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出口观察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满产、满销,接单接到手软,谁也没想到2010年光伏市场会火爆成这个样子。什么原因导致了光伏有别于其他行业的非一般速度的复苏?这种旺盛的态势能否持续?
  
  伴随着国内一大批光伏企业的快速成长,并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也是日新月异。2009年虽然遭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仍达154.4亿美元,同比劲增147.75%。
  进入2010年之后,全球各国纷纷加大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扶持力度,太阳能光优产业自然备受青睐。如今,2010年上半年已经悄然走过,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呈现出怎样的态势?下半年又将遭遇怎样的风险?这些都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海外需求旺盛光伏出口倍增
  
  中国机电商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1月,国内光伏产品出口仍处于相对低点,但在2、3月出口增速强力反弹,而整个一季度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100%左右。具体到地区层面,2010年一季度浙江省累计出口太阳能电池473万个,比上年同期增长25.1倍。其中,绍兴市3月出口量达9.8万个,同比增长43.2倍。
  从企业方丽来看,2010年上半年无锡尚德的出货量同比倍增,其中,一季度其出货量同比增长182%,二季度也继续保持在181.7%的增幅。另外,河北品澳太阳能上半年580Mw的总出货量,更是远远超出了上年全年的509Mw。
  从以上数据来看,上半年国内光伏产品出口的整体表现称得上强劲,这一方面与2009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期内全球光伏市场的大幅扩容,并带来巨大的需求。201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组件总出货量在7GW左右,2009年全年这一数字也仅为7.8GW。另外,金融危机后欧美厂商的产能扩张步伐相对较慢,也是中国厂商订单应接不暇的一大因素。
  201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的大幅扩容,最大的贡献自然来自于德国市场。由于早在2009年三季度已经传出风声,德国政府将在2010年大幅削减其国内的光伏补贴额度,因此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德国市场的需求量就大幅攀升,进入2010年之后这一情况得以延续,而直到7月中旬德国的新补贴方案才最终宣布,由此导致整个2010年上半年德国市场的需求一直处于高位状态,6月单月德国相关部门收到的安装申请就达5万份,从而使前6个月的太阳能设备新增量累计超过3GW。
  新兴市场的范围和容量进一步扩大,则是201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大幅扩容的又一关键因素。首先是传统的欧洲市场,2009年除德国和意大利之外,法国、比利时、捷克、希腊等国在光伏领域已经崭露头角,2010年上半年以上国家的光伏市场容量继续稳步提升;其次,亚洲,美洲甚至非洲地区不少国家的光伏市场也由于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而快速扩容。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快速扩容不仅是目前全球光伏市场重回增长轨道的重要推动力量,甚至未来随着欧洲市场增速的逐步放缓,以美国、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光伏市场将取代欧洲,成为全球光伏市场新一轮的主导。
  
  现状大好后市存巨大隐患
  
  虽然2010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产品出口一片太好,但从下半年甚至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由于以下几点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这种出口旺盛的态势能否持续,还需进一步观察。
  从国内光伏产业自身的发展来看,虽然目前在无锡尚德,英利绿色能源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国光伏产业楚体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也在全球占据了4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值得警惕的是,各国政府在大力推广光伏应用范围的的同时,也提倡和鼓励其国内企业在制造环节加快市局步伐,其中尤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发表演讲时称,美国政府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这一新兴产业,包括制造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汽车电池、建设核电站、发展清洁煤技术等,并与中国等国家展开竞争。
  除此之外,韩国三星5月曾宣布,将在未来10年间投资210亿美元于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使其业务更为多元化,太阳能电池制造恰是其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在此之前,包括夏普、京瓷等在内的日本厂商集体扩产更是来势凶猛。除了亚洲同行之外,以德国厂商为代表的欧洲竞争对手重新夺回领先优势的意图也非常明显。这些都是中国光伏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同时,由于国内市场迟迟无法大规模打开,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光伏企业的主要出货地还将集中在欧洲等少数市场,由此带来的反倾销的隐患仍然值得警惕。
  从全球光伏市场未来的发展来看,首先是德国等传统市场,依然面临着补贴下调所带来的增速放缓问题。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补贴降低、投资回报率更低,意味着成本更低的中国企业更具竞争力,但同时随着市场逐步步入成熟阶段,类似于2009年12月增量近1.5GW的情况基本不会再现。2010年7月初德国补贴下调之后,德国市场需求量已经骤然下降。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德国传出开始针对2011年的新补助案进行讨论,或采用规定补助安装量上限的方案,这些都是影响德国市场容量的不确定因素。
  虽然新兴市场的范围和容量不断扩大是事实,而且从长远来看,这部分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但从现阶段来看,这部分市场还远未达到正常的发展轨道,部分国家政策虽然已经启动,但是否具有连贯性还是一个未知数。以捷克为例,虽然2009年捷克光伏安装量居全球第三位,但2010年3月17日,捷克已经通过了一项抑制太阳能发展过快的政策。目前捷克工业和贸易部正在起草法案,拟对太阳能发电的鼓励政策进行调整。
  这就是说,目前全球光伏市场,不管是传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的增长都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而这显然与国内不少企业成倍扩张产能,以抢占更大市场的出发点不相符。
  
