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感叹活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年代,而追根溯源,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手工竟是信仰的载体之一。圣经《旧约》开篇,上帝用泥土捏成人形,吹上一口“仙气”造就人类;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女娲挥洒泥土造就了芸芸众生。在如今这种信仰都可被快餐化的社会,精神的回归,或许也意味着手工艺的复兴。因为手工劳作是神创造人的过程。
结识一丹,源于我三年前初次踏入她的手工陶瓷店“物喜”。她看中了我身上的三件东西——镶嵌牛皮的手工银戒、质地粗厚的榨蚕丝背包和一双产自西班牙的草底布鞋。对质感和手作的共同喜好开启了我们的缘分。
一丹并非专业手工艺人,“物喜”主营她从景德镇精选的手工陶瓷以及她在云南打制的银饰。但恰恰是非专业的背景,加上一颗坚持美和自由的初心,让一丹总能以一种不羁不倚的眼光筛选出干净真诚的作品。对一丹而言,每件手工艺品都因倾注了匠人的精神与情感而获得人性。因此,能够与一件喜爱之物相遇,恰如邂逅有缘人。
或许正因为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的“修剪”,一丹打制的银饰带有一股朴实的灵性,而她对当代设计的迷恋与直觉,又为作品增添了避繁就简的爽快。大自然中的生命体往往是她银饰设计的蓝本——像盘曲的藤蔓、干枯的荷叶、旋转的海螺……这些具体的形象经过抽象的提炼,为银饰注入了张弛有度的跳跃与生命力。而厚实的重量与手工敲打的质感,更让原本冰冷的银饰带有了情感的温度。
“物喜”售卖的陶瓷都是一丹倾注情感的精心之选,而择物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她对手工艺品的态度。而一丹相信,美的器物是可以滋养人的,生活中最平常反复的事情反而是美的道场,因此,器物的实用性是首屈一指的要素。“物喜”的手作陶瓷中有大量的食器——手绘的面碗、柴烧的碟盘等。许多人对此深感不解 ,而一丹认为,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反而值得用最美的器物加以点缀。这与将美束之高阁的艺术心态是背道而驰的,一丹所向往的是美的无我、美的不执与美的普度。
美对一丹而言,并非繁复华贵的作品收藏,亦非羞涩忸怩的小清新玩意儿。前者是华而无实的视觉堆砌,后者则是当下流行的靡靡之音。她所欣赏的是有骨气的器物——坯体稳健的力量感,釉色的凝练,彩绘大胆的用色与豪爽的笔法……甚至是不拘小节的残缺之感。“物喜”的陶瓷种类繁多,从粗犷的柴烧到静雅的青瓷,从童心未泯的彩绘到沉着敦厚的陶罐……一丹所珍爱的器物之美,在于一种不躁不闹的魄力,抑或不惹厌倦的调皮。
这样的作品,大多出自一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手工之美,在于手与心的连接。只有不屈服于市场品位或审美定式的人,才能创作出自由而有魄力的器物。这也是为什么一丹所喜欢的往往是手工艺人早期的作品。六七年前,当创意陶瓷还未像今日般占据半壁江山,一丹便已在景德镇结识了许多心怀梦想的青年陶瓷艺人。他们当时常常通宵畅谈陶瓷之创新,对新陶瓷胸怀热血的年轻人更是大胆自由地在器物中实现梦想。或许他们当时的产品并非成熟之作,但一丹感动于那股冲动和执着,即使器物有不足之处,她也会慷慨相助。
如今在“物喜”依然可以看到许多陶艺家早期带有实验性的作品,与如今成熟的风格大相径庭,如出自二人之手。许多曾经让一丹神往的自由精神在他们的作品中已不复存在——或是妥协,或是放弃,或是凋谢。市场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创意陶瓷的兴起,利益的诱惑也渐渐抹杀了许多艺人在艺术和工艺上的自我要求。谈到此处,一丹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什么比目睹才华的凋萎和自我放弃更令人遗憾而无奈的事呢?
