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
施工是我们经营的主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经营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石。近
年来,企业为提升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把提
升风险控制能力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控制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首先要制定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制度
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第二,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第三,实施对员
工执行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的检查。第四,重视检查结果的整改落实
措施。第五,加强对员工的考核。第六,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目
标。
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施工是我们经营的主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经营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企业为提升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把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
控制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首先要制定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第二,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第三,实施对员工执行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的检查。第四,重视检查结果的整改落实措施。第五,加强对员工的考核。第六,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目标。
1.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1.1没有成形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尚未形成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有的承包商甚至没有设置风险管理部门,这就造成我国建设项目风险评估难度较大,难以根据建设项目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企业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1.2风险评估误差较大
风险识别及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风险识别评估工作难度较大,具有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时间长以及工作成本高等特点。但是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相关技术人才,该项工作难度较大、评估人员也缺少相关经验,这一系列原因使得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识别及评估误差较大,难以提出符合企业真实状况的解决方案。
1.3经营者风险意识较弱
在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大项目的出现我国才引入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很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者没有接触过风险管理概念,对风险识别及评估认识不到位,风险意识薄弱,一味追求项目的进度忽略了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1.4风险控制不到位
在进行准确综合的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识别分析之后,提出的对策并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导致企业即使进行风险管理也无法控制风险,有效降低损失情况的出现,极大的打击了企业管理者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信心。
2、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2.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风险识别主要是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具体指的是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详细资料展开分析,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记录和研究,明确其存在对施工项目产生的影响进而实行规避管理工作。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因为建筑项目中的风险是随着施工的进展情况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环境的变化分别风险的种类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进而把握施工项目整体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在实际运用当中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将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实行管理。
2.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展开的。对施工项目进行识别后,根据施工项目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较全面的了解项目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防范。其内容从横向来讲主要包括风险辨识、频率分析、后果分析以及损失分析贯穿于整个项目实行过程。从纵向来看主要包括风险发生的阶段、实际、可能性因素、概率等定量分析研究,并根据项目风险分析中得到的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后果进行风险的记录和比较归纳。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德尔菲法、概率统计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技术、敏感性分析法、马尔可夫链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通过以上方法对施工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提供有效资料参考,进而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
3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通常,项目风险的渐进性给人们提供了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的可能性。因为在风险渐进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设法去分析、观察和预测它,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及其后果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有了正确的方法,人们就可以在项目的进程中识别出存在的风险,认识这些风险发展进程的主要规律,以及这些风险的可能后果。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风险渐进的过程中,根据风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对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风险的阶段性使人们可以在风险的不同阶段对项目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对于项目风险的潜在阶段、发生阶段和后果阶段的主要控制方法如下:
3.1潛在风险阶段的管理方法
人们可以通过预先采取措施对风险的进程和后果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类方法通常被称为风险规避的方法。一般而言,最大的风险后果发生在人们在潜在风险阶段对于风险的存在和发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而如果人们在风险的这一阶段就能够识别出各种潜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所造成的后果,然后找出规避风险的办法,就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如果能够通过风险规避措施不使风险进入发生阶段,自然就没风险后果的发生了。例如,对于预先已经知道某项目存在有很大的技术风险,技术不够成熟,那么可以采取不实施该项目的方法去规避这种风险。
3.2风险发生阶段的管理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们可以采用风险转化与化解的办法对风险及其后果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类方法通常被称为风险化解的方法。人们不可能预见所有事物的风险和一件事物的全部风险,如果人们没有能够尽早的识别出风险,或者虽然在风险潜在阶段识别出风险,但是所采用的规避风险措施无效,这样风险就会进入发生阶段。在风险发生阶段,如果人们能够立即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积极的去解决风险的问题,那么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降低,甚至防止风险后果的出现以及风险后果所带来的损失。
2.3风险造成后果阶段的管理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们可以采取消减风险后果的措施去降低由于风险的发生和发展所造成的损失。人们不可能预见所有事物的风险和一件事物的全部风险,也不可能在风险发生阶段解决全部风险问题,所以总会有一些风险进入后果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仍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去消减风险后果和损失,去消除由于风险后果带来的影响等等。如果采取的措施得当,就会将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少,将风险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不过到这一阶段人们能够采用的措施就只有对风险后果进行消减的被动方法了。
4.化解企业内部利益矛盾
(1)在对中标项目进行项目评估编制内部预算时,公司要组成专家组深入实地调查论证,全面测算围绕施工将要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定额取费要合理,要充分听取子分公司的建议和意见,努力达成共识。
(2)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确定性因素,引发施工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量及投资额调增或调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有可能从中受益也有可能受损,集团公司应本着客观、公正、透明的态度同参建子分公司共同分享和分担变更设计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
(3)在编制建设项目内部预算时要留出一定比例的调控基金,用于项目作业层为满足紧急或特殊生产需要而增加的计划外投入的成本补偿,有效化解企业内部利益矛盾。
建全严格的制度考核,减少风险源
项目最有效的管理仍然是制度,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整个项目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根据工期长短,将建设项目划分为若干个考核期,制定阶段性考核目标。对建设项目进行阶段性考核,同时可选择某个阶段性考核点,对项目进行过程审计,通过过程审计和阶段性考核,对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再评估,进而确定下一阶段管理目标,改变事后算账格局。
5.结束语
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施工是我们经营的主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经营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企业为提升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把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倪广林.浅析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2011
[2]弓秀云.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项目管理及评审指标体系的建立[J].科技和产业,2010
