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红壤农作物根系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研究农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差异,以及根系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作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间作种植玉米+大豆和玉米+马铃薯,测定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处理的团聚体破坏率、根系特征,分析不同作物根系形态特征与团聚体破坏率的关系。[结果]常规管理条件下,在0~10cm土层,玉米大豆间作>0.25mm团聚体的数量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增加了29.58%、66.01%,10~20cm土层,玉米大豆间作>0.25mm团聚体的数量较玉米单作增加了42.28%;在0~10cm土层,间作模式的土壤抗蚀指数显著大于单作模式,土粒的抗分散能力强,玉米间作大豆较玉米单作与大豆单作团聚体破坏率分别降低了42.22%和26.40%,玉米间作马铃薯较玉米单作与马铃薯单作团聚体破坏率分别降低了35.71%和32.88%,在10~20cm的土层中,玉米间作大豆的团聚体破坏率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显著降低了16.67%和22.75%;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模式的农作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有显著改善,且与团聚体的破坏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可以得出,玉米间作大豆、玉米间作马铃薯能优化作物根系特征,降低团聚体的破坏率,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助于水土保持。
其他文献
农民资金互助监管缺失与监管过度并存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其良性发展。这种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变迁多重逻辑的影响。其中,从国家逻辑来看,需要农民资金互助活动的规范健康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建立健全的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政府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文章结合我国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激励机制的缺失,客观地分析了激
毒品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其所诱发的违法犯罪活动,更是极大的危胁着社会的健康与发展,毒品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犯罪之一。因此,我国始终将打击毒品犯罪作为刑
伴随着世界多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加深,随之而来的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合法手段参与的与经济金融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日
准确的护理体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各种检查、预防并发症、减轻疲劳和促进康复有良好的作用.其中床头抬高在减轻颅内压、预防坠积性肺炎、减少鼻饲病人食物反流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