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诗文化与雅文化的传播——以央视诗会节目为例

来源 :媒体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uoji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华夏文明熠熠生辉,其中“诗文化”最为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诗文学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也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节目是我国最早的一档电视“诗会”节目,为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结合找到了契机,也许可以这样说——传媒给诗歌插上了翅膀.
其他文献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在新媒体频频曝光,成为百姓关注的舆论焦点.本文研究了舆论传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归纳食品安全舆论传播新特点,给出新媒体时代如何积极、科学、有效
图形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视觉传达专业,大多设置了图形设计的课程。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使现代图形设计的观念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
【摘 要】中国人物画在历史变迁的推动下发生着改变,20世纪初期,西学中用的先进思想要求传统中国画以及中国人物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得到解放和变革,蒋兆和正是在继承传统笔墨语言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科学艺术的造像风格,开创了一种新式的中国水墨人物画风貌和一套完整的并影响至今的中国人物绘画教学体系。  【关键词】蒋兆和;中西融合;水墨人物画;流民图  在《蒋兆和的国画艺术》教学片中,蒋兆和先生总结了16个字来
期刊
53载风雨沧桑,薪火相传,步履铿锵;53载春华秋实,滋兰树蕙,桃李芬芳。  25年前,学校28字治校方针首提“风正人和,和谐共事”;尔后,学校传承弘扬,形成传统;今天,北京精神、朝阳精神与学校精神的碰撞,铸就了“和一”人的“和”文化。  “和一”,亦作“和壹”。《尚书》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礼记》曰:“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特定地域,特定校名,特定
2013年,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努力让孩子们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市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
近代以来,艺术研究、创作始终笼罩在一种中西方对立的语境里,受此影响,目前中国的一些艺术家在创作思想方面依然强调传统与西方的对立。在我看来,无论是维护还是反对传统,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