[3]张先锋.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效率及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施工是我们经营的主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经营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石。近
年来,企业为提升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把提
升风险控制能力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控制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首先要制定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制度
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第二,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第三,实施对员
工执行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的检查。第四,重视检查结果的整改落实
措施。第五,加强对员工的考核。第六,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目
标。
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施工是我们经营的主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经营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企业为提升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把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
控制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首先要制定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第二,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第三,实施对员工执行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的检查。第四,重视检查结果的整改落实措施。第五,加强对员工的考核。第六,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目标。
1.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1.1没有成形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尚未形成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有的承包商甚至没有设置风险管理部门,这就造成我国建设项目风险评估难度较大,难以根据建设项目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企业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1.2风险评估误差较大
风险识别及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风险识别评估工作难度较大,具有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工作时间长以及工作成本高等特点。但是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相关技术人才,该项工作难度较大、评估人员也缺少相关经验,这一系列原因使得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识别及评估误差较大,难以提出符合企业真实状况的解决方案。
1.3经营者风险意识较弱
在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大项目的出现我国才引入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很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者没有接触过风险管理概念,对风险识别及评估认识不到位,风险意识薄弱,一味追求项目的进度忽略了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1.4风险控制不到位
在进行准确综合的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识别分析之后,提出的对策并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导致企业即使进行风险管理也无法控制风险,有效降低损失情况的出现,极大的打击了企业管理者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信心。
2、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2.1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风险识别主要是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具体指的是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详细资料展开分析,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记录和研究,明确其存在对施工项目产生的影响进而实行规避管理工作。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因为建筑项目中的风险是随着施工的进展情况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环境的变化分别风险的种类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进而把握施工项目整体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在实际运用当中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将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实行管理。
2.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展开的。对施工项目进行识别后,根据施工项目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较全面的了解项目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防范。其内容从横向来讲主要包括风险辨识、频率分析、后果分析以及损失分析贯穿于整个项目实行过程。从纵向来看主要包括风险发生的阶段、实际、可能性因素、概率等定量分析研究,并根据项目风险分析中得到的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后果进行风险的记录和比较归纳。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德尔菲法、概率统计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技术、敏感性分析法、马尔可夫链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通过以上方法对施工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提供有效资料参考,进而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
3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通常,项目风险的渐进性给人们提供了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的可能性。因为在风险渐进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设法去分析、观察和预测它,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及其后果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有了正确的方法,人们就可以在项目的进程中识别出存在的风险,认识这些风险发展进程的主要规律,以及这些风险的可能后果。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风险渐进的过程中,根据风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对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风险的阶段性使人们可以在风险的不同阶段对项目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对于项目风险的潜在阶段、发生阶段和后果阶段的主要控制方法如下:
3.1潛在风险阶段的管理方法
人们可以通过预先采取措施对风险的进程和后果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类方法通常被称为风险规避的方法。一般而言,最大的风险后果发生在人们在潜在风险阶段对于风险的存在和发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而如果人们在风险的这一阶段就能够识别出各种潜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所造成的后果,然后找出规避风险的办法,就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如果能够通过风险规避措施不使风险进入发生阶段,自然就没风险后果的发生了。例如,对于预先已经知道某项目存在有很大的技术风险,技术不够成熟,那么可以采取不实施该项目的方法去规避这种风险。
3.2风险发生阶段的管理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们可以采用风险转化与化解的办法对风险及其后果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类方法通常被称为风险化解的方法。人们不可能预见所有事物的风险和一件事物的全部风险,如果人们没有能够尽早的识别出风险,或者虽然在风险潜在阶段识别出风险,但是所采用的规避风险措施无效,这样风险就会进入发生阶段。在风险发生阶段,如果人们能够立即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积极的去解决风险的问题,那么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降低,甚至防止风险后果的出现以及风险后果所带来的损失。
2.3风险造成后果阶段的管理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们可以采取消减风险后果的措施去降低由于风险的发生和发展所造成的损失。人们不可能预见所有事物的风险和一件事物的全部风险,也不可能在风险发生阶段解决全部风险问题,所以总会有一些风险进入后果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仍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去消减风险后果和损失,去消除由于风险后果带来的影响等等。如果采取的措施得当,就会将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少,将风险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不过到这一阶段人们能够采用的措施就只有对风险后果进行消减的被动方法了。
4.化解企业内部利益矛盾
(1)在对中标项目进行项目评估编制内部预算时,公司要组成专家组深入实地调查论证,全面测算围绕施工将要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定额取费要合理,要充分听取子分公司的建议和意见,努力达成共识。
(2)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确定性因素,引发施工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量及投资额调增或调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有可能从中受益也有可能受损,集团公司应本着客观、公正、透明的态度同参建子分公司共同分享和分担变更设计所带来的收益和损失。
(3)在编制建设项目内部预算时要留出一定比例的调控基金,用于项目作业层为满足紧急或特殊生产需要而增加的计划外投入的成本补偿,有效化解企业内部利益矛盾。
建全严格的制度考核,减少风险源
项目最有效的管理仍然是制度,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整个项目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根据工期长短,将建设项目划分为若干个考核期,制定阶段性考核目标。对建设项目进行阶段性考核,同时可选择某个阶段性考核点,对项目进行过程审计,通过过程审计和阶段性考核,对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再评估,进而确定下一阶段管理目标,改变事后算账格局。
5.结束语
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施工是我们经营的主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经营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企业为提升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把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倪广林.浅析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2011
[2]弓秀云.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项目管理及评审指标体系的建立[J].科技和产业,2010
[3]张先锋.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效率及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