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全家福——来自儿童的剪纸”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家庭美育系列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yb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背景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是一项群体性、体验性、互动性、实践性的美术类现场展示项目。项目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展示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包括剪纸、塑作、版画、印染、皮影、编织、刺绣等,旨在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当前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自2016年开始纳入三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当中。2019年4月15日—20日,由教育部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苏州举行。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我的全家福”剪纸工作坊入围全国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进行现场展示交流。
  剪纸课程是活动中心的特色课程,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身心实践,认识属于自己民族的艺术传统,促进学生的本土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中,“我的全家福——来自儿童的剪纸”在2016年曾以展览的形式在天津美术馆进行展出,同期开展了系列家庭美育活动:《透过家史发现历史深处的自己》《“家”事知多少》《美育微光、伴你成长》《艺术家面对面》等,通过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与儿童对话,传递艺术声音、分享“剪纸故事”,凝聚“家”的温暖。本次剪纸工作坊展示活动是在这一展览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炼和延伸。
  二、设计理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习近平主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我的全家福——来自儿童的剪纸”艺术实践工作坊,试图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带动大家共同参与,对“全家福”这一主题进行综合呈现和表达。工作坊通过对“家”整体环境氛围的创设,挖掘“家”的文化内涵,以情感为纽带,呈现剪纸的古今转化,延展剪纸的现实应用,突出剪纸的儿童解读,探讨剪纸的传承方式。
  三、学情分析
  本次展演活动主要面向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美术社团16名学员,年龄为8-13岁,具备较好的剪纸基础和艺术素养。
  四、活动目标
  第一通过“我的全家福”剪纸创作,进一步了解家风、家训等“家学”文化;第二通过思维导图讲解、集体讨论、师生互评,共同完成剪纸工作坊设计方案,在展演交流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展示良好团隊风貌;第三感受剪纸的创作乐趣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爱生活、爱家人、爱朋友的情感,从爱小家到爱国家,进而热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
  五、重点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展演环节,脱稿完成剪纸作品;难点:自如表达剪纸作品寓意、创作思路与方法,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工作坊展区设计(作品、视频、活动材料、布展工具)、衍生品设计、展演方案、安全预案;学生准备:个人自荐材料、现场展示作品、剪纸衍生品、互动体验方案、个人生活用品。
  七、活动过程
  (一)展前筹备
  【队员选拔赛】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自主报名的学生进行个人自荐,从身体素质、适应能力、自理能力、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介绍。现场5分钟脱稿剪纸展示。从创作草图、立意构思到剪纸技艺,逐一展示。师生进行互评、打分,分析每个人的优缺点。最终选出6名队员代表参加全国文艺展演现场展示。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候补队员的设立增加了暂时入选队员的危机意识,展前集中排练让所有报名的学生全程参与,也给候补队员增加了再次出场的机会,突出整体团队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练,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积极思考,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
  【小小策展人】面向所有学生征集策展方案,利用周末时间,师生共同讨论、不断优化完善,形成最终方案。工作坊以家中客厅的形式进行呈现,客厅中的各类物品如:钟表、台灯、抱枕、地毯……都是运用学生剪纸进行设计、衍生,让剪纸融入当代生活。展区划分为“我说我家”视频区、“全家福”作品区、“团圆饭”展示区、“‘袋袋’相传”体验区四个版块。
  1.“我说我家”视频区:通过分组采访,收集大家对“家”的理解(包括外来务工子女),最终剪辑成视频并形成文字方案:每个人对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是house、home还是family?视频中的采访给了大家不一样的答案,有的孩子说,家就是睡觉的地方,家里要有厨房、厕所、IPAD,最重要的是有WIFI;有的孩子说,家就是爸爸妈妈在一起;还有孩子说,家就是充满爱的地方……
  2.“全家福”作品区:以家、家人、家乡为主题进行创作,教师定时辅导,完成后的剪纸作品设置语音二维码,观众可以随时扫码,聆听小作者的语音分享。
  3.“团圆饭”展示区:每个人的家都会有不同的味道,复制不来也无法替代,团圆饭因为不常有而更显珍贵,它汇集了各式美味,凝聚了太多的回忆与温暖,更是透着彼此深沉的爱。这一展区的作品以剪纸拼贴为主,由低年级学员完成。
  4.“‘袋袋’相传”体验区:通过剪、绘、压、印实现剪纸的多样转化。学生将自己的剪纸作品转化成腕花、胸章、版画、贺卡等,嘉宾可以在现场体验,制作专属的“全家福”礼物袋,寓意“家风、孝道”袋袋(代代)相传。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策展的整个过程,有助于锻炼设计思维,进一步凝聚情感,加深对“家”的认识和理解,让全体学生得以展示和锻炼。
  (二)展演交流
  【梦想改造家】师生到达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根据展区环境,商讨布展方案,分工合作,共同打造我们心中梦想的家。设计意图:现场共同布展有利于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使用工具、协调配合的综合能力。   【今天我当家】展演期间,6名学生分组承担小讲解员、小传承人、小设计师等角色。2名小讲解员在作品区现场讲解,从形式到内容解读剪纸作品以及背后的故事,让观众了解孩子们眼中的“家”;2名小传承人在展示区现场脱稿剪纸展示,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剪纸的创作过程。2名小設计师现场制作剪纸衍生品,观众随时参与体验。设计意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现场对陌生观众的展示交流,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民族大家庭】全国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就像一个大家庭聚会,展现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展演期间,要加强对其他地区工作坊的学习与交流。队员分批次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其他工作坊学习,每天晚上在入住酒店开讨论会分享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体验、记录、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激活学生的创意思维,加深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增进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
  【家书抵万金】团队里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出远门,为了使学生能够专心参与展演活动,要求学生在展演期间不带手机。教师专门设计“一封家书”写信环节。在活动进行到中期的时候,大家结合自己的感受到邮局给家人寄一封信。同时让家长给孩子们回一个“信”,可以是一条短信、一个视频或者是一段语音,让思念化作动力。设计意图:从小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接触书信。通过传统的书信形式谈感受,报平安,可以传递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祖国是我家】展演期间,学生们分组先后走进拙政园、泰伯庙、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冯梦龙书院、诚品书店等一批苏州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人文景观、文博场馆等,通过参观、体验,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画江南、人文之美。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主办方提供的社会资源,将其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激发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三)展后总结
