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资源的学习过程。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从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与提问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成绩显著。
一、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在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优点,开发教学软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将纪录片、科教片与新闻片等作为学习重大历史事件的导入。它们能冲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本来不能再现的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历史现象和情景,从而正确地理解和体验历史。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培养主体意识,强化互动教学。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体验,来获得新知识。在学习高中历史选修III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这一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先预习,查找与巴黎和会有关的资料或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请学生分别扮演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与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学生的表演虽然显得稚拙,但在这一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中已经获取了有效的信息,基本上掌握了巴黎和会上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意图。在教学中学生会有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教师就要及时纠正。如针对扮演威尔逊的学生所说的“我们是要称霸世界的”这一句话,我对学生说:“帝国主义国家就算有再大的野心,都不会明显地暴露出来,他们往往是非常阴险而极其虚伪的。”从而使学生从中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2.建立良好氛围,开展和谐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板着面孔,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自主意识与创新思维就会受到压抑。相反,学生在民主而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疑,乐于发表见解。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没有被教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充分自主,能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优化课堂提问方式
1.启发引导,提出问题。
启发性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实现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问题”处在“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下,通过思考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我作出如下提问:“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实施新政的?新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与社会影响的作用是什么?新政与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区别?(启发学生分别从时间、内容、影响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智力得到发展。
2.逐层递进,提出问题。
学生的思维训练,要循序渐进。课堂提问要逐步深入,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提示问题的本质。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我首先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们给出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既然学生回答出“落后就要挨打”,我就接着问“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通过思考、分析,学生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我最后问:“从中英力量对比,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畅所欲言,进而得出课本上没有明示的结论:中国实行封建主义制度,英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作为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探研全新教学理论,进行新型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需要。
一、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在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优点,开发教学软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将纪录片、科教片与新闻片等作为学习重大历史事件的导入。它们能冲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本来不能再现的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历史现象和情景,从而正确地理解和体验历史。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培养主体意识,强化互动教学。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体验,来获得新知识。在学习高中历史选修III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这一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先预习,查找与巴黎和会有关的资料或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请学生分别扮演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与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学生的表演虽然显得稚拙,但在这一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中已经获取了有效的信息,基本上掌握了巴黎和会上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意图。在教学中学生会有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教师就要及时纠正。如针对扮演威尔逊的学生所说的“我们是要称霸世界的”这一句话,我对学生说:“帝国主义国家就算有再大的野心,都不会明显地暴露出来,他们往往是非常阴险而极其虚伪的。”从而使学生从中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2.建立良好氛围,开展和谐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板着面孔,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自主意识与创新思维就会受到压抑。相反,学生在民主而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疑,乐于发表见解。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没有被教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充分自主,能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优化课堂提问方式
1.启发引导,提出问题。
启发性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实现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问题”处在“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下,通过思考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我作出如下提问:“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实施新政的?新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与社会影响的作用是什么?新政与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区别?(启发学生分别从时间、内容、影响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智力得到发展。
2.逐层递进,提出问题。
学生的思维训练,要循序渐进。课堂提问要逐步深入,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提示问题的本质。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我首先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们给出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既然学生回答出“落后就要挨打”,我就接着问“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通过思考、分析,学生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我最后问:“从中英力量对比,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畅所欲言,进而得出课本上没有明示的结论:中国实行封建主义制度,英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作为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探研全新教学理论,进行新型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