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將120例麻醉恢复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6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细节护理,分析2组护理价值。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6.67%、66.67%,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获得满意结局,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且缓解一定程度负面情绪,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细节护理;常规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76-02
麻醉恢复室属于临床麻醉科室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简称为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实施严密观察及监测,持续治疗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场所,其目的是规避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确保麻醉、手术后患者安全,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1]。相关研究发现,加强麻醉恢复期患者护理质量,在围术期快速康复期间,可起到关键作用,故完善麻醉恢复期患者护理操作细节,制定系统化、个性化护理方案显得极为重要[2]。既往临床以常规护理为常用手段,该护理虽能够起到一定价值,但无法达到最佳护理效率,存在一定局限性、片面性以及单一性[3]。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服务理念不断上升,细节化护理逐渐步入临床,该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实施效率及方案有待进一步分析[4]。鉴于此,本文选取麻醉恢复室患者实施细节化护理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20例麻醉恢复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6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31:29、30:30例;年龄分别为:18—75岁、19—74岁,平均值分别为:(41.11±2.50)岁、(41.15±1.62)岁;实验组麻醉方式,全麻插管33例、腰硬联合27例;对照组麻醉方式,全麻插管35例、腰硬联合2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详细检查麻醉恢复室的各项物品准备状况,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并对其各类药物使用状况实施密切记录。实验组予以细节护理,具体如下:(1)物品准备及管理:详细备好麻醉恢复室各项物品,如除颤仪、血糖仪、血气分析仪、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仪器,使仪器能够维持随时备用状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相关仪器实施维修及保养,并进行详细登记记录。仪器使用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表面的消毒,随时备好常用急救药物,定期检查有效期,以便及时更换及补充药物。(2)病情监测:密切、全程监测患者麻醉复苏过程,并全面观察患者各项指标,若发现异常,需立即通知医师,予以对症干预。同时强化各类导管护理干预,如腹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等,积极规避导管彩色很扭曲、受压以及脱落等状况。(3)呼吸道护理:麻醉恢复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指标,严格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针对意识尚未恢复患者,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分泌物。同时依据患者各项指标,如麻醉深浅、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状况,予以对症护理干预,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以及呼吸器辅助呼吸等。(4)心理护理:由于麻醉作用,使患者处于意识尚未清醒状态,但其机体潜意识中还保留着对麻醉、手术疼痛不安、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在患者术前需强化与其交流,深入掌握其心理特征,予以精细化、个性化心理疏导及安抚,并通过耐心、细心解答患者疑惑,消除其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1)于出院前1d,选择本院自制调查表实施全面评估,内容为护士职业技能、语言态度以及操作水平[5],分值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为满意,<7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2)观察2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3)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评分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6],正常:50分以下;轻度焦虑抑郁:50至60分;中度焦虑抑郁:61至70分;重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总满意度是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见表1。
2.2 2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
实验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
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快速完善,加之危重大手术的逐渐增多,无形中增加麻醉后护理的挑战。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主要功能的复原及麻醉作用的消失,患者在手术后机体功能均处于不稳定状态,而麻醉术后恢复早期属于患者病情变化的高危阶段。
相关研究发现,麻醉恢复室属于术中向术后过度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处理和预防麻醉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复苏的关键步骤,具有周转快、病人量大、病情变化迅速、护理人物繁杂、综合处理能力要求高等特点[7]。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科学性护理方案,积极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显得尤为重要。而细节护理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也是一类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提倡每位护理人员在完善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细节化的处理,是强化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完善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8]。同时细节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能动性,积极优化护理细节,且具有预见性眼光、及早发现问题,降低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风险[9]。而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通过细节化护理干预,强化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理念,完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积极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摆脱消极观念,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及依从性。另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充分说明麻醉恢复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获得显著价值,综上所述,麻醉恢复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章细娇,朱晓琳,林长安.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1081-1084.
[2]杨华文,易凤琼,曾彦超,等.基于快、慢通道的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8):3908-3912.
[3]范玉红,潘庆华,胡晓华,等.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4):272-275.
[4]刘松华,方懿,曹理言,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内复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1):10-14.
[5]邱梅.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7):1087-1090.
[6]刘普可,汪霄,杨莉,等.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理状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180-182.
[7]李政花,谭金梅.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4-26.
[8]吴敏,陈善桂,王燕伟.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安全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126-127.