  【成长大家谈】邀请展演前参与排练的全体学生参加总结会。教师通过PPT回顾展演历程,以“回归童心,呈现本真”为题与学生、家长共同交流,对话成长,每名学生结合日记画分享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会上的分享与表达,重温自己的展演、研学过程,回味此行的收获与成长,通过彼此交流,升华活动主题。
  八、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展演活动,全方位锻炼了美术社团学生的综合素养,孩子们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爱小家到爱国家,加深了对家学文化的理解。
  第一突出家庭主题,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围绕家庭主题,通过名家讲座、“全家福”照片征集、视频采访、主题创作、工作坊展示、衍生品设计、家书传情等活动,让广大学生感受“家”的温暖,更加关注自己的家庭,主动了解家学文化,进而热爱自己的国家;第二立足儿童视角,全体学生深度参与剪纸作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体现出童趣童真。整体活动设计自始至终以儿童为主体,小组合作、自由讨论、群策群力,并由学生带动家长参与其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剪纸文化育人。学生们充满童心的剪纸、富有创意的设计以及独具特色的表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驻足欣赏、参与互动,纷纷拍下“全家福”合影留念。通过展演、交流,展示了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美育成果与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增进了全国各民族师生之间的友谊,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学生剪纸工作坊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九、活动反思
  艺术实践工作坊突破了传统美术展览只有作品的局限性,通过学生现场展演、参与者互动体验的形式,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内容动态地呈现出来,学生们在交流中增进理解与合作,彼此链接、重新赋能。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作坊活动的开展,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们的艺术创作,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很多家长又重拾传统文化,曾国藩家书、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再一次回到了大家的视野。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非遗传承不再有技巧的壁垒,用爱心和智慧为儿童搭建起传统文化通往当代生活的轻松坦途,透过一次次工作坊活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帮助儿童自信、健康地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报告回顾2020年“十三五”儿童事业发展成就宣传报道的情况,通过数据图表的形式归纳呈现不同领域、不同单位在儿童工作方面的举措与成果;分析机构与媒体的报道情况,最后总结相关宣传报道经验和不足,提出优化提升建议,为“十四五”时期各类儿童工作提供参考性信息。  关键词:“十三五”;儿童事业发展成就;宣传报道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5-
期刊
一、理论依据  (一)教育理念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中的重要讲话“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落实文件中提出的“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加强冰雪运动宣传。”坚持校外教育“活动育人”的宗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特点,为青少年搭建活动的平
期刊
摘 要: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少年儿童体育工作。当前,校外教育机构已经成为开展少年儿童体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校外教育机构应该贯彻党和政府“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奠定基础和构建课程体系两种实施策略,帮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其中,形成体系指的是构建“以健康为核心”的校外体育课程体系。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课程体系构想的可行性,尝试分析了其结构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校外教育机构;校外体育;健康;课程体系
期刊
摘 要: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校外活动场所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少儿国学歌舞剧是用儿童歌舞剧的形式承载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将国学活态化、艺术化传承下去的融合性创新课程。本文以少儿国学歌舞剧在校内外联动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的相关机制与策略。  关键词:校内外联动;少儿国学歌舞剧;美育  一、问题的提出
期刊
一、活动依据  (一)背景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难忘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当然也打破了我们民族室内乐团原有的授课和排练模式。此次“云”重奏活动开展的主要动力是乐团学生的热情,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室内乐团的孩子们几乎每天跟我联系,说得最多的就是感动,他们感动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感动发生在武汉甚至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感动中国速度和祖国的强大,他们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信息化的推进,以“微课”为新型教学资源,以“翻转课堂”为前沿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既符合“掌握学习”理论,又强化了教育公平与素质提升。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相契合。在上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本文首先阐述了何为“掌握学习”理论,其次针对器乐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激活旧知—示例新知—应用探析—归纳反馈的正反馈知识提升路径”,并深入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具体操作
期刊
摘 要:游戏是人的天性,更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面对6-8岁零基础合唱团初级班学生,笔者运用全过程游戏化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本文展示了如何运用游戏让学生乐学善学,同时发展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文化理解、社会交往等素养。此外,游戏在音准、节奏、多声部等专业教学中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合唱团初级班;游戏化教学  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阳光合唱团实施梯队建
期刊
摘 要:如何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是当前幼儿教师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探讨自主学习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出发,通过幼儿“数学思维”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引,就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总结归纳出五方面的支持策略。最终得出,强调在“数学思维”活动中重点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幼儿;数学思维;自主学
期刊
一、活动主题背景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积极创建儿童友好社区,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2019年8月以来,上海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下发指导意见,启动部署了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明确到2020年底前要建成5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定义是一个致力于实现儿童权利的城市,这些权利就包
期刊
在信息化时代中,如何将信息化手段自然引入到教学中,是作为一线教师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此次因疫情延期开学的背景下,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活动,就更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去组织教学活动。本文即是以北京市宣武少年宫“少年财经学堂”项目在线综合实践活动个案“揭秘战‘疫’中的数字经济”为例,探索教学信息化的应用。  一、活动背景  2017年教育部发文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中小学必修课,开展校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