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目标教学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十分关注的课题。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代教学变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职能之一。与自己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初步总结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分层培养模式,即课前浅层次学习—课堂主动层次学习—课后独立层次学习。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层教学浅谈几点一下观点。
  【关键词】创新 独立 分层 自学
  一、课前浅层次学习
  课前浅层次学习也就是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习惯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慢慢就能养成独立阅读、独立预习的习惯,并从中探索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得到适宜的自学方法。
  预习是教和学的开始。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拟定有指向性、启发性、趣味性而难易适度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课堂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指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授课,在针对教学目标实时调整教学进程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授课前要求学生进行浅层次预习,然后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预习实际,制定出明确、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从题目、重难点句、关键词语以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拟订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在预习时的独立思考能力。高年级预习宜放在课前进行,中年级在课堂上进行,低年级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下作浅湿的预习。学生在课前的独立预习过程中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预习以读为本将传统和现代化语文教学相结合,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对现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进行了发展。阅读教学,实际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等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训练。因此,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考、讨论和练习的时间,以读为主,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落实基本功的训练,着眼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课堂主动层次学习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首先要将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对象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提供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得全体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阅读,主动思考和提问进而成为自觉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要凭借教书技能和个人教学技巧教育引导学生在语文课文学习中掌握优良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在语文课教学进程中首要改变为教课文而教课文的简单化模式,教师要利用现有的外界环境和多媒体设备积极主动地将教学活动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去。认真设置课程导入部分注重教学背景,并以此为载体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以引人入胜的情景将学生带进课文中特定环境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让他们主动地领略,感知和理解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意义。同时应针对语文教材特点,以重难点题目为主线教育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真实意图,并可以教会学生在不改变编者意图的情况下对于课文顺序设置进行调整,放手让学生去做合理的改编,在改编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独立去探索自己特有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反复探讨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有效带出知识点,思路流程的组合是否清晰而且让学生易懂易消化,教学速度是否合理能否使得全体学生吸收课堂知识。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质疑问题,学生在学习和吸取知识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主动思维地能力,从某些看似矛盾,但又是合情合理的地方发问;从语言运用方面发问,看语言的不同在内容或感情的表达上会造成什么差别等等;教师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可采用“学生自读——小组交流——教师解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学实践中学会读书,提高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动笔的指导,在理性阅读后一定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落到笔上,教师通过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以及文章的佳词妙句等,让学生养成练写读后感的习惯,在写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见解,问题,看法一并表达出来为独立学习培养新思路。
  三、课后独立层次学习
  课后的独立层次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学生自学能力得以巩固加深课堂知识理解和运用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发学生独立解答疑问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自己的疑问。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主动探求知识。要求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将课本理论合理运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侧重点的多读一些课外刊物不断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德育和智育双方面平衡发展也是新课改下教育体制的教学目标。
  总结:
  在学生课前浅层次学习—课堂主动层次学习—课后独立层次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注重适当的给予学生秩序渐进地读书指导。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以实践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在阅读过程中也经历着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阅读过程就是从语言文字的认识向文字的运用过渡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感知性阅读阶段,理解性阅读阶段,品评性阅读阶段,积累性阅读阶段和运用性阅读阶段。教师只有指导学生秩序渐进地读书,才能收到良好的语言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江洪春,《中小学教育论文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中国泵业名城”的发展备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泵业名城”的现状和影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策略和思路与业界人士探讨
对煤矿空压机的振动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隔振解决方案,分阶段实现设计要求,保证选择的减振器和阻尼器准确,达到提高隔振效率,减小振动速度,改善环境的目的。
针对英格索兰螺杆压缩机出现的无故障记录停机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诊断手段及解决措施。
【目的】从抗逆植物盐芥中分离GRP7(glycine-rich RNA-binding protein7,GRP7)基因,为进一步揭示GRPs基因在盐芥逆境应答中的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