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教学效果之所以有明显差别,就是教学设计尤其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一。在我身边的同事也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上节公开课,不自信,依赖性特大,上网搜教学设计然后生搬硬套在自己课堂,结果可想而知。课堂把握就明显不足,思路也受到牵制,效果就大打折扣。为此我想就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依据课标吃透文本是教学设计的保障
小学语文中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强大的教育功能,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者认真解读,那么怎样解读呢?课标就是依据,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熟读课标,吃透课标,弄清课标关于各个学段各个方面给出的要求,构思教学思路。当然解读文本之时要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可偏离编者意图。文本的解读是多方面的,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这就给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堂课四十分钟如何解决这些,教者就要学会梳理与取舍,弄清文章的特点,使课堂发挥更大的效用。现就苏教版一些课文的特点作以说明。《让我们荡起双桨》《打开的自然绿色课本》《长城与运河》等开篇文章,诗歌的形式,抒发感情较强烈,所以教学设计的重点就应放在培养语感和情感上;《第八次》《山谷中的谜底》《寓言故事》这些都是理性特强的文章,设计的重点就要放在悟理上;《敦煌莫高窟》《神奇的克隆》《秦兵马俑》等都是说明性的文章,教学多考虑的是说明文章的方法和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教者要吃透文本、吃透课标方可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理清教学设计思路
如果说课标给了我们设计的理念,那么文本就给了我们设计的思路。面对任何一篇文本,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教学的思路。思路清晰,课堂也就轻松自如。反之,一片混乱。怎样理清思路呢?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堂课的目标都要清楚,不能混乱。当然目标的确定,必须在熟读、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尤其高年级课文内容较长,教师就要学会梳理、整合教材以达到课堂教学高效化。其次,确定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的确定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不可另外设计否则又生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小语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多数是语用与情感方面的。重难点确定之后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破重难点,这就要求思考教法与学法的问题了。在新课标与学讲计划的要求下,要体现自主、合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法。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自主的、合作的。教师的地位要发生转变,恰到好处地引导就可以了,不可越俎代庖。最后就是教学流程问题。
三、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
我们在完成了目标、重难点等基础上,就要考虑教学流程的问题了,流程设计精巧、清晰、简练,课堂教学就轻松自如了。现就课堂流程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突破是课堂开始的第一步,突破的方法很多,有通过文题质疑突破;有根据代表性的生字词突破;有根据文章的中心句突破;有根据脉络突破;有创设情境突破……不同的课文,我们要巧妙地选择不同的突破法。如《黄河的主人》可以让学生默写课后生字词开始教学,因为课后的生字词很有代表性,一组是写人的,如谈笑风生……一组是写黄河的,如惊涛骇浪……默写完之后,就可以安排思考、说出不同、说出疑问进而进入到相应的段落进行学习。(农村条件差没有多媒体可用这方法)当然这课也可以设计情境进行突破。(条件好的城市可采用这种方法)再如《莫高窟》这类说明性的文章,条理清晰就可以用脉络突破法。直接出示教学任务,从理清脉络开始。课文中心句明显的文章便可以采用从中心句去突破。如《山谷中的谜底》等思想性特强的文章。面对不同的文本教师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始我们的课堂。突破法的选择其实就给我们这堂课理清了一个思路。有了一个主脉,一个“藤”,于是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解决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生成学生很多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
模块教学法,学讲教学计划最初阶段最适合的就是这种方法。思路清晰,便于操作。把文本分成几块,逐块完成教学目标。现以苏教版《水》为例来呈现这种教学模式。
第一块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写出这种感受。②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小组讨论。(重点关注几个数次,语用的问题)③试着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第二块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一种快乐。出示教学目标:①读读课文有什么感受?②作者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③读书交流。第三块,感受一勺水的快乐。出示相应的教学目标,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第四块体会以苦为乐的写法。这种模块的教学法简单易于操作,也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在小语的课堂上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我们能熟练灵活地掌握以上两种方法就受用无穷了。
(江苏省邳州市新集小学)
一、依据课标吃透文本是教学设计的保障
小学语文中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强大的教育功能,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者认真解读,那么怎样解读呢?课标就是依据,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熟读课标,吃透课标,弄清课标关于各个学段各个方面给出的要求,构思教学思路。当然解读文本之时要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可偏离编者意图。文本的解读是多方面的,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这就给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堂课四十分钟如何解决这些,教者就要学会梳理与取舍,弄清文章的特点,使课堂发挥更大的效用。现就苏教版一些课文的特点作以说明。《让我们荡起双桨》《打开的自然绿色课本》《长城与运河》等开篇文章,诗歌的形式,抒发感情较强烈,所以教学设计的重点就应放在培养语感和情感上;《第八次》《山谷中的谜底》《寓言故事》这些都是理性特强的文章,设计的重点就要放在悟理上;《敦煌莫高窟》《神奇的克隆》《秦兵马俑》等都是说明性的文章,教学多考虑的是说明文章的方法和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教者要吃透文本、吃透课标方可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理清教学设计思路
如果说课标给了我们设计的理念,那么文本就给了我们设计的思路。面对任何一篇文本,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教学的思路。思路清晰,课堂也就轻松自如。反之,一片混乱。怎样理清思路呢?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堂课的目标都要清楚,不能混乱。当然目标的确定,必须在熟读、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尤其高年级课文内容较长,教师就要学会梳理、整合教材以达到课堂教学高效化。其次,确定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的确定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不可另外设计否则又生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小语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多数是语用与情感方面的。重难点确定之后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破重难点,这就要求思考教法与学法的问题了。在新课标与学讲计划的要求下,要体现自主、合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法。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自主的、合作的。教师的地位要发生转变,恰到好处地引导就可以了,不可越俎代庖。最后就是教学流程问题。
三、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
我们在完成了目标、重难点等基础上,就要考虑教学流程的问题了,流程设计精巧、清晰、简练,课堂教学就轻松自如了。现就课堂流程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突破是课堂开始的第一步,突破的方法很多,有通过文题质疑突破;有根据代表性的生字词突破;有根据文章的中心句突破;有根据脉络突破;有创设情境突破……不同的课文,我们要巧妙地选择不同的突破法。如《黄河的主人》可以让学生默写课后生字词开始教学,因为课后的生字词很有代表性,一组是写人的,如谈笑风生……一组是写黄河的,如惊涛骇浪……默写完之后,就可以安排思考、说出不同、说出疑问进而进入到相应的段落进行学习。(农村条件差没有多媒体可用这方法)当然这课也可以设计情境进行突破。(条件好的城市可采用这种方法)再如《莫高窟》这类说明性的文章,条理清晰就可以用脉络突破法。直接出示教学任务,从理清脉络开始。课文中心句明显的文章便可以采用从中心句去突破。如《山谷中的谜底》等思想性特强的文章。面对不同的文本教师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始我们的课堂。突破法的选择其实就给我们这堂课理清了一个思路。有了一个主脉,一个“藤”,于是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解决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生成学生很多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
模块教学法,学讲教学计划最初阶段最适合的就是这种方法。思路清晰,便于操作。把文本分成几块,逐块完成教学目标。现以苏教版《水》为例来呈现这种教学模式。
第一块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写出这种感受。②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小组讨论。(重点关注几个数次,语用的问题)③试着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第二块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一种快乐。出示教学目标:①读读课文有什么感受?②作者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③读书交流。第三块,感受一勺水的快乐。出示相应的教学目标,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第四块体会以苦为乐的写法。这种模块的教学法简单易于操作,也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在小语的课堂上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我们能熟练灵活地掌握以上两种方法就受用无穷了。
(江苏省邳州市新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