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语言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开掘出丰富情感的语言,才是真正鲜活的。本文的教学笔者始终以剪纸作为叙事推进的抓手,更作为学生体悟情韵、训练语言的线索,达成了玩转和活化文本语言的教学境界。本文提出要依托剪纸作品,统领技艺神奇;紧扣剪纸作品,编创情感故事;深化剪纸作品,撰写一封家书;聚焦剪纸作品,延展深情牵挂,为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统领神奇;编创故事;撰写加数;深情牵挂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7-0187-01
《姥姥的剪纸》是著名散文家笑源先生的作品,被编排在苏教版教材六上第四单元的12课。本文以姥姥的剪纸作品为线索展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更突显了祖孙之间的深情厚谊。本文的教学可以设定以下两个核心目标:第一,构建文本与生活链接通道,感受祖孙之间的舐犊情深;第二,借助想象体悟,活化文本语言,感受字里行间对童年生活和家乡的怀念。笔者紧扣姥姥的剪纸作品,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内核。
1.依托剪纸作品,统领技艺神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从本课教学的目标出发,依托姥姥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从感性认知上建立起对作品的神奇之感,形成认知体验的整体性感受,构建课堂教学的抓手。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幅课文中涉及的剪纸作品,组织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猜测剪纸作品的名称;然后,面对姥姥创作的剪纸,学生倾吐自己心中想说的话,教师相机板书:记忆高超!并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展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紧接着,教师根据学生依托的内容逐一展示,进行小结: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神!
在复习导入环节,教师紧扣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凸显姥姥技艺的高超,并将姥姥的剪纸技术通过固定句式“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巧妙地将第一课时中对文本语句的感知成果彰显出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姥姥的技艺源自于平时的勤奋练习。
2.紧扣剪纸作品,编创情感故事
在乡亲们眼中,姥姥广结善缘、技艺高超,但在作者眼中,姥姥还有另一个神奇的本领,即姥姥用自己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7到12自然段,圈画出姥姥拴住我的语段,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小兔骑老牛”“牛兔啃青草”“牛兔众生图”等相关语段,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作品都是关于老牛和兔子的,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深意呢?教师可以围绕着第一幅作品“小兔骑老牛”想象、创编出一个动人的故事,让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感受到以课文为情境,联系生活,就能发现姥姥剪刀下的每一幅都蕴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祖孙故事;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构、编创第二幅第三幅剪纸作品中所蕴藏的情韵。
每一幅作品都蕴藏着一段深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扣剪纸、编故事,还原作者蕴藏在文本语言中的情感,实现文中剪纸向心中剪纸的转变,感受祖孙之间浓浓的情意。
3.深化剪纸作品,撰写一封家书
童年的记忆再美好,也都是短暂的。后来的作者远离了家乡,远离了姥姥,但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作品,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的语句:“我上学了……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组织学生思考:作者已经长大,为什么姥姥还要给作者寄来剪纸呢?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姥姥对作者的想念之情是恒古不变的,那份姥姥对孙儿的思念、祝福和期盼都融进了她一刀一刀剪出来的作品中。此时,教师深情描述:一直生活在屯里的姥姥并不识字,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不妨帮一帮这位姥姥,从她寄给孙子的剪纸作品中选择一幅,想象姥姥究竟想借助这幅作品告诉作者些什么呢?
在整篇课文中,描写姥姥剪纸作品的语句并不多,但每一幅都蕴藏着浓郁的祖孙情谊。在这一板块的学习中,教师正是紧扣这一资源,在学生深入感知了文本剪纸作品的蕴意和丰富情感之际,顺势动笔,巧妙地达成了语言训练的效果,有效凸显了祖孙之间的情意。这样的练笔已经不再是纯粹地空对空地抒情,而是学生站立在姥姥视角下的真情流露。
4.聚焦剪纸作品,延展深情牵挂
姥姥浓缩在剪纸作品中的情感,作者能够感受到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柔情的文字、精妙的语言,充满了作者对姥姥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中“不管走多远……总不时”“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清清爽爽”“有声有色”等关键词,体悟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情韵;随后,教师组织多层次地引读练习:长大之后的我,随着求学级别的升高,离姥姥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我的梦中始终_________________;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事情也越来越忙,总是难以抽出时间回去看姥姥,但只要忆及____________;后来,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回家的次数更少了,但___________……在学生经历了这三个层次的引读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作者心里究竟会想些什么?梦中又会见到什么呢?最后,教师配置了音乐旋律,学生再次激情诵读课文的最后自然段,将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浓浓乡情、亲情永远镌刻在内在意识中。
上一教学版块中,学生借助姥姥的口吻撰写家书,感受老人对孙儿的思念;這一板块的关注视角则进行了巧妙地转换,重在抒发作者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多种形式地诵读、引读和集体朗读,使得文本中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达成了应有的高潮。
文本语言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开掘出丰富情感的语言,才是真正鲜活的。本文的教学笔者始终以剪纸作为叙事推进的抓手,更作为学生体悟情韵、训练语言的线索,达成了玩转和活化文本语言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统领神奇;编创故事;撰写加数;深情牵挂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7-0187-01
《姥姥的剪纸》是著名散文家笑源先生的作品,被编排在苏教版教材六上第四单元的12课。本文以姥姥的剪纸作品为线索展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更突显了祖孙之间的深情厚谊。本文的教学可以设定以下两个核心目标:第一,构建文本与生活链接通道,感受祖孙之间的舐犊情深;第二,借助想象体悟,活化文本语言,感受字里行间对童年生活和家乡的怀念。笔者紧扣姥姥的剪纸作品,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内核。
1.依托剪纸作品,统领技艺神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从本课教学的目标出发,依托姥姥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从感性认知上建立起对作品的神奇之感,形成认知体验的整体性感受,构建课堂教学的抓手。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幅课文中涉及的剪纸作品,组织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猜测剪纸作品的名称;然后,面对姥姥创作的剪纸,学生倾吐自己心中想说的话,教师相机板书:记忆高超!并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展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紧接着,教师根据学生依托的内容逐一展示,进行小结: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神!
