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结构复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高层建筑受到城市和建筑师的青睐,需要的建筑施工技术也相对提升。因此,下面分别就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大城市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高层建筑正在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对于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
与其他建筑相比,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较多。其层数多,高度高,结构类型复杂,体型独特等特点决定了其施工工艺的技术特点。即其要求较高,同时期材料用量较多,施工的工期更长,工序多,而且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除此之外,受力特点与设计的依据与多层建筑业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要求较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层建筑施工人员技术达到一定的优化水平。只有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尽可能的优化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利润管理。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1、高层建筑的工期长于一般多层建筑
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两年左右。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对于各种环境和气候的要求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合适材料反映的季节进行施工,而且高层施工楼层多,工作量一般过大,因此需要的工期比一般的多层建筑工程长。
2、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深于一般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2; 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
3、高层建筑整体体工程量大于一般多层建筑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
4、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于一般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以及结构材料和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多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高层建筑工程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现在,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皆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高层建筑中的装饰作业就要高于一般建筑。其次,消防设施要求也非常高,还有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1、地基和测量技术
1.1 我国各地地质环境不同,高层建筑的基础要因地而异,采取不同措施。当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地下室埋置深度不大时,需要采用桩基础。预制桩的质量好,鉴别承载力的方法较为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也有较大的承载力,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可使用预制桩,但预制桩造价比较高,耗钢量比较大,截桩困难,施工噪音大,因此,可采用现浇桩对地基进行施工,现浇桩的造价较低,适应性强,噪音小,可作为发展的重点。当基础埋置较深时,施工技术较为困难,难以保证施工安全,应采用沉箱法或沉井法施工。
1.2 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好施测方案,并确定测量仪器,建立施工控制网,及时将控制轴线投影到建筑层面上,根据控制轴线做柱列线等放样。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并且一定要经过复核和校对,确保测量的正确性。
2、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易因工作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质量问题,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太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2.1 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做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严格控制,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在试验结果出来后,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
2.2 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符合规定要求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情况下,浇筑按混凝土的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连续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要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
2.3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严格控制浇筑和振捣,同时要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要按照混凝土和不同水泥品种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3、裂缝控制技术
3.1 设计措施:(1)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要重注对构造钢筋的配置;砌体无约束端应增设构造柱;对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小于3m的构造柱,在墙高的中部增设和墙同宽的混凝土腰梁;屋面隔气层和保温层要合理设置;预留的门窗洞口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2)外墙面的要留分隔缝的适当位置,要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
3.2 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非常重要,在早期为减少收缩,要避免表面水平蒸发过快,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注意控制砼的温升,尽可能的延长砼的降温速率,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减少砼的收缩,在完善构造设计和改善约束方面采取适当措施。比如,可以利用砼的后期强度,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添加粉煤灰、减水剂等,通过选用较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浇筑温度和初级温度,通水排热,避免集中出现水化热高峰的现象。
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现在建筑施工最常见的防止建筑产生有害裂缝的办法,就是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目前在工程中是十分常见的,不但可以解决沉降差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收缩应力,但后浇带位置必须得到设计院认可。后浇带的保留时间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40天,如果条件允许可留60天,若是设计有要求按设计要求实施。后浇带带来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防水问题。所以在后浇带施工时,必须考虑后浇带防水施工,不论是膨胀止水条也好,止水钢板也好,都要严格按图集或设计要求施工,防止漏水。后浇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支模板,浇筑完成后与原板不平,产生错台的问题,要求在支设模板时,支撑必须安装牢固。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一般对于顶板预留斜缝;梁和基础一般预留企口缝,要根据结构的断面情况确定企口缝的形式。
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設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关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掌握好施工技术,积极的探索和寻求提高施工技术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水平,让人们住上放心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齐伟.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1(04).
[2]罗家坤.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3]张园龙.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6).