在一丹看来,做手工即是做人。器物的塑造是由手传达的精神,只要拥有一颗干净、真诚的心,即使作品有些瑕疵,也有让人感动的内在力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一丹曾从事过许多行业,从互联网创业到名噪一时的户外俱乐部,再从咖啡馆的破产到“物喜”的建立,她做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未曾放弃的是对真诚的信仰。或许正是这份信仰,才让她在繁杂的器物世界中看到了初心的自由和力量。
结识一丹,源于我三年前初次踏入她的手工陶瓷店“物喜”。她看中了我身上的三件东西——镶嵌牛皮的手工银戒、质地粗厚的榨蚕丝背包和一双产自西班牙的草底布鞋。对质感和手作的共同喜好开启了我们的缘分。
一丹并非专业手工艺人,“物喜”主营她从景德镇精选的手工陶瓷以及她在云南打制的银饰。但恰恰是非专业的背景,加上一颗坚持美和自由的初心,让一丹总能以一种不羁不倚的眼光筛选出干净真诚的作品。对一丹而言,每件手工艺品都因倾注了匠人的精神与情感而获得人性。因此,能够与一件喜爱之物相遇,恰如邂逅有缘人。
或许正因为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的“修剪”,一丹打制的银饰带有一股朴实的灵性,而她对当代设计的迷恋与直觉,又为作品增添了避繁就简的爽快。大自然中的生命体往往是她银饰设计的蓝本——像盘曲的藤蔓、干枯的荷叶、旋转的海螺……这些具体的形象经过抽象的提炼,为银饰注入了张弛有度的跳跃与生命力。而厚实的重量与手工敲打的质感,更让原本冰冷的银饰带有了情感的温度。
“物喜”售卖的陶瓷都是一丹倾注情感的精心之选,而择物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她对手工艺品的态度。而一丹相信,美的器物是可以滋养人的,生活中最平常反复的事情反而是美的道场,因此,器物的实用性是首屈一指的要素。“物喜”的手作陶瓷中有大量的食器——手绘的面碗、柴烧的碟盘等。许多人对此深感不解 ,而一丹认为,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反而值得用最美的器物加以点缀。这与将美束之高阁的艺术心态是背道而驰的,一丹所向往的是美的无我、美的不执与美的普度。
美对一丹而言,并非繁复华贵的作品收藏,亦非羞涩忸怩的小清新玩意儿。前者是华而无实的视觉堆砌,后者则是当下流行的靡靡之音。她所欣赏的是有骨气的器物——坯体稳健的力量感,釉色的凝练,彩绘大胆的用色与豪爽的笔法……甚至是不拘小节的残缺之感。“物喜”的陶瓷种类繁多,从粗犷的柴烧到静雅的青瓷,从童心未泯的彩绘到沉着敦厚的陶罐……一丹所珍爱的器物之美,在于一种不躁不闹的魄力,抑或不惹厌倦的调皮。
这样的作品,大多出自一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手工之美,在于手与心的连接。只有不屈服于市场品位或审美定式的人,才能创作出自由而有魄力的器物。这也是为什么一丹所喜欢的往往是手工艺人早期的作品。六七年前,当创意陶瓷还未像今日般占据半壁江山,一丹便已在景德镇结识了许多心怀梦想的青年陶瓷艺人。他们当时常常通宵畅谈陶瓷之创新,对新陶瓷胸怀热血的年轻人更是大胆自由地在器物中实现梦想。或许他们当时的产品并非成熟之作,但一丹感动于那股冲动和执着,即使器物有不足之处,她也会慷慨相助。
如今在“物喜”依然可以看到许多陶艺家早期带有实验性的作品,与如今成熟的风格大相径庭,如出自二人之手。许多曾经让一丹神往的自由精神在他们的作品中已不复存在——或是妥协,或是放弃,或是凋谢。市场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创意陶瓷的兴起,利益的诱惑也渐渐抹杀了许多艺人在艺术和工艺上的自我要求。谈到此处,一丹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什么比目睹才华的凋萎和自我放弃更令人遗憾而无奈的事呢?
在一丹看来,做手工即是做人。器物的塑造是由手传达的精神,只要拥有一颗干净、真诚的心,即使作品有些瑕疵,也有让人感动的内在力量。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一丹曾从事过许多行业,从互联网创业到名噪一时的户外俱乐部,再从咖啡馆的破产到“物喜”的建立,她做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未曾放弃的是对真诚的信仰。或许正是这份信仰,才让她在繁杂的器物世界中看到了初心的自由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