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w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恶性转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方法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7例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组织、29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及11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及其hTRT mRM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织标本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44.7%(21/47),显著高于正常组(χ2=5.89,P<0.05);食管鳞癌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为86.2%(25/29),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χ2=11.35,P<0.01).正常组织hTRT mRMA无表达,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为48.9%(23/47),显著高于正常组(χ2=6.99,P<0.01);食管鳞癌组阳性表达率为82.8%(24/29),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χ2=7.32,P<0.01).hTRT mRM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显著相关(χ2=57.91,P<0.001). 结论 hTRT 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呈高度一致性,提示hTRT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可能起关键性作用,并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恶性转化密切相关,hTRT有望成为食管鳞癌的新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胰岛素泵治疗即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CSⅡ),它模拟生理性胰岛分泌的方法,确保血糖平稳,有体外模拟胰腺之称.2001年10月我科开始引进美国MiniMed胰岛素泵,至今已有57例
目的评价结肠J-型贮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行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120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贮袋组22例,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9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排便功能.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贮袋组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距离为(3.6±1.5)cm,与直接吻合组
目的探讨三维自动检测系统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乳腺良性肿块16例,恶性肿块20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使用Aloka-SSD 650超声诊断仪,配备10 MHz线阵探头;该系统由固定于探头上的电磁传感器将探头移动时切面位置以及切面方向的信号输入计算机,同时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超声图像中肿瘤、正常组织以及边界,最后将肿瘤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肿块表面光滑度、肿块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