指引着我们胜利的方向;您是舵手,掌握着中华巍巍巨轮;您是主心骨,风雨来袭时让人民拥有坚强的依靠。这灯塔、这旗帜、这舵手、这主心
期刊
七月的中国  站在七月的中华大地上  喜悦,翻腾风浪  一行行赞诗,  书写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也被书写在这十四亿人心里  长江黄河的流水声,  是对它们最激荡最高亢的吟哦  引领着全体国人,播种下一个个梦想的种子  一次次为梦想上路,从此神州大地上  时时处处都有那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站在七月的中国,我们心存感恩  我们唱响赞歌,盛世中华的伟大蓝图里  少不了那耀眼的一抹党旗的
期刊
抒写这一刻吧  9000万支巨笔把浓墨饱蘸  记载砥砺奋进的百年  14亿支画笔将油彩尽染  勾绘熔铸辉煌的百年  铁锤镰刀旗帜下的中华长卷  生机勃发 绚丽盎然  铺展960万平方千米锦绣山川  100年前 凄风冷雨 阴霾弥漫  时空注满苦难同胞的忧泣愤怨  无词悲歌诉不尽贫穷落后  屈辱懦弱扼住了雄鸡的喉管  抗争、失败、困惑、期盼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争取自由独立、国家强盛的呐喊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全社会抵御海洋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文章在广东省机构改革的背景下,概述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体系,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已初步建立应急预案以及体制、机制和法制体系,尤其是2018年机构改革后成立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有力促进全灾种、全流程和全方位的应急管理,其中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由应急管理领导议事机
期刊
起 航  南湖画舫启微光,星火燎原照四方。  壮志雄心收故土,激情豪迈复开疆。  黎明黑暗争朱墨,正义奸邪较短长。  浩气常存牵北斗,江山永固震天罡。  困 境  半壁江山淪陷中,狼烟遍地贯长空。  乌蒙峻峭身埋浅,大渡湍流血染红。  草地荒芜餐雨露,雪山凝冻饮冰风。  黄沙溅血还欢笑,何惧艰程一万重?  奋 斗  星火燎原透碧霄,江山红遍尽妖娆。  九州北斗生侠义,四海天罡涌俊豪。  大厦
期刊
夏日紅船别样红,召开一大集群雄。  共谋建党献良策,播火燎原耀夜空。  唤醒农奴摧腐制,掀腾红浪击狼熊。  三山推倒功勋著,屹立南湖声望隆。   缅怀革命先驱李国定  举旗八寨燃星火,凝聚劳农气势昂。  马列传播指方向,红潮枪响震南疆。  精忠信仰酬壮志,光彩惊人映彝乡。  不朽功勋立天地,名垂青史永传扬。
期刊
一  漂泊南湖一小船,畅游史册万千年。  青山浸染殷殷血,祖国赢来朗朗天。  重整家园延伟业,复兴民族谱新篇。  初心依旧子孙福,无尽恩情代代传。  二  重整山河举步艰,领航掌舵御风帆。  富民强国齐挥斧,辟地开天更胜前。  四海升平追圣境,八方仰慕譜诗篇。  复兴华夏宏图愿,操碎丹心万万千。
期刊
身为广南人,又是旅游爱好者,若是没有到过“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村,无疑是人生一大缺憾。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听在县委宣传部任职的恩师王开讲过,峰岩洞,位于广南县南屏镇安王村的崇山峻岭之中,距323国道15公里,离县城100多里。他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一些外国专家专程前来探访,县委宣传部让他老人家负责带路。那时峰岩洞通向山外的羊肠小道镶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太难走,莫说是行车,连骡马
期刊
1  一份记忆,收藏得太久叫乡愁,品味得太深便成了生活。  春天里,永不缺席的是花一样的童颜。童年,是人类永不老去的主题,从缺衣少食偷吃咸菜的那一代到不知饱足偷吃糖果的这一代,无忧无虑的童心里,装着的都是浓浓的年味和绵绵的幸福。春天里邀一窝伙伴满地打滚或躺在村头的石头上笑或困在村尾的树丫上哭,笑容里全是快乐,哭声里也全是快乐。瞧,田野里,洒满了追逐嬉戏的天真,摔倒了就哭,爬起来忘了擦干泪水便开怀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