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CSA对传统内部审计及公司治理的影响,并提出应用CSA的建议。
【关键词】CSA;内部审计;公司治理;运用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是现代企业关心的问题。有条不紊而又高效率的开展业务活动、尽可能的减少组织中的决策失误及工作缺陷是任何组织所期望的,而内部控制活动恰恰为这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内部控制并非是万能的,它只能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即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传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是由内审部门来执行。但是,内审部门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一直都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是管理当局和员工对内部控制不足,管理当局可能更为注重看得见的业绩提升,而忽视内部审核的重要性,更别提为其提供支持,而员工不清楚不在乎,也就难以配合工作;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往往由内审部门制定,却仍有其来检查是有有效,即是裁判有是参赛者,缺乏独立性,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难以进行。而加拿大海湾公司于1987提出了一种新的内部审计类型并得到广泛应用,即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 self-assessment,简称CSA)。CSA将维持和运行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公司管理层,然后由管理层、一般员工和内部审计人员合作评价控制有效性,以保证业务操作规程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一、CSA对传统内部审计的影响
1.内审人员在CSA中实现角色转换,充当协调者及理论教育在者。内审人员长期从事着财务审计工作,经验丰富且对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企业员工构成中理应成为CSA的领导者,引导管理者及管工积极参与到控制自我评价中。
2.CSA提高了内审的效果与效率。首先,内审人员在CSA中充当领导者,这促使其不断的进行学习新的技术,如领导与沟通能力、CSA的电子无记名投票统计等。其次,在控制自我评价中,内部审计与管理层、其他员工合作起来对经营活动进行评价。CSA是一种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企业各阶层在这一活动中积极参与,极大的简化了信息收集验证程序,内审人员由于已实现从对立者、监督者向参与者、推动者的转换,在这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数量质量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员工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CSA的认识。
3.在控制自我评估中,由于员工的广泛参与,内审部门不再是对立者、监督者,企业各部门已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使得内审部门能够变得更为主动,在企业更高层次上对内控进行评价,在企业管理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4.能够有效的对软控制进行评价。由于缺乏各层次、各部门之间人员的沟通,传统的内部审计难以对企业的软控制进行评价,如“经营方式、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等。而CSA可以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对这些软控制进行沟通,进而进行评价,拓展传统内部审计工作。
二、CSA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1.控制自我评价有助于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CSA不再是内审人员孤立进行的活动,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的过程,它能够加深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责任和义务的认识,促使其主动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而这过程中管理层就必须检查内控系统的设计、执行是否有效,进而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一方面,CSA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使得管理层可以发现内控系统在设计及执行上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促使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也是对员工及部门业绩的一种考核,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促使部门管理层级员工持续改善经营,从而起到一种监督和激励作用,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2.控制自我评价在实施中由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进行。管理层、内审部门、企业员工都参与到这个工作中。体现了全员参与的思想——内部控制是全体企业成员的事情,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由内审部门孤立进行的思想。专题讨论会、问卷调查等方法强调企业全体员工的合作,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责任感,另外,研讨会的形式有助于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CSA大大改善了企业的控制环境。
3.公司治理、公司高层的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高管的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等这些软控,传统内部控制评价无法进行,而CSA可以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促使管理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摒弃不利于公司发展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
三、应用CSA的建议
尽管在西方国家CSA已经受到广泛推崇并加以运用,但在我国,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的制约,内部控制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一是,企业成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公司高层、内审部门的事,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管理层同样也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认识不足,没有清楚认识到内控评价对控制质量的提高、控制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三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当员工想发言、想提意见时没有渠道。因此,在实施控制自我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活动没有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将难以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内部控制活动更是如此。因此,应当使管理当局改变过去的观念,使其意识到内部控制之于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要让管理层明确自己处于内控的核心地位,这样有助于管理层自觉参与到内部控制评价中,发挥其领导带头作用,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参与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来。
(二)引导者的选择应慎重
引导者的选择对于引导会议法的开展至关重要。为有效搭建管理者及企业成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引导者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沟通、组织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许多上市公司的内审部门是由原来的财务部门划分出去的,其专业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开展CSA时,尤其是初次进行,可以聘请有此类项目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充当引导者。当然,上市公司内审部门的审计师如若具备引导者的要素也可由其充当引导者。内控自我评价的长期有效开展离不开内审部门及内部审计人员持续努力,因此要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三)重视内审机构的作用
内控自我评价的长期有效开展离不开内审部门及内部审计人员持续努力,因此要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第一次实施CSA时可以聘请外部人士充当引导者,担当引导会议法的精髓被内审人员掌握之后,引导者的角色应由内审部门来承担。内审部门应协助管理层改进内控系统,提升内部控制环境。
(四)提高公司全体人员素质
CSA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员参与。所以,内审人员、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素质高低都会对CSA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对于开展控制自我评估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管理层来说,它处在内控系统的核心地位,在内控自我评价中起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作用,因此,为促进内控自我评价的高效运转应提高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内审人员来说,他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具有引导作用,因此,为奠定控制自我评价的坚实基础,内审人员应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综合水平;对于其他参与人员来说,每个人控制的环节不同,他们应当成为各控制的环节中的“专家”,以弥补内审部门的不足,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及内审部门所需的信息。
在实施CSA时,我国企业应尽力营造“内部控制、人人有责”的思想氛围,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内部控制及自我评价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局限于管理层、内审人员,而CSA的有效开展也会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潘琰.内部控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月玲,王晓莉.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J].财会通讯.2010(29)
[3]林朝华,唐予华.CSA: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新观念与新方法[J].上海会计.2003(1)