在复习导入环节,教师紧扣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凸显姥姥技艺的高超,并将姥姥的剪纸技术通过固定句式“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巧妙地将第一课时中对文本语句的感知成果彰显出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姥姥的技艺源自于平时的勤奋练习。
2.紧扣剪纸作品,编创情感故事
在乡亲们眼中,姥姥广结善缘、技艺高超,但在作者眼中,姥姥还有另一个神奇的本领,即姥姥用自己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7到12自然段,圈画出姥姥拴住我的语段,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小兔骑老牛”“牛兔啃青草”“牛兔众生图”等相关语段,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作品都是关于老牛和兔子的,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深意呢?教师可以围绕着第一幅作品“小兔骑老牛”想象、创编出一个动人的故事,让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感受到以课文为情境,联系生活,就能发现姥姥剪刀下的每一幅都蕴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祖孙故事;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构、编创第二幅第三幅剪纸作品中所蕴藏的情韵。
每一幅作品都蕴藏着一段深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言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扣剪纸、编故事,还原作者蕴藏在文本语言中的情感,实现文中剪纸向心中剪纸的转变,感受祖孙之间浓浓的情意。
3.深化剪纸作品,撰写一封家书
童年的记忆再美好,也都是短暂的。后来的作者远离了家乡,远离了姥姥,但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作品,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的语句:“我上学了……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组织学生思考:作者已经长大,为什么姥姥还要给作者寄来剪纸呢?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姥姥对作者的想念之情是恒古不变的,那份姥姥对孙儿的思念、祝福和期盼都融进了她一刀一刀剪出来的作品中。此时,教师深情描述:一直生活在屯里的姥姥并不识字,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不妨帮一帮这位姥姥,从她寄给孙子的剪纸作品中选择一幅,想象姥姥究竟想借助这幅作品告诉作者些什么呢?
在整篇课文中,描写姥姥剪纸作品的语句并不多,但每一幅都蕴藏着浓郁的祖孙情谊。在这一板块的学习中,教师正是紧扣这一资源,在学生深入感知了文本剪纸作品的蕴意和丰富情感之际,顺势动笔,巧妙地达成了语言训练的效果,有效凸显了祖孙之间的情意。这样的练笔已经不再是纯粹地空对空地抒情,而是学生站立在姥姥视角下的真情流露。
4.聚焦剪纸作品,延展深情牵挂
姥姥浓缩在剪纸作品中的情感,作者能够感受到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柔情的文字、精妙的语言,充满了作者对姥姥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中“不管走多远……总不时”“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清清爽爽”“有声有色”等关键词,体悟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情韵;随后,教师组织多层次地引读练习:长大之后的我,随着求学级别的升高,离姥姥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我的梦中始终_________________;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事情也越来越忙,总是难以抽出时间回去看姥姥,但只要忆及____________;后来,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回家的次数更少了,但___________……在学生经历了这三个层次的引读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作者心里究竟会想些什么?梦中又会见到什么呢?最后,教师配置了音乐旋律,学生再次激情诵读课文的最后自然段,将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浓浓乡情、亲情永远镌刻在内在意识中。
上一教学版块中,学生借助姥姥的口吻撰写家书,感受老人对孙儿的思念;這一板块的关注视角则进行了巧妙地转换,重在抒发作者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多种形式地诵读、引读和集体朗读,使得文本中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达成了应有的高潮。
文本语言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开掘出丰富情感的语言,才是真正鲜活的。本文的教学笔者始终以剪纸作为叙事推进的抓手,更作为学生体悟情韵、训练语言的线索,达成了玩转和活化文本语言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