[9]田京灵.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全科护理,2020,18(13):1632-1635.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2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细节护理;常规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76-02
麻醉恢复室属于临床麻醉科室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简称为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实施严密观察及监测,持续治疗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场所,其目的是规避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确保麻醉、手术后患者安全,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1]。相关研究发现,加强麻醉恢复期患者护理质量,在围术期快速康复期间,可起到关键作用,故完善麻醉恢复期患者护理操作细节,制定系统化、个性化护理方案显得极为重要[2]。既往临床以常规护理为常用手段,该护理虽能够起到一定价值,但无法达到最佳护理效率,存在一定局限性、片面性以及单一性[3]。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服务理念不断上升,细节化护理逐渐步入临床,该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实施效率及方案有待进一步分析[4]。鉴于此,本文选取麻醉恢复室患者实施细节化护理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20例麻醉恢复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6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31:29、30:30例;年龄分别为:18—75岁、19—74岁,平均值分别为:(41.11±2.50)岁、(41.15±1.62)岁;实验组麻醉方式,全麻插管33例、腰硬联合27例;对照组麻醉方式,全麻插管35例、腰硬联合25例。两组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详细检查麻醉恢复室的各项物品准备状况,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并对其各类药物使用状况实施密切记录。实验组予以细节护理,具体如下:(1)物品准备及管理:详细备好麻醉恢复室各项物品,如除颤仪、血糖仪、血气分析仪、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仪器,使仪器能够维持随时备用状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相关仪器实施维修及保养,并进行详细登记记录。仪器使用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表面的消毒,随时备好常用急救药物,定期检查有效期,以便及时更换及补充药物。(2)病情监测:密切、全程监测患者麻醉复苏过程,并全面观察患者各项指标,若发现异常,需立即通知医师,予以对症干预。同时强化各类导管护理干预,如腹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等,积极规避导管彩色很扭曲、受压以及脱落等状况。(3)呼吸道护理:麻醉恢复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指标,严格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针对意识尚未恢复患者,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分泌物。同时依据患者各项指标,如麻醉深浅、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状况,予以对症护理干预,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以及呼吸器辅助呼吸等。(4)心理护理:由于麻醉作用,使患者处于意识尚未清醒状态,但其机体潜意识中还保留着对麻醉、手术疼痛不安、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在患者术前需强化与其交流,深入掌握其心理特征,予以精细化、个性化心理疏导及安抚,并通过耐心、细心解答患者疑惑,消除其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1)于出院前1d,选择本院自制调查表实施全面评估,内容为护士职业技能、语言态度以及操作水平[5],分值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为满意,<7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2)观察2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3)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评分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6],正常:50分以下;轻度焦虑抑郁:50至60分;中度焦虑抑郁:61至70分;重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总满意度是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见表1。
2.2 2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
实验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
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快速完善,加之危重大手术的逐渐增多,无形中增加麻醉后护理的挑战。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主要功能的复原及麻醉作用的消失,患者在手术后机体功能均处于不稳定状态,而麻醉术后恢复早期属于患者病情变化的高危阶段。
相关研究发现,麻醉恢复室属于术中向术后过度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处理和预防麻醉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复苏的关键步骤,具有周转快、病人量大、病情变化迅速、护理人物繁杂、综合处理能力要求高等特点[7]。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科学性护理方案,积极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显得尤为重要。而细节护理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也是一类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提倡每位护理人员在完善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细节化的处理,是强化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完善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8]。同时细节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能动性,积极优化护理细节,且具有预见性眼光、及早发现问题,降低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风险[9]。而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通过细节化护理干预,强化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理念,完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积极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摆脱消极观念,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及依从性。另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麻醉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充分说明麻醉恢复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获得显著价值,综上所述,麻醉恢复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章细娇,朱晓琳,林长安.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1081-1084.
[2]杨华文,易凤琼,曾彦超,等.基于快、慢通道的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8):3908-3912.
[3]范玉红,潘庆华,胡晓华,等.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4):272-275.
[4]刘松华,方懿,曹理言,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内复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1):10-14.
[5]邱梅.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7):1087-1090.
[6]刘普可,汪霄,杨莉,等.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理状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180-182.
[7]李政花,谭金梅.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4-26.
[8]吴敏,陈善桂,王燕伟.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安全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126-127.
[9]田京灵.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全科护理,2020,18(13):1632-1635.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