[4]崔文龙.浅谈我国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1(11).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大城市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高层建筑正在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对于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
与其他建筑相比,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较多。其层数多,高度高,结构类型复杂,体型独特等特点决定了其施工工艺的技术特点。即其要求较高,同时期材料用量较多,施工的工期更长,工序多,而且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除此之外,受力特点与设计的依据与多层建筑业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要求较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层建筑施工人员技术达到一定的优化水平。只有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尽可能的优化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利润管理。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1、高层建筑的工期长于一般多层建筑
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两年左右。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对于各种环境和气候的要求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合适材料反映的季节进行施工,而且高层施工楼层多,工作量一般过大,因此需要的工期比一般的多层建筑工程长。
2、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深于一般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2; 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
3、高层建筑整体体工程量大于一般多层建筑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
4、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于一般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以及结构材料和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多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高层建筑工程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现在,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皆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高层建筑中的装饰作业就要高于一般建筑。其次,消防设施要求也非常高,还有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1、地基和测量技术
1.1 我国各地地质环境不同,高层建筑的基础要因地而异,采取不同措施。当地基土质比较复杂,持力层较深,地下室埋置深度不大时,需要采用桩基础。预制桩的质量好,鉴别承载力的方法较为明确,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也有较大的承载力,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可使用预制桩,但预制桩造价比较高,耗钢量比较大,截桩困难,施工噪音大,因此,可采用现浇桩对地基进行施工,现浇桩的造价较低,适应性强,噪音小,可作为发展的重点。当基础埋置较深时,施工技术较为困难,难以保证施工安全,应采用沉箱法或沉井法施工。
1.2 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好施测方案,并确定测量仪器,建立施工控制网,及时将控制轴线投影到建筑层面上,根据控制轴线做柱列线等放样。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并且一定要经过复核和校对,确保测量的正确性。
2、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易因工作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质量问题,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太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2.1 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做配合比实验和级配试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严格控制,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在试验结果出来后,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
2.2 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符合规定要求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情况下,浇筑按混凝土的斜面分层、自然流淌坡度、一次到顶、连续逐层推移的方法进行,要保证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
2.3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缩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严格控制浇筑和振捣,同时要严格执行养护制度。要按照混凝土和不同水泥品种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进行养护,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3、裂缝控制技术
3.1 设计措施:(1)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要重注对构造钢筋的配置;砌体无约束端应增设构造柱;对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小于3m的构造柱,在墙高的中部增设和墙同宽的混凝土腰梁;屋面隔气层和保温层要合理设置;预留的门窗洞口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2)外墙面的要留分隔缝的适当位置,要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
3.2 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非常重要,在早期为减少收缩,要避免表面水平蒸发过快,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注意控制砼的温升,尽可能的延长砼的降温速率,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减少砼的收缩,在完善构造设计和改善约束方面采取适当措施。比如,可以利用砼的后期强度,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添加粉煤灰、减水剂等,通过选用较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浇筑温度和初级温度,通水排热,避免集中出现水化热高峰的现象。
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现在建筑施工最常见的防止建筑产生有害裂缝的办法,就是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目前在工程中是十分常见的,不但可以解决沉降差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收缩应力,但后浇带位置必须得到设计院认可。后浇带的保留时间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40天,如果条件允许可留60天,若是设计有要求按设计要求实施。后浇带带来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防水问题。所以在后浇带施工时,必须考虑后浇带防水施工,不论是膨胀止水条也好,止水钢板也好,都要严格按图集或设计要求施工,防止漏水。后浇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支模板,浇筑完成后与原板不平,产生错台的问题,要求在支设模板时,支撑必须安装牢固。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一般对于顶板预留斜缝;梁和基础一般预留企口缝,要根据结构的断面情况确定企口缝的形式。
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設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关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掌握好施工技术,积极的探索和寻求提高施工技术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水平,让人们住上放心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齐伟.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1(04).
[2]罗家坤.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3]张园龙.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6).
[4]崔文龙.浅谈我国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