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有易,说无难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8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致千禧年以来,中国古代历史突然“火”了。以中国古代历史與人物为题材的图书,屡登五花八门的“排行榜”。这类题材的作者,也受到读者的热捧。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写一篇大文章才能说清楚,暂且不表。但说两个比较表面的现象:第一,作者大致都不是古代史学术圈内的研究者,多是“横生斜长”出来的。有的作者甚至是被这把“火”所吸引,跟风而行;有的是出版者跟风而临时邀约一些作者而出书的。第二,这类书越写越宏大,到近几年来,已经从古代史中的某一个朝代的人和事,拓展到总结中国历史规律的高度上去了。坊间能够看见诸如“重新构建历史”这样吓人的标题。新近出版的《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在功名和自由之间的挣扎与抗争》,也属于此类。
  作者将诸子百家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个坐标点,并以这个坐标点为参照,阐述中国知识分子沦亡的过程:就知识分子来说,从特立独行的士,到“只有韬略、没有立场”的策士,再到“专为帝王服务”的谋士,最后到“完全按奴才标准设计”的进士,在“功名,还是自由”的选择中,知识分子们步步后退。从学术来说,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独创到“为帝王谋”、从儒学到理学、从“格物”到“致良知”、从经世致用到考据,慢慢黯淡下去。从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压迫来说:先秦时,还只是用功名富贵来诱惑、笼络;汉以后则用“三不朽”的理论来驯化;明清则用“理学”消灭异己的思想,甚至用“文字狱”来消灭异己的肉体。结论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已经彻底沦亡了!
  应当说,书通俗易懂,好读;从三个方面总结的知识分子沦亡的规律,似乎也引人入胜。但细细想起来,就慢慢地多了一些疑惑。
  譬如,作者前面肯定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而后面又说到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故事,并进而评论道:“孔子这样的知识分子,权力上不得志时,可能会呼吁一下言论、思想自由;权力上一得志,便也参加到独裁队伍中,提起屠刀,去杀未得志的同类。”那读者就疑惑了:孔子到底是不是伟大的知识分子?
  再譬如,作者痛斥明清“理学”消灭异己的作用,那么发明理学的程颢、朱熹不谓不是知识分子,只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走狗”了。可是,若读读朱熹在写给陈同甫的一封信中说的话,就得重新结论一番。他在信中说:“老兄视汉高帝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於义耶,出於利耶?出於邪耶,正耶?若高帝,则私意分数犹末甚炽,然已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於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
  “汉唐盛世”,一直是作为中国历史繁荣的坐标,汉高帝唐太宗也一直是作为明君的象征和代表。可是,朱熹则不留情面地说他们是“无一念之不出於人欲也”,“假仁借义以行其私”。你说,这是不是知识分子的行为?
  记得师从宁可先生学习古代史时,先生第一课讲到的是“说有易,说无难”六个字,治学中说“有”很容易,只要举出一例证据即可;但说“无”却很难,因为反方只要举出一例反面证据就可以推翻原来的结论。如今离开古史圈多年,这六个字倒谨记在心。希望诸如《沦亡史》一样的作者,也以此惕厉自己,以免顾此失彼,以偏概全。★
  《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在功名和自由之间的挣扎与抗争》
  作者:周非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定价:28元
  
  《宋庆龄往事》
  
  作者:何大章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49元
   作者曾任宋庆龄故居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他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分析还原一个真实的宋庆龄。
  
  《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
  
  作者:王凯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2元
   在这幅多彩的“民国风情画”里,无论是学界精英还是商界名流,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各有各的范儿。
  
  《古堡——欧洲的浪漫与传奇》
  
  编者: 翼书坊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45元
  了解欧洲,要从城堡开始。东欧的城堡传奇而典雅,南欧的城堡独具一格,西欧的城堡绚丽浪漫,北欧的城堡厚重凝练,中欧的城堡美如童话,这是欧洲的曾经与现在。
  
  《江城》
  
  作者:彼得·海斯勒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6元
  《纽约客》驻北京记者的纪实中国三部曲之序曲,是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首选图书。
  