  前景光明但道路依然艰辛
  
  金融危机之后,由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一方面导致一些传统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同时也给了光伏这种新兴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不过,从现阶段来看,光伏产业前景虽然一片光明,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发展道路依然会异常艰辛。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内市场迟迟无法打开,由此导致产业终端严重依赖海外市场。整个2009年中央政府在光伏领域的扶持政策不可谓不多。“金太阳示范工程”甚至被定义为“中国光伏产业有史以来最强的产业政策支持”。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2009年国内光伏装机容量相比于国内市场容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看似蓬勃向上,但这只是制造环节依靠规模和低价取得市场的表现,实际上由于发展伊始就缺乏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合理的引导,导致产业目前的发展依然处于无序状态,甚至被国务院点名有严重的重复建设倾向。这些都是国内光伏产业必须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
  光伏产业要想在短时期内取得突破,与风电甚至火电等展开直接竞争,技术突破是唯一的选择,因此,未来全球光伏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将直接体现在研发领域。而研发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都将是中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其他文献
7月流火,又是一年毕业季,一大批法律“小鲜肉”走出法学院大门。在2015年毕业季典礼上,法律前辈们的殷切致辞为未来法治中国的筑梦者吹响了第一声号角。朱苏力(北京大学法学
30多年来,我国外贸飞速发展,现在年出口额已经达到1万多亿美元的规模,成就了今天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制造中心的称号。但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有关生产型环境污染、有限资源大量输出、价值处于微笑曲线中间等的议论从来也没停止过。  舞台中央的外贸在激烈争论中前进,同时也牵引着另一个聚光灯外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展览,认证、金融和物流等外贸服务业伴随着进出口的增长已经悄悄长大。这些服务商对外贸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的不断增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于1989年应运而生。APEC最初作为地区性集团,现已成为促进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工具。它由成立初的12个成员扩大至目前
近几年,随着服务满意度、客户体验等意识的“觉醒”,用户对于企业和品牌的评判标准不再仅限于产品,产品售后服务也成为客户购置产品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所占比重持续提升.客
期刊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犯罪活动与各式各类的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分析和挖掘这种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系统运行下的犯罪变化趋势,开展犯罪时序预测和预警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的使用人数也越来越多。微博的兴起,保障了公众知情的行使,创新了知情权实现方式,如微博问政,微博反腐等,但它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反映了当今政府信息公开的缺失。  关键词:知情权;信息公开;微博问政;微博反腐;权利冲突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的使用人数日益增多,其在知情权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微博知情,是指利用微博这一社交平台,传递信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基层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县乡干部的工作遇到了不少难题和压力,必须引起高度
日本八佰伴是和田一夫的父母一手创建的。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八佰伴从单纯的果蔬店发展到经营各种百货的零售店。1972年,和田一夫在巴西开设了第一间海外分店,接着,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台湾甚至美国、英国的分店也相继开张。1984年,八佰伴进军香港并在沙田获得了成功。1990年,他决定把八佰伴总部迁至香港。当时的香港正处于“八九”风波的阴影中,地产价格比高峰时期下跌了四成,恒生指数毫无起色,整个经济处于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和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于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关系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现了增长速度放缓的态势,区域性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稳定发展设置了新的门槛,普通员工对分配机制质疑往往成为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导火线。所有这些,都成为外向型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诱因。如何判断未来经营环境的走势,面临成本上升的经营条件,如何确定新的发展道路和策略,是每一个外向型企业决策者所要关心和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