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78.0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20-01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彰显,广大小学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更多地运用到课堂上去,增加了课堂容量,营造了更加真实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下面谈一下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 到:“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是智慧的最重要能源,是正常思维的必要条件。”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持久性,而多媒体技术却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它通过呈现丰富的图文音像资料,鲜艳的色彩,生动活泼的画面,抛弃了传统教学中静态的观察 模式,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生动,从而使 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 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持久地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探究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奥秘。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主要特征,加强观察的目的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观察事物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从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我在设计《笋娃娃》一课的课件中,在画面上用文字或鲜艳的色彩予以突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直观地再现了笋娃娃从泥土里“钻出来”“冒出来”“顶着石头”的样子。学生观看课件后,很快体会这几个 动词所表现出的笋娃娃的生长状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 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 际情境中进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 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 境的感受,引起学生说话欲望,让学生展开 想象,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有 话可说。
  如:《青蛙看海》一文教学中,课件呈现 给学生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海面上波翻浪涌,伴随着磅礴的惊涛声,教师提出问题:青蛙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它还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对 大海的了解展开想象、交流讨论,最后围绕 着话题和要求将自己想象的内容讲述出 来。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启发。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放飞学生的思路,突破思 维的常规和束缚,从而调动他们自身积累的素材,开拓选材范围。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达到进一步巩固和运用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 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 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 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内因。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
  如《观潮》一课里,学生较难理解文中 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教师把多媒体重点放 在让学生感受潮的雄伟上,教师将选用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图片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概括潮的特点,并配上话外音,在仿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把 握充满了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方面,要完成教学目标,关 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 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 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 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 识境界。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学生是积极意义建构的主体。所以,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活动,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的技能才能获得和形 成,才能逐渐积累语言,丰富语言。苏霍姆 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 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在教学中培 养学生创造能力必须落实学生在课堂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上下功夫,必须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如:利用Hiclass教学 平台展开的修改作文的活动课上,如果大部分学生不会修改词句,那么,下次的活动课内容教师就事先与学生商量,准备以如 何修改词句为内容开展讨论或练习,学生 就会在近期内对这方面内容主动探索。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学生学习了电脑,在运用电脑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学习。学生就会不断充实自己,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持 续发展。
  2.利用现代教育条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果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 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创作才能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如: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欣赏想象的活动课 中,教师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 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最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给学生一片自由 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
  实践证明,恰当而巧妙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变静为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不断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使语文 教学更富有魅力,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计算能力;计算方法;错题分析;计算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6-02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5-01  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基础的获得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必将为其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与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不能不在作文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了。  一、导读要求真  读
期刊
【摘要】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指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达到积累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关键词】诵读;想象力;音乐美;竟境美和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08-01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古诗词中有文学、哲学、历史,有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在民族文化
期刊
【摘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和语文试卷里,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是一块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从课堂实践来看,ABB式词语的教与学有时显得并不那么通畅。ABB式词语的教与学到底有多难?  【关键词】ABB式词语;词性特点;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01.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8-01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和语文试卷里,学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类创新能力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它如何培养人类的创新能力是我们音乐教育者深思的课题。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新;保证;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4-01  音乐是通过音响结构及其运动节律形成的音乐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决定了这种艺术形式有很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满载着时代的需求,满载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互帮互助;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尤其是高中教育,直接面临高考的压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最大。高考成为评价学校、老师、教育教学成绩唯一的硬指标。学校教育严重倾向于智育,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特征;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12-01  实施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中,语言评价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教师关注、实施充满魅力的语言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充满魅力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46-01  在新课程理念中,语言评价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
期刊
【摘要】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之间相吻合,让学生“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校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121-01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该怎么教?这是当前部分小学教师的困惑。其实,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最具有特征的规律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扬弃应试教育的影响,要严格遵循教学本身的规律,构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教学规律;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
期刊