  《千曲川风情》
  
  主编:[日]岛崎藤村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16.8元
  借助文字,作者把他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更多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
其他文献
2009年,对于中国民营经济来说,堪称灾年。  山东的民营钢铁大亨杜双华,距离失去日照鋼铁仅咫尺之遥;东星航空一夜之间“被停飞”、川航重组鹰联航空,民营航空遭遇挫折;上海市内的高速公路几乎全部被国企接管,民营资本被施了魔法般地从基础设施领域消失。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了近三十年后,为什么还会发生民营经济节节败退、国有经济高歌猛进的一幕,这着实让人难以理解。东星航空的破产、上海高速公路国有化,究竟是市
备受瞩目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总算姗姗来迟。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即“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然而8个月过去,始终未见实际进展,直到2014年7月15日,国资委终于宣布正式启动国资国企“四项改革”试点,首批试点6家央企,他们分别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
昨天看完金马奖颁奖礼就躺下了,慢慢觉得胸闷,黑暗中坐起来竭力呼吸了一会儿,也许是因为灰霾中两天没有开窗,也许是想到近10年前和另外一个人一起看的那一届。主持人是林志玲,那个人不认识她,先是漫不经心地上网,后来渐渐盯住屏幕,最后终于没忍住问我:“这是谁啊?”  那一届的最佳影片是《艳光四射歌舞团》。我再躺下来的时候,那首《流水艳光》的歌词突然一个字一个字地在黑夜里浮上来:阔阔茫茫/人生的路途阮流浪/
这不是一部靠题材取胜的电影。如今,这类抱错孩子而引发人性困境和冲突的电影已经不再能先天引发关注,这部《如父如子》走的是一条温婉的路线,依靠一个悲剧的开端引出了一个治愈系的故事。  野野宫良多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妻子是全职太太,儿子庆多正在面试私立小学。他们的生活就是当代社会“成功”的样本。但来自医院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一切,院方告诉他们,庆多实际上是斋木熊大家的儿子。在那之后,两家人开始见面,相识
2000年,联合国推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自此以后,国际社会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了满足基本的水供应和卫生服务上。从1990年到2010年,两百多万人获得了改善的水资源。如今,联合国准备以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作为2015年之后“千年发展目标”的延伸。以此作为又一个契机,大规模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应该被置于更加核心的位置。  传统智慧认为,改善供水状况取决于挖井、
混了这些年,黑丫终于混到了当吃货不丢人的开明盛世。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黑丫真有些生不逢时。70年代末的穷乡僻壤,七岁的黑丫躲过午睡,撑一支长篙,专在蜘蛛网中纠缠,待网丝有叶片厚时,再探入那潋艳的柔波,出水后,这篙头堪比今日的502胶。把这罪恶的篙头伸向那繁枝茂叶间的鸣蝉,“知了知了”立即凄美成 “完了完了”。不消十几分钟,就能粘下五十余只,然后翅膀一揪,在泥地上挖个坑,用松毛引火,架上干枝,片刻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启功《自撰墓志铭》)  启功先生六十六岁写下这么一首自况兼自嘲的打油“墓志铭”,七早八早就把自己一生论定,从容开阔而谦逊,老派文人的风姿尽现字里行间。老先生在北京,我在台北,不识其人只爱其文字,以文字相
朋友王二波,我认识他有十多年了。十年前我们如胶似漆,十年后则聚少离多。他是我朋友圈里最最不靠谱的,没有之一,对于像我这样的水瓶座怪叔叔来说,能对一个同性朋友保持如此大的忍耐,堪称奇迹。  每当王二波想要喝酒的时候,总是先给我发个短信,“兄弟,想你了,喝一杯乎?”以前我的回答通常是“喝一杯就喝一杯”,于是,他找地方、点菜、然后带上几个乌七八糟我根本不认识的人,胡吃海喝完,我埋单。  后来我不上当了,
6月17至19日,李克强总理带领规模庞大的企业代表团访问英国。访英期间,中英双方共签署数十项政府和商业间协议,内容涉及金融、科技、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总额超过300亿美元。双方还宣布,力求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  李克强对英国的访问,表明了中英、中欧关系的两个特点。  首先,中国对欧洲、英国的外交关系,近些年来急剧地向经贸关系倾斜。过去中国有一种思路,试图在国际战
今年7月初,为纪念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逝世十周年,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学术研讨会。会上,谈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和张维迎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张维迎坚持他二十多年来一贯的观点:“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创造自由的环境、法治、包括产权制度的保证。很多时候,在经济事务中,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效果或许会更好。”  林毅夫也没打算改变他对中国模式的推崇:“中国过去35年,我们必须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