[4]文新慧.引导会议法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研究.2011(2)
【关键词】CSA;内部审计;公司治理;运用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是现代企业关心的问题。有条不紊而又高效率的开展业务活动、尽可能的减少组织中的决策失误及工作缺陷是任何组织所期望的,而内部控制活动恰恰为这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内部控制并非是万能的,它只能为企业的有效运营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即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传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是由内审部门来执行。但是,内审部门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一直都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是管理当局和员工对内部控制不足,管理当局可能更为注重看得见的业绩提升,而忽视内部审核的重要性,更别提为其提供支持,而员工不清楚不在乎,也就难以配合工作;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往往由内审部门制定,却仍有其来检查是有有效,即是裁判有是参赛者,缺乏独立性,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难以进行。而加拿大海湾公司于1987提出了一种新的内部审计类型并得到广泛应用,即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 self-assessment,简称CSA)。CSA将维持和运行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公司管理层,然后由管理层、一般员工和内部审计人员合作评价控制有效性,以保证业务操作规程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一、CSA对传统内部审计的影响
1.内审人员在CSA中实现角色转换,充当协调者及理论教育在者。内审人员长期从事着财务审计工作,经验丰富且对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企业员工构成中理应成为CSA的领导者,引导管理者及管工积极参与到控制自我评价中。
2.CSA提高了内审的效果与效率。首先,内审人员在CSA中充当领导者,这促使其不断的进行学习新的技术,如领导与沟通能力、CSA的电子无记名投票统计等。其次,在控制自我评价中,内部审计与管理层、其他员工合作起来对经营活动进行评价。CSA是一种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企业各阶层在这一活动中积极参与,极大的简化了信息收集验证程序,内审人员由于已实现从对立者、监督者向参与者、推动者的转换,在这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数量质量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员工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CSA的认识。
3.在控制自我评估中,由于员工的广泛参与,内审部门不再是对立者、监督者,企业各部门已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使得内审部门能够变得更为主动,在企业更高层次上对内控进行评价,在企业管理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4.能够有效的对软控制进行评价。由于缺乏各层次、各部门之间人员的沟通,传统的内部审计难以对企业的软控制进行评价,如“经营方式、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等。而CSA可以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对这些软控制进行沟通,进而进行评价,拓展传统内部审计工作。
二、CSA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1.控制自我评价有助于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CSA不再是内审人员孤立进行的活动,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的过程,它能够加深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责任和义务的认识,促使其主动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而这过程中管理层就必须检查内控系统的设计、执行是否有效,进而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一方面,CSA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使得管理层可以发现内控系统在设计及执行上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促使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也是对员工及部门业绩的一种考核,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促使部门管理层级员工持续改善经营,从而起到一种监督和激励作用,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2.控制自我评价在实施中由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进行。管理层、内审部门、企业员工都参与到这个工作中。体现了全员参与的思想——内部控制是全体企业成员的事情,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由内审部门孤立进行的思想。专题讨论会、问卷调查等方法强调企业全体员工的合作,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责任感,另外,研讨会的形式有助于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CSA大大改善了企业的控制环境。
3.公司治理、公司高层的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高管的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等这些软控,传统内部控制评价无法进行,而CSA可以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促使管理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摒弃不利于公司发展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
三、应用CSA的建议
尽管在西方国家CSA已经受到广泛推崇并加以运用,但在我国,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的制约,内部控制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一是,企业成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公司高层、内审部门的事,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管理层同样也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认识不足,没有清楚认识到内控评价对控制质量的提高、控制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三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当员工想发言、想提意见时没有渠道。因此,在实施控制自我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活动没有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将难以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内部控制活动更是如此。因此,应当使管理当局改变过去的观念,使其意识到内部控制之于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要让管理层明确自己处于内控的核心地位,这样有助于管理层自觉参与到内部控制评价中,发挥其领导带头作用,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参与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来。
(二)引导者的选择应慎重
引导者的选择对于引导会议法的开展至关重要。为有效搭建管理者及企业成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引导者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沟通、组织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许多上市公司的内审部门是由原来的财务部门划分出去的,其专业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开展CSA时,尤其是初次进行,可以聘请有此类项目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充当引导者。当然,上市公司内审部门的审计师如若具备引导者的要素也可由其充当引导者。内控自我评价的长期有效开展离不开内审部门及内部审计人员持续努力,因此要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三)重视内审机构的作用
内控自我评价的长期有效开展离不开内审部门及内部审计人员持续努力,因此要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第一次实施CSA时可以聘请外部人士充当引导者,担当引导会议法的精髓被内审人员掌握之后,引导者的角色应由内审部门来承担。内审部门应协助管理层改进内控系统,提升内部控制环境。
(四)提高公司全体人员素质
CSA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员参与。所以,内审人员、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素质高低都会对CSA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对于开展控制自我评估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管理层来说,它处在内控系统的核心地位,在内控自我评价中起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作用,因此,为促进内控自我评价的高效运转应提高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内审人员来说,他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具有引导作用,因此,为奠定控制自我评价的坚实基础,内审人员应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提高综合水平;对于其他参与人员来说,每个人控制的环节不同,他们应当成为各控制的环节中的“专家”,以弥补内审部门的不足,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及内审部门所需的信息。
在实施CSA时,我国企业应尽力营造“内部控制、人人有责”的思想氛围,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内部控制及自我评价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局限于管理层、内审人员,而CSA的有效开展也会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潘琰.内部控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月玲,王晓莉.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J].财会通讯.2010(29)
[3]林朝华,唐予华.CSA: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新观念与新方法[J].上海会计.2003(1)
[4]文新慧.引导会议法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